【2009年10月】
2009年的长沙还没被打造成网红城市,有意思的景点不多,他们爬了岳麓山,去了橘子洲头,又吃了火宫殿,去了省博物馆看辛追夫人,行程也就过了大半。
他们住的是一家五星级酒店,是蒋红国在深城的一位生意伙伴招待的,姓刘,生意主要涉足传媒和文娱产业。第二日的晚饭也是这位伯伯请客,他直夸蒋培羽长得一表人才,开玩笑问他要不要签到他公司,他培养他出道当明星。
有女人和孩子在场,这顿饭吃得很客气,但蒋红国酒喝得不少,他兴致很高,承诺蒋培羽等他读完初三的暑假,全家一起去欧洲旅行。他们的房间是套房,夫妇俩睡里间,蒋培羽睡外面的单人床。
今晚蒋红国红着脸,硬要蒋培羽与他同睡,说‘我们两父子好好说说话。’
其实也没讲多久,蒋红国颠来倒去,不过是那几句‘爸爸赚钱都是为了你们母子俩以后过个好日子。’
‘房子爸爸已经下定金了,等着重新装修,散散味道,明年你们来了正好住进去。’
‘爸爸把厂子做起来了,以后就交给你接班。我儿子聪明,脑瓜子比爸爸好使。’
其实蒋培羽很想说,就算他不去深城,一家三口都在武汉生活也很好,像罗星诚他们家,每天都能在一块儿吃饭。但他又想到自己崭新的鞋子和相机,他知道做生意总有许多酒局,因此蒋红国的胃不好,他一个人在深城租房住,也没有人给他添衣做饭。他又有什么资格说这样的话呢。
蒋红国睡熟了,发出震天动地的鼾声。
蒋培羽失眠得厉害,他闻着簇新的酒店床单的味道,想念起了自己武汉的房间,那扇窗子里飘进来的栀子花香气和笑语欢声。
正朦胧有些睡意,蒋红国的手机震动了好几声,蒋培羽惊醒,是短信提醒,接连几条都来自一个未存的号码。
他并没有偷窥的意图,但因那短信一条接一条进来,他想要替蒋红国调成静音模式,却因操作不熟点进了短信。
‘蒋哥,什么时候回深城,想你。’
‘知道你带着老婆孩子在外面玩,我都不敢跟你打电话。’
‘今晚和老赵他们几个喝多了。’
还有几条更为露骨的,蒋培羽不忍看下去,有那么几秒钟他的头脑空白,手不听使唤,鬼使神差地将那几条短信一条一条地删掉。
删完了他干脆将蒋红国的手机彻底关了,轻轻放回床头,然后他躺在黑漆漆的夜里钝而重地呼吸,无论睁着眼或者闭着,眼前都是一片黑暗,方才屏幕的光亮似乎留下一片幽影,跟随他的视线移动。
是个梦吗,刚刚的一切?他希望是的。
隔天早起,又是一番游览,蒋培羽的心思早已全然不在旅途上,好在下午他们即将回程。
中午在一家特色湘菜馆吃饭,蒋红国接了个电话,起身出门说顺道去抽根烟,蒋培羽心不在焉地扒饭,又问刘蓁:“妈...”
他其实有很多问题想问,他想问刘蓁上次去深城探望蒋红国可有发觉什么异样,又想问蒋红国的那些生意伙伴她可有相熟一些的。
可是他犹豫了,他还不太懂成年人之间的感情规则。
罗星诚告诉他班上黄依的爸妈其实早就离婚了,为了瞒着她还住在一块儿,其实她早就晓得了;他还告诉他,刘家成的爸妈早就‘各玩各的’,他上次还在步行街遇到他爸爸牵着个年轻女人过马路。
在昨夜之前他从来没有思考过父母之间的感情形态是什么样的,他们是他的父母,理所当然,密不可分。
他太懦弱了。害怕这样一句话会引起怎样的飓风。也许,那只是几条发错了的短信呢。还有明年,明年他们一家就要在深城团聚了,这是刘蓁多年以来的心愿...
刘蓁的薄针织衫上起了球,那还是前年他们去香港旅游时买的。蒋培羽终究什么也没问,只是说:“妈,你这外套起球了,要爸爸给你再买一件呗。”
刘蓁给他夹了一筷子牛肉,说:“穿得好好的再买做什么。”
“旧了。”
“你们这些孩子真是,日子过得太好,不知道节俭两个字怎么写。快吃。”
蒋培羽没再回话,放下筷子说:“妈,我吃饱了。”
刘蓁强迫他再多吃一点,此时蒋红国推门进来,摸摸他的后脑勺说:“他不想吃就别逼他了,又不是几岁的小孩子了。”
刘蓁嗔怪他说,“你就惯着他吧。坏人都是我来做。”
蒋红国给她捻了一块西瓜,说:“我这不是惯他,是孩子大了,让你也别太操心。老刘给我打电话,说这附近有家湘绣店,丝巾很有名,等会你去挑挑,我和儿子给你做参谋。”
蒋培羽感受着后脑勺上父亲手心的余温,真好,他们又是幸福的一家人了。
-
林悠悠起了个早,昨晚一想到要穿上那身新衣服,她就兴奋得有些睡不着。新衬衫就挂在椅背上,她担心有褶皱,睡前特意喷了点水,牛仔裤也是新洗好的,她担心上面有鱼腥味,特意端了个小盆用手刷的。
衬衫是前两天在县里的百货商场买的,蓝黑白的格纹,有些厚度的料子,穿在她身上很精神,要二百出头,林守廉嫌贵,许小榕捧着那料子又抓又摸,老板说‘这是广州来的货。热一点做外套穿,冬天也能穿里面,你女儿穿着好看哟。’许小榕最终还是咬牙付了款,她要林悠悠选了大一码,这样蹿了个头也还是能穿久一些。
林悠悠也很懂事,提着购物袋不再提买牛仔裤的事情。也不再提想去楼下的冒牌麦当劳吃甜筒的事情。
她现在有的那条虽然颜色深了点,有点过时,穿起来也是正好的。
海鲜市场五号已经正常开业了,许小榕出门比她早,听说她要跟同学一块儿去图书城,在桌上留下五十块钱。
林悠悠在床上赖到八点多爬起来洗漱,又仔仔细细地端详自己的脸。
昨晚她用了可伶可俐黑头贴,今天一早起来,感觉鼻头上比平时干净。她搓了点许小榕的大宝,又用湿毛巾将刘海的毛躁抚平,就算大功告成。
林悠悠下楼的时候还不到九点,发现蒋培羽已经站在那颗木芙蓉旁等了,他今天穿一件灰蓝色的短袖衬衫,里面是白色T恤,背着单肩包,挂着耳机,侧对着她,正踢着花坛边缘想心事。
武汉秋天的太阳懒懒的,毛茸茸的,像一双少女的手,怯怯攀上他的肩。
他看到林悠悠也下楼了,这才摘下耳机。
“不冷么?”林悠悠指指他裸露在外面的小臂。
十四岁的少年哪里知冷热,耍酷似的一摇头,说“罗星诚肯定又睡过头了。”
“不急。再等等吧。”
“你听歌吗?”他将一半耳机分给林悠悠。
林悠悠没有忸怩,为了配合他的高度,踏上花阶,蒋培羽在摆弄他的新手机找歌,林悠悠说:“哇,这是那个广告里的音乐手机吗?”
“嗯。”蒋培羽表情酷酷的,不太在意的样子,切换了一首歌。
他们不再说话,蒋培羽半阖着眼睛,感受到阳光一时透过树影直射在他的眼皮上,一时他又被阴影覆盖,那阴影给他的感觉也是轻轻的怯怯的,好像他睁眼就会消失。
他知道是林悠悠在跟着旋律无意识地摇摆。有时候他觉得她的呼吸落在他的脸颊上,有时候又觉得那只是风而已。
林悠悠没听出唱歌的人是谁。
她虽然在县城里读的小学,歌星她还是认得很多的,有时候她和几个同学也会去县城商场地下一层的影音店试听最新的碟片。她喜欢孙燕姿,尤其是那首《逆光》她喜欢得不行,还攒了零花钱托舅舅从武汉给她买了一张正版CD。
这首歌初听平平无奇,旋律不如周杰伦的歌旋律绚烂,歌者的声音也不如林俊杰有辨识度。
可是他唱着唱着‘看前面,我忘记了是哪个夏天。你轻靠着我,飘散而过的落叶。’,林悠悠面前便有了画面,哪怕她年轻的心还没有悬吊过爱情的重量,但也朦胧中感受到震颤。
她还太懵懂,不知道这震颤是来自于歌曲,还是来自于耳机另一边的人。
“这是谁的歌?”结尾她问蒋培羽。
“陈奕迅。”
“只听说过这个名字。很好听。”林悠悠笑笑。
“他还有很多别的歌也很好听。我下到手机里,以后给你听。”
‘以后’,林悠悠喜欢这个词语。
他也喜欢蒋培羽说起这两个词的神情,不过于郑重,又不是敷衍,很寻常,像‘以后’已经被他攥在手里,摊开在她眼前。
“你俩演台湾偶像剧呢!”罗星诚盯着鸡窝头,姗姗来迟。
“你还说,都等你呢。”林悠悠调侃他。
“我的错,我的错,走吧,请你们吃豆皮。吃完再去图书城。这家我保准你没吃过。”
-
他们没有在图书城停留太久,两个男孩无论对热门成功学读物或是伤痛文学都兴趣缺缺,林悠悠在蒋培羽的推荐下购买了黄冈生物和地理真题册,三人便出了图书城往商场背后的巷子去。
“王哥不是被抓了吗?放出来了?”罗星诚问。
“嗯,拘留了十四天,早放出来了。”蒋培羽说。
“谁是王哥。”林悠悠问。
“我们学校门口卖碟的老板,后来因为卖盗版碟被抓起来了。店也没了。”
他那儿不止贩卖盗版电影碟片,亦卖些东洋舶来产品,且数量有限,学校男生都心向往之。当然这些也不好给林悠悠解释了。
“我听初三的说,王哥以前可牛逼了,在北京搞摄影的,还想自己拍电影,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把器材都卖了,开了这家店。”
从前县城的学校里也有许多逞凶斗狠的学生,却没有这样神秘的人物,林悠悠很好奇。
可见到了面,林悠悠觉得王哥跟她想象中的一点都不一样。他没有艺术家常有的长发,也没有混社会必须的花臂,三十多岁,中等身材,有些发福,寸头,脖子那儿褶出一点肉,一副敦和的模样,穿着一件半旧的白t恤,手上的茶杯里泡了两粒枸杞,杯子还是买酸奶送的赠品,
“来了,小蒋。”王哥熟稔地招呼蒋培羽。
“这是我同学,罗星诚,林悠悠。”
王哥同他们打招呼说,‘随便看啊。’又跟蒋培羽说‘怎么样,看看我这新店面还行不。’
王哥的新店在一栋商务写字楼里,左边是美甲店,右边是假发店,他夹在中间,写着‘王哥影音冲印’很是可疑。新店里不卖书了,卖正版碟兼做一些胶片冲印和相机维修。
当然这只是对外,对于熟客,他还有个小空间,里面还是卖国外片子的盗版碟。
王哥总引用他的同姓名人王小波的名言‘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王哥觉得他的使命就是把这个世界带给别人。
他领他们三人进门,房间根本容不下四个人,除了天花板,墙壁上被碟片架占满了。
王哥指着墙上说:“花样年华的00年的海报,绝版了,托朋友去香港带来的。”又指着另一副说:“那是鬼子来了的,当年搞电影的朋友找姜文给亲笔签名的,牛b不。”
王哥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林悠悠觉得他整个人都熠熠生辉起来,谈起他喜爱的导演像个孩子似的兴奋。
哪怕这个世界两平方米不到,还随时有被查封的危险。
王哥又热情洋溢地举起一张碟,问蒋培羽:“上次那个《喜宴》还行不。\"
“还不错,就是中间有点拖拉,看得有点走神。”蒋培羽很实诚。
“是是,侯孝贤就那样,讲故事慢,这次来点爆发力强的?杀死比尔看过没。”
最后蒋培羽选了两部杀死比尔,又挑了一部叫《浪潮》的德国电影,罗星诚在王哥的推荐下买了星球大战,林悠悠挑了《城南旧事》。
挑完了碟,王哥给他的‘藏宝阁’上了把锁,又问:“对了,你新相机呢,带了吗,给我瞅瞅。”
蒋培羽把相机从包里掏出来,罗星诚说,“我靠,怪不得你包那么沉。”
林悠悠和罗星诚都是第一次看这种大块头机器,新奇得很。
王哥拿在手里把玩,又说:“这镜头配得差点意思,不过入门玩玩足够了。幸福啊。这机器小几万呢。我那时候上大学,都是跟器材室借老机子。”
“几万?”罗星诚惊掉了下巴。
王哥替他调了调参数,爱不释手,看了看他长沙之行拍的照片,又跟他灌输了一堆知识,什么快门优先,大区域自动对焦,林悠悠听不懂,也不知道蒋培羽听进去了多少。
“呐,你拍拍,现在人像表现应该比你刚设置的要好。”王哥把相机塞给他。
蒋培羽托起相机,王哥说:“别拍我,我这大老爷们有啥好拍的,你拍人家小姑娘。”
王哥扶着蒋培羽的肩,将他调转过去。
林悠悠第一次面对这样又黑又大的镜头,有些发怵,但她不愿表现得忸怩,腼腆地隔着镜头与蒋培羽对看。
取景框中她的眉眼愈发清晰起来,那么近,那么近,蒋培羽本想按照王哥刚才指点的再完善一下对焦,手指却再一次背叛大脑的指令,慌乱地按下了快门。
“你看,多好。这色彩这锐度多讨喜。”王哥抢先按下回放键。
照片里的林悠悠手里还拿着那张《城南旧事》的碟片,厚厚的刘海下一双清亮明朗的笑眼,跟‘小英子’倒有几分相似。
“我还没准备好呢。”林悠悠腼腆地抱怨。
“给我也来几张。蒋狗。”罗星诚主动比起了胜利的手势。
元旦快乐啊我可爱勇敢善良的读者友友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王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