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仙侠玄幻 > 御封 > 第48章 鬼话夜谈2.0之多出的人(2)

第48章 鬼话夜谈2.0之多出的人(2)

李四和张三对望了一眼心照不宣地没有说实话,只好随便扯开了话题转移了注意。

后来某天趁白天工作闲暇时间,他们找到了王五说了那天的情况,自然就把家里他们俩之前各自遇到的本以为不是事儿的情况也都说了,王五才真正感觉到了诡异。

“你们住了那么久没有别的情况吧?”两人都知道王五指的是什么,结果除了上回那个没找到的孩子事件之外,他们再也想不出别的了。

王五沉默了一下,说道:“藏得挺隐秘啊,目前似乎对你们没有恶意。”

“没有恶意那也吓人啊!家里有个时有时无的人和你们吃住一起,怎么想怎么觉得可怕。就算它现在没有对我们做什么,但保证不了以后不会!”张三情绪有点激动。

李四也连连同意:“就是,都不知道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可不能让我们家人继续待在那种地方了!”

王五连忙劝阻:“你们千万不要轻举妄动做任何多余的事情啊,万一激怒它就不好了!这样,你们回去后继续假装它不存在,切记一切如常!我去找找懂这些事情的人帮忙看一看,你们可以一点一点慢慢地收拾东西,方便随时逃走的那种,别让那个多出的人看出来。新房子我也一起帮你们找。”

王五很靠谱,做事也很有效率。他两件事一起进行,通过多方打听,先是找到了一间合适的房屋。

“那个屋子你们一大家人住完全没有问题,也就是家里很多东西得重新购置。再有一点就是离咱们工作的地方要远一点了。是我家亲戚的老房子,他们入秋的时候搬到了新居,这个旧屋本来是打算收拾一下再卖的。我跟他们说了你家的情况,他们很愿意帮忙,你们就尽管放心住吧,肯定没有问题!不用操心能住多久,完全可以让你们住到有了条件打算换更好的房子。”

他们很庆幸遇到了热心肠的好人,在王五的帮助下,房子找好了,找来的修士也帮他们弄清楚了别院里的问题。这一家人花了一些时间才不动声色地一点一点把东西转移到了新家。

王五前一天特意装作找上门邀请他们一家人一起出远门去泡温泉,他们自然欣然同意,当天晚上一家人就忙着收拾衣物一副要出远门的样子,一切看起来都很自然合理。

然后第二天一早,一家十口人就高高兴兴地上了王五找来候在门外的马车,装作开开心心地离开后就再也没回来了。

这些无家可归的人的故事也就到此结束了。

琼萧又补充了一些故事的内容:“这家人搬走了之后就没有出现问题了,他们后来如何我不清楚了,但没有消息应该就是好消息了吧。王五找来的修士看过别院之后只是给出了个结论,他说那个多出的人不属于恶灵,但也不能让它长期与人接触。别院选址没选好,还把那个东西原本的家给破坏了。那个东西就像地缚灵一样,活动的范围受限,所以它只会一直徘徊在自己家的附近,还会以各种形式隐藏在人群里且十分具有不确定性,与人相处的时间越久就越容易吸收人气发生不该有的变化。”

“那家人遇到的情况是轻的,之前的书生一家就不一样了。别院空闲的三年多时间,把那个东西身上之前积累的人气都散干净了,所以后面这家人住进来的时候它几乎没有多少智慧和攻击性,完全是依靠生存本能隐蔽存在。”

这些情况不由得让其他几个人想到了故事最开始说的内容,书生那家人在别院住的时间更久,按照那个东西的属性,发生的事情可能会更加可怕了。

“别院闹鬼的消息是那个修士故意放出来的,后来有人找到书生说了别院的情况之后他也确实没有很大反应,反而还很关心那一家人的情况。得知那一家人已经很安全地离开了,书生也就放心了。随后结合所有的现状,书生也才把当初在别院遇到的那些事情都说了出来。”

别院最初的主人,书生的父母住进去的时候,也就是那个神秘的灵体第一次接触到人类的时候。过去的几十年里,它一直小心翼翼隐藏在这一大家子人当中,直到两个老人去世之后的第三个年头才逐渐被人注意到。

书生与其家人离开别院搬到新居后的一天,那天是中秋节,一大家人不分尊卑坐在院子里一起聊天,不知不觉就回忆起了那些年在别院里的事情……

根据大家的回忆推算,那个多出的人可能最早是被家里的丫鬟们注意到的,而那件事发生的时间就是两位老人去世后的第一年春天。

丫鬟们的集体宿舍,也就是后面那一家人住进去的地方。有一天晚上因为别院里的主人应邀到别人家参加晚宴了,家里的下人们忙完了手里的工作就闲着凑在一起聊天。

一屋子的丫鬟围坐在房间里的那张大桌子旁,从晚饭结束后开始,一直聊到深夜。

期间主人们回来了还中断了一会儿,再度忙完了她们点起了灯继续凑在一起讲故事玩儿。

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姑娘们一个接着一个地讲起了自己家乡那边的亲历或见闻,故事内容也从奇闻趣事逐渐发展成了志怪故事。

为了烘托气氛,她们吹灭了桌子上和屋内其他地方的油灯,特意只留下了放在一边靠墙的一个矮柜上的那一盏,昏暗的光线只从那一侧照过来,光线的角度刚好把一桌子女孩儿们的身影映在了另一边的墙上。

随着夜色的加深,姑娘们越发得不敢再继续讲那些诡异的故事了。

“那等我把这最后一个故事说完,咱们就睡觉吧。”一个姑娘说着,其他姑娘纷纷点头。

故事说到一半的时候,其中一个姑娘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刚好不经意瞥了一眼面前的墙。

她的后背正对着那盏油灯,所以墙上的影子直接抬眼就可以看到。

打哈欠的时候两只眼睛会因为分泌出的眼泪而短暂的模糊一下,正是这个短暂模糊的期间,她看到了墙上有一个比其他影子矮了一截并且还一动不动的奇怪影子。

打完哈欠她就盯着那个影子细看了去,等视线不模糊了就首先排除掉了因为模糊而重影或把别的看错了的情况。

这个姑娘起先并未声张,她先是自己挺直了腰板动了一下,相对应的在那个矮小的影子旁边有另一个影子跟着她一起动了。

看来那个影子不是自己的,她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又左右晃了下脑袋,自己的影子也就跟着一起左右摇摆。

那会是谁的呢?随后她自然地就左右看了看旁边的人,但很意外,按照常理,那个影子既然是矮小的,说明旁边的某个人可能是因为趴在了桌子上导致的,但一目了然,身边的人不光都和她一样做的很笔直,就算有一定的松懈驼背也不至于把影子矮小到只剩个脑袋刚好高出了桌面的程度。

那会是因为身后的柜子上,那个灯下面放了什么东西了?

这个姑娘有转过了头看向了身后柜子上的灯,结果那个柜子上除了一盏灯之外,哪里都是空空的。灯的那个高度到她们所在的桌子之间也不存在任何物体可以形成那个影子。

姑娘把最后的可能性放在了桌面,上面有一些装着零食的盘子,或许因为角度的关系恰好形成了那样的影子?

于是她撑起身伸手把那些盘子大幅度移动了位置,等她重新坐回到位置上,那个影子依旧还在。

但与此同时,旁边的姑娘们都奇怪地看向了她,说故事的声音也停下来了。

“你干嘛呢?”她们都在奇怪地看着她,而这个姑娘此时也有些神色古怪了。

她没有回答那个问题而是抬起手指着那个黑影问道:“你们能看到那个矮小的影子吗?”

姑娘们随着她的手指纷纷看向了那个奇怪的黑影,然后又接二连三地点了点头。

随后她们也和这个最开始的姑娘一样左摇右晃或者站起坐下摆摆手之类地四处查看确认那个影子的归属。

很快她们都变得有点惊恐了,因为都各自确认了那不是自己的影子。

忽然有个离那个影子很近的女生带着颤抖欲哭的声音起身跑到了一边,结果其他人也连锁反应纷纷跟着那姑娘迅速远离桌子抱成了一团。然而那个落了单的奇怪影子依旧还是存在。

就好像那里正坐着一个她们都看不到的身材矮小的人,或者一个小孩子。她们心神错乱地跑离桌子,凑在一起还没等站稳,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黑影却一下子消失了。

“哇啊……”一阵惊慌失措的叫喊声把附近男生宿舍的人都惊醒了,他们急匆匆地破门而入却什么都没有发现。

后来,男女宿舍对换了,但也是从那之后再也没发生过类似的情况了。

搞得除了那些丫鬟们之外的人都说她们是因为天色太晚困倦眼花而产生了幻觉,又因为她们说了好多鬼故事是自己吓到了自己。

后面因为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安稳如常,所以渐渐地她们就把那个事情淡忘了。

第二个回忆起来有过异常情况的人是家里的厨师,和丫鬟们看见黑影是同一年,但他当时也只以为是自己眼花了。

那天午后,厨师睡了一觉起来去厨房和面,他打算蒸几锅馒头。

正逢雨季,为了防潮,装面的袋子都刻意放在了架子较高的地方。厨师因为刚睡醒不久头昏沉沉的还有些迷糊,脑子一抽以为自己在仓库卸货,抓着一袋已经开了封的面袋就使劲扯着往下一抡。

半袋的面粉当场四处飞扬,厨师眼前瞬间面尘滚滚,脑子也一下子清醒了。

“哎哟我这……”厨师被自己的行为整无语了,哭笑不得赶忙用两手乱扇。

眼前的空气里全是雪白的面粉,厨师眯着眼睛,朦胧中他看到了一个个子不高的人不幸地被他扬出的面粉糊了一身。

“哎呦对不住啊!我这脑子不清醒干了件蠢事儿……呸呸……”话没说完有点被呛到就闭嘴了。厨师转过身咳嗽着同时还有点想笑,虽然看得匆忙,但他脑海里已经把那个糊了一身面粉的倒霉人的雪人形象脑补出来了。

但并没有人应答,厨师扇着空气中的面粉又重新往那边看了一眼,这一次再看却压根儿就没有人。

厨师疑惑了一下,刚刚应该是看到了一个被面粉糊了一身的人啊,那个轮廓很清晰,确实是个人的形状。

“哎?我眼花了?”厨师又一次为自己感到无语,他往地面看了一眼,地面上也没有留下脚印。

“嗐,脑子抽了眼睛也花了……”厨师把这些都归咎于自己刚睡醒在犯糊涂就没往别处去想。

然后他又忙活着收拾厨房,好容易收拾干净了,刚刚那个插曲也全当个意外过去了。

“当时经过这么一回忆,好多人也都说出了不少当时看起来并不太能让人当回事儿的情况。那个多出来的人非常低调隐蔽,两位老人在世的时候并没听说有过类似的情况,他们也很诧异为何老人不在了之后它就开始出现了,或许是个巧合。它也不像其他那些灵体总是搞出一些让人一惊一乍的事,前两年的行为就像是在默默学习和适应。但是到了第三年,令人费解的情况就越来越多了,而那个多出的人应该是和人接触得太多了,确实发生了一些不该有的变化,它变得高调和大胆了。”

在那个没有科技记录影像的时代,人们想要记录一些场景只能通过文字或者绘画。

一些有条件的人家会邀请画师到家里为他们画一副全家福和一些日常生活的记录图,或者是那种显得其乐融融的游赏、嬉乐图。

别院建成之后,零零散散就慕名而来过一些画师为他们作过画,其中大部分画师都是冲着别院的优雅景致而来的。但出于礼貌,那些画师在画完风景之后总是会多画一些作品赠与他们。

那些赠与的画里除了漂亮的屋舍院景,还会把屋主人们当时的生活状态栩栩如生地描绘其中。

一来二去,画师们赠与的家庭写生图也慢慢地积累成了一份儿画册,书生回乡后有心地把这些画作装裱好收藏了起来。

在家里老人去世后的第三年,在中秋节的晚上,入了夜,别院的人基本都一起待在院子里赏月了。

当时一家老小包括家里的下人在内的几十口都在,除了护院和其他还在忙的人之外,大部分人都聚在了后花园。

书生拿出了纸笔画下了这个热闹场景,然后又取出了前两年收集好的画册把其他人都喊来一起回顾过去的时光。

“哎?这不是我吗?”一个小丫鬟盯着一幅画里的一个小人儿突然笑了起来,“哎呀这画师画得可真像,一眼就看出来那是我了!”

其他人纷纷笑了起来,然后就开始在每一幅画里努力地找自己。

那些画里基本都没有低于两个人的,多数都是多人在的场景。他们聚在一块儿找人认人,甚是愉快。

“哎我记得这副画的内容,当时咱俩在给老夫人梳头呢。”一个小丫鬟咧着嘴拍着身边的另一个丫鬟说道,然后又指着画里的其他人挨个说,“那个在窗边浇花的是小石榴,擦桌子的那个是小香瓜……站在廊子上的应该是小梅,院子里扫地的应该是小菊吧……”

“哎对对,我记得!”小菊忽然兴奋地不禁原地跳了几下,“院子里其实还有个阿庄哥在翻土呢,他那天还故意拿虫子吓唬我,可惜他人没有被画进去啊。”

那个叫阿庄的小伙子“嘿嘿”地挠着头笑了笑:“我还拿虫子吓过你啊……”

“你有!我被虫子吓得哇哇乱叫,你还让老夫人说了呢!”

阿庄笑得更憨了:“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儿。”

“哎?那个人是谁啊?”忽然有人指着一个角落问了起来。

那个角落是这幅画的右下角,也是图中那个院子池塘的一个栈桥拐角。

那里还有一个人,看着是个姑娘,简单地盘了个和丫鬟们一样的发髻。她静静地坐在那个拐角用双手把着栏杆,双腿穿过栏杆缝隙垂在了水面之上,她背对着画师,所以画上也只能画出她的背影。

那个背对着人的姑娘视线正望向那些做事的人们,看起来似乎很悠闲却也显得孤零零。

“是哪个小懒虫呀?一大早不干活居然躲在那里偷懒?”夫人看着那个背影开着玩笑地责备了起来,但她也锁定了个目标,看向了一个叫小桃子的丫鬟说道,“是不是你?就你最爱偷懒了!”

“哎呀夫人,那真不是我!”小桃子连忙摆着手否认,“那天我都没在老夫人那儿。那天一早您就差我去给少爷送早点了呀。”

夫人想了下是那么回事儿,继而问了一圈儿却没有人认。众人便想,那大概是那人怕偷懒的事情暴露所以才不敢认的吧。

“算啦,咱们继续看。”书生笑呵呵地展开了下一幅画,没想到又有个人大家认不出来了。

其实这种情况也没有什么稀奇的,时间过去那么久了,谁也不能记得每一个时间点发生的每一件事。更何况画师作画的时候被画上的人都不知情,再加上角度或遮挡等等问题,有一些人确实也没办法认出来。

但是随着画看得越来越多,他们也越来越觉得情况有些不太对了。

认不出来的人大多时候就是一个丫鬟样子的人,即便她的正脸画得很清晰了也依旧是没人能认得出来,甚至有些场景当事人回忆起来的时候和画中的情况有对不上的情况。

偶尔对不上可以说是记忆出现了偏差,但多了就不太正常了。

直到他们翻到了一张无法解释的图,本来欢乐的氛围就开始越发走下坡路了。

那是一幅描绘了家里的丫鬟们排队领津贴的场景,主管婆婆坐在一个桌子旁记录,家里的丫鬟们排着队站在院子里欢快地聊天。

虽然大家的神态五花八门,但队形没有乱。丫鬟们看到这幅画的那瞬间就忍不住连道奇怪,主管婆婆也刻意被叫到了画的近处让她确认。

“这怎么多了一个人呐……”主管婆婆的话一说完,书生就疑惑了:“多一个怎么说?”

“老爷,咱们家里丫鬟的数量是双数的,每个人都是固定站位,排出来的队伍也是个齐整的方形。可这,可这队伍后面明显多出了一个人啊!”

那个多出来的人看起来也是个丫鬟的打扮,画上的她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垂头站在队伍最后面,既没有与人攀谈也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都是笑呵呵的表情,就像一个被孤立的人一样。

“是啊是啊,我真得没有记错,那张生日宴的画当时站一起的就咱们三个,绝对没有第四个人的!”

“还有那张逗猫图,明明就只有五个人在院子里玩儿,可树上那个玩儿猫的是谁啊?你们几个记得不?确实有一只猫趴在树上不愿意下来,但是它旁边没有人啊……”

“有没有发现,她好像总是待在特别角落边缘的位置……”

然而当书生继续展开了下一张图时,先前那样的压不下去音量的议论声就突然止住了。

下一张图里,主角是包括两位老人在内的家主们。

书生看到图的那一刻就介绍说,这幅图是画师特意让他们坐在一起画得,虽然是按照画日常记录图那样摆出了各做各事情的样子,但实际上就是一幅全家福。

然而,这张本没有任何丫鬟男丁的全家福里却又莫名出现了一个女人,那个女人没有穿着打扮得像一个丫鬟,她居然就自然地坐在他们的身后目视着画师的方向笑盈盈地看。

书生当时汗毛都竖起来了:“怎么回事?这是那个不认识的丫鬟吗?什么时候多了这么个女人?我不记得有这个人啊!”

在场的所有人都哑口无声了,然后书生继续往下翻,还让大家伙都尽量仔细辨认。

等那本画册都看完了,欢乐的气氛已经降到了无,整个院子都笼罩在一股诡异的气氛中。

最后,书生想起了刚刚才画好的那副正晾在一旁的新画。

他心怀忐忑地拿了过来让大家看,结果点来点去确认完,画上还是多出了一个人!

“就在中秋节的当晚,一家人顾不上赏月了,他们连夜收拾完东西,第二天一大早就搬走了。书生的画上,那个女人已经穿得很讲究了,就好像她的身份从丫鬟升级到了家主,位置从总在边角隐蔽的地方逐渐靠近了人群之中,从只露出后背到侧脸再到正视前方。她就大大方方地站在临近书生绘画时的桌子旁,目视着书生微微地笑着。”

“它时而看得到,时而看不到。看到的时候要么让看到它的人不以为然,要么就根本没能马上意识到多出了个人。书生当时果断决定搬家其实是他想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几件事……”

“某个凌晨时分,书生睡着睡着忽然就醒了,而且还是那种毫无困意的清醒。他睁开眼就看到床边站着一个黑影,他一声惊叫坐起身,那个黑影却一瞬间消失了。身旁的妻子也被吵醒了,问了下情况还把家丁喊来到处找了一遍。没有异常之后,两个人都觉得应该是看花了就又睡了。但天亮的时候,妻子说她晚上做了个梦,梦里看见个不认识的年轻女人穿着她的衣服坐在小孙女的床边,床上的孙女正在哇哇大哭着。妻子正要问她是谁呢,就被书生的惊叫吵醒了。而那段时间不知道什么原因,家里不会说话的孙女儿确实经常会无缘无故大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洪荒:我真的不想突破

洄天

过天门

异界魅影逍遥

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