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后记
声明:本人只嗑俞纪,其他角色只是基于原作而进行的艺术加工,角色关系以原作为准。但既然你都看到这儿了,那就随便嗑吧,不拆俞纪就行。
——
先来叨叨两句。
不管是第一次写之前还是第二次大修之前,我都给他们写了点我自己的东西。在有些地方,尤其是游思铭、戚许和方一鸣三人组的关系上改动很大,后面我会逐个写一写。
非常感谢原作的编剧老师,虽然最后播出的只有那么几分钟,但每一位角色设定都很丰富!我超——喜欢!
本文第一章就是摘录的原作设定,下面我来写一写我新加的。
【关于背景】
其实这是一篇重生文——没想到吧!是的,我标签加了“重生”。
有些地方还是很明显的吧,比如正文第一章里纪予舟前后的不同态度,他一开始是想装一下,但没办法,他记得和俞硕在一起的所有经历,他装不下去。
好的先说回来,在我的设定里,纪予舟和俞硕一同重生,区别是俞硕暂时忘记了,而纪予舟记得。
重生的时间点在原作最后俞硕被众人围住讨说法,他自己举起刀,花絮里他把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正片里没播出,总之就是那个时候,他俩重生了。
所以就算纪予舟记得上一世,他也不清楚真正的凶手是谁,只是大家都怀疑是俞硕,于是他想听听他要怎么说。
当然,这是我的解读。即使这一世的真相是这样,也不代表上一世(也可以说是原作)的真相就是这样。人就是很复杂的,一些微小的思考和选择会引起很大的改变,这是平行世界的的魅力。
俞硕最开始听到的那个问他“想不想回到过去”的声音是,贺峻霖。
——老套路了,隔壁念念出场的是严浩翔。不过因为那篇文本来就是想弥补一下严浩翔不在的那三年遗憾,所以我让他作为杨家嘉穿了进去。
“杨家嘉”这个名字:杨,Y;家,回家;嘉,嘉奖。
虽然严浩翔跟工作人员说:“别煽情了,我那电梯都要按烂了。”
但我真的很感谢他回来,让我认识了他。我相信严浩翔即使不回来,也一定能杀出重围,被大家看见。但怎么说呢,和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们重逢并再次一同成长,真的是一件很幸运很幸福的事。
谢谢你回来。
然后,文中最后,Oliver的存在也可以换个角度讲,那篇文我标“破镜重圆”,其中一个原因也是这个。
既然三无都能存在,那怎么就不能有一个神秘力量(没错就是作者我)把“杨家嘉”这个人从他原本的人生轨迹里拽了过来,让他和唐新和三无一起去完成一件事。完成了,杨家嘉就必须回去了——忘记一切,跟着爸爸去国外生活,然后机缘巧合下和唐新再次重逢。
眼熟吧,《你的名字》,谢谢新海诚导演!
在这里说念念是因为话都说到这儿了,懒得再去隔壁编辑,还要重新进审,麻烦。
好了说回俞纪,开头的声音在后面的正文里没再出现过了,不影响剧情,就算是我的一个彩蛋。
【关于七个角色设定】
我给他们每人都写了一句话。初版回答“是否疯批”,现版回答“犯的什么罪”,毕竟原作叫《除我之外全员凶手》,所以有些可能并不完全相反。
-纪予舟
初版:为爱疯批(当然天生也带点疯)
现版:无条件站在俞硕身边即使他可能犯罪
总之他的两版区别不大。
第一版正文里我还让妈妈和妹妹出场了,后来修的时候发现原作设定里写他“有一个不善持家的母亲”,和我设定的不太相适配,再加上全文篇幅很短,不适合再加入新角色,我就把她俩都删掉了。
在我眼里。
可能纪予舟在他原本的成长环境里没有遇到过像俞硕那样对他的人,可能妈妈妹妹也都很好,但他是家里的长子,身负着责任,他不想轻易向她们露出脆弱的一面。
在遇见俞硕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不管对方出于什么目的,死皮赖脸地黏着纪予舟是事实,并且也看透了他的伪装。
“非要这么不合群吗?很累吧。”
于是墙壁出现裂缝。
上一世的纪予舟完全是一个局外人。
在他的视角里,俞硕基本每天都来找他叭叭,有一天他说了句很重的话(当时他并不觉得):“我发现你这个人不仅很假,而且有病。”之后俞硕就不见了,等他找到他的时候,那人躺在地上,说:“你说得对,我有病。”
我倾向于那个时候的纪予舟只知道他可能出事儿了,但不知道具体什么事儿,他对于自己的说法很愧疚,所以他只能安慰他说:“是病……它总会好的。”
再之后,他陪俞硕去了医院,并猜测身上的伤是他的父亲家暴留下的,就准备去报警。俞硕拦他,他说:“可是我不想任何人再伤害你!”
纪予舟追着他出了诊室,众人就一个个出现了,逼问俞硕自己朋友的下落。
他不明所以,但始终挡在俞硕面前。
“我们不认识!”
但寡不敌众,他们把俞硕围了起来,而俞硕举起了刀子。纪予舟不知所措,于是旁观。
第二世重生,他记得所有的一切。起初想要伪装一下,但他又迫切地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他带着俞硕一起去观察那些人。
他伪装不了。
知道真相后的纪予舟义无反顾地站在俞硕这边,可能出于上一世旁观的愧疚,可能他天生带了点疯。
总之,这一次,他清醒着坠入深渊。
-俞硕
初版:被父亲家暴疯的
现版:反抗父亲家暴失手
他就有一些改变了。
初版的俞天任没死,我把处理家暴案的事交给了警察,没交代他的结果,现版让他死了,我的意思就是家暴去死。
想靠家暴定罪太难了,首先它的称呼就是错的,是“故意伤害/杀人”,不是“家暴”。
除此之外还有第二天一早,初版是纪予舟先去找了他,现版是让戚许也去了,并且他先到。
改掉的想法是,首先戚许这个人设做了很大变动,他必须得先找一下俞硕,后面会讲。其次我标的“主攻视角”,初版除了开头剩下的几乎都在纪予舟,写乱了,但我又很想尝试一下换视角要怎么写。
不过它毕竟算是个悬疑文,而且七个角色设定都非常丰富,所以其他人的视角我也有写到,只能说大部分还是在俞硕这里。
我的理解是,上一世的俞硕就是真凶。
俞天任经常穿粉衣打他,所以他一看见粉衣就会害怕,甚至发疯。
这一世他之所以没发疯,首先是他拥有一些片段记忆,以及那个声音问他“你想回去吗?”他隐约觉得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所以会克制自己,再加上纪予舟会督促他吃药。
还有一点是,上一世的纪予舟并没有给俞硕多少正向反馈。
在前世俞硕的眼里,除了“是病它总会好的”、“可是我不想任何人再伤害你”、“我们不认识”这三句话以外,纪予舟没跟他说过什么好话,他心里有一点提防。
而且这三句话全部是出了事儿之后,不明所以的纪予舟和他说的,也许听完俞硕心里出现了一种“原来他在乎我,原来世上还是有人在乎我”的心情,但随后面临众人的逼问,纪予舟又退缩了(实际可能纪予舟只是想知道真相,因为俞硕从没对他说过这些),以至于最后俞硕绝望地把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而这一世的纪予舟,虽然开始有些冷漠,但他从始至终都站在俞硕身边。
在俞硕眼里,这个人虽然前后变化很大,但他会说:“你没有病俞硕,没有。”
他会主动向俞硕解释自己的行为,约他一起去吃早饭。
当俞硕重伤醒来后跟他问戚许的下落,他会吃醋说:“你这么关心他?”
当俞硕问:“你不怕吗?”他满不在乎:“怕什么?怕你杀了我?想什么呢,赶紧起来。”
他主动亲他,并且带着他一起躲避调查,明明这些事儿和他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所以当纪予舟掐他脖子的时候他一点儿都不害怕,他不会再像上一世觉得自己孤立无援,他信纪予舟站在他这边。
不过那时俞硕已经恢复上一世的记忆了,我设定在第三案发生之前他就恢复了,所以他才去森林找戚许。
-游思铭
初版:阳光且无辜的可怜小孩
现版:唯一纯白的被害
从始至终都很可怜。
对家人对朋友都很真诚的小孩,最终死于纯粹善意的反噬,极端地报仇。
初版死于最好的朋友之手,现版死于陌生人之手,最好的朋友间接害了他。
大概(大部分,就我)人都有一种看戏的心里,觉得像他这样天真无邪的人就应该受到一个因天真而带来的巨大代价。
像原作设定说的那样:“在爱中长大的他相信人性本善,因此面对陌生人没有什么防备。”
-戚许
初版:白切黑疯批
现版:间接灭掉了自己的第一束光
这个角色,不管是和原作对比,还是我自己的两版对比,差别都是最大的。初版他是两起案子(没有俞天任案)的唯一凶手,现版丰富了我给他的设定,我觉得更好了,更复杂了。
初版戚许是表面阳光内心纯恶的人,类似现版的a,对游思铭有一种极端扭曲的心理。后来觉得不行,得改,毕竟是温柔的哥酱,我得改。
改成了现在这样,因没有体会过真正的无条件的爱,而对游思铭有一种又爱又恨的心理。
在这里我要插一点。
我本人嗑糖主要嗑什么呢?嗑偏爱,嗑唯一性。没有官配,我嗑cp;有官配,我嗑cb。
我的设定里,游思铭虽然对谁都很好,但他会先把自己做的唯一一件粉色衣服拿给戚许看,这是偏爱。而游思铭之于戚许,是他仅有的不可替代的人,这是唯一性。
为什么说方一鸣对戚许没有唯一性呢?因为我的设定是,虽然没直接写出来但侧面写了,戚许向a发泄自己负面情绪的内容有“游思铭对所有人都好”这一条,所以a告诉他游思铭很虚伪。
戚许在接受游思铭的好的同时,讨厌游思铭对别人也好。他对方一鸣就没有这种独占欲,纯粹就是“这是游思铭带我认识的朋友”。
-方一鸣
初版:全文最理智侦探形象
现版:怀疑俞硕是真凶
这个角色主要区别是,初版他将真相视为最重要的事,现版他真心为朋友难过而且起初并不愿意相信。
更复杂更有人味儿了一点。
-陶稚元
初版:黑切白疯批
现版:寻求刺激,以身试险
他就更纯粹了一点,纯粹地觉得好玩,纯粹地当一场游戏。
拥有复杂心理的人已经有方一鸣了,他俩也算是对比组。一个追求真相但会为朋友动容,一个不仅追求真相甚至自己也要参与一把。
-陈晃
初版:一心守护陶稚元的傻白甜
现版:怀疑俞硕是真凶
两版几乎没有差别,都老老实实地跟着陶稚元。
人不见了他会去质问自以为的凶手,看到人了又会急急忙忙地跟上去看他有没有哪里受伤。
不过我给他新加了两处心理活动。
一个是陶稚元不让他穿粉衣,他担心陶稚元并且希望知道这个人在案子里到底扮演什么角色。他不问了的原因是,他想明白了不管怎样他都站在陶稚元这边。这组和俞纪的区别是,陶稚元好玩归好玩,但他不会让自己真的卷入其中。
另一个是大结局,我让他作为旁观者视角说了对俞天任案的看法。我隔壁平台的置顶三十问里有一个问题是“有没有将自己本体代入到文里”,我那时回答没有,现在有了。感谢陈晃,这是我们的看法。
尽管法律有它自己的判决标准,我们支持,但我们同样拥有自道德上对这种案子进行心理倾向的资格。
【还有一些结局出现的,也是我想讨论的观点,我加在这里。】
我觉得大结局我写得最好。
[大概懦弱的人,都喜欢把过错推给别人。]
[只是要告诫他世上不是所有人都是好人而已。]
["俞硕有精神病,肯定不会被判刑,这点你不用担心,"a说,"你也是,戚许,你也是受害者,没必要了,该死的是游思铭,我不会再牵扯其他人进来。"]
[戚许不敢细想游思铭有没有听到他和a的对话,他只知道游思铭直到死前都在推开他让他快走。]
以及戚许朝俞天任胸口刺的那一刀,还有俞纪两个人撇他责任的部分。
【关于俞纪时间线】
三起案子在大结局捋了一遍,这里我主要再说说俞纪有关的时间线。
前面提了个问题是,为什么现版里戚许要去找俞硕?
因为a在和戚许争斗时说漏嘴要将一切事情嫁祸给俞硕,但他没来得及说俞硕就倒了,所以后来他告诉了纪予舟。
还有俞硕恢复记忆的时间点,在第二三起案子中间。他问纪予舟“你不怕吗”的时候已经开始想起了些东西,后来他去森林里找戚许,也是因为他想起上一世他是在森林发疯杀的陌生男,所以打算去找戚许,有点想拦住他不想再让他双手沾血的心理,但去晚了。
最后大结局的对话,两个人互相怀疑对方重生并有记忆。
一个回答:“算出来的,毕竟我是太上老君的徒弟。”也是个彩蛋。
一个回答:“你是我男朋友,怎么会没关系?”
都心知肚明,都避而不答。
尘埃落定,这些不重要了。
俞纪两人第二次在森林对峙,也就是众人聚在一起之前,这部分时间线很乱,但是我懒得改了。
是俞硕想到了游思铭和戚许两个人,他害怕自己有一天也会害了纪予舟,病情失控。而纪予舟找到他告诉他:“和你在一起之前我就想过这种可能性了,我不要你现在用这种理由搪塞我。”
第二世的俞硕两次和纪予舟说自己的病。
第一次,俞硕没恢复记忆,吃药,很害怕,他问纪予舟自己有没有病,纪予舟说你没有。
第二次,俞硕恢复记忆,他告诉纪予舟他有病,纪予舟说是病总会好的。
前者是逃避和安慰,后者是直面和陪伴。
嗑。
【总结】
终于到这儿了……
惯例说一说,为什么想写这篇文。
我小学就很爱看查理九世、名柯、福尔摩斯和东野圭吾(按时间顺序),对悬疑推理类的文很感兴趣,后来长大也经常找这种类型的剧看——只是喜欢看,我自己确实没有写悬疑的脑子。这篇文凑合凑合当同人文看,不要当悬疑文看……()
加上原作《除我之外全员凶手》的设定很有意思,并且,它应该算是严浩翔回来后二团的第一个团体自制剧,也是很有纪念意义了。
还有一些话。
纪予舟,以前的你的身上背负了一些本不该属于你的责任,希望现在的你有了俞硕的陪伴,不要再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了。
俞硕,纪予舟会成为你新的家人,而纪予舟的家人也会是你的家人。积极治疗,生活总会越来越好的。
戚许,我私心地希望俞天任胸口的那把刀不要算在你的头上,认真赎完罪,带着游思铭的那一份好好活下去。
游思铭啊,全文最无辜小白花。我是觉得,你应该不会恨戚许的,但下一世要不要再和这群人认识并成为朋友还是要看你自己。我希望,以后你的所有善意都会收到正面的回报。
祝你,祝我,祝我们,阳光积极地面对生活,向世界表达我们的爱意,同时接收到的也都是爱意。
北
2025年8月5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