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虞子期还是去比了400混,果不其然输给了罗淼,遗憾摘银,不幸中的万幸,400混达到了A标,总算是有了亚运资格。
她站在矮一截的领奖台上,没有丝毫的喜悦,耳边响起嘈杂的欢呼声,在颁奖嘉宾皮笑肉不笑的祝贺下,弯下腰,任其挂上沉甸甸的奖牌,面前银光一闪,昭示着她再次成为了输家。
感情上是输家,赛场上更是。
她想,这哪里是领奖,分明是游街示众。
欢呼声忽地升高了。
她忍不住想旁边望去,另一个少女正接受桂冠,少女皮肤白皙,发尾微湿,拿着捧花向观众席招手,一时掌声雷动。她是泳冉冉升起的新星,伊斯坦布尔周期的希望,亦是泳队的未来——与她无关的未来。
罗淼,中长距离选手,主攻400米混合泳、400米自由泳以及八百米自由泳,成绩窜得又快又猛,与虞子期的频频失误形成鲜明对比,就像是为了替代她而存在的。
比她更年轻、成绩更稳定、性格更好,甚至夺金点都比她多一个。
虞子期不是个深明大义的人,作为前浪,她做不到为了后浪的胜利而欢呼,挫败、惶恐以及无法抑制的憎恨才是她的真实心理。
颁奖过后的合影留念,她与她并排站在一起,肩并着肩,离得很近,近到能看清对方清秀小脸上的点点雀斑,她朝她笑,这是标准的胜者微笑,大气从容友善,虞子期也笑了笑,但败者的笑里藏了多少真心与苦涩,她本人也不知道。
领奖结束,回酒店的大巴上,虞子期全程低头,避免与教练高羡对视,曾经他们是泳队中人人称羡的神仙师徒,不知从何时起,习惯于否定对方的一切,如仇人般刺激对方的神经、戳着对方的痛处,在遍体鳞伤中步入冷战,日常训练甚至于要体能事或者是其他队员传话。
此次虞子期春锦失利,自是不知该如何面对她。
春寒料峭,刺骨的严寒直往骨头缝里钻,但比气温更冷的,是教练的目光。
熬到下车,她与柳泳结伴向前。
“这个姓罗的,也懑恐怖了,此次状态都这么好,怎么游的啊。”柳泳眉心紧锁,“啧啧啧,那腿和小马达似得。”
“怎么游,水里游啊。”虞子期随口道。
两人一时无言,这个话题太过沉重了,让二人从心里堵得慌。
柳泳心里清楚,终有这么一天,可是,谁能料到,这一天来得这样早。
“那啥,我把你分手的事和老班说了,她蛮开心的。”
“你给她说干什么?这是我的个人情感,和游泳无关。”虞子期淡淡道。
“你们都闹了多久的别扭了,也该和好了。”柳泳小声嘟囔,“真没想到,竟然有我做和事佬的一天。”
放几年前,她做梦都希望教练高羡和师姐虞子期决裂。
虞子期不语,拿着手机,刷起了最新资讯。
互联网还是一如既往的无趣,媒体们不是在宣扬“新旧交替”就是在批判她的状态或是对她与柳泳的关系横加揣测。
体育记者与“泳迷”们仿佛比她还了解自己的训练日常,煞有介事地分析着她成绩倒退的原因,更多的人则聚焦于他们二人的关系,通过互联网著名的“微表情分析学”和“话中有话论”断定二人暗流涌动、互不对付。
柳泳也看见了网上的评论,嘲讽道:“咱们泳队有自己的“女团学”。”
虞子期老傻了,脑子里的沟壑估计都是直角的,哪里会阴阳怪气,网络上长篇大论的分析无疑是对虞子期本意的曲解。
“笑死,你就说了不到五句话,人家反手就是千字解读,某种意义上也是一字千金了。”
虞子期“哦”了一声。
其实不光是互联网,就是泳队中也有一部分认为她与罗淼不对付。
实际上,她确实不喜欢罗淼,但要说讨厌倒也不至于。
谁也不会喜欢一个命中注定要替代自己的人呢,可人家罗淼也没做错什么,见了面不说多热络,但总会先一步与她打招呼,是个得体又安静的女孩子。
比她强......她在那个年纪,是个刺挠。
回了酒店,两人洗洗睡了。
柳泳明天还有一场接力,沾枕头就睡熟了,虞子期刚游了有“水中铁人三项”之称的400混,浑身肌肉酸胀,身体疲惫到了极点却全无睡意。
不知何时起,入睡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拖着疲惫的身躯躺到床上,然后拖着更加疲惫的身躯奔赴第二天的训练成了常态。
冗杂的思绪像是闪光灯,在眼前频繁闪烁,晃得人眼睛疼。
她条件反射地拿起手机,接着顿了顿,又轻轻放下。
心头愈加烦躁。
好在明天她没有比赛,可以难得的晚起一会儿......
一整宿,她都是迷迷糊糊的,不清楚自己何时入睡,或者说有没有睡着。
不管她的睡眠质量有多糟糕,生物钟会准时在早上六点将她喊醒。
头顶乌云看了眼手表,虞子期翻了个身预备睡个回笼觉。
柳泳和她差不多时间清醒,精神状态好了不止一倍,轻手轻脚的穿衣洗漱,不多时便神采奕奕地出门热身。
虞子期又躺了一会,早上九点顶着一头黑线出现在了酒店餐厅,拿着选好的餐点,挑了个偏僻的位子坐下。
刚一落座,桌上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餐盘。
虞子期抬头,一个棒球帽的男人出现在了面前。
“可以拼个坐吗?”
男人一米八的个子,身姿挺拔,眉眼隽秀,穿着宽松的浅色T恤,配了休闲裤,原是再平常不过的搭配,却因为及其出众的长相,叫人移不开眼。
虞子期觉得眼熟,心里赞了一声气质出众,又升起些警惕来。
此时,各省队参赛队员已经出发,餐厅里零零散散坐着今天没有赛程的运动员,穿着各省队服,极好辨别,而这位不穿队服,前几日比赛也没有露面,一上来就要与她拼桌,太怪异了。
“空座位很多啊。”
虞子期指了指旁边,“没必要拼座。”
近些年随着国家体育事业的进步,不少运动员知名度提升,有了自己的粉丝,这原本是件好事,但林子大了什么都有,粉丝多了,不理智追星现象也开始侵蚀粉圈,从线上各家骂战到线下的追私都让这些从小生活环境较为封闭的运动员们无所适从。
前两年虞子期刚刚夺冠的时候,不少粉丝在她的必经之路围追堵截,让她对陌生人多了防备少了善意。
男人似是早知道她会这样说,不急不缓地递了她一张名片,“想和虞子期选手认识一下。”
虞子期看过名片,立刻绷紧了心弦。
难怪她觉得这位面熟,这不是最近风头正盛的影帝傅青山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新旧交替的赛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