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鸟神殿被焚毁,震惊全国。在这个迷信的时代,人们喜欢将各种意外的、不常见的事件或现象牵强附会成上天对人间的预警。
这件事情对皇帝妘诵的心里震撼最大,他昨晚转身离开火场时,默默地说:“重建,朕一定要马上重建,重建一座普天之下最华丽、最庄严的玄鸟神殿。朕顺应天命,统治万民的合法性容不得半点置疑。”
那么,神殿被焚毁之后必将有各种舆论汹涌而来,将如何平息?这事得交给国师和钦天监去做文章——民间舆论需要引导,不能不重视,也不能太当回事。
那么,这场事故的原因和结果?
今天的早朝的主题就是“彻查玄鸟神殿被焚毁一案”,这满朝的臣子都在心里战战兢兢地打着鼓——谁将被牵连?谁将成为神殿被毁的祭品?
一个晚上能查出什么?能!不仅能,而且查出很多!禁卫军里被抓出了几个大大小小的头目,这几个人成为了皇帝妘诵铁血无情的见证——他们被砍了头,罪名是谋害梦羲公主。
这几个小头目被杀,只有风擎苍觉得有点肉疼,但肉疼的程度还不足以让他当堂跳起来。因为边上有个人虎视眈眈地看着他,这个人就是司炎融。
强权就是公理,实力就是正义!风擎苍暗气暗憋着,心想——司炎融,你得意的够久了,呵呵,火马上就会烧到你身上。
见今天杀人没有阻碍——朝堂上公然反对自己的声音弱了,金銮殿上的皇帝妘诵面带微笑地看下堂下群臣。看来他今后必须多多“杀人”,制造一个人人自危的朝堂内外,才能早日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权力。
这时候,御史们纷纷跳出来弹劾国师无疆,罪名——做法事,不慎引来天火,焚毁玄鸟神殿,罪大恶极,当被夺官下狱。
在有心人的连夜点拨下,御史们如获至宝——每一次弹劾成功,都有一种成就感,也显对得起这个职业(拿俸禄找茬的职业)。
无疆国师抱着双臂,微笑着看着一个个出列来喷自己的御史喷——任他喷到口吐白沫,我权当废话来听。
大商律法“大臣在朝会上遭遇弹劾后,不管事情真相如何,这个人都该弯腰退出大殿等候裁决”这一条早已被风擎苍带头玩坏了。现在,朝堂上,根本不讲究这些,皇帝也默许此条律法作废。
而且,御史们如今的弹劾也不像正式的弹劾——不一味地讲究真凭实据了,拼的是口才和猜想。
无疆老混迹江湖几十载,表面上是个弱鸡,其实也是个能玩刀子的主,更是精通庙堂上这套闪躲腾挪的本事。而且文化底子也不差,他若放开嘴巴“骂人”,恐怕满朝没有对手。
关键是,皇帝站在无疆身后——要想斗倒这位国师,有点难度。但是,御史台这帮家伙有一股官官相传的精神,那就是锲而不舍。
众位御史骂完一轮,见皇帝没反应,接着开始第二轮。其实他们中的部分人多少带了点任务,有人暗中给他们安排的任务。御史甲当街被摘脑袋瓜就是现实的恐吓案例,他们可不想也被当街摘脑袋。
最后,皇帝妘诵被吵得受不了,示意这些谏官们先住嘴,他问无疆:“国师,有那么多人说你,你不解释解释?”
无疆:“陛下,我见诸位御史大人今儿个都踊跃发言,没好意思打扰他们。既然大家现在都住嘴了,那么本国师要上证据了!”
证据来了,一个宦官搬来了半截桐油桶遗骸,当众解释这是在火场废墟里发现的,这说明昨夜的火是人为纵火!纵火犯是那几位被砍的禁卫军小头目,有他们的口供为证。
无疆当众伸了个懒腰,这一宿没睡觉,确实乏了。
风擎苍心想——无疆这老家伙够坏啊,有证据为什么不早点拿出来?
太子妘煜心里明白,朝堂上这些人,谁是谁的人,谁有多大本事,他门儿清。他更清楚这场火灾的背后主谋是谁,可是主谋太狡猾了——他看了一眼那边的二弟。
这个时候,风擎苍走出班列,朝上拜了拜,然后呵呵一笑:“诸位御史大人也是为国家社稷着想,国师大人应该早点出来为自己辩解才是。既然火灾事件已经查明了,陛下当立即下令重建玄鸟神殿才是。”
这话没什么毛病,要是别人说,皇帝或许会觉得此话有理。可这话是风擎苍说的,我们的这位妘诵皇帝送给这位权臣一记不悦的眼神——你在指导朕做事?
不过,风擎苍这么一说,下面的人跟着附和——国不可无神殿,政治性建筑不可缺少。重建玄鸟神殿,唯有将此项工程打造成一项激动人心的伟业才能消除被焚毁的影响。
下面人都这么说。
皇帝不听。
再奏。
还是不听。
……
无疆一看,皇帝今儿个尽然有闲心逗群臣玩,那么我也开个阴的玩笑:“启奏陛下,臣听闻丞相家经常半夜发出异光,还盛传他家养的马儿长出了犄角。”
什么?群臣的眼神齐刷刷看向风擎苍。
风擎苍瞪大了眼睛——我家还有这事?我怎么不知道?
皇帝:“风丞相,朕给你放半个月假,你回家查清楚灵异事件再来上朝。”
好嘛,这就是变相的停职啊——谁让你家的灵异事件不寻常呢。风擎苍不好发作,领命之后,狠狠地瞪了无疆一眼。
皇帝:“朕也有意重建玄鸟神殿。”
令人意外的是妘诵皇帝将玄鸟神殿的重建工作交给二皇子妘远负责。
有些人感到诧异,那是因为有情报表明那把火就是这位二殿下指使人放的,甚至把梦羲公主绑起来丢进玄鸟神殿也是他派人干的;有些什么都不知道人感到诧异,是因为二皇子作为禁卫军的一把手,他的手下人犯事,他难道没有连带责任和嫌疑吗?
但是没有人出来提出疑问,妘诵皇帝如此安排,就这么毫无异议地通过了。皇帝这么做,说明什么?大多数人都认为这说明二皇子在皇帝心中比较重要。
二皇子妘远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他在领命之后高高兴兴地下去了。往后的日子里,他将干劲十足地投入到玄鸟神殿的重建工作中去。那么,如果他以为自己干的见不得人的事并未暴露,自己被摘的干干净净,那他就错了。那么,如果他认为刚才父皇的眼神是委以重任的眼神,那么他也错了。
明白人能看出来——皇帝刚才看向二皇子的眼神里满满的全是愤怒!
所以说,某个时候没有及时读懂重要人物的那一眼的深意,未来可能会致命。后来,二皇子终于明白如果自己能及时读懂父皇今天的眼神,能及时收手,或许还有机会做一个闲散自由的王爷。
这件事情暂时翻篇了,朝会下半场,部分御史将“火力”对准大司马大将军——这位位高权重的人物打仗很行,斗嘴行不行还不知道。
职业嘴炮总能从看似平常的事件中发掘出异常的点——司炎融昨晚说过一句话,我的暗卫救了梦羲公主。你的暗卫?这还得了?你的暗卫都敢擅自跑皇宫里去,不是图谋不轨,又是什么?
第一轮质问之后,谏官们见司炎融不说话——某些丞相党的人心想终于逮着机会了,于是逮着话题继续说这位大司马大将军的坏话。
司炎融不说话,但心里门儿清,他懒得跟这群能言善辩的老家伙斗嘴。他在赌皇帝不会听信谗言,因为皇帝不会在这个关键时刻做自断臂膀的事。
皇帝又被吵得烦了,刚要发作。这个时候太子妘煜出来说话:“父皇,梦羲表妹流落在外十几年,姑母又不在身边,不能有任何闪失,儿臣建议给她身边多配几名侍卫。”
皇帝:“太子说的有道理,朕昨晚问过梦羲了,她说她想让司大将军给她做侍卫。”
什么?群臣睁大了眼睛——果然是乡野来的丫头,不知道天高地厚,你还想让一个官职比肩丞相的人给你当侍卫?
不管鱼梦羲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皇帝说她说了,她就说了。
好嘛,御史们刚才闹的那么欢,感情人家皇帝当作“没听见”啊,但作用肯定是有的——这通闹腾是加重皇帝疑心的催化剂。
不过,现在众臣的眼神都压到了司炎融的身上——这一回你肯定不敢装死,且看你如何应答。
皇帝接着说:“朕回答她说好,只要大将军同意。”
什么叫老谋深算?这就叫老谋深算!皇帝的眼神在说——朕都说“好”了,你敢拒绝吗?不要让朕治你一个目中无人的罪。
司炎融:“臣愿意保护梦羲公主,还望陛下能同意梦羲公主住到臣的府上,一则方便臣保护她,二则也不影响臣子履行公职。”
“好!”皇帝妘诵的嘴角露出笑容——鱼儿上钩,朕就不信抓不住你的软肋。
那么,一个未出阁的公主住到大将军府上合适吗?合适!皇帝说合适就合适。
司炎融的嘴角终于露出笑容——今后,能与那丫头共度许多美妙的时光,乃此生之幸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