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命终:我一生清白》
雨水如断了线的珍珠,以惊人的速度和力度狠狠地砸落在张天华早已湿透的肩膀上。他跪在泥泞的河岸边,双手不顾一切地挖掘着塌方的土石,指甲翻开,鲜血混杂着泥水不断滴落。“里面还有人!还有一个孩子!”他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声音沙哑到几乎无法分辨。身后,几名救援队员犹豫不决:“张科,太危险了!二次塌方随时可能发生!上级命令我们撤退!”“命令?难道命令就可以眼看着人们失去生命吗?”张天华回头,双目赤红,“我当了二十多年的干部,没有几次升迁,从未接受过一次表彰,但我深知——人,不能就这样死去。”
他犹记得自己初入单位时,意气风发,曾在办公桌前贴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因拒绝送礼、不愿随波逐流、敢于直言批评项目中的漏洞,而被调离核心岗位,从发改委到防汛办,从城市中心到边缘乡镇,逐步被边缘化。
他曾以为,只要坚持原则,组织终会看到。然而,现实却令他失望。组织所看到的,是一个“不懂事”的张天华——他因拒绝在项目中虚报预算而被调离财务部;一个“不合群”的张天华——他曾在会议上公开质疑领导的不当决策,导致项目延误;一个“影响团结”的张天华——他坚持举报同事的不正当行为,却反被指责破坏团队和谐。
“咳……救……我……”微弱的声音从土石堆下传来。张天华全身一震,更加疯狂地挖掘着。终于,他看到了一只苍白而冰冷的小手。“孩子,坚持住!叔叔来了!”就在这时,山体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不好!快撤!”救援队长一把扑上来拉他。
然而,张天华却紧紧抱住那孩子,用自己的身体将他护住。
轰——!
巨石滚落,泥浪翻涌,世界在瞬间陷入一片黑暗。
在模糊的意识中,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一生如走马灯般掠过:父亲在灯下教他写“正”字,告诫他:“做人要正直。”这句话如同一道烙印,深深地刻在他的心里。他入党申请书上写下的“愿为**奋斗终身”不仅是文字,更是他坚定的信仰。每当他在述职报告中提到“我无愧于心”时,心中充满了自豪与坚定,尽管这份坚持让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然而,看到档案袋上永远盖着的“不予提拔”的红章,他的心中涌起一股说不出的苦涩和无奈。这一生,他坚守原则,却似乎始终在与命运抗争。
“为什么……”他低声问道,“我一生清白,从未贪图一分钱,从未伤害过一个人……为何命运如此不公?”黑暗中,一个声音响起:“你,真的无愧吗?你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伤害了那些本该团结的人,寒了那些本该温暖的心。你以清高自居,实则怯懦——不敢斗争,只会逃避。”
“不!”张天华怒吼,“我不是懦夫!我只是……不想屈辱地活着。”
“若给你一次重来的机会,你可愿低头学习世故,只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挺直腰杆改变这个世界?”
“我愿意!”他咆哮道,“我张天华,若有来世,定要人定胜天!我不追求权势,只求能够真正有所作为。若天不容我,我便逆了这天。我愿以全部热血去斗争,去实现一个公正无私的世界!”
话音刚落,黑暗骤然消退。
一道刺眼的光芒照进他紧闭的双眼。
……
“张天华?张天华!你在发什么呆?主任叫你去办公室。”他猛然睁开眼。
眼前是熟悉的绿色玻璃台灯,墙上挂着1998年的日历,办公桌上那份《关于城市防洪规划的初步建议》文件依然摊开着——那是他前世第一个“得罪人”的提案。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年轻、有力,没有老茧,没有伤疤。
“我……回来了?”他颤抖着从抽屉中拿出镜子,镜中映出一张二十多岁的脸庞,眼神清澈,却带着一丝未褪的沧桑。
窗外,蝉鸣阵阵,阳光明媚。
张天华缓缓站起身,凝视着墙上的中国地图,轻声说道:
“这一世,我不再是那个只会讲原则的傻瓜了。我要学会规则,利用规则,然后——打破规则。”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