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有说有笑的聊了一会儿后,林老师下课回来了。
林爸爸身上总带着一种温润如玉的气质,他和王老师平时除了教书育人外,剩下的时间就是守在窑口里设计研究瓷器。
林家是艺术世家,林露的爷爷更是陶艺界泰斗级别的人物。
今天两个人提前得知季月宁要过来,一早就去菜市场买了新鲜的食材。
他们俩当年对季月宁甚是喜欢,不只来源于她妥帖的为人处事方式,更重要的是她在陶艺方面也很认真,有天赋又很努力。
后来她和林露成了好朋友,林老师在家一做什么好吃的,林露就会拉着她来家属院改善伙食。
即使季月宁毕业后没有从事陶艺行业,但她这三年在弘扬传统文化艺术方面做的也很令他们骄傲。
林从谦进门后和季月宁打过招呼就赶忙进了厨房备菜。
王月娴看着老公进厨房忙碌的背影,握着季月宁的手说道。
“在外面可吃不到正宗的江城米粉,今天炒粉和拌粉我都让林老师给你安排上。”
季月宁听到王老师话,搂着王老师的胳膊依偎在她的肩头。
“我就知道你和林老师一定会给我准备当年我最爱吃的,再这样下去我要赖在这一辈子了。”
王月娴摸摸季月宁的头发,温柔的说道。
“不想回那就一直留在江城,刚好和我这个不婚主义的好女儿过一辈子。”
林露本来在一旁和狗玩的正开心,听到王老师的话撇撇嘴,又在阴阳我。
在饭桌上林老师对季月宁说道:“宁宁,这次这个项目有什么需要我们的地方,你一定要尽管开口,在江城我们就是你的家人。”
“林老师,我当然会的,当年你们对我的爱我可就一直记着呢。”
季月宁回答道。
季月宁被林老师如此真诚的一句话说的有些感动,林露的父母本身就是陶艺界很有声望的前辈,并且这次的项目和陶艺有关,将来肯定会需要二老的照顾。
但在小辈这里,两个教授没有任何架子,只是想把更多的力所能及的关爱给她们。
四口人其乐融融的吃完饭,又和林爸林妈聊了一会后,林露便带着季月宁回了她工作室的家。
她的工作室和住处同一个地方,一座充满江南气息的院落,和粟园的格局差不多,放下东西后,林露神神秘秘地带着她往另一间屋子走去,说要给她一个惊喜。
季月宁不知所以的被她搂着过去,打开门的那一瞬间,她怔愣住,竟然是一间画室。
林露骄傲的问道:“这个礼物怎么样,喜不喜欢?”
季月宁侧身抱住她:“喜欢,我很喜欢,你怎么会想到再准备一间画室的?”
林露:“你这段时间工作又不忙,画画本来就是你人生中的一部分,现在你回了你的第二故乡,我当然也要给你一个最好的创作环境。”
林露懂她的艺术才华,她作为一名陶艺师,深知一间独立工作室的重要性,对于画家来说亦是如此,这大概就是艺术家之间的惺惺相惜。
季月宁:“再这样下去我真要像和王老师说的那样,留在江城爱你一辈子了。”
林露骄傲的说道:“好啊,我把粟园也交给你继承。”
林露说完后,看了看时间,意识到后面还有工作,又对季月宁说道:“你先自己收拾,还需要什么告诉我,我先去处理一下工作。”
林露确实很细心,她准备的用具都是季月宁一直用的牌子,从颜料到画笔无一例外。
她刚才一直和林露聊天没有看手机,这才注意到顾鹤川一个小时前发来的消息:〔到家给我打个电话。〕
季月宁不知道这少爷又想干什么,自从她来了江城,他每天都神神叨叨的。
她刚给顾鹤川打过去,就被他秒接。
电话那一头吊儿郎当对季月宁说道:“为了体恤我司员工的辛苦,我特地为我们季总监准备了一个开工礼物,半个小时后请注意接收,bye。”
这头的季月宁还没反应过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顾鹤川便挂断了电话。
半个小时后—
林露在院子里喊季月宁:“宁宁!宁宁!有人找你!”
季月宁听到声音后,朝门口走去,只见两个穿正装的男人站在院子门前。
冲季月宁礼貌的说道:“你好,季小姐,这是顾总给您准备的礼物。”
说完,便把一个车钥匙交到了季月宁手里。
她侧头看着两个男人身后的车,最新款的迈巴赫,车体全身都是低调沉稳的黑色。还挂着北清的车牌,她定睛一看,这少爷竟然把他前段时间在北清新提的一辆车送来了江城,自己都没开过几次,这么慷慨?
季月宁直接一个电话打给了顾鹤川,阴阳道:“顾老板,我能得您如此厚礼真是三生有幸啊。”
顾鹤川身处北清却被她的话刺激的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抖了抖身子,对季月宁回答道:“先让你开几天,等我到了江城,你好给我做司机。”
季月宁冷笑了一声:“滚,把你破车运走,别挡我们家门口路。”
两个人不再互相犟嘴,顾鹤川一本正经的说道:“真是送你的,林露家离工作地点比较远,你总不能让我们艺术家天天送你上班吧。”
果然醉翁之意不在酒。
但季月宁也觉着他说的有一丝道理,回答道:“顾总想的真周到,那您需要我为您做什么吗?”
顾鹤川思考了一会儿回答道:“有,不过等我去了再告诉你,我去了不会打扰你们工作的,我有正事要干。”
他说完正事,季月宁大概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事情了,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正在研究新车的林露。
对电话里的顾鹤川说道:“懂了,祝少爷美梦成真哦。”
没有给顾鹤川回答的瞬间,直接挂断了电话。
次日清晨,季月宁做好两份早饭,没有叫醒正在睡觉林露,将自己的那份吃完后便开车先去酒店接了姜楚悠,两个人一起往项目工作室楼下去。
有昨天的教训,今天两个人提前半个小时就到了约定地点,正巧碰上准备下车的陈颂和蒋益泽。
蒋益泽注意到正往他们面前走的的季月宁。
“我靠,这还是昨天的那个姐吗?”
今天的季月宁为了去施工地方便,一改昨日的打扮,换了一套黑色工装裤和冲锋衣,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色的墨镜,全身唯一的色彩是头上那顶亮粉色的鸭舌帽。
一整个打扮看起来又飒又酷。其实这才是她平日的装扮,一切以舒服方便为主。
蒋益泽又注意到季月宁开的车,戳了戳陈颂的手臂说道:“季总真是深藏不漏啊,这车可是前段时间刚出的新款,等等……清A?这车牌怎么是北清的?季总是北清人?还是公司单位发的车?”
陈颂斜睨了他一眼,说道:“你真的只是有一点儿脑子。”
蒋益泽:“我一会得跟季总好好唠唠,没准她在北清和我家一个小区。”
一个小区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一个区,陈颂在心里想道。
陈颂没有再搭理他的话,两个人说话的间隙,季月宁和姜楚悠已经走过来了。
向陈颂问道:“早上好,陈总,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陈颂回答道:“现在就可以。”
季月宁:“现在?其他的同事不去吗?”
陈颂:“只有我们四个,我们先带二位去考察一下,建筑设计师的团队已经出发了。”
季月宁:“好,那我们也出发吧。”
蒋益泽有眼力劲的先给两位女士开了车门,陈颂开车,他坐副驾驶。
一路上,蒋益泽打开了他的话匣子,开始和季月宁聊天。
“季总,我刚才看见你的车牌号是北清的,难不成你是北清人?”
季月宁看着窗外的风景回答道:“嗯。”
蒋益泽:“哎呀你说!咱这不巧了吗,我和陈总也是北清的,你在小学在哪上的啊?”
一旁的陈颂又被他无语住,这家伙还问人家小学,他怎么不从幼儿园开始问起,果然是起太早脑子缺氧了。
季月宁对他的问题没忍住笑了一下,“我小时候因为父母工作是在西北长大的,初中才回的北清。”
按照蒋益泽的脑回路,陈颂已经知道他下一句会问什么了。
果不其然—
蒋益泽:“你初中在哪上的?”
季月宁:“初中高中都是在附中。”
听到熟悉的学校名字一旁看似平静如水的陈颂此刻心里开始波涛汹涌。
蒋益泽又开始不淡定了,“那你这和陈颂都是校友啊,我在实验读完初中就出国了,本来还说好我们两个要一起走的,结果他把我抛弃了,我一个人远渡重洋了。”
“等会—你不会也是13届的吧?”
季月宁看着他点点头。
蒋益泽:“不是,你们俩没见过?我不信,就算都不认识,肯定有过擦肩而过。只是你们两个不知道,三年呢,不对,是六年!。”
季月宁听到这主动问陈颂:“我是21班的,你呢?”
陈颂清了清嗓子,回答道:“我在国际部,没有参加高考就出国了。”
季月宁:“你在国际部啊,那怪不得我们互相没印象,那样的话能碰面的机会确实很少。”
陈颂还想再说些什么,想了想,还是没有说出口,继续开车。
蒋益泽这张嘴一路上都没有停过,他就差问出季月宁家在哪了。他确实也想问,但是已经到目的地了,陈颂催促他赶快下车。
季月宁也没有想到和这两个人如此有缘分,这算是:他乡遇校友?
他们四个人下车时,建筑事务所的工作人员早已在此等候。
一个穿着正装,面容清俊的男人走过来说道。
“陈总,蒋总早上好,想必二位身旁这两位就是我们项目策展团队的成员吧。”
陈颂点点头,没有多言。
季月宁伸出右手,同面前的男生握手并说道:“你好,季月宁,这次陶艺展项目的负责人。”
面前男人同握手说道:“你好,周屹承,你面前这座建筑的设计师。季小姐的名字我听说很多次,这次能与您合作是我们的荣幸。”
季月宁不知他曾在哪听过她的名字,礼貌客气的回答道:“幸会幸会幸会。”
寒暄结束后,一行人带好安全帽进入施工地后,季月宁在包里拿出带在身上的那本手稿,认真的挨个核对具体位置,开始熟悉这座建筑。
周屹承一眼看出季月宁手中的原稿,这份设计稿其实出自于陈颂之手,除了季月宁,他们手里的都是复印件。
虽然表面上他是这次项目的主设计师,但其实大部分的创意和设计都来自于陈颂。
他们四个跟在建筑事务所团队后面,认真听着他们的讲述。
陈颂见季月宁站在一块区域认真在和手中的画稿比照,便上前问道。
“怎么了?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季月宁见来者是他,摇了摇头。
随后说道:“我想用一块区域用来做数字展览。”
陈颂:“数字展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