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云端沉溺「七零」 > 第65章 第65章

第65章 第65章

新的一年如期而至,距离高考恢复的1977年,仅有2年时间。

节后返城前,江云希迂回地提醒过周丽秀、江云景、施宜楠、江云峰他们不要放弃学习,并有计划地多积攒些存款,以备日后上学使用。

对于江云希的话,周丽秀、江云景、施宜楠、江云峰向来信任,当场点头应下。

尤其是施宜楠,眼中更是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亮。

学校是除了江家之外,她唯一感受过幸福的地方,她做梦都想回归校园。

从前在施家时,施立根本不打算让她读书。

后来,施立根听赵爱香说,学历高、有文化的姑娘,以后嫁人,能多拿彩礼钱,他这才勉强让施宜楠读完了初中。

施宜楠学习成绩很好,是上县城重点高中的好苗子。

但施立根觉得她已经有了一个初中文凭,足够他去捞她未来婆家的彩礼钱,便直接让她放弃已经到手的县城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专心去田里干活。

而今,听到江云希的暗示,她心里那块蒙尘的地方,终于再度照进了一束新的光亮。

见他们都领会到了自己的暗示,江云希放心下来,与徐向凛一起带着徐慕阳回城了。

回城后,江云希和徐向凛翻出之前的高中课本,一起制定了备考计划。

从那之后,江云希和徐向凛便一边工作,一边复习备考。

他们本就有上一世的基础,复习的效率很高。

2年的光阴一转而逝。

1977年,高考恢复的消息振奋了全国无数人的心,甚至有人激动得当场落泪。

10年,高考中断了整整10年的时间。

他们等待这个机会,等待了太久太久。

周丽秀、江云景、施宜楠、江云峰得知高考恢复的消息后,心中愈发庆幸和感激:

他们能有2年前江云希的提醒,从而让他们拥有更多时间,早早做足准备。

1977年冬,高考的大门再次打开,无数考生怀揣着期待与梦想,走进考场,交出属于他们的答卷。

江云希、徐向凛、周丽秀、江云景、施宜楠、江云峰都不愿离家太远,最终以第一志愿被本省的重点大学——南光大学录取。

而周丽秀的亲哥——周景潇则独身北上,去了京北大学。

家里一下出了6个大学生,江家不只在向阳村出名了,甚至市里的记者都过来想要采访报道他们。

不过,面对记者的邀请,江云希等人都一致拒绝了。

家里的几个孩子都去读大学了,赵彩云和周兴业便选择了提前退休。

之后,他们主动和周丽秀、江云景提出,他们来帮忙带江听晨。

江家这边,他们一家老小则一起分担了带徐慕阳、江听乐两个孩子的任务。

南光大学位于南光市市区。

江云希、徐向凛、周丽秀、江云景、施宜楠、江云峰他们回来一趟,至少要坐半天的车。

但为了孩子,他们还是每个周末都回来一趟。

这样在家里学校之间波折往返的日子,他们几人一起坚持了四年。

四年后,改革的春风早已吹向了国内更多的地方,他们几人也顺利从南光大学毕业。

时代的风口上,遍地都是机会。

他们几人站在这个新的人生十字路口,都做出了各自的选择:

江云希和周丽秀一起开了间精品服装店,走高质的私人服装定制路线。

徐向凛回到建一食品厂,接过谢长鸿的担子,晋升成为厂长。

江云景考入了县教育局,立志有朝一日能推动县内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江云峰则运用自己曾经做售货员的经验,连同谢亦初一起开了一家集餐食、服装、日用,家居为一体的新型百货——鸿福百货。

施宜楠本校保研,继续在校内深造学习。

一行人都在各自选择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时至1985年,江云希和周丽秀一同经营的服装店,业务已经逐步拓展至理发、美妆、护肤等板块。

她们当初经营的那间小小服装店,如今升级成为了享誉全省的——万花生个人形象设计中心,分店遍及南省全省,无数为外表自卑的人,都从“万花生”这里重拾了自信。

而徐向凛早已坐稳建一食品厂厂长的位置,在其他国营工厂都在走下坡路的时候,徐向凛则带着厂里一众工人,一路逆风向上。

如今,建一食品厂已经成为国民一致认可的好牌子。

江云景经过几年的沉淀与历练,顺利晋升为科长,在县教育局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施宜楠研究生毕业后,则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在导师、学校的共同支持下,成立了属于自己的课题研究团队。

此外,施宜楠还在学校担任了讲师一职,每周定期给本科生授课。

江云峰、谢亦初合作经营的“鸿福百货”,一路从县城开到了市里,然后再开到省城。

现在南省的老百姓,平时买东西、吃饭、聚会休闲等,都爱去“鸿福百货”。

鸿福百货不仅商品种类多,购买便利,服务也好。

老百姓们去一次“鸿福百货”,吃喝玩乐,一应全享。

江云希、徐向凛、周丽秀、江云景、施宜楠、江云峰他们日子越过越好的时候,即使他们平日里再低调为人,也还是惹来了旁人眼红。

这天,江恒燕红着眼睛跑回娘家。

一看女儿这模样,周梅英、江明关的心一下就提了起来。

“燕啊,你怎么了这是?”

周梅英问她。

江恒燕垂眸,抿着唇没有应答。

江明关神情有些若有所思,再度想起了徐慕阳满月酒那天,徐向凛曾委婉地提醒过他们:

多留意李建辉这个人。

在江明关乃至江家其他人的印象中,李建辉一直是个老实本分的人,在外话不多,一心扑在田里的农活上,回家了,对江恒燕也是言听计从。

江恒燕和李建辉结婚以来,夫妻俩从来没有吵过架,对彼此红过脸。

不过,江明关他们还是把徐向凛的提醒听进去了。

自那之后,他们时不时就轮番找由头,去李家看望江恒燕。

他们每次去,问江恒燕家里的近况时,江恒燕都是面含笑容地回以“一切都好。”

江恒燕越是如此,他们就越难消除内心的怀疑,只能明里暗里,多关心江恒燕还有李连舟、李连海。

而今,他们见江恒燕低垂着眼帘,恹恹地跑回家来,他们心中的怀疑达到了顶峰。

江明关带着某种笃定,问江恒燕:

“是建辉欺负你了?”

江恒燕听言,把头垂得更低了些,放于膝上的双手下意识攥紧。

沉默片刻,她抬起头,僵硬地扯起嘴角:

“没有,爹,我就是想家了,想回来待几天。”

周梅英和江明关对视了一眼,再次开口确认:

“真的只是想家了?”

“真的,哎呀,娘,我就是馋家里的饭菜了。”

说着,江恒燕恍如恢复了往日开朗的样子,嬉笑着双手缠上周梅英的胳膊。

“想吃家里的饭菜还不简单,娘去给你做。”

周梅英见她现在不想说,便不强迫她说,微笑着顺着她的话说道。

周梅英和江明关已经八十出头了,去年他们二人才摆了八十大寿的寿宴。

两人的年纪上来了,行动力远不如从前,便把家里的大小事交给了家里的后辈们管。

今天,女儿江恒燕难得主动提要求,周梅英自然想满足她。

何况,她行动上虽然不如从前那般利索了,但去厨房炒几个菜,还是可以的。

江恒燕势必不会让自己亲娘劳累,开心地晃了晃周梅英的胳膊,主动揽活道:

“那娘,我给你打下手。”

“不用,你眼下的乌青都快掉下巴了,回屋歇着去!”

“小妹,你安心回屋睡一会儿吧,我和文芳去帮娘。”

汪娟兰在一旁帮忙劝说道,她与江恒远夫妻几十年,早已将彼此的家人视为自己的家人了。

“小凛前些日子还教了我们一道新菜呢,我们去做给你尝尝。”

罗文芳也笑着加入了劝说的队伍。

盛情之下,江恒燕只能回房休息。

回到西厢房,江恒燕看着自己房间里的一切,不禁鼻尖发酸起来,随之眼眶跟着湿红一片。

房间各处整洁干净,东西摆设依旧和她出嫁前一模一样。

此情此景,让她久违地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

在李家,她是公婆的儿媳、丈夫的媳妇,儿子们的亲娘,是一个需要肩负责任与孝义的大人。

只有回到娘家,她才能卸下肩上的所有,只简单又平凡地做一个父母疼爱、兄长嫂子关护的姑娘。

她又想到了近几年丈夫李建辉的变化。

从前对她百依百顺、知她暖她的人,不知怎的,慢慢对她流露出不耐烦、抗拒,甚至是冷漠。

她一直寻不到李建辉改变的缘由,甚至一度认为是自己对李建辉的关心不够,才导致他们两人的夫妻关系日趋冷淡疏远。

一直到昨晚起夜,她亲眼目睹了丈夫的出轨现场。

她当场捉了李建辉和同村王寡妇的奸。

在争吵间,她被李建辉打了一巴掌。

那一巴掌,把她打蒙了,也把她打冷静了。

这几年的夫妻相处,如一幅幅绘声绘色的连环画一样,在她眼前一页页地浮现。

那一刻,她才明白,李建辉的背叛,早在几年前就有迹可循。

意识回转,江恒燕看着镜中的自己,心绪复杂地抚上眼角不知何时长出的皱纹,以及耳侧的白发。

一时之间,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疲倦。

她该何去何从?

又该怎么做,才能拯救自己的婚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宁得岁岁吵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貂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