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日就是端午节了,回娘家的张嬷嬷与女儿小丫,及收账的袁管事和店长朱师父都回来了。
众人见过先生后,才知道园中来了位新人。
“于岁安,前两日刚来,以后就是素华园的一份子,他若有不懂的,还需你们多劳累费心教导一下。”
“是。”
先生接着又把众人介绍给于岁安。
“这是现管着厨房的张嬷嬷和小丫,家里有什么事便可问她们。”
“张嬷嬷好,小丫好。”张嬷嬷是位高个子的圆润大娘,女儿是个腼腆的十三四的小姑娘,
“这是管账物的袁管事,钱财进出就问他。”
“袁管事好”袁管事看着瘦小老实,是个慈祥的老人。
接着就是“管店面的朱师父与刘七,店面有什么事可问朱师父,外出的事可找刘七。”
“朱师父好,七哥好。”朱师父长的很文雅,刘七就更别说了,与自个年岁相当,早先接触,早混熟了。
“还有几人外出未归,等他们回来后再相认。” 认完了人,先生又道,“在这要多听前辈的们的话,不懂就多问。”
“是。” 于岁安又道,“初次到来,麻烦师父们劳累教导。”
众人打完招呼,便又各自忙碌去了。
袁管事与朱师父他们的事情,啥也不会的自己跟过去肯定会帮倒忙。
又因今天是端午,不用开店,所以,人很自觉的跟在七哥与张嬷嬷他们身后做事。
过节嘛,头等事就是采买,于岁安本以为是自己出力的时刻,没想到张嬷嬷去买菜的地方不是城隍庙隔壁的菜市场,而是划着小舟,延着内河一路向城外驶去。
两岸的摊位琳琅满目,大船载物载人,小舟、竹伐交织穿行,尤其是小舟出了城,河道宽阔起来,停留在岸边船只更多,人们大船连小舟,熙熙攘攘的买卖着东西。
“安兄弟,你不会是晕船吧。”刚上船很兴奋,左瞧右看的不易热乎,可出了城后,在宽阔的河面上时,就总仰着头了。
“好像是有这么点,在城内更热闹,没感觉晕,一出城看着这么宽的河就有点犯晕了。”
“可怜的哥儿,还不知自个晕船吧,快进来躺躺,等回去给你吃两丸止晕药就好了。”嬷嬷招呼着人进来。
“谢谢嬷嬷,”
之后,人蹲在蓬内,听着外面熙熙攘攘的叫卖声,看着小舟放进一个个猪肉、牛肉、猪脚、牛排、青椒、大蒜、红豆、粽叶………空荡荡小舟一下子就满满当当了。
“安哥儿可喜欢吃啥,大娘给你做。”采买结速的张嬷嬷笑道。
“我都不挑,况且这么多菜了,够多了。”
转头往回划的七哥笑道,“这跟那到那,等过年的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多了。”
“过年比这还多?”
“当然。”
“咱家就这几人,吃的完这么多吗?”
“不多,这是两天的菜,后面三天还没买呢。”张嬷嬷笑道。
“还有三天?”端午不是一天吗?
“谁说是一天,端午,端五,自然是从初一到初五,怎么,安哥儿没过过五天。”
“以前上学还放过三天,后来工作,能有一天已经是好的了,更多的时候发盒粽子了事,就得接着干活了。”反正一个字,苦逼的打工人。
“那安哥儿今年可要过个好端午。”
三人聊着聊着就到家了,此时才九点不到。
回来之后,又忙活起今天的午饭,烧水、杀鱼、杀鸡、剁排骨、洗青菜……
忙完了厨房,见朱师父们在换竹帘,又屁颠屁颠的跑去帮忙递上递下,之后又见先生在葫芦纸上画五毒,又跑前跑后的贴五毒纸……
“于岁安,快递!”
就在人忙的不易热乎之时,一封迟到的通知书到了,
也把人给搞懵了。
“啊?”
“我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