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宋大娘笑着轻轻摇头。
“一个人操持,太累了。”
她本就只会收拾收拾家里、在丈夫后头揉揉面。铺子刚搬过来时,坊内不少老客离得不算远,生意也还不错。
可进货、备菜、揉面、生火、招呼......
宋大娘并不知道世上有种病叫“心理疾病”,也不知道自己是失去了方向,没有了目标,只一股脑归为自己没本事,再坚持下去只会毁了丈夫这些年来攒下的口碑。
祝余想说出口的话被打断,便再没说出口的勇气。
她也隐约感觉到,宋大娘怕不客流量的问题,她太孤单了,不想再一个人撑着。
明知道铺子的地理位置,过段时间会变得十分抢手,祝余忍不住劝道:“或许,您要不要招个帮手。”
“迎客酒楼几次请我去厨房干活,我今儿已经答应了。”
心中藏了几年的话倒了打扮,宋大娘感觉肩上的重量轻了些,连带着笑容中都多了几分轻松。“将这铺子租出去,我住回你现在租的小院,周围都是十几年的老街坊,也热闹些。”
“白日一头扎进酒楼厨房揉面,便什么都不用想了。”
祝余脑中组织了不少劝说的话语,最终都咽回喉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想要的生活,难得倾诉的人开了口,并不是想要回复,而是想说出来。
有个人听着,心中的苦痛似乎就真的随着出口的话散了。
“您觉着怎么舒服怎么来,咱可是包租婆,怎么舒服怎么来!”祝余扬眉笑着。
宋大娘快活就成,她钻什么牛角尖。
不过这间铺子若是打算出租......
‘包租婆’,这称呼好!
闷在心里的话难得说了出来,宋大娘觉得心中的烦闷消了不少。
“小祝你铺子找得如何?若不我这地儿实在是偏,拖你生意的后腿,还是租给你放心。”
祝余:!!!
“我想租!”
没想到这种馅饼会砸到自己头上。
祝余如此激动的反应令宋大娘很是惊讶,“可这铺子的位置......”
“大娘不必担心,我自有打算。若是您真的下定决心要租,咱们现在就可以定下,按坊内中上铺子的水平算租金,咱们可以先去衙门签三年...一年的租期。”
祝余脑中的的算盘上上下下,立马规划顺利租下这间铺子的流程。
听到祝余提的租金,宋大娘有些迟疑,“前两日我问过牙人,铺子值不上这么高的租金。”
宋大娘没有顺势占自己便宜,让祝余被馅饼砸晕的良心微微颤动。
说实话,在试试既定的历史时光内,自己可预知部分历史事件而获利,祝余觉得是自然发展的走向。
若是手握部分‘剧本’,身处险境仍大爱天下,那才是脑子发育不完全。
“我觉得这个大小的铺子还带院子,值这个价。”只是对方是给过自己帮助的宋大娘,祝余也留了余地,只签一年,一年后随她反悔。
铺面与住宅不同,一般做生意的铺子,多是五年、十年一签。若市坊制度打破后,朝廷的规划尚不可知,铺面最多占个临街的优势,祝余参考的租金对近期急于出租的宋大娘来说很是公道。
宋大娘也认真想了想,“成,若你真的要租,明日午后我们跑一趟衙门,将租契签了。”
困扰几日的租铺问题解决,祝余只觉浑身轻松许多,病后的身体又好上几分,连带着入口的面都吃得更香了。
离开的时候,祝余趁宋大娘不注意,在桌上留下了面钱。
能尽量用钱解决的,还是尽量不要用人情了。
——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二日卖饮子时祝余的嘴皮子都比往日溜了三分,饮子也是卖得飞快。
今早的饮子卖得比往日快了半刻多钟,祝余收摊回家后简单吃了点饭,还有时间擦擦身子,换上了原身最体面的衣裳。
去办正经事得转上最好的衣服,是种花人刻在骨子里的想法。
免得因为衣裳被瞧不起,办事效率大打折扣。
“唉——”
祝余低头看了看身上的衣裳,本就粗糙的布料,在阶级先定的烟灰色下,显得更加灰扑扑的。
去衙门若是想靠衣裳维护面子,怕是还有很长一段奋斗历程啊!
祝余和宋大娘去办的,不过是最常见的租赁契书,故而只需要签好契书,在衙门存档过个朝廷的明路即可。
困扰了祝余好几日的头疼问题,随着这一纸契书落下,终于解决了。
做过生意的才知道,酒香也怕巷子深,更不用说是在传播渠道非常有限的古代。
能租到这个即将临街的瓯子,还是祝余作为这个市场上的小分母,亲身经历看到了市场各种微妙的调整和变化,才提前抓住了这个机会。
铺子是租到了,但是具体的破墙开市时间还真没有个定论。
在此之前,要尽可能地打出名气。
——
“买了饮子得赶紧回去,还能赶上午时用膳。”
琦玉提着食盒走进鲜少涉足的城东市集。
她方才踏入巷子没几步,就被眼前攒动的人头惊到了,这儿的生意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琦玉虽是周府三小姐周嘉荣身边的侍女,可为帮好吃的小姐搜罗小吃美食,市井小集也没少去。
这城东小集多饮子摊,故而琦玉前日里也来过几回。
“我不过近一月未来,此处竟如此热闹,”
琦玉一面感慨,一面伸长脖子寻找年年有余饮子铺。
前几日金明池马球会,她替自家小姐买了几碗新奇的饮子,十分合小姐的口味,今日她得了令出来采买。
“幸而那日店家娘子提了嘴在城东摆摊,不若还不知该去何处寻呢?”
琦玉那日分得了几口,也对那前所未见的新奇滋味念念不忘。
“一会儿先来碗酸梅汤解解馋。”
“来瞧一瞧看一看咧,年年有余饮子铺焕新开业咧。”
“新店开业之日,凭此竹叶传单可享优惠!”
“饮子摊即将移址......”
未见其摊先闻其声,琦玉随着人流向前,还未见到摊子,便听到了热闹的吆喝及讨论声。
琦玉往最热闹的人堆里一瞧,便看见了眼熟的小摊车。
饮子铺要换地址了?此处是个卖饮子的好地方,生意已这般红火,为何要换址?
琦玉正疑惑着,就听到身前排队的客人高声询问店家娘子。
“祝娘子,你过两日就不卖啦?”
未等祝余回应,隔壁一摊主便快嘴回道。
“不是不卖了,是人生意红火,租上铺子了,鸟枪换炮咧!”
那摊主的话中满是酸醋味儿。
相比之下门客罗雀的饮子摊、略显脏乱的摊车......
琦玉闻言看向出声的摊主,视线略略一转便收了回来。
‘此等摊子、这般人品,便只能在一旁水风凉话了。’
懒得关注那说了酸话想趁机抢客的摊主,琦玉专心排队唯恐被人插了去。
“瞧着祝娘子是赚大钱了咧,可不得给我们老顾客便宜些!”
一名顾客打趣道,欲趁机占些便宜。
“借您吉言了,有老顾客们帮衬,日后定能有口饭吃!”
祝余笑呵呵应着,“优惠这不就来了,您领个竹叶传单回去,过几日新铺子开业,买两杯能打折咧!”
“届时买两碗酸梅汤,只需3文钱,一碗仅一文半!”
光喊折扣客人们触动不大,祝余这一换算,大伙儿便有了实在的概念。
“哟,便宜了不少。”
“到时候可要多喝几碗。”
“祝娘子,这里两碗少一文,四碗得少两文吧?”
“那是当然。”祝余边回答边分发竹叶传单,“您拿好这竹叶,届时凭此叶优惠。”
客人们接过祝余口中的“竹叶传单”,拿在手中翻来覆去很是新奇。
“此物名为‘传单’?甚是精巧。”
要问现代最便宜高效、长盛不衰的广告方式是什么,传单自是当仁不让。
饮子小摊在此处已小有名气,新老顾客也大致知道了位置。
此时更换成别处铺面,不可避免会流失掉一部分认地方的客人,保不齐还会被此地的某个饮子摊冒名顶替。
故而祝余需要在小摊车营业的最后几日,尽可能的广而告之。
在传播方式有限的古代,传单自然就成为了祝余宣传新铺子的第一选择。
在纸贵的此时想要制作大量传单并分发,这并不现实,祝余便寻了另一种便宜的原料代替。
竹叶传单,便新鲜出炉了!
自古文人尚竹,且竹子生命力强,极易生长。
东京城外未耕作的山地田间,随处可见一片片茂盛的竹林。
比起价格昂贵的纸张,出城随手采摘的竹叶,便成了祝余制作传单的主要材料。
新鲜的竹叶难以写画,需将其晒到半干变黄,便可写画。
“传单传单,同张单子般传来传去,妙啊!”
“‘年年有余饮子铺,四月8日于外城东8厢......’”
“......”
前所未见的传单引起了客人们的兴趣。
一片片精巧的大竹叶,一面写着‘年年有余饮子铺’及其饮子种类,另一面写着新铺地址‘凭此叶优惠’。
“‘届时新品上市’?祝娘子,这是又有新饮子啦!”
“这回是什么新鲜饮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