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载酒江湖行 > 第16章 南北

第16章 南北

待穿着虎镇五毒纹的新衣,饮过端午的菖蒲酒,天水郡的战事终于告一段落,秦益刺史封敕文成功平定了边冏梁会叛乱,宋岱也收到了因战事被迫在上封滞留已久的家书。

信中小舅舅告诉她,他的亲事已经定了下了,是相识部落的鲜卑女,预计今年秋天成婚,那时候牛羊肥美,是整个部族最富裕的日子,正是适合结婚的时候。

宋岱于是开始掰着手指算日子,因为战事滞留了两月,所以如今已经五月了,舅舅八月就要成亲,那就得在三个月内回去,长安那里还没有打完,还要送采萍去洛阳,也不知道会不会又出现别的意外,这样时间就很紧迫了。

再加上在陇西玩上几个月也实在厌倦了,宋岱当晚就和辛玄商定好了第二天便几个人先往天水去,看看如今情形,大件行李则等些时候再行。

毕竟如今天水郡治的贼首虽被诛,但四境受战乱影响还未完全平复,并不利于财货通行。

因为宋岱带着的部曲都没什么大件行李,自然都是要明日一起出发的,所以宋岱也给采萍送了信。

采萍收到消息后决定也做的很快,祭拜完祖父就跟着送信的大石离开。

至于那几坛女儿红,宋岱在与采萍见面那一天就说清楚了,既然是祖父给她留下出嫁的酒,那自然要封存到她出嫁那一天再喝风味最佳,所以就约定以五年为期,如果到时候彩萍嫁人那便把这酒取出来为她结婚庆贺;如果采萍没结婚或者两人失去了联系,宋岱也尽可寻人把酒挖出来,且做她借钱予人的补偿。

这样宽松的条件对采萍自然是意外之喜,她当时就果断接受了。

宋岱也知道自己条件开得宽松,但是手里有钱她便也愿意与人为善,做一次“奇货可居”的投资。

人生并非只有一个“利”字,事情做了开心就是当做的事。

看到采萍只有一人拎着轻飘飘的包袱前来,宋岱难免有些失望,直接发问似乎太直接,于是她先象征性得问了一下采萍离家是否有不顺。

采萍摇摇头。

大石的身板壮硕,又带足了钱,父亲和祖母自然是放了她离开,从此之后她就要为自己而活了。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自己挣出来的这条更自由但也因此看不清该往何方的路好不好走,但采萍心有一股傲气,想去试试这世界之大,她一个弱质孤女能不能走出来一条路。

宋岱听完并不出她所料的回答,觉得已经足够委婉,接着继续询问,“你离家后祭拜过祖父就直接进城来了吗?”

“是啊,”采萍回答得自然,没理解宋岱想问什么,“大石说大娘子明天就要出发,我们宵禁前就得回城里。”

宋岱颇为遗憾地看了眼只知道听吩咐办事的大块头,实在关心于是又问得更细了些,“那你这么离开,那小道士没收到你的信,以后怎么找你?”

采萍又表现出了似乎不该出现在这么大,从没出过家门的农家女身上的淡然,“青祝说,一切皆是缘,若我们有同样的想法,愿去同一个去处,就能再见面。”

宋岱不知道该说两个孩子天真,还是学道家那套悟出了真知,也不再多问,只嘱咐采萍好好休息,明天让小静带着她骑马一起出发。

------------------------------------------------------

沿渭水东去,经过之前寻访水帘洞时经过的武山,他们的目的地便是便是天水郡的郡治上封。

上封古名上邽,今朝为了避太祖道武皇帝讳而改称上封,诸葛亮北伐曾多次在附近用兵,比较有名的地理位置诸如马谡丢失的街亭,武侯病逝的五丈原,都在与上邽相距不算远的地方。

急行赶路时烟尘太大,是没法聊天的,但是如此赶路实在无聊,每到大家休息时,宋岱就与采萍卖弄起自己所知。

从这河畔山林间的野猴讲到那神仙洞府,又说起民间传闻诸葛武侯亦是修行有成之人,所以才能于南阳草庐间躬耕却只天下局势,能为昭烈皇帝献上一出《隆中对》。

既然谈到诸葛亮,辛玄也忍不住品评一番这位大汉丞相,“自王莽以来,权臣失矩,君主猜忌,能得昭烈帝信之重之,事后主至忠,治季汉至能,用人虽略逊昭烈帝以致马谡失街亭,但收徒如天水姜伯约承其志忠蜀汉,实在可谓神仙。”

“若说君臣相得,后主与武侯,苻坚与王猛,都算得上难得了吧。”因为和舅舅哥哥探讨过不少关于南北战争的事,虽然不爱读书,但是相关的历史宋岱说起来也是很熟悉,“可惜季汉地狭,能有武侯五次北伐已是难得,后来姜维北伐就难有建树。氐秦随广,却也似散沙,苻坚北伐时若有王猛在,说不定如今天下也已经一统了呢。”

辛玄却有另一番观点,“氐族人数不多,是以当时的秦国境内,怕是各族反心更甚今日,今上知兵,于是哪怕当年击退南朝北伐,但也没有大举图南,氐秦如何也不能胜的。”

“也是,王猛遗言就是不能伐晋。”说到细节处,宋岱就又有些不懂了,“那为什么苻坚还要伐晋,尤其还动用如此多的军队,我与哥哥都认为,北人南征最好能快速击其薄弱直取都城,我们实在不擅长给几十万的军队提供补给,尤其陷入南方水网之中后,我们依靠水路供给的能力必然不如南人,依靠陆路损耗太大,抢粮则太不稳妥,全靠运气。”

“也许是苻坚也不知道如何稳定局势了吧。”辛玄也不知道具体为何,只能做一些猜测。

宋岱狠狠啃上手里的果子,“但如今这么多起义反叛,又有什么不同呢?”

“若依我的陋见,那就是反叛的人不同吧。”辛玄,“太史公虽为陈胜吴广列入世家,但其人之怒,不过怒匹夫之怒,惟以亡其身也*”

“但匹夫之怒亦可流血五步,伏尸二人,于是天下缟素,此秦王政亦所惧也。”宋岱说完自己对匹夫之怒的不同观点,但是与辛玄对视时两人又笑了起来。

确实,匹夫之怒可使陈胜王,天子亡,但于天下而言依旧还是小怒,唐雎以匹夫之怒说秦王时,如果不是与秦王当面,对于经历过无数暗杀的始皇帝,一个匹夫怒而暴起,对他终究是小怒,甚至于在始皇帝薨逝前,六国旧贵族小怒都不敢发,史书所载不过留侯张良一位刺秦贵族。

“姚秦王室姚黄眉尚阳翟公主,赫连夏赫连昌尚始平公主,北凉沮渠牧犍尚武威公主……”

辛玄将昔日诸胡后裔与拓跋鲜卑王族的联姻一一数来,宋岱也在一旁掰着手指算,“羌人,匈奴铁弗部,匈奴姓氏的卢水胡,听说陛下还一直有意与南边的刘宋联姻,这鲜卑贵女也不好当,跟汉时的公主有得一拼了吧。”

“哈哈,鲜卑贵女还是要凶悍一些的吧。”辛玄听了发笑,“你不是收到信后就一直在担心舅舅要取个什么样的舅母回家,担心舅舅被欺负。”

宋岱连连点头,“那当然担心,舅舅的脾气实在太好,当然担心他被悍妇欺负。但也不能说鲜卑公主就不可怜了,我听说过阳翟公主,听说她的婚事受战事影响迁延了近十年,但她一直到出嫁前都是不愿的,连大婚当日都还在哭诉呢!”

“哦?这种小道消息我确实没听过。”辛玄也不由为这位公主惋惜,“阳翟公主成婚应该也有二十余年了吧,听说姚黄眉深受陛下信任,公主想来也没机会改嫁,不知道她有没有接受这段婚姻。”

“我跟那些鲜卑人玩不到一处,这也都是偶然听说的,那家母亲用这话吓唬家中女儿不要逃婚呢,我想大概是真有这事的。”宋岱回忆着这个说法的出处,最后摇摇头,“但后面的我就没听到了,要我说公主改嫁也不见得好,牧犍被诛后,武威公主再嫁南郡公李盖,那李盖却是有原配的,因为李盖尚公主被废,真不知道这家里又能不能安稳。”

辛玄从没想过会与宋岱聊到这些公主嫁娶的秘闻上,看了看因为他们谈论内容越来越没有顾忌,渐渐走得远一些的其他人,他也没有多考虑什么君子慎言,在要相伴一生的妻子面前,他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于是宋岱就听到辛玄也很自然地接话,“皇室嫁娶,实在是,与一般人实在不同,吴大帝权娶表兄弟徐琨之女已是我难以接受的了,今上既为密皇后所出,如何能将女儿许配给密皇后之兄杜超。*”

“原来你们汉人也会做这种事?”宋岱被孙权旧事所震惊,并不关心辛玄言语的重点是在说当今陛下的不是。

不过这场说起来算不上恭敬的对话没有继续深入,因为比他们走得更快些作为斥候的羊角回来了,“前方村落里似乎有一些异动。”

-----------------------------------------------------

我大约在哪里看过拓跋焘的亲生母亲不是杜氏的文字,但是后来怎么都找不到。哪怕不是亲生母亲,但是首先杜氏年龄要比拓跋焘大,哪怕按照北魏生孩子超级超级早的年龄,密皇后的兄长杜超也该能比拓跋焘大上十岁吧,再哪怕拓跋焘十几岁就有了嫁给杜超的公主南安,拓跋焘的女儿我怎么算都应该比杜超小了二三十岁差了两辈人,辈分其实都比较其次的吧……虽然这么亲的差辈份我也觉得太过了,所以我想找一下那个说杜皇后是拓跋焘认的母亲的说法在哪里,那样就好接受多了。

不过写这章过程中没找到,既然正史都这么写,主角也没机会知道拓跋焘是不是又给自己认了一个妈,那么哪怕以后我找到这个说法的根据了,这章吐槽也就这么不改啦。

------------------------------------------------------

1. 《大戴礼记 卫将军文子第六十》

孔子曰:“有土君子,有众使也,有刑用也,然后怒。匹夫之怒,惟以亡其身。”

2. 《战国策 魏策四》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

《魏书 卷八十三上 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

姚黄眉,(后秦皇帝)姚兴之子,太宗昭哀皇后之弟也。姚泓灭,黄眉间来归,太宗厚礼待之,赐爵陇西公,尚阳翟公主,拜驸马都尉………

《资治通鉴 卷一百二十一》

三月,辛巳,赫连昌至平城,魏主馆之于西宫,门内器用皆给乘舆之副,又以妹始平公主妻之;假常忠将军,赐爵会稽公。

《魏书 卷九十九 列传第八十七》

牧犍尚世祖妹武威公主,遣其相宋繇表谢,献马五百匹, 黄金五百斤。繇又表请公主及牧犍母妃后定号。朝议谓礼母以子贵,妻从夫爵,牧犍母宜称河西国太后,公主于其国内可称王后,于京师则称公主,诏从之。

4. 《北史.卷八十.列传第六十八》

杜超,字祖仁,魏郡邺人,密皇后之兄也。少有节操。泰常中,为相州别驾。始光中,太武思念舅氏,以超为阳平公,尚南安长公主,拜附马都尉,位大鸿胪卿,车驾幸其第,赏赐巨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南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貂珰

怀上前夫他哥的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