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陇西公
“那你刚才听到了吗?他说他是金城徐家人。”宋岱向辛玄继续解释,笑得无奈极了。
辛玄呆愣一下,等理解了宋岱的意思他只觉尴尬得有些脸热。
宋岱还在笑他,“你辛微之聪明一世,不若再好好想想我跟这个姓徐的认不认识。”
“那确实是你认出了他,他没认出你,对吧!”辛玄实在找不出自己说出那些蠢话的借口,只好继续痛击竞争对手以凸显自己的优势。
宋岱看他尴尬的样子很有些新鲜感,辛玄比他们几人都大,从小就性子沉稳,很难遇到她能反过来逗弄对方的时候,“嗯,没错,因为他长得好看嘛!”
“我记得宋大人的继室是家中幼女,那徐茂如果是他兄长家的孩子,应该比我还大,所以长相变化不是太大?”辛玄也看得出来宋岱是在和自己玩笑,但是他肯定要弄清楚宋岱能认出对方的原因。
那个姓徐的虽然长得不错,但是气质比之自己可差远了。
“不是,他应该跟我差不多大吧。”宋岱摇摇头,撑着脑袋看着辛玄,抿着嘴偷乐。
燕燕怎么知道他们差不多大,难道两家讨论过他们的婚事?
辛玄努力拉回自己的思绪,从燕燕的态度来看,那个姓徐的肯定没机会,自己表现得越敏感不是越显得他长得好看有竞争力吗。
他努力以平静的语气询问,不让自己看起来太嫉妒,“我看燕燕与他完全不熟悉,能认出他应该不全是因为他长相不错,所以为什么多年不见还能认得出来,可以告诉我吗?”
宋岱噗嗤一笑,隔着巾帕轻抚辛玄的脸庞,安抚他,“放心,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辛玄听了宋岱的发言长叹一声,但心情好了很多,牵过宋岱的手同样以典故回答她,“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见燕燕没有反驳自己,辛玄之前不知因何而起的郁气一散而空,唤来自己的玄英,白马黑马并轡而行,看起来般配极了。
两人往当亭县而行的一路间,宋岱还问过辛玄对于调查徭役异常的想法。
辛玄那时只说他也还没想好,需要去县中拜访一番当地世家豪族才好决定如何突破。
不料他们昨夜才进城,还没有下一封拜帖,今天一大早就有一张帖子送到了他们暂住的邸店里。
“来人说是什么陇西公家的。”
辛远在门房处招待陇西公家的下人,小静不太明白陇西公是什么人,传话都说得磕磕巴巴。
宋岱听了她的传话也转头去问辛玄,“陇西公是谁?”
“太宗昭哀皇后之弟也,阳翟公主驸马,姚公黄眉。”
辛玄采用了比较正式的称呼,如果不是前几天两人才谈论过拓跋家的八卦,宋岱真想不起这是什么人。
“这陇西公不是在皇都里当官吗?陛下能放心让姚家人回秦地?”
不止宋岱疑惑,辛玄也担心这徭役之事可千万别牵涉到什么异族复国之举,走上前来拆开小静带进来的信函。
“是陇西公与阳翟公主之女,安乐乡主递来的帖子。”
是否赴会是不必讨论的事情,但是宋岱该如何介绍自己,辛玄认为他们还是有必要讨论一下的,“你既然不想宋大人知道你现在在秦州,用假名也无妨,但至少别说是我妹妹吧。”
“昨天情急没想到,那要换个什么姓氏呢。”宋岱从他们几人的名字里寻找着,“戴?宣?景……”
辛玄也顺着她的思路想一个假名,“卫涅如何?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青黛涅都是黑色,如此还暗合了卫青的名字。不错。”宋岱想了想也觉得喜欢,“今日我就借一借卫大将军的名字去会一会胡人,想来气势都更足一些。”
辛玄笑她,“你倒是灵活,说汉人不好的时候不是汉人,如今要去找胡人了,又不得胡人了吗?”
“我本来就不是汉人也不是鲜卑人。”
辛玄看着她认真回应,“却也既是汉人又是匈奴人。”
“啧……”宋岱不置可否,只有些不爽地将腰间的刀弹出鞘又压回去,感觉这临时做替换的武器听入鞘的声音就知道不够好。
辛玄也被提醒了,再折返回自己屋,把刚才听到有人来访,急急出门而落下的匕首拿了出来,“这几日既然不准备用你的手戟,换这柄匕首佩着吧。”
这柄汉制直刃匕首,刀身上有着流云纹错金装饰,但刀柄末端由几颗碎黄宝组成花型,还有些细碎绿宝石与刀身纹路一起组成藤蔓纹路,明显又是杂糅了些西域风格。
宋岱轻轻拂过与刀柄镶嵌平齐的绿宝石与圆润微凸的黄宝石,赞叹出声,“这匕首做工挺不错的,但这是装饰用的吧。”
“重量上确实略有累赘,不过锋利度还是不错的。”说话间辛玄拿过匕首,将刚才送进来的薄薄的信纸扬起,然后挥刀斩下,信纸就分为两半,“刀身用的是西域的精铁,够你防身用了,既然想要换个假名,不若也隐藏些实力。要是真到了要杀人的程度,前期示敌以弱也不是坏事。”
宋岱把那把朴素的备用长刀取下,将匕首收进比刀鞘还花哨许多的嵌宝石黄灿灿鎏金刀鞘里,挂上这个看起来就装饰意味十足的匕首,感觉自己今日的身价都贵了许多。
辛玄看着宝刀佩美人果然相衬,心里满意又转身向屋里走,“我还有一匣子金饰,既然要去见乡主,你让小静再给你梳妆一下,这样临时送来的帖子,我们也不用去得太早。”
这些首饰和匕首本就是辛玄给宋岱备着的,但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送出匕首,那匣子首饰他也想等自己雕的玉簪打磨好了再送的。
只是昨天见宋岱有心隐瞒自己的身份,既然手戟不好拿出来用,辛玄就连夜把匕首找了出来。
把首饰拿了出来,辛玄心里还想着,等这几日交游,肯定要去天水郡治的,燕燕善使双兵,到时候看看还有没有合适的匕首。
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一柄工艺不差也和这柄错金镶宝匕首相称的,他这几年不便出门,确实一直都没找到合适的,才只有这一柄匕首可以送人,不然该送一对的。
辛玄一边展示一边解释着,“这都是前几年跟随老师在姑臧时买的了,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现在会不会过时了。”
辛玄首先拿出来的是几根簪头是武器形状的金簪,簪头有斧钺戟这类与簪身明显不同的造型作为装饰,因为同是武器,还是金器,才被辛玄和那柄金匕首收在一处。
宋岱也拿着匣中的首饰查看,并拿起来比划着问小静自己戴起来怎么样。
几人闲适交谈着,就好像真的是在为一场贵族间常见的聚会准备打扮一般。
但是辛玄和宋岱在最初得知来信人身份后就交流过一个谨慎的眼神,知道彼此间都对这个有些失礼的邀请心怀警惕。
首先是让人不得不多思的一点,为什么这封信今早就送来了?
他们一行人昨晚才进城,这次出行本就是临时起意,不准备拜访当亭县的豪族,所以此前没有通知过任何人。
那么在他们到达第二天的清晨送信,可能是事情却有紧急,顾不上礼仪,也可能正是一种示威。
展示出这位理应长住平城的大魏乡主,实际上对此地掌控力极强,毕竟此地几十年前正在姚秦统治之下。
虽然这位陇西公已经归附大魏二十余年,但他父亲做过皇帝,年长的几个兄长轮流争过皇位,谁知道他会不会一把年纪了还想争一争。
比如另一位尚了大魏公主的沮渠家的那谁,前几年就因为想要造反被砍了脑袋,所以武威公主才得以再嫁。
去年陛下征柔然受挫,才有了至今未平的长安盖吴之乱,最近天水叛乱时,据说也南联仇池,北通盖吴,几乎就要趁势而起、连成一片。
如此情形之下,两人不得不对这位突然出现的安乐乡主心怀警惕,并不会因为她是一个女子,就认为她不可能与人口贩卖案以及叛乱等事毫无关系。
因此宋岱接受了辛玄送来的不那么实用的匕首,接受了打扮得再隆重一些的建议。
哪怕这位乡主多半不是因为他们想查的案件来找人,但是他们既然认为对方事怀疑对象,那从初次见面时就应该做好自己的伪装工作,这样才有利于他们去调查这起注定复杂的案件。
而这些心中的弯弯绕绕宋岱和辛玄都没有直接点明,以至于等给安乐乡主回了信说今天上门拜访,辛远也被派出去租辆牛车好方便之后出门,小静帮宋岱收拾着装扮还迷迷糊糊地发问。
“这个什么乡主到底为什么一大早递帖子来,还说什么不是很着急,等我们有空了再去,我们不还是得受了消息今天就过去。”
宋岱对镜比对着自己的妆容,随意地答着,“不知道她到底有什么特别想法才要这么做,不过我估计去了也不会说什么大事,说不定就是说些什么久闻辛家郎君的才华,怕他匆匆到访又离开才失礼匆匆送了帖子上门。”
小静听了却紧张起来,“郎君是不是也担心被鲜卑贵女看上了,所以才让女郎打扮隆重些压过对方,这样也好拒绝对方。”
宋岱:“???”
----------------
匕首纯靠想象,西汉错金匕首有实物,刀柄靠各种波斯印度匕首带来的感觉想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确实有不少武器形状的金簪出土文物。
注:
1.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 《论语·阳货》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陇西公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