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这个世界是筛子吗? > 第24章 第 24 章

第24章 第 24 章

徐妙锦摇头道:【不行,想要植物高产,首先需要种好,其次需要化肥,最后还要杀虫剂。良种是可以通过系统商城获得没错,但化肥和杀虫剂我们搞不出来。】

朱元璋默默的捂住了心脏,道:【那你还不如不告诉我后世的水稻产量有多少呢!】

徐妙锦默默发了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表情包)。

徐达转移话题道:【说回之前的话题,除了尽量让关外的女子嫁进来外,还有什么?】

徐妙锦思考道:【记得军纪严明,顺带可以跟那些百姓们宣扬一下我们的百姓人均有多少田,多久能吃一次肉,税有多低等等,总会有人会为了这些投奔大明的。】

朱棣勾唇道:【心真黑,不过我喜欢!】

徐妙锦:……

徐达生气道:【你小子给我注意点,锦娘才16岁!】

朱棣悠悠道:【云娘嫁给我时才15岁,岳父大人!】

徐达生气道:【还不是因为你爹,要不是你爹,我才不会那么早将云娘嫁给你呢!】

朱元璋轻咳几声道:【亲家啊,之前的事情咱们先不谈,刚锦娘说的事情你别忘记办啊!】

徐达点头道:【知道了,我会挑些嘴皮子好的去执行的,希望有用吧。】

徐妙锦耸肩道:【管他有用没用呢,反正就是浪费些口水的事情,有用自然好,没用也没损失不是。】

徐达点头道:【嗯,还有什么?】

徐妙锦挠头道:【额,多带些良马?这个好像不用我说……】

徐达无语道:【废话,下一个。】

徐妙锦装作没看到徐达的回话,厚脸皮道:【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和这次出征关系不大,你们想听吗?】

朱元璋可有可无道:【说来听听。】

徐妙锦反问道:【你们知道唐是如何灭高句丽的吗?】

朱棣非常官方的回道:【唐太宗和唐高宗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最终灭掉了高句丽。】

徐妙锦继续问道:【为什么文武双全的唐太宗没灭掉高句丽,倒是让李治给灭了呢?】

朱棣眯眼道:【你是想说高句丽内讧?】

徐妙锦点头道:【没错,苏俄有位伟人说过,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

《孙子兵法》也说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对付北元不需要一味的攻伐,我们可以策反他们的百姓。(奸笑)

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组成就是百姓,没了百姓,那些蒙古老爷们拿什么来南下呢?】

朱标思考道:【策反百姓?从前策反的多是敌方将领或是高级官员,从未想到过百姓,想想也是,百姓的要求无非就那几样,只要我们做的比北元好,大多百姓并不会在意什么国家、什么民族。】

徐妙锦点头道:【没错,所以要做好爱国教育,没有接受过教育的百姓就像水流一样,哪里更好就往哪里流。】

朱棣立即出主意道:【看样子得培训些嘴皮子溜的人,最好是些商户,谁会猜到不起眼的商户会做策反百姓的事情呢?】

朱元璋敲了敲桌子道:【让我想想,这思路可以一试,可以让仪鸾司的人混到商队里……】

眼见朱元璋陷入了沉思,马皇后便让大家散了。

---

之前说过徐达出门后,魏国公府就闭门谢客了,但哪能真的闭门谢客啊,至少同族、亲眷等走的近的还是要招待的。

不过谢氏每次只让徐妙锦露个脸就让她回去了,对此南星不由抱怨夫人偏心,明明徐妙锦也到了适婚的年龄,却将她拘在院子里不让她见客,搞得别人还以为徐家只有两位小姐呢。

徐妙锦本人到没觉得不妥,徐妙清和徐妙琳毕竟是谢氏的亲女,人家对亲女好一些不是很正常吗?

再说了,以现在这种情况,但凡朱标还活着,她就不能随意嫁人,倒不如和历史上一样,出家做道姑算了,反正正一教修士可以居家修行,还不忌荤腥,可以结婚。

要是朱元璋非要她嫁人也不妨碍,实在不行还俗就是。

想到这里,徐妙锦忍不住给徐达发了私信询问他的看法。

徐达对此没有意见,反正也不妨碍,徐妙锦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于是徐妙锦决定等元宵节结束后,她就去洞玄观参拜,最好是找个懂医术的道士拜师,为她之后学医以及各种不符合时代的医书做铺垫。

为什么要元宵节以后呢?因为元宵节不宵禁啊,徐妙锦想去逛夜市看花灯吃小吃!

徐达一早就料到徐妙锦这个小吃货肯定不愿意放过元宵节,出门前就和谢氏说好,元宵当天让徐允恭带她们姐妹出去逛夜市。

刚开始谢氏并不同意,可当她听到女儿们出嫁后就没这般自由后还是同意了。

元宵节当天,朱元璋在坤宁宫设了家宴,所有皇子公主后妃们都出席了,席间朱元璋专门强调了要善待百姓,但朱标和朱棣都看见秦王、晋王的眼中闪过了一丝不耐烦,看来这两人没救了。

对此朱标很是不满,一方面几人一母同胞,又是他带大的,这不就是再说他没教好吗?

另一方面,随着秦王和晋王被囚禁,朱标就要直面朱棣了,从是历史上的一系列操作来看,朱棣的资质并不比朱标差,以往还有名义压着,朱棣不至于那么快起了夺嫡之心。

但现在朱棣可是被徐妙锦和八卦系统盖棺定论的有为之君,谁知道朱棣会不会……

当然,在朱标还活着的时候,朱棣不会在明面上和朱标争,但朱标后继无人,而朱棣文有朱高炽、武有朱高煦,谁知道朱棣会不会再来一次靖难?

万一、万一朱标还是走在了朱元璋的面前,朱元璋未必会为了什么正统再将皇位交给朱标一脉了,毕竟朱允炆执政的前车之鉴还在眼前……

除此之外朱标头痛的还有如何处理朱允炆,要说现在的朱允炆无辜吧,确实无辜,毕竟他现在什么也没做,可说他不无辜吧,万一再做出类似的事情……

要徐妙锦说,反正历史已经证明朱允炆不行了,那就当普通宗室养就是了,只要吕氏是次妃,朱允炆就没有资格当皇帝不是。

但现实要考虑的往往比想象中复杂,谁都不能保证朱雄英能活到成年,也不能保证他的资质好。资质这种东西如开盲盒,就像朱元璋有朱标、朱棣这样的儿子,也有秦王、晋王那样的儿子,谁又说的准呢?

朱棣的烦恼没朱标多,毕竟朱标还活着嘛,他头痛的是如何教导朱高煦,他不想朱高煦再被朱瞻基扣一次铜缸了!

朱元璋在思考如何安置秦王和晋王,马皇后在思考如何安置两人的子嗣……总之,老朱家的人各有各的烦恼。

另一边,徐允恭将弟弟妹妹们带到夜市后就放他们自由活动了,当然侍女侍卫什么的都安排妥当了。

徐妙清、徐妙琳姐妹相约去走百病,徐膺绪和徐增寿兄弟相约去看舞狮,徐允恭夫妻则去看灯了,徒留徐妙锦一人在原地思考吃什么。

元宵节、元宵节,汤圆必不可少,但荷包饭、带骨鲍螺、梅酱什么的也不能少!

---

自从发现账目有问题后,朱标就隔三岔五的喊徐妙锦和朱棣去文华殿帮忙算账,顺带榨一榨徐妙锦肚子里的知识,并给徐妙锦和朱棣提供相处的机会。

好一个一石三鸟啊!不过徐妙锦过于频繁出入文华殿引起了常太子妃的注意。

为什么会引起常太子妃的注意呢?这得从文华殿的功能说起。

文华殿乃太子观政的地方,属于前朝重地,这样的地方就连常太子妃都不能随意出入,但徐妙锦却可以,这怎么不让常太子妃警惕呢?

再加上基建系统向常太子妃透露了朱雄英和朱标早逝后,朱元璋立了朱允炆为太子一事,常太子妃一听就知道朱标肯定在自己逝世后扶正次妃吕氏了。

虽然从理智上来说,常太子妃能明白朱标这是为了不娶别的勋贵女子,以防继室儿子分薄勋贵对朱雄英的支持。

但从情理上来说,常太子妃完全不能接受,明明她才是朱标的原配,朱标的一切应该是她的儿子的才对,哪怕朱雄英没有了,也该轮到朱允熥才是,为什么会是朱允炆呢?

所以从得知太孙之位落到朱允炆头上后,常太子妃就开始暗中警惕了起来,一边抓紧调理自己和朱雄英的身体,一边防备起出现在朱标身边的各种女人。

就在这个时候,徐妙锦开始频繁的出入文华殿……

朱棣:合着我不存在啊!

常太子妃:咦?还有别人吗?

朱棣:……

虽然从理智上来说,常太子妃知道马皇后接徐家三姐妹进宫是为了给朱棣挑选继室,但是燕王妃的位子只有一个,徐家三姐妹不可能都入燕王府。

所以从常理上来说,常太子妃猜测徐妙锦频繁出入文华殿是为了勾搭朱标也不能说有错。

但经常出入文华殿的不止徐妙锦,还有朱棣啊!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百度!

求收藏~求评论~求推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第 24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