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从朱棣那里得知朱元璋会迁都北平的徐妙锦赶紧私聊她爹。
【爹,在地价上涨前,帮我在北平城外买个农庄呗,不用太大,50亩即可。】
徐达无语道:【闺女,虽然你爹我从不朝军中伸手,但还没穷到这个地步!】
徐妙锦面无表情道:【万一老朱那天想起来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然后觉得大臣们名下土地太多怎么办?】
徐达:……
你别说,这事朱元璋真做的出来。
比如说朱棣刚从北边回来,朱标就拎着长子朱雄英以及鲁王去北边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去了。
徐达闻言长吸了一口气,然后义正言辞的放弃了自己之前在北平附近圈的地……当然,提前划出来给子女们的农庄他没交出去(人均50亩)。朱元璋也不至于连这点都要。
朱元璋:……
徐妙锦:……
有徐达带头,徐家及其亲眷、部下或多或少吐了点出来。
刚开始蓝玉还觉得他们傻,直到朱标查到了他头上……
蓝玉:我交还不行吗?
朱标:不行。
蓝玉:为什么?
朱标:交太少了!
蓝玉:……
不过朱棣没吐出来,因为他圈的是漠北(现蒙古国)的地,虽然贫了点,但底下有矿啊!后人还能借这个由头将此地收为……不错!不错!
至于现在,先着人放牧吧。朱棣如是想道。
朱元璋:唔……算了,看在矿的份上,放过你。
朱棣:……
至于朱元璋已经修了好些年的帝陵……并不准备搬。
就他们两夫妻也挺好的,朱元璋如是想道。
朱标默默举手道:爹,那我呢?
朱元璋生气道:你就不能有争气点吗?
朱标:比如说?
朱元璋:走在我后面,并继承皇位,熬死朱棣!
朱标(大无语):爹,你这个要求太高了!
朱元璋(振振有词):哪里高了?
朱标:老四他太能活了!
朱棣:……
朱元璋:……
然后刚从北边回来的朱棣就被朱元璋踹去了南洋……
你说倭寇?当然是原秦王现安(安分守己)王(老二)带兵去了啊!
西域那边则交给了原晋王现靖(‘靖,安也’-《广雅》)王(老三)。
周王(老五)依旧负责他的磺胺。
楚王(老六)负责督建紫禁城(ps,紫禁城这个名字出自鲁王,朱元璋觉得挺好的,就直接拿来用了)。
至于徐妙琳她男人——齐王(老七)则被扔去紫金山督建朱元璋的帝陵,以及给马皇后守墓去了。
徐妙琳:心塞……本来嫁这么个男人就够糟心了,还一点前景都没有……糟心,太糟心了!都怪宅斗系统,要不是它,她才不会嫁给齐王呢!
宅斗系统:喂!喂!我是宅斗不是奋斗啊!只能在后宅帮你抢男人,并不能帮你男人上进!
徐妙琳:……
原本负责化学院的潭王(老八)则被踢去直沽(天津)督建西学堂了。
所谓的西学堂有别于国子监(四书五经/八股文),主要教授化学、生物、天文、医学等知识。
这些原本在老学究们看来是奇技淫巧的东西,在朱元璋规定唯有西学堂毕业的人才能考取太医院、钦天监等后,闭嘴了。
毕竟多一条路子,多一个希望嘛!
朱元璋:……
当然,最先遭殃的不是还未考取功名的学子们,而是已经进入太医院、钦天监等官员们,因为有具体考核标准了啊!
外加还在大本堂读书的皇子皇孙们!
什么周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随堂考通通安排上,省的他们太空给自己找麻烦。徐妙锦如是想道。
当然皇女什么的,徐妙锦也没放过,反正一只羊是赶,二十只羊也是赶嘛。
至于什么男女不同席?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一套班底就可以搞定的事情,为什么要搞两套?
朱元璋:……
徐妙锦振振有词道:【这不是为了省钱嘛!】
朱元璋:……
说起这个,朱元璋总算想起来给儿女们找伴读一事了,然后……
朱元璋遗憾道:【于谦怎么还没出生,他给雄英当伴读多好!】
徐妙锦吐槽道:【他洪武三十一年才出生,如果他爹二十岁生的他……他爹现在有没有十岁都不好说(现洪武十九年春)。】
朱元璋:……
然后给皇子皇女们找伴读的活就落到了徐妙锦的头上。
徐妙锦:你大爷的!
朱元璋:你要找我大爷啊?他已经去地下了。
徐妙锦:……
就在徐妙锦兢兢业业操办选拔伴读一事时,大本堂出事了。
因朱元璋规定皇子们六岁即入学,所以现在大本堂读书的有皇十一子蜀王、皇十二子湘王、皇十三子豫王、皇十四子汉王、皇十五子卫王、皇十六子庆王、皇十七子宁王、皇十八子岷王以及皇十九子谷王,
皇八女福清公主、皇九女寿春公主、皇十一女南康公主、皇十二女永善公主、皇十四女含山公主(皇十女、十三女早夭)以及被加塞的朱允炆和朱高炽在读书。
你说朱允炆为什么能被加塞?因为朱元璋规定太子之子亦可入大本堂学习。
你说朱允熥去哪里了?额,他于洪武十八年七月十四日病逝了。
这朱雄英逃过了一劫,朱允熥却早夭了……让常太子妃伤心不已,甚至想要通过特殊手段(基建系统)使朱允熥复活。
但被世界意识阻止了,它不允许外来系统搞死而复生这一套。
这让徐妙锦长舒了一口气,她就怕朱元璋知道后,让她复活马皇后……都白骨了,她怎么复活……啊,呸呸呸,她可没有说马皇后坏话的意思!
朱元璋:……
除此之外,春和宫的邓侧妃于洪武十七年八月十一日为朱标诞下三女,狄才人于洪武十七年九月十日为朱标诞下四女,后朱标请封狄才人为良娣。
天知道常太子妃被气成什么样子了,朱允熥才去世不到两个月啊,他爹就给他添了两个妹妹!
朱标:你都生了三个了,还不知道生崽需要怀胎十月吗?十个月前我又不知道允熥会……
常太子妃:我不管,我不管!就是你对不起允熥!
朱标:……
朱标有多闹心徐妙锦不知道,她只知道常太子妃因此卧病在床,以至于邓侧妃进一步夺权……然后常太子妃病的更重了……
徐妙锦流出了羡慕的泪水,有人帮忙干活不香吗?非要自己上干什么?我想推出去还推不出去呢!
常太子妃:……
朱元璋:……
至于孝期生子……额,朱元璋觉得‘若依古制,孝子之家十亡□□’,更何况那是朱标的子嗣!不是别的不相干的。
除朱标、朱棣外已娶妻的皇子:……
咳咳,朱标的私事先放一边,让我们继续说大本堂出事一事。
总之9位皇子、5位皇女外加2位皇孙在一起读书,吵闹是常有的,徐妙锦自己都记不清楚她调解过多少回了,但这次不一样……
因为奋斗系统的原因,朱高炽学习起来可比上辈子努力多了。
不过这在他人看来十分正常,毕竟整个大本堂里就他一个例外(指朱元璋特意下旨提前叫来学习),努力一点实属正常。
但在对皇位有想法的朱允炆看来,不对劲,十分不对劲!
你说朱允炆为什么觉得不对劲,因为他重生了呀,准确来说应该叫做正史上的建文帝被一把火烧没了后,一睁眼成了平行时空年幼的自己。
这事本来世界意识无法察觉,朱允炆装的又好,八卦系统、基建系统两方也没察觉,但……你架不住宁王也跟朱允炆一样,正统十三年在南昌眼睛一闭再一睁也过来了呀!
之前说过,朱允炆刚上位就开始搞削藩。
作为边塞八王之一、且‘带甲八万,革车六千,视诸王最雄’以及与燕王善战并称的宁王(善谋)自然也是削藩名单上的一员。
只是朱允炆还没来得及削宁王,朱棣就起兵了。
然后,倒霉的宁王什么都没干,就在奉旨回京的路上就被削了三卫(朵颜三卫,连朱棣都觊觎的存在)……接着又被朱棣巧言(事成之后,平分天下)所诱,上了贼船……
虽然朱棣最后赢了,但……之前许诺的朱棣不仅没有兑现,
还将宁王封地由大宁(其辖境覆盖今内蒙古老哈河、奈曼旗以南,辽宁医巫闾山、大凌河以西,河北滦河以东及长城线以北地区)改为南昌。
被削的三卫自然也未返还,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原本大权在握的宁王被逼的只能寄情于戏曲、游娱、著述、释道……
这样的宁王见到朱允炆跟自己一样再来一次后,哪里忍得住,随便找了个理由就对着朱允炆以及朱高炽大打出手。
你说朱高炽怎么惹宁王了?朱高炽登基后,朱权上书说南昌并非他的封国(他想要苏州)。朱高炽回复道:“南昌,叔父从先皇那里受封已达二十余年了,不是封国,那又是什么呢?”
等到朱瞻基即位后,宁王又想要靠近南昌城的灌城乡土田,再次被拒绝……还因议论‘宗室不应确定品级’而被朱瞻基蛐蛐,被迫上书谢罪……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百度!
求收藏~求评论~求推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1章 第 71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