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朕的后宫不可能这么可爱 > 第15章 朝堂锋芒

第15章 朝堂锋芒

御书房的烛火亮至深夜。

林晓晓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卷宗之中,【过目不忘】的技能被她运用到了极致。五年内北方三州(幽州、朔州、云州)的税收记录、粮仓储备、河道修缮、乃至每一次大小灾荒的赈济明细,如同潮水般涌入她的脑海,被分门别类地整理、记忆、分析。

户部尚书李德明是个年近五旬、面容精瘦的老臣,此刻正恭敬地站在下首,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他接到口谕匆忙入宫,本以为陛下只是心血来潮询问几句,却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帝王问题如此刁钻精准,直指户部账目和赈济方案中的模糊之处与潜在漏洞。

“李爱卿,”林晓晓头也不抬,手指点着朔州三年前的一份灾后重建拨款记录,“这份卷宗记载,当时拨款五十万两白银用于修复官道与民舍,但次年朔州刺史上报的工程核验清单里,所列项目与预算明细对不上,有近十万两的缺口,后续的核销记录也语焉不详。此事,当时是如何处置的?”

李德明心里咯噔一下,这事当年被安亲王一脉的人压了下去,他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没想到陛下竟从故纸堆里翻了出来!他连忙躬身:“回陛下,此事……此事当时因证据不足,且朔州方面坚称款项皆用于应急,细节有所疏漏,便……便不了了之了。”

“不了了之?”林晓晓终于抬起眼,目光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审视,“十万两白银,关乎民生社稷,一句‘不了了之’便可揭过?李爱卿,你这户部尚书,当得倒是轻松。”

李德明腿一软,差点跪下:“陛下恕罪!是臣失察!臣……”

“行了。”林晓晓打断他,语气听不出喜怒,“过去的事,朕现在没空追究。眼下北方雪灾,安亲王那边定然会拿类似的事情做文章。朕召你来,是要你给朕一个确切的、能堵住所有人嘴巴的赈济方案,以及……准备好所有可能被质疑的旧账目的、清晰的解释。”

她将一份自己刚刚草拟的要点推了过去:“这是朕初步想到的几个关键,你拿回去,连夜召集户部精干之人,给朕核算清楚,列出详单。记住,朕要的不是模棱两可的估算,是精确到每一石粮、每一寸需修复堤坝的明细!”

李德明接过那张纸,只看了一眼,心中便是一震。纸上罗列的问题,不仅包括此次雪灾的应急物资调配、灾民安置,还涉及可能被利用的往年账目疑点、各州府仓促间可能虚报的损失等等,条理清晰,直指要害。这……这真是那个传闻中体弱寡言、不通政务的陛下?

他不敢再多想,连忙收起纸张,深深一揖:“臣……遵旨!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看着李德明匆匆离去的背影,林晓晓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过目不忘】虽好,但短时间内处理如此庞大的信息量,对她的精神力也是极大的负荷。好在有“同气连枝”的buff在缓慢恢复,让她能支撑下去。

接下来的两天,林晓晓几乎住在了御书房。除了必要的起居和短暂休息,她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对北方雪灾和安亲王可能发难方向的研究中。她不仅调阅了户部档案,还找来了工部关于北方水利设施的记录,甚至让暗影设法弄来了一些北方地方官员的私下奏报(绕过安亲王掌控的渠道)。

她对大晟朝的了解,以前朝局势的认知,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深化着。

这期间,她只在第二天傍晚去了一趟坤宁宫,与苏清月一同用了晚膳。她没有提及朝堂上的暗流涌动,只说是政务繁忙。苏清月也未曾多问,只是在她离去时,轻声说了一句:“陛下保重身体。”

语气依旧清淡,但林晓晓能感觉到,那里面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或许是“同气连枝”带来的微妙感应,也或许是她自己的错觉。

【叮!目标人物苏清月感知到宿主压力,产生微弱关怀情绪。宠爱值 1,当前宠爱值:51。】

无论如何,这细微的波动,在这紧张的氛围中,像是一缕清风,让她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了片刻。

---

三日之期转瞬即至。

大朝会的钟声响起,文武百官身着朝服,肃立于金銮殿内。气氛比往日更加凝重,连空气都仿佛带着重量。

林晓晓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扫过下方。她能清晰地看到安亲王云澈站在宗室队列前列,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丞相苏晏面色沉静,但眼神深处带着一丝忧虑。慕容老将军则眉头紧锁,显然也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例行奏报之后,果然,安亲王一派的一名御史出列,手持玉笏,高声奏道:“陛下!臣有本奏!北方幽、朔、云三州连日暴雪,灾情紧急,百姓流离,冻饿而死者日众!然户部所拟赈济方案,款项拨付迟缓,物资调配混乱,更兼历年账目不清,多有亏空!臣恐此番赈济,非但不能解民倒悬,反会滋生贪腐,贻误救灾时机!臣恳请陛下,严查户部,另择贤能主持赈灾事宜!”

此言一出,如同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几名安亲王党羽的官员纷纷出列附和,言辞激烈,直指户部尚书李德明无能,甚至隐隐将矛指向了举荐李德明的丞相苏晏。

李德明脸色发白,出列辩解,但对方显然有备而来,抓住几处往年账目的模糊之处连连追问,逼得他节节败退,额头冷汗涔涔。

朝堂之上,争论之声越来越大,苏晏一派的官员奋力反驳,但一时竟被对方的气势压住。

安亲王云澈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他就是要借此机会,狠狠打击苏晏的威信,让这小皇帝看看,谁才是这朝堂上真正能做事的人!

就在局势即将一边倒时,一直沉默的林晓晓,轻轻咳嗽了一声。

声音不大,却仿佛带着奇异的魔力,让喧闹的朝堂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龙椅之上。

“众卿争论良久,”林晓晓开口了,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大殿,带着一种与她年轻面容不符的沉稳,“无非是担忧赈济不力,款项虚耗。李爱卿。”

李德明连忙躬身:“臣在。”

“朕问你,户部此次拟拨付幽州赈灾银,共计多少?”

“回陛下,共计八十万两。”

“其中,用于紧急采买御寒衣物、药材者几何?”

“三十万两。”

“用于搭建临时安置棚屋、施粥者几何?”

“二十万两。”

“用于以工代赈,组织灾民清理道路、加固房舍者几何?”

“十五万两。”

“剩余十五万两,作何用途?”

“回陛下,预留五万两应对突发疫情或二次灾害,另十万两用于雪化后,补贴百姓购买粮种、修复农田水利。”

林晓晓问得极快,李德明答得也流利。这些细节,正是他们昨夜反复核对确认的。

林晓晓点点头,目光转向刚才发难的那名御史:“王御史,你方才言及户部款项拨付迟缓,却可知,首批三十万两采买银,已于三日前,由朕特旨,经由皇家信驿,直发幽州?此事,李爱卿,可有记录?”

李德明立刻道:“有!陛下特旨原件及信驿回执,皆存档在户部,可随时调阅!”

那王御史顿时语塞。

林晓晓不给他喘息之机,继续道:“至于你所言历年账目不清……朕这里,恰好有几份卷宗,想与诸位爱卿一同参详。”

她示意福公公将几份她亲手摘录、标注的卷宗要点,分发给几位重臣和苏晏、安亲王。

“这是朔州三年前灾后重建款项的疑点,这是云州去岁粮仓盘亏的记录,这是幽州河道修缮款项与工部记录不符之处……”林晓晓每说一处,便精准地指出其中的矛盾与漏洞,甚至引用了相关年份的税收、物价作为佐证,其记忆之精准,分析之透彻,令满朝文武皆露惊容!

“这些陈年旧账,确有不清不楚之处!”林晓晓声音陡然转厉,目光如电,扫过安亲王及其党羽,“然,此等积弊,非一日之寒,亦非户部一衙之责!地方官员奏报不实,监察御史核查不力,乃至……朝中是否有人暗中包庇纵容,皆需深究!”

她的话,如同一把刀子,不仅化解了对方对户部的攻击,反而将问题引向了更深的层面,隐隐指向了安亲王一派!

安亲王脸色微变,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小皇帝竟然能在短短时间内掌握如此详尽的资料,并且反击得如此犀利!

林晓晓不给对方反应时间,站起身,朗声道:“当下首要,是救灾安民!过往账目,朕会着都察院与户部、工部联合会查,务必水落石出!但北方灾民,等不起!”

她目光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朕旨意!即刻起,成立北方雪灾赈济督导司,由朕亲自主持,丞相苏晏、户部尚书李德明、工部尚书协同办理!授权督导司,可调动沿途所有官驿、卫所资源,确保钱粮物资以最快速度送达灾区!若有官员阳奉阴违、拖延推诿,或因过往账目问题而消极怠工者,无论涉及何人,一律严惩不贷!”

这道旨意,不仅明确了责任,赋予了极大的权力,更巧妙地将苏晏和李德明放在了办事的位置上,让他们戴罪立功,同时也将安亲王可能的阻挠直接堵死!

苏晏率先出列,声音带着一丝激动:“老臣领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李德明也连忙跪倒:“臣遵旨!必当鞠躬尽瘁!”

慕容老将军等人也纷纷附和:“陛下圣明!”

安亲王脸色铁青,看着龙椅上那个仿佛一夜之间脱胎换骨的年轻帝王,拳头在袖中暗暗握紧。他第一次感觉到,事情似乎脱离了他的掌控。

【叮!紧急支线任务“初露锋芒”完成度评估中……】

【评估结果:优秀!宿主成功驳斥诘难,稳定朝局,展现出不俗的政治智慧与掌控力。】

【任务奖励发放:系统积分x500,政治智慧 5,太后信任度小幅提升,苏清月宠爱值 10!】

【当前宠爱值:61!】

听着脑中的提示,看着下方神色各异的群臣,林晓晓缓缓坐回龙椅,心中却没有太多喜悦,只有一种历经搏杀后的疲惫与冷静。

锋芒已露,再无退路。从今天起,她这个皇帝,才算是真正开始坐上这危险的龙椅。而她和苏清月,也必将随着这朝堂的风云,驶向更加未知的远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