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大雨,今早仍留有潮润的气息。
小心避开地上的水坑,步履匆匆的少年一顿,被街边小摊飘出的香气勾引,短暂犹豫后在长凳落座,清亮的少年音与早市的烟火气融为一体:“两碗羊杂汤……”
不等他说完,店家就已笑着接话:“再加两个糖烧饼?”
少年不过十六七,一头乌黑的长发束在脑后,黑曜石般的双眸如荡漾的湖水波光粼粼,笑时颊边酒窝若隐若现,“好,多谢李叔。”
他是这里常客,不仅生得好看嘴巴也甜,但凡早市里经营吃食的店家就没有不喜欢他的。
隔壁馄饨摊的王大婶佯装生气,开口道:“怎的今日不吃鲜肉馄饨了,难道是觉得我的馄饨不如老李家的羊汤?”
馄饨啊。
少年目光不禁瞥向游鱼般在大锅里翻滚浮动的小馄饨,喉间不争气地滚动两下,掂量了肚子里的空闲,一脸遗憾地回道:“下次一定!”
他的馋猫样实在讨喜,王大嫂哈哈笑了两声,麻利捞起在滚水里沉浮的馄饨,倒进碗里后洒上葱花浇上猪骨熬出的白汤,递给等待的食客。
正这时,少年的羊杂汤和糖烧饼也上桌了。
羊汤炖煮许久,汤色发白,勺子捞起沉底的羊杂,上边洒了嫩绿的葱段和芫荽,除了肉香再闻不到一点腥膻。
他迫不及待地喝了口羊杂汤,鲜香的滋味让人愉快地眯起眼眸。
再咬一口糖烧饼,里边包裹的红糖馅化成流心,沿着缺口流出。
真香!尽管被烫得龇牙咧嘴,他还是在缓过劲来后立即咬了口脆香的饼皮。
一口咸鲜的羊杂汤,再一口甜滋滋的糖烧饼,少年就像甜咸永动机,一口接着一口没个停歇的时候。
“少爷!”灵活的身影从人群里钻出,一个急刹,停在少年面前,“酥饼买到了,您要的辣味!”
酥饼被油纸裹着揣在怀里,小厮汤圆一路小跑,送到少年手里时还冒着热气。
“快喝汤。”先招呼一声汤圆,很快他的注意力就被酥饼吸引了过去,尽管已经八分饱,少年还是拣起个巴掌大的酥饼,一口吞下一个。
汤圆日常被自家少爷惊呆,左思右想就是想不明白他月牙似的小嘴究竟是怎么一口吞掉一大个酥饼的。
酥饼里除了肉馅还有一点油润的汤汁,最初的鲜香过后就是从舌尖一直窜到舌根的磨人辣味。
少年一边嘶哈嘶哈地吐气,一边用手扇风。
汤圆吓了一跳,赶紧把羊杂汤递过去,“少爷喝汤!”
还冒着热气的羊杂汤没能压下刺激的辣味,他呛咳两下,不知是被辣的还是被烫的,鼻尖泛起淡粉,眼底更是含着泪花。
面条专挑细处断,命运戏弄大馋猪。
从前,元锦一直觉得自己运气不是太差,就算爸妈离婚后各自有了家庭,他仍有疼爱照顾自己长大的爷爷奶奶。
尽管后来连爷爷奶奶也相继离世,他依旧对未来充满希望。
可惜乐观的只有心态,霉运不止于此。暑假前的最后一天,他错拿同桌落下的小说,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在通宵看完小说后,他穿书了,穿进了《如梦令》这本披着权谋皮的杰克苏恋爱文里,成了和自己同名同姓的炮灰宗室元锦。
而书里的主角受,人见人爱的杰克苏就是他的亲堂兄,元棠。
大泽立朝三百年,元氏一脉枝繁叶茂。
说是宗室,可到元锦爷爷那辈,就只剩辅国中尉的虚衔,再往下就是最末等的奉国中尉。轮到小辈时,连个装点门面的头衔都没了。
好在一家青铜,终于出了个王者。
元棠自小聪慧,是读书的好料子,因此被早早送去书院。也就是在外读书的那段时日,他认识了主角攻赵无壁,期间“他追他逃,他插翅难飞”的戏码太过香艳刺激,为表对堂兄的尊重,元锦没敢细想。
在全文只有四十万字,百分之九十九都在展现元棠魅力的披皮杰克苏恋爱文里,元锦费劲力气,才从仅有的剧情里拼凑出元家的下场。
元棠回京没多久,蛰伏多年的穆如晦反了,不仅干掉先帝自封摄政王,还大手一挥,将一干姓元的宗室全流放到了边境。
除被赵无壁保下的元棠,元家无人幸免。
元锦手握剧情,自然也想过逆天改命,在穆如晦造反前动手,先干掉对方。
可越是琢磨,越是觉得不可行。
先不提以穆如晦如今的身份,自己连见他一面的资格都没有。
单说原书作者对穆如晦的偏爱,寥寥几句神秘感十足,却又俨然是气运之子的配置,连赵无壁和元棠都难以撼动其地位,更别提他这个炮灰宗室了。
何况赵无壁早与他达成合作,否则也不可能保全元棠。
元锦反复思量,最终得出结论,流放肯定是要流放的,元家逃不掉,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攒够路费,再想法子疏通关系,让将来的流放之路不那么难走。
等熬几年,熬到元棠上位,元家人就能离开边境,安心找个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养老了。
想到这,元锦恢复斗志,又囫囵吞掉一个酥饼,掏出随身携带的扁长木盒,从中取出订成小册的稿纸,拿起炭笔一脸认真地开始写写画画。
汤圆是他的书童,识得些字,见状凑近,好奇道:“少爷,您记什么呢?”
只见四指宽的册子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一段话:陈记酥饼,香、酥、脆,麻辣味上头,慎选!!!
元锦停笔,郑重回道:“赚钱!”
汤圆实在跟不上他奔放的脑回路,遂放弃,不解又敷衍地“哦”了一声。
在元家人眼里,元锦自一年前失足落水,被救上岸后大病了一场,在那之后就一直神神叨叨的。
爱子如命的元家三夫人求遍神佛,彻底歇了让他读书科举的念头,只求他能平安康泰,一世富足。
穿书之初,元锦也试着向书中的父母亲人说明元家处境,可惜每次才起个头就被当作落水的毛病没好全,把脉问症自不必说,还要连喝几天苦死人的药。
两三次之后,元锦也认命了,求人不如求己,他还是自力更生吧。
记好今日吃过的几样美食,抬眸见汤圆兴致缺缺的模样,他忍不住开口:“你别看这小小一本册子,其中可是囊括了许多雁城吃喝玩乐的好去处。等装订成册,放在书铺里,卖出一本能赚十文,十本就是一百文……”
见他一脸畅想,汤圆实在不忍打断。
吃喝玩乐倒是没错,光这两日,他们就逛了南巷的古玩铺子,挑了北街的胭脂水粉,要了东市布庄从南边采买来的新奇料子,甚至还出城去西郊农庄买了鲜鱼活禽,时令果蔬若干。
这些花销,卖出千本、万本雁城吃喝玩乐好去处都未必回本。
不过三房有的是银子,汤圆也不扫兴,点头应和:“少爷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远见卓识!少爷真棒!”
在他一声声的夸赞中,元锦逐渐迷失自我。宝贝似的收好册子,撑得打了个饱嗝。
“吃太多了,走,消食去。”一声令下,汤圆放下饭钱赶紧跟上。
说是消食,可在街边看到叫卖糖葫芦的小贩时,他又走不动道了。
汤圆善解人意,乖觉地递上钱袋。
买了两根糖葫芦,递给汤圆一根,自己拿着一根,元锦为自己的嘴馋找好借口:“山楂有助消化,吃一点正好。”
“唉!”汤圆点头,糖壳化在嘴里,甜得他笑眯了眼。
两人沿着街市,一家家铺子逛了过去。
就算在外,元锦也时刻惦记着家里人,见临街新开了家绣坊,脚步不停的就迈了进去。
店面不大,卖的物件也很寻常,就是些帕子、香囊之类的小玩意。
大概是开业不久,只有个女掌柜守着铺面,见好不容易来了客人,立刻殷勤地上前招呼。
要送亲娘的不能马虎,仔细挑拣了一番,元锦最后也没找到合心意的,一脸失望地要了两个送妹妹的香囊和十几条帕子,让掌柜包起来。
难得遇见如此大方的买家,掌柜赶紧将东西包好,还附赠了个男子用的荷包。
元锦道了谢,把荷包揣进兜里,又让汤圆收好香囊。
两人刚出绣坊大门,斜刺里就冒出个行色匆忙的路人,一下撞到元锦肩上。
那人走得急,元锦不过歪斜了下就稳住了身形,也就没放在心上。
汤圆却是不干了,撸起袖子就要追上去。
元锦头疼,才要劝两句,不远处就传来一道好听的声音:“这位小少爷,劳烦问个路。”
闻声抬眸,率先映入眼帘的是停在不远处的马车,随即才是马车旁站着的年轻男子。
不过二十出头的模样,眉眼带笑,很是斯文俊秀。
元锦悄悄摸了摸发热的耳垂,回道:“你、你说。”
“在下与……”男子一顿,下意识瞥向一侧马车,随即道,“舍妹想去山月楼,可是往前去?”
随着他的动作,元锦也看向马车,车帘被风吹动,只露出一片玄色衣角。
看来是位很酷的小姐姐,他赶紧收回目光,点头道:“沿着这个方向,走到尽头再左拐就是了。”
“多谢!”男子笑着道谢,眯起的眼眸像一潭深不见底的死水。
汤圆不似他那般对陌生人毫无防备,见指完路,扯了下元锦衣袖,小声催促道:“少爷,我们该回去了。”
此时元锦才想起亲娘的叮嘱,匆忙同男子道了声“告辞”,就和汤圆快步离开了。
等两人彻底消失在人群里,男子撩起车帘,朝马车里坐着的人笑道:“我看你的疑心病是越来越重了,那小少爷纯良的很,不像坏人。”
马车里的人并未回应,几息过后才从内伸出手来。
他掌心向上,指节修长,像白瓷一般细腻。
男子还没回神,一个隐在暗处的人影就悄无声息地上前,双手奉上扁长的木盒。
“茂之,”拿到木盒,马车里的人才终于开口,“方才你说谁是‘舍妹’?”
车厢里传出的声音语调轻柔,慢悠悠的透着股懒散劲。
可被他称为“茂之”的男子却是不自觉地挺直背脊,一股寒意自脚底直窜脑门,他收了随意的姿态,谄媚道:“是您听错了。”
掐指一算,今日宜开坑[竖耳兔头]
元锦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不知天地为何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