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争朝 > 第176章 兄弟

第176章 兄弟

宇文泰带领十万兵马在樊城驻扎,韦汾带领十五万兵在康城驻扎。

与此同时,卢雨写信告知兄长卢冰,要卢冰说服亲家周惟献出杏州。

杏州,周府。

周惟与卢冰对坐,喝着茶。

“时流兄,你我是亲家,现在卢家是杏州名家。”周惟摸着髭须说,“朝中人说,宇文泰想效仿伊尹霍光行废立之事[1]。我们吃大周米粮,若是追随宇文泰,将来我若到九泉之下,列祖列宗会认为我是不肖子孙啊!”

“得欢兄,你说错了。”卢冰正襟危坐,“秦公是当世人杰!你难道不知,他在南疆四州让百姓丰衣足食,一扫当时世家阴霾,在百姓中颇有人望?大周命数将近,皇帝羸弱,且不善读书。试问,小儿如何执掌朝政呢?”

“罢了罢了。”周惟叹了口气,“我在列祖列宗面前发誓,是不会投降宇文泰的!”

“得欢兄,你现在是杏州刺史,该为这里的百姓着想。”卢冰行礼如仪,“一旦开战,百姓流离失所。你难不成要为一时功名,将百姓的安危置之不理吗?”

“哼。”周惟眼神坚定,“要我周家向宇文泰卑躬屈膝,我实在做不到!杏州州兵愿意与我共存亡!”

“小女嫁入你家,虽成周家媳妇。”卢冰说,“我还是问问她的意思,若是她愿意随我回卢家。这门亲事就此作罢。”

周惟说:“送客。”

两人不欢而散。

卢冰走出正厅,转入花园。

“父亲。”卢娟行礼如仪。

“娟儿。”卢冰说,“周家执迷不悟,若是秦公收复杏州,恐怕不会容忍周家。你还是与我回去吧。”

“父亲,我是周家媳妇。”卢娟说,“秦公若是仁义,就不会将自己岳丈一族尽皆处死。”

“你好糊涂。”卢冰说,“潘顺凌辱樊城百姓,血流成河,尸体发烂发臭,潘顺竟然不好生安葬!如此狼心狗肺,难不成他会与你们真心合作?你们若是寻求他的帮助,无异于引狼入室!”

“父亲。”卢娟说,“我是女子。这些事情,不是我能左右的。”

“听话。”卢冰苦口婆心,“与我回去吧。”

卢娟还是摇摇头。

卢冰叹了口气,离开周府。

樊城,大帅府。

宇文泰看了卢冰回信,叹了口气。

“周得欢不肯献城,还要引潘顺兵马进入杏州。”宇文泰眼神冰冷,“周得欢,为何不能将城献给我呢?”

几位将军面面相觑,不发一言。

“因为要博忠臣良名!”郭济一语中的。

“说下去。”宇文泰说。

“主公整顿兵马,若是周得欢献杏州,百姓与兵马相安无事。”郭济继续说道,“现在主公暂时无法攻取杏州,且凉州兵马到达杏州,那么两军对峙。不管周得欢是否取胜,这金城知道周得欢死命固守杏州。这样一来,他能让宝运皇帝注意到,这朝中的风向也会跟着转!”

“嗯。”宇文泰说,“你的意思是?”

“要么直接攻取凉州。”郭济一锤定音,“这样的话,就让周惟陷入被动。若是攻取杏州,杏州虽然只有兵士五千,就会陷入死战,必定引潘顺前来襄助!到时我军首尾不顾,就会让人合而攻之。”

“若是我截住他们的援兵之道呢?”宇文泰反问道。

九月初三。

张宅,院子。

卫昕拿着确今刀,正在练习。

“一旦要刺入对方,那就是讲究速度,穿透力要深。”曾师傅一举刺穿稻草人。

卫昕正要练习,芸香跑了过来。

“曾师傅,今日就先练到这里吧。”卫昕说道。

“怎么了?”卫昕看向芸香。

管家将曾师傅送出张宅。

卫昕擦着汗。

“主子。杏州刺史周得欢想引潘顺进入杏州,以此抗衡秦公。”芸香说,“黑伯说,日落饭店的眼线看见卢雨的大哥卢冰,曾经与周惟相谈献城之事,两人弄得不欢而散,卢冰想将女儿接回卢家。”

“夫人。”管家行礼如仪,“卢雨求见。”

“让卢大人在正厅等候。”卫昕说,“我一会就来。”

一盏茶功夫,卫昕换好衣服,步入正厅。

“夫子,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消遣?”卫昕笑着问。

“云舒,十万火急。”卢雨喝着茶,颤抖不已。

“夫子,潘顺要进杏州?”卫昕问道。

“是。”卢雨说,“周桓真是浆糊进了脑子,怎么想出这样的主意?且杏州有一座翠微巅,若是两军狭路相逢,若是一方用火攻。另一方就算逃出生天,不免损兵折将。”

“不管怎么说。”卫昕眼神流转,“周恒若是与潘顺合作,潘顺只会劫粮抢钱。夫子,我找张琛商量对策。您先回去等消息,好吗?”

“那就拜托云舒了。”卢雨行礼如仪,“卢雨告辞!”

戍时。

杏州边界。

廖画带领五万人马经过翠微巅,想要阻击凉州人马。

翠峰巅山势连绵,山中只有一条小道。

“将军。”探马说,“若是我们孤军深入,且只有一条小道,太过危险了。”

突然,山上亮堂起来了。上面的人用火点燃树枝卷成的球状物体,然后滚下来。

火球。

“快撤,有埋伏!”廖画声嘶竭力。

一个又一个的火球滚下来,山下的兵马已经乱作一团。

火球挡住撤退路线。

“走!往东边去!”廖画拿着马鞭。

火球之后,就是箭宇。

数万只箭宇袭向廖画等人。

“将军!”

几十名兵士奋勇向前,带着廖画杀出重围。

樊城,大帅府。

廖画灰头土脸,跪倒在地。

宇文泰脸色铁青,说:“到底怎么回事?”

“秦公,我们中了埋伏。”廖画干咳几声,“山上的火球滚下来,他们在山上埋伏。”

“秦公,我们没有冒然进入翠微巅。”将士说道。

“行了!”宇文泰说,“下去吧!”

第一次交锋,廖画中了埋伏,葬送五万人马。

潘顺的气焰更为嚣张了。

自从翠微巅兵败,宇文泰的兵马一直在樊城驻扎。潘顺带兵挑衅,宇文泰下令兵士不准出战,以此等待机会。

九月二十八日。

张宅,正厅。

“廖画兵败。”张琛愁眉苦脸,“主公带领五万兵马驻守樊城,军心已经开始涣散。”

“郎清。”卫昕看向张琛,“逾明打错算盘,想让周惟投降。结果周惟与潘顺暗合,让我军陷入被动。如果是我来领兵,我就直接攻取凉州。怎么能先取杏州?杏州不过五千兵卒,就算周惟死战,逾明也不会损失什么。”

“斐然与其他谋士都是这般劝阻,奈何主公不听!”张琛叹了口气。

“败就败了,让他长长记性也好!”卫昕实话实说。

“张夫人,现在还有一件更加棘手的事情,就是周惟引潘顺进入杏州。”张琛说,“杏州与凉州铁板一块,周惟与潘顺结为异姓兄弟,实力不能小觑啊!”

“郎清。若是周惟与潘顺不和呢?”卫昕眼神冰冷。

“好。”张琛说,“我这就写信与主公说。”

“嗯。”卫昕点头。

戍时。

月明星稀。[2]

樊城,大帅府。

宇文泰查阅张琛密信,心中默默感叹,说:“妙!”

“主公,怎么了?”郭济面露疑色。

宇文泰将信递给郭济,说:“郎清,要我设法离间周惟与潘顺。”

“这事容易。”郭济说,“此法应该是张夫人想出来的。”

“哦?”宇文泰饶有兴趣。

“这么些时日,周惟好酒好肉,伺候着潘顺。”郭济说道,“但是,人一旦得到满足,恶念就随之而来。”

“愿闻其详。”宇文泰说。

“杏州本来兵就不多。”郭济喝着酒,“周惟不是杏州世家,卢家是后起新秀。他们两家成为儿女亲家,这样卢家就会顾忌他,一旦顾忌,难免就会做些违心之事。同样,周惟不想归顺主公,他的兵马不足,潘顺有兵没脑子,按道理潘顺这种人很容易控制。”

“结拜为异姓兄弟,就是为了要压制潘顺。”宇文泰面露疑色。

“问题就是在这。”郭济吃着花生,“周惟是士族,他要雇佣一般的打手,那肯定容易,因为是门客。潘顺是正儿八经的节度使,那是朝廷的官,所以只能结为异性兄弟。潘顺野性难驯,之前进了樊城,弄得樊城乌烟瘴气。他和他的兵一样,是嗜血之徒。”

“所以势态翻转,现在是周惟求潘顺解决围兵之困。”宇文泰说,“潘顺说什么,他都得答应。”

“这只言片语,是刀。”郭济拿着信纸,“这件事情,主公放宽心。不出十日,他们定然要刀兵相向。”

“好。”宇文泰粲然一笑。

十月初二。

杏州。

潘顺酒足饭饱,正要转入小巷,回到刺史府。只见一人鬼鬼祟祟,跟着他来。

“出来。”潘顺粗声粗气。

“参见节度使大人。”

男子身材矮小,挤眉弄眼,不敢看着潘顺。

“你是什么人?”潘顺问道。

“小的叫作阮福,是刺史府,伺候马的。”阮福说道。

“嗯。”潘顺看向阮福,“我见过你,你跟在我后面,想干什么?”

“节度使大人。”阮福说,“上次您看上的吴家小娘子,让周珏纳为己有。您就不觉得蹊跷吗?”

“吴家说女子是献给我的,怎么会出现在周珏房中?”潘顺说,“吴礼已经动手抽了那个管家,说到时再送别的女子给我。许是管家送错了。”

“诶哟。”阮福说道,“潘节度使,你真的被人蒙在鼓里。周珏擅自收了那小娘子,这小娘子原本就是吴家养在庄上的。这周珏与她看对眼,他们还说潘顺就是一个粗人,不懂得怜香惜玉!”

“你有何证据?”潘顺狐疑道。

“这是小娘子与周珏的信。”阮福说,“我就是送信人,小娘子还在庄上。这周家家风甚严,周珏不敢带小娘子回周家,怕引起他父亲还有卢家的女郎不满。”

阮福将信递给潘顺。

潘顺看着信,将信纸拧成一团。

“大帅。”陈参谋下了马,凑到潘顺耳边,“我们捉了一个奸细。”

“你先下去。”潘顺看向阮福。

阮福点点头,立马跑开。

“在哪?”潘顺问道。

陈参谋向旁边的士兵打了眼色。

士兵将奸细扔在地上,说:“大帅饶命,我就是一个送信的!”

陈参谋将信递给潘顺。

信中大概内容是周珏与常康约定,在十月初三子时,打开杏州城门,诛杀潘顺。

陈参谋打开火折子,潘顺将信纸对照,笔迹一模一样!

“好啊,周珏欺我太甚!他抢我女人,还要杀我!”潘顺揉着纸团,又将纸张放入怀里。

“大帅。我们不如先下手为强!”陈参谋说道。

[1]出自百度百科:传说,太甲继承王位后不贤德,伊尹把太甲放到桐宫(成汤墓葬之地)守墓三年,反省过失,朝政由伊尹与诸大臣代为执政。三年后,太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伊尹到桐宫接回太甲,还政于太甲,太甲终成一代明君。汉武帝临终指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辅佐汉昭帝。汉昭帝驾崩,没有儿子,霍光迎立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即位,但仅仅27天后,就以□□无道的理由("罪过千余"),报请上官太后废除了刘贺,另立汉武帝之曾孙刘病己为汉宣帝。被废后的昌邑王成了著名的海昏侯(他的墓葬2011年在江西南昌被发现)。作为臣子,直接废掉君主,但最后又还政于本朝皇帝的,在三国之前只有伊尹、霍光这两例。从表面看,他们废掉不称职的皇帝,都是为了国家好,为了皇帝世代社稷更稳固,他们自己并没有私心,因此被历代史书所称赞。

[2]出自东汉 曹操《短歌行》

谢谢大家观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6章 兄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第八年新婚

小船三年又三年

逐澳游戏

难渡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