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么还算风平浪静的过着,有了严琮每日到访冷宫也变得热闹起来,逢年过节严琮都会带点应景的稀奇玩意早早的来清心殿,教完学他会给李昭一些小礼物,都是李昭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
有好吃的,像糖葫芦、手转糖人、棉花糖、核桃片、各式干果;也有好玩的,像拨浪鼓、捏泥人儿、风筝等。只要是自己小时候喜欢的他都会想着法带过来给李昭。
每次李昭都是冷漠的接受,从不露出喜欢或期待,等到严琮走了他才会偷偷的吃偷偷的玩儿,并且第二天宸妃总会给严琮打小报告,搞得李昭总是气鼓鼓的半天谁也不理。
严琮对李昭可谓是倾囊相授,不论文学知识还是射箭习武都细心教导。李昭也非常的聪明,很多东西一学就会,而且宸妃也会偷偷告诉严琮在他走后李昭也会花时间温习课业,这让严琮非常欣慰。
唯一不足就是没法教李昭骑射,冷宫确实没有这个条件。
转眼李昭就十四岁了,十四岁的李昭跟二十四岁的严琮站一块几乎都只矮不到半个头。想到在天庭的时候灵渊也是突然就长高了,严琮看着现在的李昭不论长相还是声音都跟昔日一模一样,熟悉的感觉让他舒服。。
这日申时下课后严琮被皇上召去了养心殿。
严琮跪在案桌前,“微臣参加陛下!”
御案后坐着当朝天子景顺帝,他放下御笔抬眼看向严琮,“近日老四课业如何?”
“回禀陛下,四殿下聪慧,学东西很快。”
“聪慧!”
严琮突然意识到他谁错话了,马上补充,“殿下自小在冷宫长大对外面的事知之甚少,在微臣看来对于一个长期待在冷宫的孩子来说殿下如今的表现已是十分优秀,但也不及太子和三殿下这般灵巧。”他顿了片刻,斟酌着还是开口道,“陛下,前些年臣曾提及过送四殿下母子去渭州之事思来也差不多到时候了,不知陛下作何打算?”
严琮一直的想法就是带李昭母子离开皇城,远离是非地才能保他二人长久平安。彼时他也会请求父亲一同告老还乡一家人一同前往渭川定居,这样他就有大把的时间守着李昭,专心查灵根之事,好尽早把人带回去。
对于不得宠的皇子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赐地封王,如今皇上壮年还能压的住太子和惠贵妃,倘若他哪天驾鹤西去以惠贵妃母子的行事作风只要是有可能威胁到他们的人都会被毫不留情的斩草除根。
据严琮跟太子的几次接触他发现李暄其实是个十足的草包,嚣张跋扈且为人十分高调但脑子却不够使。若不是其母亲和母家强大的后盾,让皇上有所忌惮,凭他的资质怎么可能当上太子。
因此作为生母的惠贵妃必定会为自己儿子筹划,到时李昭免不了被卷入一场腥风血雨的皇权斗争之中!所以早早去封地是最好的选择,届时就算他们想发难也师出无名。
思及此严琮不禁哀叹李暄继位后的大梁会是何等景象,又能坚持多久。相比之下严琮更看好三殿下李言,可偏偏三殿下生母余氏出生低贱,在多年前便被陛下赐死,那时他才刚满周岁。可怜三殿下这些年一直由不得宠的纯贵人代为扶养,自然也成不了他的倚仗。
不过严琮倒是觉得这孩子聪慧懂事,谦逊有礼远胜李暄,但凭心而论严琮总是觉得他有点。。。假! 可能是因为从小不得宠自然而然就养成了带面具的本性,看着也不像是个会省油的灯。
所以离开这里才是他和李昭最好的选择。
他不希望李昭陷入波谲云诡的处境,毕竟自己来的目的是带他回去而不是帮他夺位。现下李昭已接近成年,也到了封王的年纪,严琮这才想探一探皇上的意思。
皇帝问他,“爱卿觉得老四已到了出宫的年纪了?”
“根据祖宗规矩,皇子年满十二便可封王,独立门户。”严琮抬眼窥视了一眼皇帝的反应,“如今四殿下已满十四,况且这些年宸妃娘娘和殿下在冷宫一直是谨守本份并未做出什么出格之事,前往封底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虽没有抬头但严琮也能感受到天子震慑的目光,他此刻心里其实是有些虚的,害怕自己过于殷切的言语被皇上误认为是图谋不轨或者跟四殿下或宸妃有勾结。
但是他就是忍不住想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事他琢磨了很久也一直不明白皇上为什么一直没有动作,他思量片刻,“臣愿跟着四殿下一同前往渭州,时刻监督提点。”
“爱卿对老四可真是。。。用心良苦! 这些年朕一直在想到底为什么?你猜朕最后得出什么结论?”
严琮此刻内心慌的一笔,但面上仍旧不动声色,“陛下明察,臣和臣的父亲跟娘娘和四殿下并无牵连 ,只是早年臣还年幼时曾与宸妃娘娘有过一面之缘,受了娘娘小小恩惠便铭记于心。懂事后得知她的遭遇有些于心不忍罢了,抱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心思就想进点绵薄之力。”
“行了,同样的理由朕听一次就记住了,爱卿不用每次都要讲一遍。”皇帝不耐烦地打断认真编故事的他,再听下去他该要被感动的一把鼻涕一把泪了。
严琮尴尬的笑了笑,“而今父母年事已高自己也确实不擅长官场的勾心斗角,便想到干脆和四殿下一同前往渭州,只当是彼此做个伴。”
“作为老师也能够继续看着殿下,以免他行差踏错!”
皇帝扯着嘴角,露出一副明知对方是鬼扯也不想拆穿的表情,“爱卿对朕这个儿子可真是尽心尽力,此事是你们都商量好了还是爱卿一人的想法?你那老父亲我看还精壮的很,未必会同意辞官吧。”
“此事目前还只是臣一人初步构想。”严琮确实心里没底,父亲为官多年,确实不那么好说服,眼下还得找机会先探一探口风。
景顺帝看着严琮半晌未再说话,严琮也低着头没去看他。片刻后皇帝开口道,“下个月端午照例会举办狩猎比赛,你到时带上老四一起参加吧 ,也该让他见见世面了! 跟两个哥哥和其他优秀的公子们多学习学习。”
“这。。。”严琮有些惊讶的抬头。
皇帝问,“怎么?不方便?”
“倒是没有不方便,只是。。”严琮确有些尴尬,“只是臣还不未曾教过殿下骑射之术,恐怕到时候会丢了皇家颜面!”
皇帝一脸无所谓的表情,“无妨,这不是还有一个月吗,朕准你明日起带老四去马场练习骑马,朕相信凭你的实力和老四的聪慧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了。”
“退下吧!”皇帝这话揶揄成分十足,但皇命难为严琮也只能谢恩退下了。
“皇上这是何意?”身边伺候的老太监安顺莫名问到。
皇帝转了一圈手中的茶杯,透过浮面上零落的几片叶子往杯底看,“没什么意思,都是朕的孩子就让朕看看他们的能力吧。”
他抬眼看向门口,烈日的光辉正映照在门槛上,“璞玉往往都是藏在劣石之中的,你说被乌云遮了太久的天剥开后还能看见阳光吗?”
安顺不敢搭话沉默的站在原地,皇帝瞟了他一眼,“吩咐下去准备狩猎事宜吧,此事照旧交给惠贵妃去操办。”
“老奴遵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