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里那棵大树还未见响动,孙明衍已在窗边坐了一个上午,他呆呆地望向窗外。
“难道是昨日的话让她生气了,今日不肯来了么?”他起身换了一本书翻看,仍旧半个字也看不进去,心下焦灼,开始坐立难安,后悔昨日不该说那句话。
一直熬到下午,徘徊许久,终于出了门,路过沈玉那院时,见里头静悄悄的,摸不清什么情况。想起她日常喜欢的吃食,疾步出去,买了几样她最爱的,以备第二日给她赔礼。
是日夜晚,他正盯着那几包糕点出神,听见外头的些微动静,将纸包藏至一旁。猛地起身,迫不及待地走到门口,朝外望去。见到是沈玉,心头松了口气,侧身让她进到屋里。
沈玉一进屋,直接将身子瘫在椅子上,手掌搭在肚子上唉声直叹气。
“怎么了?”孙明衍走过来,一脸担忧地瞧着她。
“唉,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母亲今日忽然领了个嬷嬷来。说是要教导我礼仪,我都快给累散架了,你看,我现在都快没力气说话了。”她半抬起手臂,眼里带了几分委屈。她嘴一瘪,接着又道:“而且啊,我这一整天饭也吃不饱,现在肚子还饿得咕咕叫呢。”
“饿吗?”他笑着从一旁拿出油纸包,暗暗松了口气,心想:“原来不是在生我气呢。”又说道:“我平日听你常说起,今日正好出门一趟,顺便就买了来。”
沈玉盯着孙明衍手里的东西,一下子弹起身子来,伸手接过,将油纸包拆开,眼冒着星光激动地说道:“表哥,你太好了,我真的是......爱死你了。”说完,一手抓了糕,一手拿了饼,大口吃起来。
孙明衍听见这话,当场立在那里,他先是满心欢喜,接着思绪飘飞,但思着思着又不免开始想岔,心道:“她自小长在庵里,生长没有约束,可是庵里都是修行之人。不知她这话是从何处听来,难道是有其他人同她说过么?想到这里,又回忆起昨日那篇词,心头又吃味酸涩起来。”思索半晌,又自我安慰:“这些时日的相处,她未提过他人,可能是从哪些书本里瞧见也不一定呢,只是这种话,万万不能让她对其他人再讲。”
“水呢。”沈玉接连吃下几个饼子糕点,终于满足,打了个嗝。孙明衍倒了杯水递过来,见她已经吃好,便问道:“你刚才说的,是从哪里听来的,以后可不能在外随意提起。”
“什么话?”沈玉还在回味美食呢,忽然听到这么说,有些疑惑。
“我真是...。”孙明衍话到嘴边,又不好意思起来,便吞吞吐吐道:“就是,就是那句,你太好了,后面一句。”
沈玉茫然看他,揪着自个耳朵想了一会儿,忽地睁大了眼睛说道:“哦,我记得了,是‘我真是爱死你了’这句吗?”
“嗯。”孙明衍瓮声应了,她看向旁边,一脸坏笑,故意含含糊糊说道:“那个呀,我记得是谁和我说过的来着?唉,我记起来了,是...。”见孙明衍面色沉沉,终于决定不再逗他,凑近了他耳边小声说道:“是我从书本子里看来的,我只对你一个人说过。书本子里说了,只能对喜欢的人才能说这句话。所以呢,除了你,我是绝对不会和别人说的。”说完,满眼含笑地望着他。
“只对你一个人说。”孙明衍此刻脑子里全是这句话,他早已将给她灌输的道理的想法抛之脑后,此刻他的心快得要蹦出胸口,手也止不住发起抖来。他从未爱过别人,更不知爱一个人是如此感觉。见到沈玉愈渐靠近的脸,他紧张地握住沈玉的双臂,却不想一时激动,没有控制自己的力道。
“哎呀。”沈玉吃痛地叫出声,连忙退了一步。孙明衍清醒过来,见沈玉在揉搓自己手臂,一时间又是内疚又是无措。
“表哥,你......我手都快被你捏断了。”沈玉努着嘴埋怨道。孙明衍脑子里只听见手被捏断,来不及思考,忙去抽屉里翻找东西。
“你找什么呢?”沈玉还在揉搓自己手臂,扭头见孙明衍如此,不解地问道。孙明衍回头:“我在找出门常备扭伤的药。”沈玉听见,扑哧笑道:“我只是被捏疼了,又不是伤着了,你找药干什么?”孙明衍转过头不放心地问:“真的没事?”
“真的,你看。” 沈玉将手甩了两下,接着又话锋一转:“虽然我没受伤,但是呢,你还是要给我赔礼,因为你把我弄疼了。”
“好,你说要什么?”孙明衍见她无事,这才放下心来。
“我要秦香楼的玉露团。”
“好。”
“还要一面掐丝金铜镜。”
“好。”
“......”
沈玉又说了一连串的东西,他都一一爽快应下。
中秋夜,沈老爷还在外省,府中只有孙夫人,沈南星,孙明衍,沈玉一同过节。桌上安静得很,沈南星身子虽已好得差不多,但他不喜欢在外头久坐,况且十几年来又不爱与人说话,便一心要回屋去。孙夫人心疼儿子身体,让下人送他回屋去。剩下三人草草用完了过饭,便各自散去回了自己房里。
等丫鬟都各自回房,沈玉见时辰还早,悄悄从窗边出去,来到围墙边上。
“玉兔捣药影。”一道声音从对面传来,她几下翻上墙,见孙明衍正坐在石桌上望着月亮吟诗。
“寒蟾戏庭云。”她跳下树,抬首面向月亮。
“玉儿。”他起身将一块垫子放在一旁凳子上,一脸欢喜说道:“你来啦!”
沈玉缓缓走至旁桌,见上面摆满果子肉蒲香干月饼还有美酒,便把注意力集中在桌上,拿起其中一样便开吃起来。
“刚就见你没吃多少,料定你会饿,唉,慢些。”孙明衍见此,只能无奈摇头,宠溺地看着她。
“还是表哥最懂我了。”自从来了教习嬷嬷,她很少吃饱过饭,今日孙夫人在一旁,她也不能太过放肆,只能夹了几块清淡小菜就放了筷。说完,便要随意找个位置坐下。
“石凳凉,拿着这个垫上。”孙明衍将原本放在旁边的布垫递过去。
“表哥,原来是想我挨在你旁边。”沈玉没有去接,顺势走过来坐下,眼睛瞅着孙明衍,笑得一脸开心。
孙明衍心思被她说中,也不搭话,只假装看月亮。
沈玉见一旁的人不说话,拿起桌上的点心咬了一口问道:“表哥,为什么中秋要祭拜月亮呢?”
“因为月亮上住着月神,拜月可以祈求月神的庇佑和祝福。”孙明衍给她解释。
“原来是这样,以前我在庵里的时候,只知道中秋要做月饼吃,还从未听过这些呢。”沈玉剥完手中橘子,递一半给孙明衍。
“你在庵中平时都做些什么?”孙明衍忽然有些好奇以前她的日子是如何过的。
“嗯,洗衣,烧饭,砍柴,挑水,扫地....总之就是那些活嘛。”她掰起手指,随意讲道。
“以后再也不会吃这些苦了。”孙明衍听她一个女孩竟然还要做这些活,满眼心疼地看着她。
“什么苦啊,大家都是这么干的。再说了,又不是我一个人做的嘛,我们会轮流着来的...哎呀,说这些干什么。”她忙摆手,拿了一块月饼咬了一口,随后指着月亮感叹道:“表哥,你说,今晚的月亮这么大这么亮,月神会不会也在月亮上面看我们?”
“说不定,月神此刻就在看着你,见你吃得这么香,便多给你些祝福,让你以后有吃不完的美食呢。”孙明衍见她那天真模样,笑着逗她。
沈玉笑着哼了一声,咬了一口饼朝着月亮招手。“月神,你看到我了吗?” 她喊完,回过头,两眼弯弯地看向孙明衍。
月光洒在这一方小院中,她的脸被照得格外清晰,见她眉目含星,满面笑颜,他一时心有所感,想起刚才未对完的诗句,脱口得了一句:“乾坤遥相对。”
沈玉听见他念了一句诗,眼睛滴溜一转,见孙明衍正拿着酒杯,心中有了一句。她走上前去,轻轻握住孙明衍手腕,凑上去将他杯中酒一饮而尽,用满含深情的眼睛望着他缓缓念出一句:“天地,唯二人。”
孙明衍手中瑟缩了一下,只觉得心跳如雷。沈玉由于刚才多喝了几杯甜酒,她现在脸边还是红红的。两人对望间,沈玉渐渐凑近孙明衍的脸。孙明衍屏着呼吸闭了眼,他的手轻轻扶着沈玉的肩。良久,两人才分开,沈玉脸上的酒气也全数被过到他脸上。此刻的孙明衍呼吸急促,胸腔里的心跳声在寂静的夜里尤为明显。孙明衍直到回屋时,头还是昏昏的,他已记不清沈玉如何与他告的别,只是躺在床上,脑子里只有那张与他越靠越近的脸,让他难以入睡。
天气渐凉,沈玉除了每日的礼仪学习,她还要抽空练习武功,因此去孙明衍那里的次数也逐渐少了。孙明衍知道她也忙,虽然心中不免失落,好在他已知晓了她的心意,让他多了几分学习的动力。
这一日傍晚,沈玉来到孙明衍院里,她并没有进去屋中,而是站在院中那棵大树底下。她缓缓抬手摘下一片快要落下的树叶,脑海里闪过几个很久没有见过的身影,正想得出神。
“玉儿”孙明衍见她站在屋外,快步出来,轻唤一声,随即走到沈玉旁。“想什么呢?屋外这么冷,怎么不进去?”
沈玉转头看着他,扑进他的怀里,哽咽着说:“表哥。”
“怎么了?”孙明衍轻拍她背。
“你怎么这么快就要离开了?我不想你走。”沈玉抱得更紧。
“玉儿放心,等我回来,我们便能永远在一起了。”孙明衍心中难受,只能轻声安慰道。他没想到,离赶考还有一段时间呢,姑母却要让他提前去京城,并且已为他找到住所,说是让他提前熟悉一下早做准备。
沈玉抽出脑袋,抽噎了一下,抬头问道:“真的?”
孙明衍抬手轻轻拭去她眼角的泪,坚定地点头,柔声道:“真的。”
沈玉退出他怀中,瓮声说道:“那你几时出发。”
“最迟后日。”
“怎么会,这么匆忙呢?”
孙明衍看着眼前人,一想到即将有几月不见,便心头难受,他心里有千言万语想要对她说,但话到嘴边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将沈玉那冰冷的双手握住,期盼能给她些许暖意。
“没关系的,反正以后属于我们的日子还多呢。是不是等到来年这棵树长出新叶时,你就回来了?”沈玉忽地抬起头来,嘴上扯起一抹笑,显得不那么难过。
孙明衍点头。
“那明日你带上我做的干花,你到时把它擦到瓶里,虽然已经没有多少香味了,但我想着,也许会减少你念书的枯燥呢。”她笑了起来。
“干花,是前些日子那些栀子?”
“嗯”沈玉点头:“将未凋谢的栀子做成干花,与新鲜的花的样子没什么差别,还能放很久呢!这还是师父教我的,明日我带来给你。你这一去至少要半年才能回来,你将花放在书桌旁,若是得了闲,看到一旁的栀子,就能想到我了,好不好?”
“好。”孙明衍也少了几分即将离别的伤感,又是感动又是幸福。
两人终于都是转悲为喜,腻腻歪歪地说了一会儿话,才依依分别。
到了进京那日,沈府一众人纷纷来给孙明衍送行。孙明衍向众人致谢告别,看了一眼站在孙夫人旁边的沈玉,他心中虽然万般不舍,但也无可奈何,只待此去有一番功名,到时风风光光迎娶心爱之人过门。那时,便再也不会分开了,这么想着,骑上马离开了。
这天,沈玉正翻看一本书,听见外头丫鬟喊了声“夫人”。知道是孙夫人来了,她心中冷笑,知道这人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想着准不是好事。虽然心中腹诽,但仍旧将手里的书放下,出门迎接去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