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仙侠玄幻 > 执剑山海策 > 第6章 悬壶济世下

第6章 悬壶济世下

翌日清晨,薄雾尚未散尽,江临岫便起身寻来一块略显粗糙的木板。他捡起昨夜篝火中一截烧焦的树枝,略一沉吟,腕上使劲,“临山居”三字挂在了草屋门口,取代了先前那块无字的旧木。

起初,村民对这个突然出现在山野边缘的陌生郎中充满了疑虑。几位胆大的猎户远远观望,窃窃私语。

“瞧那模样,不像寻常走方郎中,倒有几分……说不出的气度。”

“气度有何用?莫不是江湖落难,在此避祸的?”

“且看看再说,莫要惹祸上身。”

转机发生在一个午后。村西头的王老伯,常年上山采药,落下了严重的腰腿痛,近日更是疼得无法下地。眼见其他医馆路途遥远,家人无奈,只得将他就近送到了“临山居”。

江临岫并未多言,示意王老伯躺下。他指尖在王老伯腰背几处穴位轻轻按压,问道:“此处可是酸胀难忍?遇寒湿天气加剧?”

王老伯连连称是,面露惊异。江临岫取来银针,手如闪电,精准刺入。不过一盏茶的功夫,起针后,王老伯竟觉一股暖流在腰腿间流转,疼痛大为缓解,竟能自行慢慢坐起。

“神了!真是神了!”王老伯激动不已,除了诊金外还留下几只山鸡。

江临岫从置药架上取来羌活、独活、威灵仙、桂枝、川乌等药材扎好,温和道:“老伯不必如此,此症需循序渐进。按此方抓药,三碗水煎成一碗,连服七日。日后上山需戴好护具,避开黄梅雨上山。”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临山居”这位不言名姓、医术高超的“临山客”名声渐起。前来求医的人多了起来。

有受了惊吓、夜啼不止的孩童,江临岫并不急于用药,而是指尖凝气,轻抚孩童的额顶和后背将杂气理顺,孩子竟在他的怀抱中渐渐止住哭泣,沉沉睡去。母亲千恩万谢,他温和说道:“小儿神怯,需以静气安之,无甚稀奇。”

也有久病缠身、被顽疾折磨得形销骨立的老人,他耐心极佳,一次次调整药方,甚至亲自上山寻觅合适的药材。一位被咳疾困扰多年的李婆婆,几剂药下去,竟能安稳睡到天亮。

江临岫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慰“婆婆言重了,医者本分而已。您按时服药,静心调养,会好起来的。”

虽话语始终不多,但每个字都落在实处。诊病时眼神专注,手法沉稳,开出的方子往往用药寻常却效果显著,对贫苦者常分文不取,只嘱其日后有余力时,帮助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人即可。

渐渐地,“临山居”的声名不仅在山野村落中传扬,甚至也隐隐传入了一些低阶修士或路过武者的耳中。偶有修行内力不慎岔了气,或是与人争斗受了内伤的人,也会慕名而来。

这一日,来了一位内力反噬、面色紫红的年轻武者。江临岫仔细探查后,取出三枚细长金针,对随行之人嘱咐道:“扶稳他,会有些许痛楚,需忍耐片刻。” 话音未落,金针已化作三道金芒,刺入武者胸前大穴。那武者浑身剧震,闷哼一声,一口淤血喷出,脸色顿时好转不少。

随行者看得目瞪口呆,敬畏道:“先生真乃神技!不知先生尊姓大名,师承何处?我等日后必当厚报!”

江临岫将金针插回针包中答道:“山野之人,号临山客,亦无师承。阁下伤愈之后需谨记运功勿要贪急求快。”

药童小满是江临岫路边救下的乞儿,约莫**岁的年纪,活泼伶俐,手脚勤快。他自此便留在斋内帮忙。小满对药材有着天生的敏感,负责抓药、捣药、煎药,还将后院的那片小小的草药地打理得生机勃勃。

一晃已过去数月,夕阳将落,老樵夫砍柴闪了腰,看完腰千恩万谢地离去,小院内恢复了宁静。江临岫坐在院中石凳上,晚风拂动他几缕未束好的额发,他修长的手指摩挲着温热的茶杯,茶汤清冽,氤氲着淡淡的草木香气。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只见小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从外面跑了进来,脸上带着惊慌与急切,大声喊道:“先生!先生!不好了!镇外……镇外山林里,我采药时发现一个昏迷的陌生人,穿着破烂,身上好多伤,看起来好严重!而且……而且他额头上还有一个亮晶晶的、好奇怪的印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万古第一战皇

武道天帝

我!直播当皇帝

视频通万界,剪辑十大装逼人物!

盖世帝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