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缂丝艺术工作室”的牌匾,是一块未经雕琢的原木,只以清隽的刻字示人,低调地悬挂在老宅门侧,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并不显眼。然而,这块牌匾的存在,却像一枚投入沈清音静水生活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持续扩散,悄然改变着她世界的运行轨迹。
助理小陈是个文静麻利的姑娘,美术史专业毕业,对传统工艺怀有敬意。她的到来,像一道柔和的滤网,将外界纷至沓来的信息进行了初步筛选。那些纯粹好奇的探访、目的不明的合作邀约、甚至带着猎奇心态的媒体请求,都被她礼貌而坚定地挡在了门外。沈清音的邮箱和通讯录终于恢复了清净,她不再需要因为频繁的陌生来电和堆积如山的邮件而感到心烦意乱。
然而,清净并不意味着隔绝。小陈会将筛选后确有价值的合作意向、重要的展览邀请或学术交流活动,整理成清晰的简报,附上初步评估和建议,呈交给沈清音定夺。起初,沈清音看着那些涉及商业条款、权益划分的文件,依然会感到本能地排斥和一丝茫然。但她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对照着林薇推荐的那些法律书籍,逐字逐句地理解,遇到不懂的,便标记出来,或询问小陈,或求教于相熟的法律界朋友。
这个过程缓慢而吃力,仿佛在学习一门全新的、与美感毫无关联的外语。但当她第一次独立审阅完一份展览合作备忘录,并针对其中一处模糊的版权归属条款提出明确修改意见时,一种奇异的、不同于完成一幅缂丝作品的成就感,在她心底悄然滋生。那是一种掌控感,对自己作品、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掌控。
工作室的官网也搭建起来,设计极简,底色是沉静的月白,只有作品的高清图片、必要的技法说明和展览信息。没有冗余的文案,没有浮夸的推广,如同她本人一样,清冷而专注。网站上线后,她收到了一些来自真正收藏家、研究学者和艺术同行的邮件,交流纯粹而深入,这让她感到,适度地“被看见”,也并非全然是坏事。
这天,小陈将一份来自欧洲某著名私立博物馆的合作意向书放在她面前。对方希望收藏她的《宇宙经纬图》,并邀请她为博物馆的一个东方美学特展,专门创作一幅新作,预算和条件都极为优厚。
若在以往,沈清音或许会因不喜张扬和复杂的流程而婉拒。但这一次,她仔细阅读了意向书。对方在文件中对缂丝技艺表现出深厚的了解和尊重,策展理念也与她的艺术追求颇为契合。
“回复他们,我对合作感兴趣,”沈清音沉吟片刻,开口道,“但《宇宙经纬图》不售,可作为特展借展。新作的主题和形式,我需要完全自主权。另外,”她指着合同中关于展览衍生品的条款,“缂丝图案的任何形式复制和衍生开发,必须经过我的书面授权,且不得用于低俗或商业气息过重的产品。”
她的语气平静,条理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小陈有些惊讶地看着她,随即利落地记下要点:“好的,清音姐,我这就去沟通。”
沈清音点点头,重新将目光投向织机。她发现,当自己开始有能力去设定边界、去维护原则时,内心反而变得更加安定。这些世俗的“经纬”——规则、合约、沟通——并非洪水猛兽,它们可以成为守护她艺术世界的栅栏,让她能更安心地在其内耕耘。
这种变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的创作。她开始创作一幅名为《韧》的新作。不再是传统的山水或星云,而是以极细的丝线,描绘一段在巨石重压下,依旧蜿蜒生长、展现出惊人生命力的枯藤根须。根须盘根错节,形态扭曲却充满力量,与巨石的冰冷坚硬形成强烈对比。她在表现根须时,运用了更为复杂多变的“乱纬”技法,丝线色彩以深褐、赭石为主,其间却巧妙地点缀着极其细微的、象征生机的嫩绿与金褐。
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比她预想的更为顺畅。那些在处理世俗事务中磨练出的耐心、对细节的审慎以及对“边界”与“内核”的思考,似乎都融入了她的指尖,让她对“韧性”这一主题,有了更深刻、更具象的理解。
林薇再次来访时,看到正在织造中的《韧》,眼中闪过激赏。她又看了看工作室井然有序的模样,和沈清音眼中那份沉淀下来的、混合着清冷与坚韧的光芒,欣慰地笑了。
“看来,我这剂‘猛药’,下对了。”林薇调侃道。
沈清音微微弯了弯唇角,没有否认。她给小陈和林薇各斟了一杯茶,动作依旧优雅沉静,但那份曾经不谙世事的飘忽感,已被一种落地生根般的沉稳所取代。
“以前,我总觉得这些事是打扰,是损耗。”沈清音看着杯中沉浮的茶叶,轻声道,“现在觉得,它们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经纬’。”
林薇挑眉,等待她的下文。
“缂丝需要经纬线才能成型。经线是骨架,是规则;纬线是血肉,是自由。”沈清音的目光投向织机上那幅逐渐成型的《韧》,“以前,我只想待在纬线的世界里,追求极致的自由表达。但现在明白,没有坚实的经线——了解规则,设定边界,懂得保护自己——那份自由,就像没有骨架的皮肉,风雨一来,便容易散架。”
她顿了顿,继续道:“了解世故,不是为了变得世故,而是为了让那份‘不世故’的纯粹,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上,存活得更久,走得更远。”
林薇看着她,心中感慨万千。眼前的沈清音,依然是她认识的那个灵魂洁白的女子,但她的白,不再是不堪一击的宣纸,而是历经锤炼、温润有光的羊脂玉。她终于在这纷扰的尘世中,找到了属于她的、既能守护内心宁静,又能从容面对外界的“另一种经纬”。
窗外,苏州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滋润着古老的土地。工作室里,“唧唧”的织机声稳定而绵长,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坚守与成长、关于纯粹与韧性的新故事。
经纬交错,方能成锦。如今的沈清音,正在用她的方式,编织着属于她自己、也属于缂丝这门古老技艺的、更为坚韧而广阔的未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2章 另一种经纬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