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的邀约,在林若曦规律生活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持续荡漾着。
第二天下午,当林若曦按照约定时间走到图书馆三楼那间小型研讨室门口时,她深吸了一口气,才轻轻推开门。
苏瑶已经在了。
她坐在靠窗的位置,午后的阳光将她笼罩在一层柔和的光晕里。
笔记本电脑打开着,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乐谱软件界面。
她戴着耳机,纤细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打着节拍。
她的眉头微蹙,神情是林若曦未见过的专注与……苦恼。
这表情不太适合她……
听到开门声,苏瑶抬起头,看到林若曦的瞬间,眉眼立刻舒展开来,那种熟悉明亮的笑容重新回到脸上。
她摘下耳机,压低声音招呼:“你来啦!快进来,我快被这个编曲搞疯了。”
林若曦轻轻关上门这个小小的空间,成了一个临时搭建后只属于她们的秘密基地。
她在苏瑶对面坐下,将自己的电脑和书本摆放整齐。
“是作业吗?”林若曦问,目光落在苏瑶的电脑屏幕上,那些跳跃的音符和线条对她而言是陌生的领域。
“算是吧,一个编曲任务,deadline快到了。”苏瑶叹了口气,揉了揉太阳穴,“总觉得这段和弦推进哪里不对劲,听起来很别扭,但就是找不到症结。”
林若曦看着那些五线谱,诚实地说:“这个……我不懂。”
“没关系!”苏瑶摆摆手,并不在意,“你忙你的,我就在这儿捣鼓,有你在一旁,我感觉思路能更集中些。”
她说着,又戴上了半边耳机,重新沉浸到她的音乐世界里。
林若曦闻言,便也打开自己的电脑,开始处理一个课程要求的算法作业。
一时间,房间里只剩下苏瑶偶尔点击鼠标的轻响、两人清浅的呼吸声,以及键盘被敲击时发出规律而清脆的嗒嗒声。
不知过了多久,苏瑶忽然发出一声沮丧的哀鸣。
她瘫在椅子上,仰头看着天花板,小声嘟囔:“完了完了,感觉耳朵都要听麻了,还是不行……”
林若曦从复杂的递归函数中回过神,抬起头,看到苏瑶一脸挫败的样子,像只被雨淋湿的小猫,莫名有些……可爱。
这个念头让她心跳漏了一拍。
她犹豫了一下,轻声开口:“也许……可以换个方式?”
苏瑶立刻坐直身体,好奇地望过来:“什么方式?”
“我是不懂乐理,”林若曦斟酌着用词,试图将自己的领域与苏瑶的领域连接起来。
“但在我们编程里,遇到逻辑复杂、找不到 bug 的时候,有时会把代码结构可视化,或者用不同的‘范式’重新组织一遍。
你的旋律……能不能也看作一种数据流?
它的起伏、节奏,有没有可能用图形或者更抽象的模型来表示,帮助你发现不和谐的地方?”
苏瑶愣住了,眼睛缓缓睁大。
这个角度对她来说,完全是从未想过的。
“数据流……图形化……”她喃喃自语,目光重新投向屏幕上的乐谱,,仿佛真的在尝试用另一种“语言”去解读它们。
她猛地抓住鼠标,兴奋地说:“我好像……有点灵感了!若曦,你真是个天才!”
林若曦被她的反应弄得有些无措,微微红了脸,低下头:“只是……一个想法。”
苏瑶却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她重新投入编曲,但方式明显变了。
她不再仅仅依赖听觉,开始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勾勒出一些类似波形和流程图的图案。
时间在笔尖与键盘的合奏中悄然流逝。
当林若曦终于调试通那个棘手的算法,满意地保存代码时,她听到苏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搞定了!”苏瑶的声音里是如释重负的喜悦。
她伸了个懒腰,笑容明媚得仿佛能驱散所有阴霾:
“若曦,多亏了你!
你那句‘数据流’点醒了我!
我刚刚试着把主旋律和和弦拆解开,用你那种‘逻辑模块’的思路重新组合,果然顺畅多了!”
她兴奋地分享着成果,将一边耳机递给林若曦:“你快听听看!”
林若曦看着递到面前的耳机,迟疑了一下。
但在苏瑶期待的目光中,她还是接了过来,小心地戴好。
清澈而富有层次的旋律流淌进她的耳膜。
她不懂专业的编曲技巧,却能感受到那音乐从最初的略带滞涩。
到中段变得流畅而富有情感,像一条终于冲破阻碍、欢快奔流的小溪。
阳光透过窗户,温暖地洒在两人身上。
她们共享着同一段旋律,隔着一张桌子,也共享了某种创造的喜悦和秘密。
“很好听。”林若曦摘下耳机,轻声说。
这是她的真心话。
苏瑶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对吧!我就说和你在一起思路会变清晰!”她看着林若曦,眼神亮晶晶的,“下次我卡思路了,还来找你‘咨询’好不好?用你的代码思维给我的音乐做‘debug’!”
她的比喻带着一种笨拙的可爱。
林若曦看着眼前这个女孩,她像太阳一样耀眼,却会为了一个编曲细节苦恼。
她身处热闹的中心,却会珍惜并认真采纳自己这个“局外人”生涩的建议。
她的世界,原来并不只有光芒,也有需要努力破解的难题。
而自己,似乎……能帮到她。
被需要和被认可的暖流,悄悄浸润了她习惯封闭的内心。
她点了点头,唇角勾起微小弧度。
“好。”
窗外,天色渐晚,星辰即将登上夜幕的舞台。
她们的轨道,在一次次的“好”与“嗯”之中,交织起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