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种花娘子的古代日常 > 第18章 尘埃落定

第18章 尘埃落定

刚才还热闹的场景转眼又冷清起来,陶青禾也不气馁。她稳住心态,再次吆喝起来。常有过路的人好奇询价,大多也在问过后摇头拒绝,一路走着,也只卖出几枚酥饼。

眼看已经走到头,陶青禾掀开盖布数了数,几乎还有一半没有卖出去。怎么精准找到有需求的客户……陶青禾猛然眼神一亮,她想到一个好主意!

周家糕铺今日也如往常般早早开了门,近日天热,生意愈发难做,好在县城里只有一家糕饼铺,凡是有需要的人家,最后都得来铺子里买。这不,开门没一会儿,一位裹着头巾的妇人就走了进来。

“掌柜的,糕饼如何卖?”妇人攥紧袖口,侧着身子问。

周掌柜这边正打着瞌睡,冷不丁地就被吵醒。他眯着眼看过去,回道:“我周家铺子,便是最便宜的糕饼也要二十五文钱一包,最贵的……”他对着妇人上下打量一番,竟不再言语,又拿胳膊撑着矮柜,再次瞌睡起来。

妇人见老板这番态度,哪里还不明白?她面色通红,强忍着难堪,张起嘴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沉默着转了身。

陶青禾吆喝完整条街,最后又掉头回到周家糕铺附近。若说这街上谁最有可能买她的酥饼,可不得是进过糕饼铺子的人?

她在铺子一旁守候良久,终于等到一妇人空手出来。眼看着人要走远,她赶忙跟了上去。

“这位阿姐,可是要买酥饼?”

声音猛然在一侧响起,妇人赶忙扯紧头巾。她抬起头看着眼前的女娃,结巴起来,“不……不买酥饼。”说完立马意识到说错了话,她心里浮现一丝委屈,只想快步离开。

陶青禾赶忙跟上前去,疑惑道:“咦?刚才看您进了铺子又出来,竟是不需要酥饼么……”

妇人听到她的话,心里更觉委屈,脚下的步子愈发快了。

陶青禾哪里肯放过这来之不易的商机,又赶紧自荐道:“阿姐若是不着急,不妨看看我家的满口香酥饼,”她脸上带着笑,语气轻快地补充,“比那周家糕铺便宜,味道却是不差的。”

听到这话,妇人有些许心动,她慢下脚步,却不敢抬头看人,只小声开口:“真……真的便宜?味道也好?”

陶青禾一把拉着她停下来,麻利地拆开另一份试吃装,递到妇人面前,“您只管尝着,不收钱的。”

闻起来倒是香,瞧着也好看得紧。妇人偷瞄一眼面前的人,见她神情坦然,不似伪装。心里挣扎一番,最终尝了一块。

好特别的味道!全然不似一般酥饼,竟带着股清香?妇人抬起头,惊讶地看着陶青禾,“你这酥饼滋味好,像是带着花香?”

陶青禾心里一惊,才第一天就要被人破解出馅料了?她掩住异样,面上仍是笑吟吟的样子。

意识到话里的不妥之处,妇人尴尬地看着她,又结巴了,“不是……不是这个意思,”感觉自己解释不清,她又自暴自弃道,“你这酥饼如何卖?”

大概探清这位妇人的性子,陶青禾笑着开口:“四文钱一块,若买上五块,可给您饶上一文钱。”

妇人低头琢磨片刻,算出价格确实比糕铺便宜许多,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真是这个价?”她的心怦怦跳,“你可不能骗我。”

“自是不会骗人,酥饼还能跑了不成?”陶青禾调侃道。

见自己能少花许多钱买下酥饼,妇人的喜色也掩盖不住,她急忙说道:“那便给我包五个酥饼,”刚说完又开口确认,“共二十文钱,再饶一文,便是十九文?”

“是您算得这些,”陶青禾仔细包好递过去,“您拿好,这酥饼早上刚做的,仔细别磕碰到,到家去也不能碎。”

妇人接过酥饼小心放好,才数出铜板付钱。陶青禾想着方才的事,有意问道:“阿姐是哪个村的?倒是不怎么眼熟。”

“我是李家村的,平日不怎么来县城。”那妇人心里喜滋滋,便随口回了话。

“阿姐若觉着酥饼好,下次再找我买,还给您便宜!”

妇人自是满口答应。二人告别后,陶青禾看着篮子里剩下的五块酥饼,总算松了口气。她转头又走回到糕铺附近,再次蹲守起来。

等到太阳快爬到头顶时,剩下的酥饼也卖光了。去掉饶头,和两份试吃装,十八块酥饼总共卖得七十文钱,除去成本,估摸还有四五十文的赚头。她掂掂布袋里的钱,等以后酥饼名声再响亮些,还怕赚不到更多钱?

夏日的太阳像火般烘烤着,陶青禾又热又渴。看着空空的挎篮,她也不再久待,转头便出城去了。

正值晌午,即便是庄稼人,这会子也只能躲在家里纳凉,因而一路走来,陶青禾还没碰到村里人,就走到王村正家了。

“村正阿爷可在休息?”陶青禾喊道。

等了一会儿也没有动静传出来,她正纠结要不要敲门的时候,屋内终于响起脚步声。“谁啊?”说话的人声音有些哑。

门被拉开时,陶青禾一眼看过去,依旧是分家那天的小子,估摸也才十二三岁。他眼睛半眯半睁,同样打量着自己。

“打扰你休息了,我是陶大郎家的姑娘,今日过来是想问问我家户籍是否办好?”她开口解释来意。

听到这话,这人才让开路,转身往里走去,“我喊阿爷过来。”

陶青禾只得跟着,走到院子里便站住不动了。

王村正从屋里出来没见着人,往外一看,人正在太阳底下晒着。他抬手给了小孙子一巴掌,“怎么不晓得把人喊进来!”

陶青禾听到声音才往屋里走去,“村正阿爷,可是扰到您休息了?”她一脸歉意,“实在对不住,正好从这边走就过来了。”

王村正看着陶青禾额头不停冒汗,头发也沾湿在脸上。再看她挎着篮子,隐约有些野菜被布盖着,他开口问道:“你大中午出去摘野菜了?”

“刚从县城回来。”陶青禾摇头解释。

这是去县城卖野菜了?王村正心里犯嘀咕,眼下已是晌午,竟还剩半篮子菜,怕是没挣到几个钱啊。

“这时节城里也不缺菜,还得寻些旁的活计才好。”王村正提醒着,转而又说,“户籍已经办好,你家三人已单独入户。你小叔是个能耐的,这倒给我省不少功夫!”

听到话里的阴阳怪气,陶青禾只笑道:“实在是给您添麻烦了。”说完又把篮子提到跟前,“这菜刚摘没多久,给您留着尝个鲜?”

王村正看到那野菜,只觉得嘴里都是苦的,连忙摆手,“拿回去自家吃吧。”

见他这样,陶青禾也不勉强,顺势说道:“这日头还高,就不多打扰您休息了。我也赶紧走家去,把这事儿和阿娘说了。”

王村正点头回应,待人走后便把门闩好,又回屋歇息了。

陶青禾出了院门才长舒一口气,户籍办好,此事尘埃落定,往后自己便完完全全是这个时代的人了。

她摇摇头抛开脑海里的惆怅,又转头看着挎篮笑了起来。幸好进村前找了个地儿薅了些野菜打掩护,不然还真不好解释。

陶青禾边想着边往前走,刚一拐弯,迎面便碰上了一位妇人。才打上照面那人就开口道:“陶家丫头从县城回来的?”她嘴里说着话,眼睛却盯着挎篮看。

陶青禾看着这人并没有什么印象,只回她,“是刚回来,您有什么事?”

妇人盯着挎篮看了好一会儿,也没看出什么特别的,又把视线对着人,撇嘴道:“哟,拎着这苦菜去县城能好卖?”

听到眼前妇人嘲讽的语气,陶青禾也不示弱,“好卖,那城里人都没见过咱这好东西。婶子你是不知道,我刚进城门,篮子还没放下,菜就被人抢光了,”她面无表情地盯着妇人,“婶子明早一起去?”

妇人听到这番话,哪还不晓得她在胡言乱语?若是这般好卖,能剩半篮子回来?怪道珍娘说这丫头牙尖嘴利,今儿个算是见识了一番。她再不掩饰地说:“我可不缺那卖菜的几文钱。”说完竟直接转头就走了。

陶青禾满脸无语,此人大热天守在这儿就为了阴阳别人几句?她抬头看着刺眼的太阳,再不做他想,只赶紧回家去了。

举止奇怪的妇人朝着某个方向走去,没多会儿便到了陶家,她敲着门大喊:“珍娘可在家?”

不一会儿里面就传来声响,“来了来了,谁大晌午的过来?”

钱珍娘才躺下没一会儿,就听到有人来敲门。此时打开门,看着平日里交好的赵蓉娘,皱着眉头问道:“这大晌午不歇息,过来是何事?”

赵蓉娘见她一脸不耐烦的模样,赶紧解释:“我刚才打完水回家,碰到青禾丫头往村正家去了!”

“去便去了,有甚大惊小怪的?”

“啧,那丫头可是从县城回来的!说是去卖野菜了,我瞅着那篮子里剩了大半筐都没卖完!”

钱珍娘听到这话才捂着嘴笑了起来,“哟,这青禾丫头是个有能耐的,竟是卖这没人吃的野菜去了。”

“谁说不是呢!这天可热够呛的,就是不知她卖了几文钱回来。”

说完这句,两人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你来就是为了这事?”钱珍娘笑了好一会儿才问道。

“这事儿可不小啊,你可得提防她们没钱了再来找你要!”赵蓉娘放低声音说着,似是已经见到这幅场景一般。

钱珍娘思索着,再说话已带着两分真切,“真是要感谢你了,大老远还过来知会我一声。”

“村里就数我和你走的亲近,我不帮你想这些,还有谁会如此?”

“我心里自是有数。往后你家虎子成亲,定让我娘家大哥给你便宜些打那家具!”钱珍娘拉着她的手说道。

“哎!这可真是沾了你的光!咱们村就数你最是大方,”赵蓉娘得了这句承诺,嘴咧得更大了些,“那就不扰你歇息了,我得赶紧回家收拾去。”

看着赵蓉娘转身走远,钱珍娘撇了撇嘴,关上门又进了屋。

“这个点儿谁过来了?”陶二郎在屋里一直听着动静,此时见人进来,开口问道。

“是虎子他娘,说是大丫头去县城卖野菜了。”她用胳膊杵了杵人,“咱们可是分了家的,往后她们娘仨即便是饿死,也不准你和你爹接济半文钱!”

听到这话,陶二郎厌烦得紧,“行了行了,都分了家还操心这些,赶紧睡吧!”说完便翻过身,不再理会。

钱珍娘见他这副样子,心下恼恨不已,最终却没再说话,又歇息了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狩心游戏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