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中州商场日记 > 第230章 2000年4月X日

第230章 2000年4月X日

迎着春日的朝阳,小齐出了淄博火车站。比起郑州火车站,淄博站的规模当然小多了。孙迎博守在出站口,老远就向他笑着摆手打招呼。

“欢迎,欢迎!”孙迎博一把握住小齐的手,像迎接贵宾一样,弓着腰,笑容满面地连连问好。然后,引领小齐上了一辆汽车。

“齐经理以前来过淄博没有?”在车上,孙迎博笑着问。

“没有,”小齐笑着说。

“淄博是陶瓷之都,”孙迎博骄傲地介绍着自己的家乡,“已经有几千年历史!”

“真没听说过,”小齐笑着说,“只知道烧陶瓷最有名的是景德镇,还有洛阳的唐三彩。。。”

“很多外地人都不知道,”孙迎博尴尬地笑着说,“其实我们淄博烧陶瓷是最早的,从商代开始,淄博的制陶工艺就很先进了,烧出了釉陶器,还出现了最原始青瓷。。。”

一路闲聊着,汽车开进一个空旷的大院子,停在一栋楼前,孙迎博和小齐下了车。

“这边是我们的车间,”孙迎博笑着说,“我先带齐经理参观一下!”

他们进了大门,刚要往车间里进,忽然出来个人,冲孙迎博使了个眼色,孙迎博马上停住脚步,在原地站着不动了。

“请稍等一下!”孙迎博略有些不自然地对小齐说。

他们无所事事地在原地待了好几分钟,就在小齐越来越纳闷地时候,从车间里出来几个人。这几个人从他们面前刚一走过,孙迎博马上恢复热情地招呼小齐:“请进,请进,齐经理!”

他们进入车间,就像小齐参观邳州的发光管厂家一样,这里也是一道工序一个房间,孙迎博带着小齐挨个参观。

“这是扩晶车间,”在第一个房间,孙迎博笑着向小齐介绍,然后对跟着他们进来的一个女子说,“你给齐经理演示一下!”

穿着工装带着帽子的年轻女子拿过一张方形塑料片,先向小齐展示了一下,让小齐注意上面中间部位一小片褐色的密密麻麻的东西。

“这就是芯片!”孙迎博笑着说,“数码管发光的部分!”

女子把塑料片从浅黄色油光纸上撕下来,在一个不大的机器上压紧,在这之前,她先在机器上套了一个塑料环,然后按动按钮,只听啪啪啪几声,有金属圆盘把塑料方片撑顶起来,那一小片褐色芯片瞬间面积变大,女子取过一个更大圈儿的塑料环,扣在下面的塑料环上,压紧,然后,又按了几下按钮,顶起塑料方片的金属圆盘落下,女子用刀片割去塑料环周边的边料,拿在手里让小齐看。

“这就是扩晶,让每个芯片间有空隙,方便下一步刺晶,也就是固晶,”孙迎博笑着说,“当然,刺晶前,还要在芯片底部沾上银浆,就是下一步的上浆。”

他们跟着女子到另外一张桌子边,那里有一台全不锈钢的微型机器。一块钢板平面上,有一片平展的银灰色浓稠浆体,也就是孙迎博口中的银浆。女子把芯片放上去前,推动一块不锈钢板,把银浆又往平处刮了刮,然后,芯片放到一个架子上,女子慢慢搅动不锈钢搅把,芯片徐徐降落,接近银浆表面的时候,女子动作变得越来越小心和缓慢。等芯片和银浆轻轻接触上,仔细观察了会儿,然后,慢慢搅升起,取下来又展示给小齐看。

“这就是上浆,”孙迎博笑着说,“把银浆均匀沾在芯片底部,为下一步刺晶做准备。”

他们进入下一个车间,只见几个穿着工装的女子背对着门口一排坐着,每人面前一台显微镜和一个台灯,女孩子们一动不动地趴在显微镜前,手里一只书写笔,轻轻地在塑料膜上做着一抹一抹的动作。

“这就是固晶,”孙迎博笑着说,示意小齐趴到一台没有人但亮着灯的显微镜前看看。小齐凑上去调整了几下远近距离,终于看到一颗颗放大到大米般大小的芯片,方方正正地排列整齐,中间是个银色小圆片。

“这道工序就是用固晶笔把芯片从塑料膜上抹下来,”孙迎博在小齐耳边介绍,“通过刚才蘸在芯片底部的银浆,沾在数码管的线路板上。”

小齐直起腰来,孙迎博让小齐注意每个女子手边都有一个不锈钢托盘,托盘里摆着一个个刚固过晶的数码管线路板。

“这就是0.5共阳的,”孙迎博笑着说:“给齐经理做的!”

干活的女孩子们听说她们手头的这些东西是给小齐做的,好几个扭头好奇地瞅了小齐一眼,小齐心里顿时充满了骄傲,不自觉地挺了挺腰板儿。

“这个工序是穿针,也是一道前工序,”孙迎博又把小齐领到下一个车间,“线路板在这里穿频针,冲压好,用超声波清洗一下,吹干,就可以拿到固晶车间。。。”

小齐见两三个女孩子趴在工作台前,面前堆着线路板和频针,每人手里拿着一把小镊子,飞快地把频针攝起来,穿到线路板上,一个板子上下共十个频针,穿满后摆到盘子上。哪个盘子摆满了,一个男孩子把盘子端走,坐到一台小型冲压机前,把一个个板子放到冲床下,用力冲一下,频针就牢牢固定到板子上,扔进一个不锈钢筐里。

等筐满了,男孩子把筐放进一台像洗衣机一样的机器里,里面清澈的液体把板子浸没住,男孩掀动按钮,机器开始滋滋作响。

“这就是超声波清洗机,”孙迎博笑着介绍。

“固晶的下一步是烘烤,”孙迎博把小齐带入下一个车间,这里有一大一小两个烘烤箱,都亮着红红绿绿的指示灯,嗡嗡嗡地处于工作状态。

“这个是烤银浆,”孙迎博拉开小烤箱门,里面一摞摞的盘子,上面都是刺好晶的板子,“一个半小时,银浆烤干,凉一下,就可以打线了!”

“这边是打线车间,”他们进入下一个车间,这里工人操作的机器是最复杂的。工人们依旧需要在显微镜下工作:左手一边移动固定着线路板的工具,同时右手食指像点击鼠标一样点击一下,机器就会发出咔塔一声,一个尖尖的不锈钢嘴儿就会在板子和芯片间搭上一根铝丝,铝丝非常细,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

“打过线的板子要在这里测试一下,”他们进入下一个车间,这里的工人把打过线的板子放到一台仪器上,点击一下旁边的按钮,板子的每个笔段会亮起来,因为没有套壳子,每个笔段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亮点。

“打线的话,”孙迎博说,“有时候会虚焊,她们会修一下,然后一起进入封装车间。”

“这里是套板封装车间,”孙迎博又领着小齐进入下一个房间,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工作台,台子上摆着一摞摞的铝板,每个铝板上都密密麻麻放满表面朝下的数码管壳子,有人把两个塑料壶里的胶水按比例兑在一个不锈钢桶里配浆,有人在踩动机器往壳子里灌浆,也有工人把打过线的线路板用磁条吸起来,捏着频针一个一个放入灌过浆的壳子里。

“这个壳子胶不会往下漏吗?”小齐问。

“不会,”孙迎博笑起来,拿起一溜壳子翻过来给下齐看,原来,每个壳子表面都粘着透明胶带。

“这是高温胶带,”孙迎博笑着说,“专用的,他们之前贴上去的,还要拿东西赶平,防止有气泡!”

“板套好之后 ,”孙迎博又把小齐带回烘烤车间,拉开大烤箱的门,说,“就放在这里面烤,大概八个小时,把胶烤干,一般都是晚上烤一夜!”

“这里是成品测试,”他们又进入一个房间,工作台上堆着像小山一样连在一起的数码管,有工人在撕胶带,有的在测试。

“这是最后一道工序:打字和包装,”他们又进入一个房间,几个工人在给测试好的数码管打上印章,然后被数量一定地扣在一个盘子里,扎上泡沫板,整体按平后,翻过来,就是小齐收到货时的模样了。

“工序这么多,这么复杂!”小齐吐吐舌头,笑着说。

“一个数码管生产出来,”孙迎博笑着说,“确实不容易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