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安摸爬滚打活了好几岁。
此之谓长安与谢三叔的二三事。
谢长安长得好看,粉雕玉镯的小人儿,莲藕般的白嫩的手臂,脑袋上总是两个小花苞发髻,一双水凉凉的大眼睛无论看着谁,都得别人的疼爱,因为生在谢家,谢家这些长辈更是把雨雪可爱的小娘子疼到了骨子里。
即使余后生了别的姑娘,始终不如谢长安得大家疼爱。
谢长安有一头锦缎一样的黑色长发,总是喜欢满庭院的奔跑,所以常常会在院子里面看着谢三叔一步步跟着谢长安后边亦步亦趋,而谢长安总是要缠着阮西顾。
阮西顾又因为天资聪颖,谢三叔都是把子侄叫到院中教导,阮西顾就是独一份的宠爱,谢家子弟兄友弟恭,对阮西顾也十分友好,又因为谢长安的缘故,对于阮西顾别样看中。
“三叔,你说你长得相貌堂堂,为何整日就躲在屋里看书,这得要多无趣啊。”
谢长安掐着小蛮腰站在庭院里大声喊道,丫鬟婆子们都哈哈大笑。
谢三叔放下青玉案上的书卷,抬起头来看着外面站着的粉色小人儿,一身粉色的小裙子,环佩挂在上面,掐着小蛮腰很是可爱。
“那长安说说三叔怎样才算有趣啊?”
年轻男子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看上去风姿儒雅,玉树临风,更因为渐年长,俊美伟人。气质别是不同。
“我说--”谢长安滴滴转了转眼珠子,“我要这树上最高处的那朵梨花。三叔如果取下了它,视为雅趣。”
小人儿很是得意地说道。这总得要难道三叔了么?
“且三叔须亲自去取,不得借助外物。”
谢家几个小郎君并着两位夫人一同前来。站在不远处的长廊,看着谢长安与谢三叔对峙。
“今个三爷怕是要难为情了。我家这小魔王,着实难惹?”阮容掩唇笑道,生了三个孩子的阮容依旧不减华丽颜色,眉间更露出少妇的娇软姿态,当真是倾国倾城。
刘氏更是开怀大笑。原本就生的眉眼乌浓,唇红齿白,一番大笑脸颊微红,隐隐可见蕙质兰心。“三爷平生自谓天不怕地不怕,如今恰好遇到长安,才是旗鼓相当呢?”
一时之间笑作一团。
谢三叔当真起身走过来,看着小人儿白如皓雪,嫩如玉瓷的小脸蛋,得意洋洋的小眉头。
一把白玉折扇铺展而开。
“小长安,说的可当真?要是三叔得了雅趣,小长安是否该为三叔写一幅字?”
“未尝不可。”谢长安两只手搭在胸脯前,看上去气势汹汹,实际上更是玉雪可爱。
“我赌这把长安会赢,每次三叔都是躲不过长安的。”
谢叔度连忙说道。
“西顾兄以为如何?”
阮西顾看了一眼气定神闲的谢长度,笑了笑。清风朗月,看起来气质灼灼。“三叔文武全才,得这雅趣何难?”
果真见谢三叔踏空中梨花而上,飞上去得了那顶端的梨花,得了谢长安的雅趣,取了这梨花放在她额头之上的发髻上,衬托着谢长安美不胜收。
“小长安配上雅趣,果真非同凡响。”
谢三叔挑眉一笑。
谢长安果真愿赌服输,当即令人取来纸笔,小姑娘年纪小,笔力却高深。
“梨花谢若春亭雪。--长安题之。”
“哇,长安这幅字写的可真好?写的比我好。”
围过来的谢叔度夸张的大叫道。
刘氏走上来点点头。
“长安这幅字的确有十年功底。”
谢长度见之,叹气道:“长安字中有风骨,长度愧之。”
见到走在最后的阮西顾。
谢长安兴奋地巴拉上去。
“还不是因为我西顾哥哥写得好,我瞧着才学会的。”
阮西顾没想到小丫头童言无忌把话都说出来了,虽然阮西顾小小年纪会很多东西,才学甚高,但是因为居住在谢家,阮西顾一直都很低调,从来都没有暴露出自己比谢家其他的子弟更加的优秀。
此时此刻谢长安说出的话语,引来了众人的注意。
众人的目光都注视在阮西顾身上,少年虽然年岁不大,气质沉稳,但被众人注视着,还是情不自禁的脸红耳红,染了些许风韵。
风流姿态,正是好少年。
谢令度听了此话连忙上去,“阮郎似乎很少展现才华,今日这样好时期,又是梨花飘散之时,长安也鲜少有今日雅兴,三叔得了雅趣,不如阮郎也露上一手。以便我等倾慕之。”
谢仲度立刻说道。“我自知道阮郎少年天纵奇才,我等兄弟不如,今日也想见识一番,请阮郎不吝赐教。”
原本纵使气定神闲的谢长度,今日也起了兴趣。“我竟不知长安口中所说的西顾哥哥又怎样才华,让小长安仰慕不已,也想一览之。”
见到诸位都调笑,阮西顾红了耳朵,但是因为谢长安害怕在自己身上也不敢妄动,一袭月牙白锦袍,低头看谢长安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含着温软的笑意,说话又是娇糯糯的,格外讨自己欢喜。
阮容见状更是温柔劝导:“西顾,姑姑知道你天资聪慧,才智过人,也知道你以为寄居人下不能过多的展露才华,你年纪小小便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内心很欣慰,也很心疼,但是今日我所要告诉你的一个道理是,我们阮家子女,向来都应该是不惧任何人,应该展露自己的才华,愈是风雨,愈发应迎风而上。”
她又温柔对其他的谢家子弟说到。
“谢氏门人也应该谨记这一点,在才华方面,无需忍让谦和,过度的谦和就是自卑,尔等以后都是钟灵毓秀的一代天骄,不可卑微。”
谢三叔总结道。“大嫂说的有礼,此之谓世家风骨。”
阮西顾复看了看谢长安,谢长安鼓励的握着阮西顾的手。
“西顾哥哥,你要是不想写就算了。”
“不,我写。”
他认真地握着狼毫,一改往日的冷漠之色,面上有些柔和的,一笔一划的在纸上写道。
“世家风骨如雪月,钟灵毓秀传家风。”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