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茉桐盯着那条信息,直到屏幕自动暗下去、彻底熄灭,映出她自己失神的侧脸。
“计划开始。”
四个字,像四颗冰冷的钉子,把她牢牢钉在了现实这张残酷的棋盘上。先前所有的犹豫、挣扎,还有那丝可笑的幻想——以为凭自己的能力,总能在职场上站稳脚跟——都被这简单的四个字,碾得粉碎。
她不是来工作的,她是来当棋子的啊。一个,身不由已,被人掌控的棋子。
深吸一口气,她压下喉咙的堵塞感,把那部藏着危险的手机仔细锁进抽屉最深处。再打开电脑时,屏幕上还停着她刚通过的“文化季”策划案。几分钟前,这份方案还代表着她的才能与希望,是她对抗“走后门”的底气,此刻看在眼里,只剩刺目的讽刺。
但这恰恰是最好的伪装。许茉桐冷静地想。
既然逃不掉,那就只能顺着规则来,让自己在这场危险的游戏里,活得久一点,甚至……找到反击的机会。
目光落在“白安淮”这个名字上,心脏不受控制地收紧。要主动接近他、利用他、欺骗他——这对她来说,比完成任何一个商业任务都难。毕竟,他曾是那个会在雨天把伞塞给她、自己淋着雨跑回家的竹马,是她整个青春里最干净的念想。
先收集情报吧。
她抛开所有私人情绪,像个最专业的商业分析师,疯狂搜索一切与白安淮相关的公开信息。官网、新闻报道、行业报告、近半年的投资动向……她甚至翻出了白安淮为数不多的公开演讲视频,反复琢磨他说话的语气、强调的重点。
她需要一个切入点,一个能让白安淮无法轻易拒绝、甚至会产生兴趣的切入点。泛泛谈“文化合作”,只会被他那个级别的掌权者随手打发掉。
鼠标点击声、键盘敲击声里,时间过得飞快。她专注地记着笔记,梳理出一串关键词“青年创新者扶持”——这些都是白安淮近期常挂在嘴边的概念。
一个计划的雏形,在她脑子里慢慢清晰起来。
接下来,该铸造“武器”了。
她动笔起草一份文件,标题定为《关于“文化季”与“清淮筑境”共建城市文化构想建议》。她把“文化季”从单纯的企业内部活动,拔高到探讨文化和城市的行业高度,再把白安淮感兴趣的那些概念,巧妙织进合作核心里。
这不是一份普通的合作邀请,而是一块充满前瞻性与诱惑力的“鱼饵”。她几乎能肯定,这样的东西,足以穿过层层筛选,直接送到白安淮的办公桌上。
但光有文件还不够,心态必须校准好。
下班时间早就过了,办公室里只剩她一个人。许茉桐靠在椅背上,闭上眼,开始做最艰难的准备——心理建设。
她不能流露出半分私人情绪,没有久别重逢的局促,没有被迫算计的愧疚,更不能有对他残存的,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悸动。
她必须成为另一个人——精明、干练、一心只为项目着想的策划总监,许茉桐。
她在脑子里反复预演可能的对话,预演他或许会有的反应冷漠的、嘲讽的、公事公办的……每一种情况,她都得备好应对的话术。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屏幕上跳动着“齐修远”的名字。
许茉桐嘴角扯出一个疲惫的弧度。真是,他们明明才在一起三个月,怎么现在看到他的名字,许茉桐就感到疲惫了呢?为什么以前没发现齐修远试图掌控她?而另一边,是她被迫要设计利用的竹马。她的人生,好像一瞬间被塞进了扭曲的夹缝里,喘不过气。
她接起电话,声音刻意调得平静,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喂,阿远。”
“宝儿,还没下班?我过去接你。”齐修远的语气听着像忘了前一天的不快,想恢复往常的模式。
“不用了。”她立刻拒绝,声音放软,找了个无可指摘的理由,“今天公司给了我一个项目,因为刚启动,有好多细节要捋,我得加班到很晚。你自己先吃吧,别等我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齐修远显然对她的拒绝不满,但她的理由足够正当,他一时找不到发作的由头,只好闷闷地说“……那行,别太累了。结束了给我回个电话。”
挂了电话,许茉桐看着暗下去的屏幕,长长吁了口气。应付齐修远,如今也成了一场要耗费心神的演出。
最后是收尾准备。
她重新打开那份《构想建议》,做最后的润色,确保每个用词都精准专业,每个观点都直击痛点。打印出来后,她用质感上乘的铜版纸装好,放进一个干净利落的透明文件夹里。
然后她走进洗手间,对着镜子打量自己。脸色苍白,眼底带着疲惫,但眼神深处,藏着一种破釜沉舟后的奇异平静。
她拿出化妆包,仔细化了个淡妆,遮住疲惫、提亮气色,再把长发一丝不苟地束在脑后,换上那件最显专业气质的西装外套。
镜子里的人,眼神冷静,姿态挺拔,完全是个准备奔赴战场的合格职业女性。
没人知道,这身盔甲之下,藏着一颗怎样慌乱又决绝的心。
回到工位,她拿起那个装着“鱼饵”的文件夹,最后检查了一遍自己的名片。
好了。许茉桐在心里对自己说。
猎人已经就位,尽管她自己,也不过是另一个猎人抛出的诱饵。
明天,她会直接去“清淮筑境”,面对那个生命里最熟悉的陌生人,打响这场身不由己的危险战役的第一枪。
不知道到时候的他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