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肚里的微光》
文/小镇南方
2025.10.23
燥热的午后,风都带着砂砾的烫意,斑驳的院墙上,指尖碾过一片被晒得卷曲的杨树叶,空气里弥漫着尘土和干渴植物的气息。
这里终年都挂着烈阳,气候干燥,一入春秋就沙暴泛滥,一到夏冬就陷入两极世界。
一提到这儿,人们总会想起四个字:气候恶劣。
不过,经济落后才是这里的代名词,城市周围就是望不尽的戈壁,无数孩子都渴望能走出这片戈壁。
沈小骥从小生活的地方就在这里。
即便如此,在这座略显落后的北方县城,依然在国家的扶持下萌生着快速发展的种子。
一个个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中学也越建越多,从原来的一两所,到现在的七八所。
但这都比不过人们口里的某所“贵族中学”,沈小骥读的高中——二中。
今天是高二开学再分班的日子,下午六点前沈小骥就得赶到学校,看分班结果。
“小骥,走了?”
“今天怎么这么早去学校?”
“哦,今天可能会下雨,记得带伞。”
要让常年没雨的邱县下雨,多是难得的一天。
陈旧的普通楼房里,沈小骥家住在二楼,老爸坐在沙发上刷短视频,操着一口南方口音和她嘱咐。
“知道。”沈小骥简单回应了一句。
燥热的午后,沈小骥睡完午觉换上了校服。
她伏在门前穿鞋,一双不太新的鞋子被妈妈刷了又刷,此时她感觉好像鞋有些小了,于是蹲下重新换一双穿。
鞋柜下,沈小骥蹲在暗与明的交界线处,脑后的低马尾绑的松松的,有一两缕落在额前。
她抿着嘴,一双垂着的眼睛下睫毛又黑又长,认真盯着脚上那双手,仔细绑着鞋带。
穿完鞋沈小骥才往里面走,钻进卫生间里拿起一把伞。
直到她走了推开门的那一秒,沙发上刷短视频的老爸才反应过来。
“又穿起鞋踩进屋里头了,等会你妈妈看到又要说你。”
沈小骥悄悄合上了门,撇了撇嘴。
-
出了小区后,沈小骥望了望头顶的太阳,白皙的脸瞬间被照红。
全身都弥起干燥疲热的不适感。
她去马路边打了一辆出租。
难得奢侈一次,沈小骥坐上出租车的那一秒就望了望小区门口的公交站。
那里站着和她穿着同样校服的学生,他旁边放着笨重的行李箱,双手环抱着一脸生无可恋的等公交。
沈小骥看着那人生无可恋,自己也想苦涩的笑笑。
开学第一天,没有哪个高中生是开心快乐的,现实的高中,没有电视剧里的青春活力,大多是做题累的五体投地——每次去学校都是一场服刑运动。
也包括她,沈小骥觉得自己每次坐在座位上低着头学习的时候,很像一个直不起腰的老骥。
可偏偏她还是个小骥。
哎,小骥小骥,年仅16,累成老骥。
她上车后司机甚至都不用问她去哪里,她也不用说,因为一看她的穿着便知——这是二中的学生。
往二中送就对了。
车内皮革味有些重,沈小骥伸手按下车窗,瞬间一道风打在了她的脸上。
车速带起的风卷着夏末的蝉鸣,掠过她的耳畔时,发梢簌簌地跳着舞,她半眯着眼,校服的袖口被风鼓成小小的帆。
搭乘她的司机是个中年大叔的样子。
“二中今年收分是不是又高了?”
风猛扑进车里,沈小骥晕车的症状刚好了不少,便听到司机极其突然一声搭调。
不过沈小骥觉得很正常。
北方人那种随时可以和陌生人聊天的情况太常见了。
“嗯,好像吧,听说今年提了50分。”
沈小骥也就如实回应道。
“50分?啧啧啧,哎,不愧是二中啊…怪不得我儿子今年只能上三中。”
“三中很差的。”
“你们二中的学生都是很厉害的。”
司机眼睛望着后视镜,和她说道:“是吧?”
沈小骥和司机对上眼,一时半会儿不知说什么,只能说:“嗯…我们学校是要好点。”
但与此同时,沈小骥在心里腹诽。
整个邱县,二十来万人口,点大的地方,能看的过去的普通高中就一个二中、三中,非要比,谁又比谁强到哪里去。
但这里的人不知道,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地方,没读过几天书,做着平庸的工作,结婚生子,又养了一个平庸的孩子,眼界狭隘,总觉得送自己的孩子去二中就是人生赢家了。
不止是司机,沈小骥的父母也是个典型。
沈小骥一路上没再和他有过交流,大叔也没再多问。
到了学校后沈小骥直奔教学楼去。
学校已经来了很多人了,大多数是外县的住宿生提着行李箱过来提前收拾宿舍的。
沈小骥不住宿,她是本县的。
人群里,每个学生都围着一个铁公示栏看,叽叽喳喳,闹个不停。
耳边传来各方的声音。
“我靠那谁,咱俩5班!”
“哎,看到了,我在18班。”
“哎,哪几个班是尖子班啊?”
“一到六班是尖子班,六到八是实验班,剩下全部平行班!”
“哇那我完了呀,我在24班!”
“24班和9班又没区别!都是平行班呀!”
沈小骥站在人群中第二排的位置,个子不太突出的她,艰难的寻找着自己的名字。
“哎你看,3班人好少啊,才25个人!”
“这是清北班吗?人这么少?”
“我估计是,这班的任课老师都很厉害。”
沈小骥顺着那人指的方向往3班的名单上看。
一列名字整齐的印在黑白的纸上,她一行一行往下扫。
二年级3班,班主任:卢艳红
学生名单:
序号1:王子博
序号2:李伟
序号3:陈青青
...
...
序号13:沈小骥
...
沈小骥眼睛一亮,找到了自己。
人群中有人比她更早爆发出一声尖叫:“我靠,卢艳红!教导主任她们班的!”
“我去怪不得人这么少呢,估计是那老师不愿意收那么多学生。”
“教导主任权利就是大,竟然还能决定班里学生人数。”
沈小骥看完后暗自庆幸,经过一年的努力,她终于爬上尖子班了。
不过...听说这个卢艳红,很可怕,在学校里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
感觉以后班级里有的受了。
沈小骥想退出来,突然一个人拍了拍她。
“沈小骥!”
她回头,看见一个短头发的长得漂亮的一个女孩子正笑盈盈的看着她。
沈小骥一下回忆起这是谁。
这是高一上学期的时候她的同班同学,叫赵优,她们俩那时候在平行班,不过第二学期沈小骥就升到实验班去了,就没再同班了。
“哎,我刚刚看到你名字了。”
“你和我一个班!”
沈小骥有些吃惊,小幅度的张了张唇。
“是吗?”
“你也是从平行班升上来的吗?”
“好厉害。”
赵优否认了。
“不是哦。”
沈小骥张着嘴看着她。
赵优却神秘的和她靠在一起,悄悄对着她说:“我是靠关系进去的!”
沈小骥张的惊讶的嘴一下合住了,随后就略显尴尬地看着她。
“哎,别这幅表情。”
赵优推了她一下,笑的很无所谓。
“这学期咱们尖子班靠关系进来的多呢,很正常!”
“不信你等会儿看看。”
“有不少生面孔。”
-
所有学生看完自己所在的班级就要去班里等待第一节的班会课了。
开学第一课,无外乎就那两件事,自我介绍,思想教育。
这将全部放在了周末下午。
以便第二天直接开始上课,不占一点上课时间。
3班级里稀稀拉拉的才到了几个人,由于学生少,这个班所有的课桌都是单人桌,没有那种双人桌。因此和她一路讨论着要和她做同桌的赵优都愣住了,看着班级里的单人桌不满道:“什么嘛,连同桌都没有的,不愧是卢主任的班,真是绝!”
“没事的,不做同桌也可以挨的挺近的。”
沈小骥低声安慰她。
赵优不爽的撇嘴,和她一起进去挑位置。
赵优选了个第二排靠窗的位置。
沈小骥看了看,选择坐在靠赵优旁边那列中间过道的第一排的位置,将伞塞进抽屉里。
这位置正对着讲台。
“我靠沈小骥,你坐老师眼皮子底下啊!”
沈小骥朝人点点头,赵优给她竖了个大拇指:牛。
接着,班级陆陆续续在来人。
沈小骥没带书包,也没有书可以看,于是眼睛朝着班门口看过去。
然后她发现,这个班男生多,女生少。
大部分男生进班后看到她和赵优坐靠窗三四组,还有零星几个女生,都选择坐靠门一二组那边的位置。
这个年纪的男孩女孩们,基本上不会主动靠近坐在一块。
直到人快坐满了,赵优前面的那个位置都没人坐。
也就是沈小骥的旁边。
嗯,没有人愿意夹在女生中间坐,尤其...还是她们这样的两个女生。
赵优带了一把小镜子,此时掏出镜子对着自己的脸照,又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了一个粉色的卷发棒,卷在自己的刘海上。
沈小骥则无聊的趴在桌上浅浅的休息着。
教室里很安静,连她自己的呼吸声都听的到。
新开学的第一天,大家都比较陌生拘谨,因此班级完全没有吵闹的气氛,沉默的像考试现场。
差不多到点了,人也来的差不多干净了。
所有人静悄悄的等着老师来。
忽然,门口传来一阵刺耳的脚步声,那是非常坚硬的鞋底才能踩出来的声音。
那种摩擦地板的声音,沈小骥现在听的听都能听出来了——是某名牌球鞋特有的声音。
是这个年纪的男孩子们追求的声音。
高一的时候她就听惯了。
“嘿,到了,这就是3班了。”
“嗯,看到了。”
班门外过道,两道声音清晰传进教室里,一个张扬,一个散漫。
靠门贴着薄膜的窗边闪过两个没穿校服的身影,其中一个还是个红毛,沈小骥歪头看了一眼。
“你在哪个班啊?”那个略显散漫的声音问道。
“7班,东哥给我安排的!咋样够意思吧!”这人的声音打了激素似的,特别亢奋。
那人哧笑了一下。
“还是你爹有实力啊。”
“哈哈操,你还说我,不知道谁爹用了钞能力给你他妈的这破烂成绩塞到3班了。”说话的人毫不留情的把这些戳穿。
而那个人却一点也不在意,甚至很骄傲地说道:“你爹——我的爹。”
“...滚,又骂我孙子!”
沈小骥默默的听着,心想或许是赵优口中的“关系户”来了。
“...”
那两个人说到这才意识到班级里似乎很安静,门外两个人静了一会儿,没一会儿一个人走了,只留了一个人。
过了会儿。
少年的衣角比他的脸更早出现在视线之中。
他跨进班门,对着里面的大家就是一句——
“报告。”
两个字,大声,干脆,劲劲的,一股北方东临那边的腔调,直接就透露出他不是本地人这件事。
众人看向他。
第一章放个说明,注意仔细阅读!!!
如下:
1.本文男主人设并非校霸,不会抽烟喝酒打架。
2.本文地区设定是西北地区,与内地大部分人有时差,比如大家高中7点开始上课,18点下课,那么西北地区就是9点开始上课,20点下课,学过地理的宝宝应该知道这个基础知识,所以不要好奇文中男女主的学校为什么那么晚上课那么晚放学;再一个,西北地区也不是所谓的落后到骑马上学,只要是个城市,全国都无差别哈,千万别想偏了。
3.本文地名都有原型方便大家有个基本印象,具体见文案有写明。
4.文中一切不符合高中生行为的行为,都会明确指出是不合适的行为,并表示批评,切勿深究。
5.最后,这本是作者上学空余太无聊随便写的二人转小甜文,不用送任何雷雷哒,此文大概也很凉,有几个人看就几个人看,希望大家能幸福阅读,快乐磕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关系户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