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病时好时坏,养心殿的药味浓得化不开。洛璃几乎每日都要去侍疾,看着皇阿玛日渐消瘦的脸颊和越发浑浊的眼神,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沉甸甸的。
这日午后,康熙难得清醒些,靠在软枕上,拉着洛璃的手,轻声道:“璃儿,陪皇阿玛说说话。”
“嗯。”洛璃挨着床边坐下,替他掖了掖被角,“皇阿玛想听什么?璃儿给您讲宫外的趣事好不好?”
康熙摇摇头,眼神飘向窗外,像是在回忆什么:“不用,就说说你吧。这些年在宫里,委屈你了。”
洛璃心里一酸:“不委屈,有皇阿玛和额娘疼着,璃儿很幸福。”
“傻孩子。”康熙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这宫里的日子,哪有什么真正的幸福。你额娘性子软,以前总受欺负,多亏了你这福星,她才能安稳些。”他顿了顿,语气沉了些,“只是,这福气护得了一时,护不了一世。等皇阿玛不在了,你和你额娘……”
“皇阿玛别说胡话!”洛璃连忙打断他,眼眶泛红,“您会好起来的,一定会的!”
康熙拍了拍她的手,叹了口气:“生老病死,人之常情,皇阿玛看得开。只是这江山,这身后事……总放心不下。”
他看向洛璃,眼神里带着探究:“璃儿,你跟在朕身边这些年,看得多,想得也通透。你说说,你那几个哥哥里,谁最像朕?”
洛璃心里一紧,知道这是关键问题。她沉吟片刻,谨慎地说:“四哥沉稳务实,像皇阿玛处理政务时的样子;八哥待人谦和,像皇阿玛体恤百姓时的样子。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治国不仅要务实,也要有雷霆手段;待人谦和是好,却不能失了原则。”洛璃斟酌着词句,“皇阿玛是千古一帝,既有菩萨心肠,也有金刚手段,这才是最难学的。”
康熙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又很快隐去:“你倒是看得明白。可他们……各有各的执念啊。”
正说着,太监通报:“八阿哥求见。”
康熙皱了皱眉,挥挥手:“让他进来吧。”
胤禩提着食盒走进来,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担忧:“儿臣给皇阿玛请安,听说皇阿玛今日好些了,特意炖了些燕窝粥来。”
他将食盒呈上,又笑着对洛璃道:“璃儿妹妹也在,正好,一起尝尝?”
洛璃没接话,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她总觉得,八阿哥最近的笑容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康熙尝了口粥,淡淡道:“有心了。朝堂上的事,你多盯着些,别让你四哥太累。”
胤禩连忙应道:“儿臣明白,定会帮四哥分担。”他话锋一转,看似无意地提起,“对了,皇阿玛,前几日儿臣收到江南巡抚的奏折,说那边水灾又起,百姓流离失所,儿臣想着,是不是该派位得力的阿哥去督办赈灾事宜?”
洛璃心里一动。江南水灾刚过不久,哪会这么快又出事?八阿哥这是想借机把四阿哥支开?
果然,康熙看向胤禩:“你觉得派谁去合适?”
胤禩似乎早就想好了:“儿臣觉得,十三弟办事利落,又熟悉江南情况,让他去再合适不过。”
洛璃暗暗皱眉。十三阿哥是四阿哥的心腹,把他支去江南,四阿哥在京中就少了个助力。八阿哥这步棋,走得够隐蔽。
康熙沉默片刻,没立刻答应,只道:“朕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胤禩眼底闪过一丝失望,却还是恭敬地退了出去。
他走后,康熙轻轻咳嗽几声,对洛璃道:“你看出来了?”
洛璃点点头:“八哥想支开十三哥。”
“他呀,心思越来越重了。”康熙叹了口气,“以前觉得他待人谦和,是个能容人的,如今看来,这谦和里藏着的,是步步为营的算计。”
洛璃没接话。她知道,康熙心里跟明镜似的,只是不愿点破。
傍晚时分,四阿哥胤禛来了。他刚从户部回来,眉宇间带着疲惫,看到洛璃,微微颔首:“璃儿也在。”
“四哥。”洛璃侧身让他进来,“皇阿玛刚歇下。”
胤禛放轻脚步走到床边,看了眼沉睡的康熙,才压低声音道:“刚才八弟去户部找我,说江南水灾,想让十三弟去督办。”
“我知道。”洛璃道,“皇阿玛还没应。”
胤禛眉头紧锁:“江南根本没水灾,这是八弟的借口。他是想趁皇阿玛病重,把我身边的人都支开。”
洛璃忧心道:“那怎么办?皇阿玛身体不好,怕是经不起这些折腾。”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胤禛沉声道,“我已经让人去查江南的实情,只要拿到证据,就能戳破他的谎言。只是……”他看了眼康熙,“就怕皇阿玛等不到那时候。”
这句话像块石头砸在洛璃心上。她知道胤禛说的是实话,康熙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谁也不知道哪一天就……
“四哥,”洛璃抬头看向他,眼神坚定,“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帮你。”
胤禛愣了一下,随即眼底涌上暖意:“有你这句话,四哥就放心了。”他顿了顿,又道,“你别插手太多,安心陪着皇阿玛就好。京里的事,我能应付。”
洛璃知道他是怕自己出事,便点点头:“我知道分寸。”
胤禛又看了眼康熙,才转身离去。他的背影在烛火下拉得很长,透着一股孤注一掷的决绝。
夜里,康熙突然醒了,精神出奇地好,让洛璃扶他到窗边看月亮。
“璃儿,你说,这天下要是交到一个满脑子算计的人手里,会怎么样?”康熙望着天上的明月,声音轻飘飘的,像随时会被风吹散。
洛璃心里一紧,试探着道:“皇阿玛是担心八哥?”
“他会是个好的守成之君,却成不了开拓之主。”康熙缓缓道,“大清如今看似安稳,可内里的亏空、边境的隐患,哪一样都得下狠手才能根治。他那性子,太软,狠不下心。”
洛璃想起历史上雍正推行新政时的雷霆手段,心里渐渐明了。康熙这是在暗示,四阿哥的“狠”,才是眼下大清需要的。
“那四哥呢?”洛璃轻声问。
康熙转过头,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你四哥像朕,却又不像。朕年轻的时候,也敢打敢拼,可到了晚年,总想着求稳。他不一样,他的稳里藏着股韧劲儿,认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他顿了顿,语气复杂,“这股韧劲儿,能成大事,也容易得罪人。”
洛璃明白了。康熙既看重四阿哥的能力,又担心他将来登基后,会因为推行新政而引来太多非议,甚至动摇根基。
“皇阿玛是想……”
“朕还没想好。”康熙打断她,眼神飘向远处,“或许,该让他多磨磨性子。”
洛璃心里咯噔一下。磨性子?难道康熙还想再拖下去?可他的身体,拖得起吗?
接下来的几日,宫里的气氛越发诡异。八阿哥频频在康熙面前提及江南水灾,催促尽快派十三阿哥前往。四阿哥则据理力争,说江南灾情不实,请求彻查。两边争执不下,康熙却始终不表态,只说“再议”。
洛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知道,拖得越久,对四阿哥越不利。八阿哥在京中势力盘根错节,时间一长,指不定会生出什么事端。
这日,洛璃去给太后请安,路过御花园时,无意间听到两个侍卫的对话。
“……八阿哥让人在四阿哥的药里加了东西,说是能让人精神不济,处理政务出错……”
“真的假的?这要是被发现了,可是掉脑袋的罪!”
“嘘……小声点!这事做得隐秘,只有咱们几个心腹知道。等四阿哥出了错,失了圣心,八阿哥就是未来的储君了,到时候咱们都能跟着沾光……”
洛璃吓得浑身冰凉,转身就往养心殿跑。她必须立刻告诉康熙!
可刚跑到门口,就被李德全拦住了:“公主,皇上刚睡下,您还是晚点再来吧。”
“不行,我有急事!”洛璃急声道,“关乎四哥的性命!”
李德全见她脸色发白,不似作假,犹豫了一下,还是掀了门帘:“您轻点。”
洛璃蹑手蹑脚地走进内殿,康熙果然睡着了,眉头却紧紧皱着,像是在做什么噩梦。她刚想叫醒他,就见康熙猛地睁开眼,眼神浑浊却带着一丝警惕:“谁?”
“皇阿玛,是我。”洛璃连忙上前,“儿臣有要事禀报!”
她把听到的话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康熙的脸色瞬间沉得像要滴出水来,猛地一拍床沿:“混账东西!”
许是动了气,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咳得浑身发抖,嘴角竟溢出一丝血迹。
“皇阿玛!”洛璃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去扶他,“李德全!快传太医!”
太医匆匆赶来,一番诊治后,脸色凝重地对洛璃道:“公主,皇上这是急火攻心,牵动了旧疾,情况不太好,得好好静养,万万不能再受刺激了。”
洛璃点点头,心里又急又怕。她看着躺在床上,呼吸微弱的康熙,再想到四阿哥可能面临的险境,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
八阿哥已经被逼到这份上了吗?连下毒这种事都做得出来?
夜里,洛璃守在康熙床边,一夜未眠。她看着窗外渐渐亮起来的天色,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让四哥出事,绝不能让八阿哥的阴谋得逞。
可她一个深宫公主,无权无势,能做什么呢?
天刚蒙蒙亮,李德全匆匆进来禀报:“公主,四阿哥在宫外求见,说有要事求见皇上。”
洛璃心里一动:“他怎么来了?”
“听说……四阿哥今晨处理奏折时,突然头晕目眩,差点晕倒,怕是……怕是真中了招。”李德全压低声音道。
洛璃的心沉到了谷底。果然出事了!
她咬了咬牙,对李德全道:“你去告诉四哥,让他别急,我自有办法。另外,悄悄让人去查,是谁给四哥送的药,把人看好了,别让他跑了。”
李德全虽然疑惑,却还是应道:“奴才遵旨。”
看着李德全离去的背影,洛璃深吸一口气。她知道,现在能救四阿哥,能稳住局面的,只有一个人——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康熙。
她走到床边,轻轻握住康熙的手,轻声道:“皇阿玛,醒醒,您醒醒啊……现在只有您能救四哥,能救大清了……”
康熙的手指动了动,却没睁开眼。
洛璃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她知道,不能再等了。
她转身对贴身宫女道:“去,把八阿哥请来,就说……皇上醒了,要见他。”
宫女吓了一跳:“公主,皇上还没醒呢,这……”
“快去!”洛璃厉声打断她,眼神坚定,“这是命令!”
宫女不敢再犹豫,连忙跑了出去。
洛璃看着紧闭双眼的康熙,心里默默祈祷:皇阿玛,对不起,女儿只能冒用您的名义了。但这也是为了您,为了四哥,为了大清啊。
她知道,这一步棋走得极险,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可现在,她已经没有退路了。
很快,八阿哥胤禩就匆匆赶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急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璃儿妹妹,皇阿玛醒了?”
洛璃看着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嗯,皇阿玛刚醒,说有话要跟你说,让你进去。”
胤禩点点头,整理了一下衣襟,快步走进内殿。
洛璃看着他的背影,手心全是汗。
成败,在此一举。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