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的药味似乎已经渗透到了每一寸木头里,连带着殿外的回廊都弥漫着一股苦涩。洛璃捧着刚炖好的冰糖雪梨羹走进来,见李德全正站在廊下叹气,眉头不由得皱了皱。
“李总管,怎么了?”
李德全回头见是她,连忙躬身:“公主来了。奴才是在愁,外面的风言风语又起来了。”
洛璃心里咯噔一下:“又是什么谣言?”
“说……说四阿哥急于上位,盼着皇上早日……”李德全没敢说下去,只摇了摇头,“这些人真是瞎了心,四阿哥每日衣不解带地守在宫外,哪点像盼着皇上不好的样子?”
洛璃端着碗的手紧了紧。果然,八阿哥沉不住气了。正面的阴谋被挫败,就改用这种诛心的流言。在这宫里,“不孝”的罪名,有时比“谋逆”更能毁掉一个人。
“皇阿玛知道吗?”
“暂时没敢让皇上知道。”李德全道,“太医说皇上刚睡着,经不起刺激。”
洛璃点点头,推门走进内殿。康熙依旧昏昏沉沉地睡着,脸色蜡黄,嘴唇干裂。她放下雪梨羹,拿起旁边的帕子沾了温水,轻轻擦拭着康熙的唇角。
“皇阿玛,您听到了吗?”她低声呢喃,“那些人又在胡说八道了。您快好起来吧,只有您能治住这些魑魅魍魉。”
康熙的眼睫颤了颤,却没睁开。
洛璃守了片刻,见康熙呼吸平稳,便转身往四阿哥的住处去。她得把这事告诉四哥,让他有个防备。
四阿哥府里倒是安静,只是下人们走路都轻手轻脚,透着一股压抑。洛璃走进书房时,胤禛正对着一堆奏折出神,眼下的乌青比昨日更深了些。听到脚步声,他抬头看来,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
“璃儿来了。”
“四哥还没歇着?”洛璃走到他身边,见他面前摊着的是关于漕运的奏折,字迹密密麻麻,显然看了很久。
“还有些事没理清楚。”胤禛合上奏折,揉了揉眉心,“皇阿玛怎么样了?”
“刚睡着,起色不大。”洛璃叹了口气,把外面的流言说了说,“八哥这是想用流言逼你出错,四哥千万沉住气。”
胤禛的脸色沉了沉,却没动怒,只是淡淡道:“我知道。从争储的那天起,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他看向洛璃,眼神坚定,“你放心,我不会让那些人得逞的。”
“我当然信四哥。”洛璃道,“只是这流言害人,光靠忍没用。得想个法子,让大家看看四哥的孝心,堵住那些人的嘴。”
胤禛思索片刻:“我已经让人去准备了。过几日是皇阿玛的生辰,虽然不能大办,但我打算亲自去城外的大觉寺为皇阿玛祈福,斋戒三日,想必能让那些人闭嘴。”
洛璃眼睛一亮:“这主意好!斋戒祈福最能体现孝心,八哥就算想挑刺也挑不出来。”
“只是……”胤禛有些犹豫,“皇阿玛病重,我离开京城三日,怕八哥趁机生事。”
“我帮你盯着。”洛璃立刻道,“这三日里,京中但凡有风吹草动,我立刻让人告诉你。而且,我会让李德全加派人手守着养心殿,绝不会给八哥可乘之机。”
胤禛看着她清澈而坚定的眼神,心里一暖,点了点头:“好,那京里就拜托你了。”
洛璃刚回到永和宫,就见德妃正对着一盆枯萎的茉莉发愁。那是康熙前几日特意让人送来的新品种,本开得极好,不知怎的,一夜之间就蔫了。
“额娘,怎么回事?”
德妃叹了口气:“怕是被人动了手脚。昨儿夜里我还来看过,好好的,今早就成这样了。”她看了洛璃一眼,压低声音,“这盆花是皇上特意嘱咐要好好养的,如今成了这样,传出去又该说我们永和宫照顾不周,惹皇上烦心了。”
洛璃蹲下身仔细看了看,见花盆边缘有一圈淡淡的水渍,指尖沾了一点捻了捻,放在鼻尖闻了闻,眉头皱得更紧了。
“不是病害,是被浇了盐水。”
德妃脸色一白:“又是谁?连一盆花都不放过?”
“是想借花说事,敲打我们呢。”洛璃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八阿哥在京里没什么动作,就把心思用到这些旁门左道上了。”她顿了顿,对身后的春桃道,“把这盆花悄悄处理掉,别让人看见。再找一盆相似的茉莉来,就说是皇上送的那盆开得正好,搬到窗边显眼的地方。”
春桃领命而去。德妃拉着洛璃的手,忧心忡忡:“璃儿,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咱们就像活靶子,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躲不过,就不躲。”洛璃眼神一厉,“他想玩阴的,咱们就陪他玩。只是额娘放心,我不会硬碰硬,咱们见招拆招就是。”
正说着,小太监匆匆来报,说八阿哥胤禩来了。
德妃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他来做什么?”
洛璃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额娘坐着就好,我去见他。”
胤禩坐在正殿的椅子上,手里把玩着一串佛珠,见洛璃走进来,立刻起身笑道:“璃儿妹妹,几日不见,越发清瘦了。”
“八哥客气了。”洛璃淡淡颔首,在他对面坐下,“八哥今日来,怕是不单为了看我吧?”
胤禩笑了笑,示意身后的太监呈上一个锦盒:“前几日得了块上好的暖玉,想着妹妹冬日里手凉,便送来给你暖暖手。”
洛璃瞥了那锦盒一眼,没去接:“八哥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无功不受禄,这玉太贵重,我不能收。”
胤禩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妹妹这是跟八哥见外了?咱们兄妹一场,送块玉算什么。”
“正因为是兄妹,才不该有这么多虚礼。”洛璃抬眼看向他,眼神清亮,“八哥要是有话,不妨直说。”
胤禩放下锦盒,叹了口气:“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听说外面有些不好听的话,说四阿哥……”他摇了摇头,“我知道四阿哥不是那样的人,可架不住人多口杂。璃儿妹妹,你跟四阿哥亲近,劝劝他,凡事别太急躁,免得授人以柄。”
洛璃心里冷笑。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实则是在暗示流言是四阿哥自己“急躁”招来的,顺便还挑拨了她和四阿哥的关系。
“八哥多虑了。”洛璃淡淡道,“四哥是什么样的人,皇阿玛最清楚,朝中的大臣也清楚。至于那些流言,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总有澄清的一天。倒是八哥,最近似乎太过清闲,才有功夫操心这些闲事。”
胤禩的脸色终于有些挂不住了:“妹妹这是在怪八哥多管闲事?”
“不敢。”洛璃站起身,“只是我还有事要忙,就不陪八哥了。春桃,送客。”
胤禩看着她转身离去的背影,眼底的温和彻底褪去,只剩下冰冷的算计。这小丫头片子,真是越来越难对付了。
送走胤禩,洛璃立刻让人去查那盆茉莉是谁动的手脚。果然,没多久就查到是一个新来的小杂役,说是受了八阿哥府里人的指使。
“处理干净,别留下痕迹。”洛璃对春桃道,“另外,让人盯紧八阿哥府里的动静,尤其是他和那些藩王的书信往来,一有消息立刻报给我。”
春桃领命而去。德妃走过来,看着洛璃紧绷的侧脸,心疼道:“璃儿,你这又是何苦?把自己搅进这些浑水里。”
“额娘,我不是在搅浑水,我是在自保。”洛璃转过身,握住德妃的手,“您以为我们躲在永和宫就能安稳吗?八阿哥连一盆花都不放过,要是真让他得了势,我们母女俩的下场只会更惨。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德妃看着女儿眼中的坚定,叹了口气:“可你一个女儿家,又能做什么呢?”
“我能做的很多。”洛璃笑了笑,“我能在皇阿玛耳边说上话,能看清八哥的阴谋,能帮四哥稳住阵脚。只要撑到皇阿玛好起来,一切就都好了。”
接下来的几日,洛璃一边守着康熙,一边密切关注着京中的动静。四阿哥去大觉寺祈福的消息传开后,果然堵住了不少流言,朝中不少大臣都称赞四阿哥孝顺。
八阿哥似乎也消停了些,没再闹出什么幺蛾子。但洛璃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四阿哥不在京城,正是八阿哥活动的好时机,他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这日傍晚,洛璃正在给康熙读奏折,李德全匆匆跑进来,脸色发白:“公主,不好了!京外传来消息,说……说西北的靖远大将军打了败仗,损兵折将,还……还丢了两座城池!”
洛璃手里的奏折“啪”地掉在地上。靖远大将军是八阿哥的舅舅,这仗打得蹊跷!
“怎么回事?前几日的战报不是还说一切顺利吗?”
“说是……说是粮草不济,士兵们饿着肚子打仗,才会战败。”李德全压低声音,“而且,负责押运粮草的是……是八阿哥举荐的人。”
洛璃的心沉到了谷底。粮草不济?这分明是八阿哥故意的!他这是想用一场败仗来削弱四阿哥的势力,因为西北的军务一直是四阿哥在负责协调。
“立刻把消息送到大觉寺,告诉四哥。”洛璃沉声道,“另外,让人去查,粮草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是真的不够,还是被人克扣了!”
李德全领命而去。洛璃捡起地上的奏折,却再也读不下去。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
八阿哥为了夺嫡,竟然不惜牺牲边关将士的性命,真是丧心病狂!
夜里,康熙突然醒了过来,精神好了不少,甚至能勉强坐起来喝半碗粥。洛璃喜出望外,连忙让人去请太医。
太医诊脉后,笑着对洛璃道:“公主大喜,皇上这是回光返照……哦不,是病情好转了!只要好好调养,说不定就能慢慢好起来。”
洛璃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些,连忙扶着康熙躺下:“皇阿玛,您感觉怎么样?”
康熙喘了口气,握住洛璃的手:“好多了……刚才你们说的话,朕都听见了……西北……战败了?”
洛璃点点头,把事情的经过说了说。康熙听完,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殿门骂道:“混账!混账东西!”
洛璃连忙安抚道:“皇阿玛,您别生气,四哥已经知道了,很快就会回来处理的。”
“胤禛……”康熙喃喃道,“让他回来……立刻回来……”
“是,儿臣已经让人去报信了。”
康熙闭上眼睛,喘了好一会儿,才又睁开眼,眼神清明了不少:“璃儿,你记住……西北不能丢……那是大清的屏障……”
“儿臣记住了。”
“还有……胤禩……”康熙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失望,“他心性不定,手段太狠……不能……不能让他得逞……”
洛璃心里一动,刚想说话,就见康熙又沉沉睡了过去。
第二日一早,四阿哥胤禛就从大觉寺赶了回来,一脸风尘仆仆,直奔养心殿。见康熙还在睡着,才松了口气,转身对洛璃道:“我已经让人去查粮草的事了,初步看来,是押运官故意拖延,导致粮草没能及时送到。”
“是八阿哥举荐的人?”
“是。”胤禛的脸色沉得像要滴出水来,“我已经下令把那个押运官押解回京,严加审讯。只是西北战事紧急,必须立刻派兵增援,还要运送新的粮草,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派谁去合适?”洛璃问道。
“十三弟最合适,他熟悉军务,又能征善战。”胤禛道,“只是……”
“只是八哥肯定会反对?”洛璃接过话茬,“他好不容易才让十三哥离开京城,绝不会轻易让他回去。”
胤禛点点头:“而且,十三弟刚从江南回来,还没歇口气……”
“国事为重。”洛璃道,“让十三哥去,我来想办法说服皇阿玛。”
胤禛看着她,眼神复杂:“璃儿,总是让你操心……”
“四哥说什么呢。”洛璃笑了笑,“我们是兄妹,本该互相扶持。”
接下来的几日,朝堂上因为西北战败的事吵翻了天。八阿哥一口咬定是四阿哥协调不力,才导致粮草不济,要求严惩四阿哥。四阿哥则据理力争,说是押运官故意拖延,还举荐十三阿哥前往西北增援。
双方争执不下,只能请康熙定夺。可康熙的病情时好时坏,根本无法临朝。
洛璃知道不能再等了。这日,见康熙清醒些,便趁机道:“皇阿玛,西北战事紧急,您可得快点好起来,定夺大事啊。”
康熙咳嗽了几声,缓缓道:“你四哥……举荐你十三哥去?”
“是。”洛璃点点头,“十三哥熟悉军务,又能征善战,让他去最合适不过了。”
康熙沉默片刻:“胤禩……怕是不会同意吧?”
“八哥是担心十三哥太累,才有些犹豫。”洛璃笑着说,“但他也知道国事为重,只要皇阿玛下旨,他一定会支持的。”
康熙看着洛璃,眼神里带着一丝了然,缓缓点了点头:“好……那就让你十三哥去……你拟旨……”
洛璃心里一喜,连忙让人取来纸笔,按照康熙的意思拟了旨。康熙看了看,虚弱地在上面盖了印。
旨意一下,八阿哥虽然不满,却也只能接受。十三阿哥领命后,立刻带着军队赶往西北。
看着十三阿哥离去的背影,洛璃松了口气。西北的事暂时解决了,但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八阿哥绝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在其他地方找机会反扑。
果然,没过几日,就传来消息,说负责押运粮草的那个官员在狱中“畏罪自尽”了。
洛璃听到消息时,正在给康熙喂药。她手一抖,药勺里的药汁洒了出来。
“怎么了?”康熙问道。
“没什么。”洛璃连忙擦了擦,“只是觉得有些可惜,还没问出幕后指使呢。”
康熙叹了口气:“不用问也知道……是胤禩做的……”
洛璃心里一惊:“皇阿玛……”
“他这是在杀人灭口。”康熙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这孩子……真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洛璃看着康熙失望的眼神,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康熙对八阿哥已经彻底失望了。
接下来的日子,京中的气氛越发紧张。八阿哥虽然没再闹出什么大动静,但暗地里的小动作不断。四阿哥则忙着处理西北战事的后续事宜,同时还要提防八阿哥的算计,忙得脚不沾地。
洛璃则守在康熙身边,一边照顾他,一边留意着京中的动静。她知道,决定大清未来的时刻越来越近了,而她,必须在这场风暴中,守护好自己想守护的人。
这日,洛璃正在给康熙读奏折,忽然听到殿外传来一阵喧哗。她皱了皱眉,刚想让人去看看,李德全就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
“公主,不好了!八阿哥带着一群大臣闯进来了,说……说要见皇上,逼皇上立储!”
洛璃手里的奏折再次掉在地上。来了,该来的终于来了。
她深吸一口气,对李德全道:“拦住他们!就说皇上正在休息,任何人不得打扰!”
“可……可他们人多势众,奴才们拦不住啊!”李德全急得满头大汗。
洛璃走到殿门口,看着外面黑压压的人群,八阿哥胤禩站在最前面,脸上带着志在必得的笑容。
“八哥,你这是想干什么?”洛璃冷冷地问道。
胤禩看着她,笑着说:“璃儿妹妹,别拦着八哥。皇上病重,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是来请皇上立储的。”
“皇阿玛正在休息,谁也不能打扰!”洛璃挡在门口,眼神坚定。
“妹妹,别不识好歹。”胤禩的笑容冷了下来,“这是国事,不是你能拦得住的。”
“只要我在这里一天,你们就别想进去!”洛璃挺直了脊梁。
双方僵持不下,气氛越来越紧张。就在这时,殿内传来康熙虚弱的声音:“让他们……进来吧……”
洛璃心里一沉,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她侧身让开,看着八阿哥带着一群大臣浩浩荡荡地走进殿内,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都要守住这最后一道防线。
康熙靠在软枕上,脸色苍白,却依旧带着一股帝王的威严。他扫了一眼殿内的众人,缓缓开口:“你们……想让朕立谁为储?”
八阿哥上前一步,躬身道:“儿臣不敢妄议,但朝中大臣都认为,八弟贤明,有治国之才,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请皇上立八阿哥为储!”
康熙看着他们,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容:“贤明?治国之才?”他看向八阿哥,“胤禩,你真的觉得自己能担此重任吗?”
胤禩的脸色微变,却还是硬着头皮道:“儿臣愿为大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一个鞠躬尽瘁。”康熙咳嗽了几声,“那朕问你,西北战败,粮草被劫,是不是你做的?”
胤禩心里一惊,连忙道:“皇阿玛明鉴,儿臣绝没有做过这种事!”
“没有?”康熙冷笑一声,“那押运官为什么会突然自尽?你敢说不是你杀人灭口?”
胤禩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儿臣……儿臣不知道……”
“不知道?”康熙的声音陡然提高,“那朕再问你,你和那些藩王勾结,是不是想逼宫?”
胤禩彻底慌了,“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皇阿玛!儿臣冤枉!儿臣绝没有勾结藩王,更没有想过逼宫!请皇阿玛明察!”
其他大臣也纷纷为胤禩求情:“请皇上息怒,八阿哥绝不是这样的人!”
康熙看着他们,眼神越来越冷:“你们都觉得他好?那你们可知,他为了夺嫡,不惜牺牲边关将士的性命?可知他为了铲除异己,不惜散布谣言,杀人灭口?这样的人,若是当了皇帝,大清迟早会毁在他手里!”
殿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康熙的话惊呆了。
康熙喘了口气,看向一直沉默的四阿哥胤禛:“胤禛,你来说,你觉得谁适合当这个储君?”
胤禛上前一步,躬身道:“儿臣认为,储君之位,应由皇阿玛定夺。儿臣定会辅佐新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康熙看着他,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好一个鞠躬尽瘁。”他顿了顿,用尽全身力气道,“传朕旨意,立四阿哥胤禛为皇太子,代朕处理朝政!”
这个消息像一颗炸雷,在殿内炸开。所有人都惊呆了,尤其是八阿哥,他脸色惨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皇阿玛!您不能这样对我!”胤禩疯狂地喊道。
康熙冷冷地看着他:“把他……给朕拖下去,圈禁起来!”
侍卫们上前,将疯狂挣扎的胤禩拖了下去。其他大臣也吓得面如土色,纷纷跪地:“臣等参见皇太子!”
胤禛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百感交集。他走到康熙面前,深深一拜:“儿臣谢皇阿玛信任。”
康熙看着他,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随即头一歪,彻底失去了意识。
“皇阿玛!”洛璃和胤禛同时喊道,冲上前去。
太医匆匆赶来,诊脉后,摇了摇头,沉痛道:“皇上……驾崩了……”
殿内一片哀嚎。洛璃看着闭上眼睛的康熙,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她知道,一个时代结束了,而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始。但她也知道,这新的时代,绝不会平静。
八阿哥虽然被圈禁,但他的势力还在,那些藩王也不会善罢甘休。未来的路,依旧充满了风雨。
洛璃擦干眼泪,看着身边的胤禛,眼神坚定。无论未来有多少风雨,她都会站在他身边,陪他一起面对。因为她知道,只有胤禛,才能带领大清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而她,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夜色渐深,养心殿的灯火依旧亮着,只是那药味,似乎终于淡了些。洛璃知道,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最漫长的。但她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光明。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