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伦理所的思考期从静默吊唁室的吱呀开门声开始。回来已经第七天了。
晨雾还未散,引导员持着权限卡站在廊下,铜铃在他腰间轻晃,低频共振像极了原史金銮殿那夜,殿角悬铃被夜风撞出的余响。“1018组,观测时间三十分钟,期间禁止物理接触,禁止语言干预。”
舱门滑开的瞬间,寒气先一步裹住两人。不是节点城恒温系统的凉,是浸过血与霜的冷——全息原史重构的殿门如山,朱红绫缎半掩着阶前暗褐的痕迹,青铜钟悬在梁上,钟口凝着一层虚拟的冰。谢砚鹤下意识攥紧了袖中的铜铃,指腹触到“鹤”字的刻痕时,场景里的钟鼓恰好在三通后骤停。
他们看见了自己的死。年轻的君主(那是段子幽的原身)在明亮的刀面里咳出暗红的血,玄色朝服落地时轻得像片枯叶;谢砚鹤的原身跪伏在阶下,指尖还握着快滑落的毒酒,墨迹在血水里晕成模糊的云。段子幽的指节瞬间泛白,指甲嵌进掌心,却挤不出一滴眼泪——隔着全息投影的虚实界限,连悲伤都像被冻住的河。
“不能说话。”引导员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伦理所特有的冷静。谢砚鹤没有回头,只是在空气里朝段子幽的方向虚握了一下——掌心对着掌心,相距半尺,却像握住了当年雪夜在青溪村共握的那把修渠铁铲,稳得能托住彼此的震颤。
“十步外,孩子就要死。”段子幽的手背青筋突起,指尖悬在观测仪的“干预”按钮上方,那按钮泛着红光,像极了当年朝堂上的那把刀。谢砚鹤盯着地平线尽头的熵值监测波形,冷声按住他的手腕:“我们在记录‘下一次介入的入口’。现在伸手——阈值炸,整个青溪时空都会分岔湮灭。”
风猛地灌进耳道,火舌顺着桃枝一寸寸爬升,将孩子的影子拉得细长。段子幽的指尖颤了一下,那种震颤和当年从修复仓醒来时,泡沫擦过指腹的痒意惊人地相似——原史的死是梦,青溪的火是真,虚与实的交缠里,他第一次分不清哪里才是活着的边界。
他忽地笑了,笑意锋利得像刀背反光:“老谢,我忽然明白了——这边是真实,才疼;那边像梦,才不疼。”谢砚鹤按下观测仪的记录键,火光被量化成跳动的波形,哭声被转码为冰冷的数据。他侧头看段子幽,眼底映着坡下的火海:“疼才算数。疼过的地方,才留得住人。”
观测仪的屏幕上,粮价、疫源、迁徙三项指标不断攀升,像三根拽着心口往下坠的绳索。他们都懂,这种不介入的旁观,是时空伦理所最残酷的规则——它迫使你承认自己的界限,然后在界限边缘,找到最精准的救赎切口。
在节点城旋转的银色罗盘轮廓中,位于“伦理中枢区”核心的时空伦理所,是所有平行时空的“因果守夜人”。它并非冰冷的监管机器,而是以“因果守恒”为铁律、以“人道干预”为温度的规则制定者与守护者——既要阻止失控的时空篡改引发维度崩塌,也要为陷入绝境的文明保留“低熵救赎”的可能,谢砚鹤与段子幽所在的1018组“双铃共振者”,便是其意志在各时空的延伸。
往事:说起来段子幽一开始只是文员,当时领导看这小伙子人高马大的,被叫过来顶班,至于每次几个人介入也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俩人合作过很多次,几乎每次都处理的很好。
再说说时空伦理所的核心职能:三重身份筑牢时空防线。
时空伦理所的使命贯穿“预判-执行-沉淀”全链路,每一项职能都对应着时空存续的关键环节,既防患于未然,也补漏于已然。
1. 时空熵值监测者:预警“因果裂缝”的哨兵
伦理所底层的“熵值运算核心”是节点城的“时空雷达”,二十四小时接收来自百万平行时空的量子信号,将各时空的混乱度转化为可视化的熵值曲线。当某一时空出现异常波动——可能是本土文明研发出未成熟的时间技术,也可能是外部势力非法介入篡改历史,曲线便会跃出安全阈值,触发不同等级的警报。
例如燕云十六州时空曾因辽宋边境战乱加剧,民生凋敝导致熵值骤升,运算核心在七十二小时内便锁定异常根源:地方豪强私铸兵器破坏资源平衡。警报触发后,伦理所立刻调取该时空的原史档案,为介入小组制定“以冶铁技术改良替代直接平叛”的干预方案,从源头遏制熵值进一步恶化。值得注意的是,核心会自动标记“绝对时间点”,如某文明的诞生节点、关键科技突破时刻等,这些节点不可干预,成为伦理所的“不可触碰红线”。
2. 干预行动统筹者:调配“救赎力量”的枢纽
当熵值警报确认需要介入时,伦理所的“任务调度司”会根据时空特性匹配最合适的“因果摆渡人”小组。不同于简单的“派军镇压”,其核心原则是“低熵干预”——以最小的时空扰动实现最大的秩序修复,避免因过度介入催生新的悖论。
在农耕世界防疫任务中,调度司并未直接投放现代疫苗,而是结合该时空的艾草资源优势,让段子幽以“药农”身份推广艾草防疫技术,谢砚鹤则以“账房先生”身份优化资源分配。这种“本土化适配”的干预策略,正是伦理所制定的行动纲领:干预者需剥离节点城记忆以避免“上帝视角”干扰,仅保留核心技能融入本土,确保干预效果与时空肌理自然契合。同时,调度司会为每组配备“共振手环”,实时监测干预进度,一旦出现超出方案的行动,便会触发“时空锚定”强制召回。
3. 判例规则沉淀者:书写“时空法典”的史官
伦理所顶层的“判例档案馆”是所有干预行动的“成果结晶”,这里存放着历代小组的任务报告、时空数据与民生变化记录,形成可复用的“伦理判例库”。每一份判例都像一颗星辰,被镌刻在“失败墙”与“荣光壁”上——失败的判例警示后人规避风险,如某小组曾强行改写王朝更迭导致时空分岔湮灭;成功的判例则成为模板,如1018组在青溪村推广双记账法的案例,便被纳入“农耕文明资源优化”专题判例,供后续小组参考。
这些判例并非一成不变,伦理所的“规则审议委员会”每十年会结合新的时空案例修订细则,例如随着星际贸易的发展,新增“跨时空资源交易伦理规范”,明确可流通的资源品类与交换比例,避免文明间的资源掠夺。
时空伦理所采用“中枢-分支-执行”三级架构,确保规则落地的精准与高效,各层级既相互制约,又无缝衔接。由“伦理九席”组成,成员均为有百年以上任务经验的资深“活判例”,负责审定重大干预方案、修订核心规则,裴砺等多人作为委员会常任委员,曾主导制定“双铃共振者搭档规范”,明确搭档间的记忆共享与风险共担机制。
谢顾问所在的是技术研发司。这里有熵值监测司、任务调度司、判例档案馆、技术研发司等六大部门。其中技术研发司为干预行动提供支撑,如为1018组研发的“共振铜铃”,既能实现跨时空通讯,又能同步监测使用者的生命体征,便是该司的成果。
每个小组甚至很多组合都给自己整一个牛逼或者好听的组名。虽然都是“因果摆渡人”小组,但也有出任务方式不同分为“双铃共振者”“星轨执笔者”等不同类型,小组需定期向伦理所汇报任务进展,接受判例合规性审查,确保干预行动不偏离“因果守恒”原则。
看起来伦理所是一个可以体验不同人生的工作,可是能力越大,限制越多,你是自由的,但没有什么自由。
时空伦理所的存在,并非为了构建“绝对秩序”的牢笼,而是在“不可干预”与“必须干预”之间划出弹性边界。它禁止任何为满足私欲的时空篡改——如有人试图回到过去拯救亲友,可能引发悖论导致世界崩塌;但当某一时空面临灭绝危机,如瘟疫、战乱导致人口锐减时,它会主动启动干预程序,为文明保留火种。
就像谢砚鹤与段子幽在静默吊唁窗口所见的原史遗憾,伦理所虽不能改写那些“已闭环的悲剧”,却能让他们将遗憾转化为救赎的动力——在其他平行时空守护类似的生命,让原史的遗憾在新的时空中得到温柔补偿。这正是时空伦理所的终极意义:以规则守护时空存续,以温度照亮文明前路,让每一条星轨上的生命,都能在因果的框架内,拥有向阳而生的可能。
连更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时空伦理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