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至中盘,局势胶着。
黑子虽占尽先手,处处扩张,隐有合围之势,却始终未能将白子彻底绞杀。犬牙交错,白子在层层守御之中亦悄然觅得生机,于右下角撕开一道口子,反客为主,竟也围出了一片不小的实地。
“一味固守,便失了锐气。”他两指执黑子,轻轻于棋盘边沿一敲,“棋盘之上,寸土必争。你这般处处退让,看似周全,实则已将大片江山拱手让人。”
崔明禾拈起一枚白子,垂眸思忖片刻,反驳道:“陛下一味猛进,根基不稳,看似占尽上风,焉知不会被人釜底抽薪,一夕倾颓?”
这枚白子最终不疾不徐落于棋盘左上角,一处看似无关紧要的闲位。
“况且锐气太盛,终归是失之章法,伤人伤己。陛下以为然否?”
“有道理。”他欣然同意,又落一子,“然而朕以为,兵者,诡道也。若非如此,如何能从泥淖里杀出一条血路?”
那一子正点在白子大龙的眼位上,狠辣,精准,直插要害。
崔明禾心头一凛。
这一手,几乎是断了她大半生路。
她蹙眉沉思良久,方才在另一处落下白子,勉力支撑。局势急转直下,白子顷刻间陷入苦战。
“你这般处处设防,纵使固若金汤,终究会防不胜防。”他并不急着收官,于她死守的重围中从容落子,步步紧逼,“你又何必心存侥幸,以为只守不攻便能明哲保身?”
“陛下教训的是。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徒增无谓伤亡。”
“朕倒是好奇,”萧承懿又悠然道,“你这棋师从何人?崔太傅的棋路,可不是这般模样。”
崔明禾眉心一蹙。
“家父公事繁忙,不曾亲授。不过是自个儿寻了本棋谱,胡乱下的。”
“胡乱下的,便能有这般章法?”萧承懿轻笑,“可见是用了心的。只可惜,棋谱终究是死物。纸上谈兵终觉浅。”
崔明禾心念电转,索性顺着他的话头往下探,大胆将话引申上了朝政:“陛下说的是。便如这朝堂,亦非几本圣贤书便能读得通透。譬如诸位大人看似水火不容,实则互为表里。陛下以周大人为刀,以杨大人为鞘,一收一放,游刃有余。这等帝王心术,确非奴婢这等只知棋谱的凡夫俗子所能窥破。”
话音强自平稳,面上一派平静,心湖却已掀起微澜。崔明禾额角细碎汗珠蹭上鬓发,乌发濡湿贴着额角,越发衬得她那张脸莹白如玉。
“你倒敢说。”萧承懿也不动怒,只将手中棋子抛了抛,复又接住,“朕还以为,你会更关心镇北侯府的近况。”
崔明禾执子的手蓦地收紧。
谢珩。他竟在这时,提起谢珩。
“世子风流不羁,乃京中一景。如今既已回京,想必自有他的快活逍遥处,何须奴婢关心?”
“是么?朕听闻,他此番游历归来,性情收敛不少,倒不似从前那般张扬了。”他话中带话。
“人总是会变的。”崔明禾滴水不漏。
“不错,人总是会变的。”萧承懿颔首,最后一子彻底截断了白子的最后一口气,“譬如这盘棋,你若早些弃了这几子,未尝不能在别处另起炉灶。可你偏要死守,最终,不过是满盘皆输。”
随着他话音落下,棋盘上大片白子已成死棋,一招锁喉,再无转圜余地。
崔明禾将棋局盯了半晌,手中余下的白子随手丢回棋罐中,投子认负,懒洋洋打了个哈欠。
棋局已乱,胜负已分。
“你并未尽全力。”萧承懿却道。
她心道她若当真拼尽全力,此刻怕是输得更难看。
萧承懿唇角无声弯了弯,拎起茶壶,慢条斯理替她对斟一盏,转了话头:“你先前数落得是。三更半夜扰你清梦,是朕的不是。”
“陛下有这等自觉,真是万民之福。”
“自然。”他端起杯盏啜了一口,“所以——”
“朕决定留下来陪崔大姑娘守岁,权当赔罪。”
“?”
崔明禾一口茶哽在喉头,险些呛出咳嗽。
“朕一个人在那冷冰冰的殿里,只听得见风声。这除夕夜总得寻个舒服的地方守岁,才不算辜负。”
她终于抬起眼,正正对上他含笑的眸子。那双深不见底的凤目正清晰地映出她此刻微怔的模样,还有窗外透进来的、暧昧的红光。
“陛下要去哪里守岁,奴婢不敢过问。只是奴婢已乏了,正预备歇下,可没精神陪陛下守岁。”
她说着,便作势要起身。
萧承懿却不急不缓地按住她的手腕。
“乏了?那正好,朕也乏了。不如一道歇下,在梦里守岁,岂不更新奇?”
“——萧承懿!”
崔明禾脸上那层薄薄的绯色霎时加深,又羞又恼,连名带姓地斥他,“你还要不要脸!”
“脸?”他反倒低低地笑起来,“那东西,当年学宫辩难不就让你给撕了么?如今再问朕要,晚了。”
他三言两语便将旧事翻出,堵得她哑口无言。
崔明禾抽出自己手腕,转身就要走。
“站住。”
身后悠悠然传来一声,她装聋作哑,扫过去一个眼风,偏偏萧承懿反客为主地朝她招招手:“傻站着做什么?过来坐,尝尝新得的白牡丹。听郑才人说你前些日子与她御花园里品茗赏梅,颇有逸趣。”
她不想坐,想咬人。
然而到底咬不得,她轻轻磨了磨牙,老老实实挪回去,挪到案几另一边。
“陛下要瞧郑才人就去瞧,郑才人温婉知礼,自然比我这不知进退的强出百倍。”
“朕没瞧郑才人。”他搁下杯子,“朕是在瞧你。”
“哦,那陛下看够了没有?”
“不够。”
“脸面都看穿了也看不出花来。”
“是朕想看。”他慢悠悠从怀里摸出个明黄锦囊,“御赐‘万岁平安’锦囊一枚,换崔大姑娘安生陪着喝杯守岁茶,不为过吧?”
明黄锦囊上金线盘着吉祥云纹,里头硬邦邦坠着个东西,瞧不清。
“陛下该去赏那些温婉贤淑、翘首盼您垂怜的娘娘小主。值此良宵,何必在我这‘粗鄙无知’之地消磨?没得污了圣耳。”就着茶水抿了抿濡湿的唇,逐客词说来道去又绕回这一码。
“朕偏要消磨,朕偏觉着此间天高海阔,远胜六宫温香粉窟。”
“强词夺理。”
“崔大姑娘教得好。”
她被他这泼皮无赖劲勾得想冷笑,索性不再争辩,任他自斟自饮。窗格被宫外远远传来的喧嚣丝竹衬得愈发寂静。
那盏“白牡丹”清芬渐起时,竟也品出三两分“共坐不语亦得闲”的荒唐宁静。去岁除夕佳节,于长信宫中,于众亲膝下。而今时运都转,竟当真和这年少时看不上眼的一同闲棋茶话。崔明禾咂摸出一点荒唐的造化弄人之意。
萧承懿不再逗她说话,只安静剥一盘松子。玉白饱满的仁儿一点点堆在白瓷小碟里,推至她手边。
崔明禾不动,也不看他。
萧承懿长指敲了敲桌面。
她终于拈起一枚松仁,慢腾腾抿入口中,齿颊留香。
“爆竹声响了。”萧承懿忽道,侧耳听见宫墙外遥远的噼啪。
“嗯。”
窗外烟火炸响的噼啪声渐次浓密,隐隐约约透过窗棂传来。此处地势不高,瞧不见远处冲宵的烟花,只闻其声。
他起身踱至西窗下,抬手推开半扇。“听个响也是好的。”
“烟火声,远胜丝竹。”他又道。
她没有应声。
火树银花之声掺着寒风呼啸着涌进来,扶摇宫中仅有的一点红随着火光摇曳生姿。崔明禾眼波落在他挺拔如松的侧影上。
“新年吉安,崔大姑娘。”
崔明禾眼皮子沉沉坠着,睫毛如主人一般恹恹地耷垂着。
“困了?”
“唔。”她含糊应。
“还早。”萧承懿又坐回来,手上动作慢悠悠碾去松子外壳,仁肉捻在指腹慢转,垂眸暼一眼,落到盘中垒起的小山上,“江南旧时的除夕也这般。守岁要守到东方既白,鸡鸣时分。”
“江南?”困意像潮水拍岸,崔明禾强撑一线清明。
“嗯。”他似乎等着她这一问,这才悠悠道,“秦淮河上有灯船,彻夜不休。两岸都是卖各色玩意儿的摊子。面人、糖画、走马灯……”
崔明禾模糊想起些听闻,关于坊巷烟火缭绕的市井岁末。
“彼时年少,囊中羞涩,常对着面人摊子一蹲就是大半宿。”他低笑一声,“只盼着摊主开张时,能捏个像样的虎头面人给朕。”
“后来呢?”她问得敷衍,支颐勉强撑着。热气熏蒸着眼睫,眼前一片迷濛光晕。
“后来?”他意味深长,“自然是走了——”
崔明禾在模糊中应一声:“摊主嫌你碍眼,赶你了?”
萧承懿但笑不语。
灯花噼剥。
烟火焰色在窗纸上投射出明明灭灭的光影,温热的茶汤气息氤氲在相对而坐的方寸之间。殿内熏笼暖意融融,而眼前人闲坐对饮,松子堆砌如山,透出些令人昏聩的安闲。
他不再拿那副帝王沉凝的面具压她,不再明枪暗箭试探撩拨,只是这般稀松平常坐着,剥一盘松仁,竟无端显出几分少年太学时独坐回廊下捧书翻弄的旧影。
窗外爆竹声越发热闹,隐隐盖过那人接下来的话。崔明禾移开目光,她不知道他后来说了什么,也并不在意。
只是安静坐着,任凭窗外喧嚣烂漫,任凭心湖被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没顶。
第一卷完啦[加油]撒花 第二卷是少年游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9章 手谈守岁共忆江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