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揍敌客家的工作狂 > 第92章 帕里斯通的幸福悖论(八)[番外]

第92章 帕里斯通的幸福悖论(八)[番外]

黎明的光线透过窗户,将房间内漂浮的微尘照得纤毫毕现。金和帕里斯通之间的沉默不再是单纯的震撼或困惑,而是逐渐沉淀为一种对自身认知体系的审视与拷问。

帕里斯通微微低着头,视线落在自己交叠的手上,但目光却仿佛穿透了皮肉骨骼,直抵思维的最深处。他脑海中如同高速放映机般,回溯着匿名者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论点。

“一般来说,人在爱与被爱之中,似乎会觉得幸福……”

这是他自己的开场白,是引动这场风暴的起点。匿名者接过了这句话,然后用它作为基石,构建起了颠覆他世界的整个论证大厦。

突然,帕里斯通的呼吸几不可察地微微一滞。一个被他忽略的至关重要的细节,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瞬间照亮了思维的盲区。

匿名者全程没有说谎。

这个认知像冰水一样浇遍全身,让他感到一种战栗般的清醒。

从质疑他“以恨为食”的逻辑,到指出他被尼特罗、比杨德、金需要和认可的事实,再到引用他因尼特罗去世而落泪的证据……匿名者使用的,全部都是客观存在无法辩驳的事实和逻辑推导。他没有捏造任何信息,没有进行任何人身攻击,他甚至没有使用任何情绪化的词汇。他只是陈述。

那么,基于这个前提,匿名者最后提出的那个关于其自身动机的看似荒诞的假设——我可以为了追求我的幸福,而主动选择成为一个精神变态——难道不也应该被视为一种基于其自身逻辑的极有可能是真实的陈述吗?

如果匿名者是一个惯于欺骗和操纵的人,他完全可以在之前的交锋中掺杂谎言以增强效果,但他没有。他选择了最难,但也最坚固的路径——纯以真相和逻辑取胜。

那么,他有什么理由在最后关于自身的陈述上撒谎?

除非那不是撒谎。

帕里斯通的瞳孔微微收缩。

除非,那是真的。

匿名者,这个智慧高绝手段精妙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存在,他之所以能如此精准地剖析帕里斯通,正是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条路的先行者和成功实践者!

他理解了在爱与被爱(广义的联结与认可)中获得幸福是人性深处几乎不可动摇的底层需求。但他同样认识到,世俗意义上的好人路径,充满了不确定性,脆弱性和令他感到无趣的平庸。

于是,他选择了一条更高效更刺激也更符合他自身能力禀赋的路径——主动地清醒地、策略性地,构建一个精神变态或异常者的人格面具和行为模式,以此来作为一种独特的手段,去高效地获取和维系那种他所追求的高质量高强度的被需要与被认可的深层幸福联结!

他不是感受不到爱与联结的温暖,恰恰相反,他可能是对那种深层联结的质量和强度要求过高,以至于无法满足于普通途径,才另辟蹊径!

他想通了匿名者为什么能提出帕里斯通是幸福的这个结论——因为匿名者本人,正是通过类似的方式,获得了属于他的幸福!他亲眼见证,甚至亲身实践了这种扭曲的幸福路径的可行性,所以他才能如此笃定,如此不容置疑地在帕里斯通身上指认出同样的模式!

帕里斯通猛地抬起头,看向金,眼中闪烁着一种混杂着极度明悟和冰冷警惕的光芒。

“金先生,”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异常清晰,“我想我明白了,我们之前都陷入了一个思维盲区,一个由我自己亲手设置的盲区。”

金被他眼中骤然迸发的锐利所摄,凝神问道:“什么盲区?”

“我一开始说的,‘人在爱与被爱之中,似乎会觉得幸福’,”帕里斯通一字一顿地重复着这句话,仿佛在咀嚼其中的每一个字,“这句话本身没错。但错的是我,以及可能很多人,对这句话的隐含解读。”

帕里斯通站起身,开始在房间里缓慢踱步,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带着穿透力。

“我们潜意识里认为,能在爱与被爱中获得幸福的人,必然应该是温暖的善良的符合主流道德的,或者说,至少是正常的。我们下意识地将获得幸福的方式与幸福主体的道德属性捆绑在了一起。”

帕里斯通停下脚步,看向金,眼神如同解剖刀。

“但这根本就是两回事!匿名者先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一个顶级的聪明人,一个拥有高超手段的存在,他同样可以渴望并获得深度的联结与认可,但他完全可以选择用一套惊世骇俗的,甚至被常人视为变态的手段,去高效地实现这一目标!”

“获得幸福,不代表就一定要做个好人!”帕里斯通的语气带着一种打破枷锁般的畅快,“更不意味着,获得这种幸福的人,不能同时拥有顶级的智慧和冷酷的手段!这两者,完全可以并存于一体!”

帕里斯通指了指自己,又仿佛在指向那个匿名的存在。

“我和他,或许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我们都获得了某种形式的高质量的被需要和被认可,我们都身处核心,参与着影响世界格局的事务。我们都感到了满足,或者说,幸福。”

“但我们的手段……”帕里斯通的嘴角勾起一个冰冷的了然的弧度,“我的手段是制造混乱、汲取怨恨,以□□自居。而他的手段,可能就是精心设计思维陷阱,引导他人认知。表现形式不同,但其内在的驱动力,或许都源于对那种高强度、高质量精神联结的追求,以及利用自身优势去高效获取这种联结的策略选择!”

金的脸色也变得无比凝重。他完全跟上了帕里斯通的思路。这个推论,比之前任何关于匿名者目的的猜测都更加合理,也更加可怕。

“所以,你怀疑……”金缓缓说道,“匿名者他自己,就是一个为了幸福而扮演精神变态的成功案例?所以他才能一眼看穿你?”

“不是怀疑,是几乎可以肯定,”帕里斯通的眼神锐利如刀,“否则无法解释他那种笃定,以及他最后那段关于自身动机的陈述。那不是一个假设,那是一个自白。”

“我们之前所有的困惑,所有的矛盾,此刻都有了一个完美的解释,”帕里斯通的语气带着一种抽丝剥茧般的冷静,“为什么他的手段如此熟悉又如此陌生?为什么他的逻辑能精准地刺穿我的防御?为什么他既像超然的观察者,又像投入的玩家?为什么他羡慕我,又为什么他能如此笃定地指出我的幸福?”

帕里斯通停下脚步,直视着金,一字一句地说道:

“因为,他走的是另一条路,一条与我起点相反,方向却可能交错的路。”

这个结论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

帕里斯通忽然觉得极其讽刺,又无比有趣。他低低地笑了起来,笑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有些诡异。

“太有意思了。金先生,您不觉得吗?我和他,目的可能截然相反。”

“目的截然相反,却在做着一模一样的事情吗?”帕里斯通低声自语,像是在品味着世间最奇妙的悖论。

他帕里斯通,宣称以恨为食,享受混乱,他的行为客观上却让他获得了被顶尖人物需要和认可的“幸福联结”。

而匿名者,自称为了维系“幸福联结”,而主动选择成为“精神变态”,他的行为客观上则展现出了顶级的智慧,操控力和或许同样是享受混乱与博弈的倾向?

一个是从“恨”出发,意外收获了“幸福”的实质。

一个是从“幸福”出发,主动选择了“恨”(或异常)的形式。

两条路径,南辕北辙的起点,却可能通向一个相似的行为模式,甚至可能在某个点上……交叉了?

“太有意思了……”帕里斯通忍不住笑了起来,但这次的笑容里,没有了之前的沉醉,而是充满了更加冷静更加警惕的探究,“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匿名者先生,他比我之前想象的还要危险得多,也有趣得多。”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高深莫测的对手,更是一个行走的活生生的证明了某种极端生存哲学可行性的典范。

金也彻底理解了帕里斯通的震撼。这不仅仅是智力上的较量,更是存在方式上的碰撞。匿名者用实际行动向帕里斯通展示了一条他从未设想过的道路——一条将幸福与异常、情感与冷酷完美融合的道路。

“我宣称以恨为食,享受混乱,潜意识里或许是为了掩盖和维系那份过于圆满的幸福,让它保持异常的刺激感。”

“而他,可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追求深度联结的幸福,却主动选择了一条被视为变态的、充满智力挑战的路径来实现它,因为这最能满足他对联结质量的要求,也最能发挥他的优势。”

“我们一个可能是在无意识中用恨守护爱,一个可能是在有意识地用变态追求爱,”帕里斯通总结道,语气带着一种荒谬的赞叹,“目的看似南辕北辙,一个向内宣称恨,一个向内追求爱,但外在的行为模式——利用高超手段维持异常性,身处核心被顶尖人物需要——却做着一模一样的事情!”

这个认知让他感到一种毛骨悚然的契合感。

但随之而来的,不是找到同类的亲近,而是更加深沉更加冰冷的警惕。

帕里斯通的脸色迅速冷静下来,甚至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严肃。

“金先生,”帕里斯通的声音低沉下去,“如果这个推断成立,那么匿名者的危险性,需要重新评估。”

“怎么说?”金也感到了气氛的变化。

“一个无意识的遵循本能的变态,和一个有意识的清醒地选择并完美执行变态策略的智者,您认为哪一个更可怕?”帕里斯通反问,不等金回答,他便继续说道,“前者可能还有其行为的边界和逻辑惯性可循。而后者他没有任何底线,因为变态只是他的工具,他的手段可以为了终极目的而无限调整、无限优化。他更加灵活,更加不可预测。”

帕里斯通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墙壁,看向未知的远方。

“我因为长期和十二□□些……嗯,相对正直甚至单纯的人周旋,”帕里斯通毫不客气地点评道,“不知不觉间,竟然也产生了获得幸福需要是好人这种可笑的刻板印象。以为世界上的聪明人,大多会选择更经济更安全的路径。但我错了,大错特错。”

帕里斯通回想起自己和十二支的争斗,那些家伙秉持着所谓的正义和信念,固然坚定,但在手段和思维的灵活性上,确实常常被他玩弄于股掌。和这些人打交道久了,他不知不觉形成了一种偏见——认为拥有强烈情感联结和幸福感的人,是无法同时拥有顶级的冷酷,算计和非常规手段的。

“十二支不够聪明,不代表其他人也不够聪明。不够聪明的人,或许会选择压抑**,或选择平庸的幸福。但真正顶级的聪明人,像匿名者,像……或许也包括我,”帕里斯通坦然承认,“我们完全有能力,也有胆量,去选择一条最契合自身最能发挥优势,哪怕在世人看来离经叛道的路径,去追求我们想要的终极目标——无论是混乱的乐趣,还是高质量的联结。”

“匿名者让我看清了我自己,也顺便给我展示了另一种存在的可能性。”帕里斯通最后说道,他的眼神已经彻底冷静下来,那是一种遇到了真正对手,并且意识到其巨大威胁后的猎食者般的警惕。

“他不仅仅是个观察者,或者玩家。他是一个已经成功的实践者。他证明了这条路的可行性。而现在,他或许正在观察,我这个无意识的同行者,在被他点醒之后,会走向何方。”

“这盘棋,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还要深。”

金沉默地听着,他知道帕里斯通是对的。匿名者的形象,从一个高深莫测的对手,变成了一个更加复杂更加贴近本质,也因此更加危险的镜像。

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智慧的挑战,更是一个关于存在方式的活生生的示范和质问。

如果匿名者真是一个为了维系自身幸福而选择成为精神变态的存在,并且成功实践,那么他的思维模式,行为逻辑和最终目的,都将与纯粹的□□或疯子截然不同。他可能拥有更加稳固的内核,更加长远的规划,以及更加难以预测的善意或恶意。

因为他的所有行动,最终都服务于那个核心的“幸福联结”。为了维系这个联结,他或许可以做出任何事情,包括帮助别人,也包括毁灭别人。

帕里斯通重新坐回沙发,姿态依旧优雅,但整个人的气场已经截然不同。之前的亢奋,被剖析的震动,甚至那份无奈的承认,都已经被一种更加内敛更加冷静的斗志所取代。

他知道了自己是谁,也隐约窥见了对手是谁。

这里帕里斯通的推测都是对的,匿名者的人设的确如此。

与自己截然相反的另一个自己。一个目的、起点、内在驱动力完全相反,却在行为模式、能力层级、甚至可能连最终达成的客观状态都高度一致的镜像。

帕里斯通应该是第一个有这种镜像的吧,因为幸福美满的精神变态我也只见过帕里斯通一个啊[无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2章 帕里斯通的幸福悖论(八)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折竹碎玉

狩心游戏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