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福跟媳妇将剩下的客人送走后,手脚麻利地将摊位收拾好就赶去了柳村。
此时刚过午时,村中的无事干的婆子、婶子们都聚在村口的大槐树下唠家常。瞧着两人赶着驴车进来,纷纷投去探究的目光。
毕竟张成福和张春来一瞅就是县城人,穿的也好,还赶着个驴车,一看家里条件就不错。
有人好奇两人的身份,猜测莫不是谁家城里的亲戚来了。
还有人猜测莫不是村里谁家闺女说亲,人家来相看了。
一时间家里有闺女的都纷纷羡慕起了那个“说亲的小闺女”,命真好呀,这就要嫁到县城去了。
众人伸长脖子眼巴巴地瞅着张成福两口子,准备瞧瞧两人究竟去哪家,结果望眼欲穿地看着两人的驴车停在了顾家门口。
顾家!!!
众人眼睛一下瞪大了,这顾家现在就剩顾岛一人了,难不成是顾岛城里的亲戚。
大家心里好奇得紧,但又不敢真的去听墙角。生怕顾岛发现了,又开始犯浑偷她们家鸡。于是几人只能借着聊天做掩饰,缓缓往顾家门口挪。
刚挪到顾家墙根处,就听着里面传来几声爽朗的笑声。
“顾兄弟,你都不知道今个生意有多好。那两大碗浇头刚摆上,就有人来要了。这一开始卖就收不住,刚到晌午就卖完了。”
“是呀,今光揉面都给我累坏了。”张成福转着酸痛的手腕,言语虽是抱怨的,但是个人都能听出他语调中的欢快,显然也高兴坏了。
“顾兄弟,咱们做浇头这个事情我看就这么订下来吧。我们还想多要点,你看每种浇头要个25份咋样。”
自然是可以的,不过顾岛还是提醒道:“如今天气虽然不热,但浇头还是当天现炒得好吃,万一卖不完放到第二天可用不了了。”
张春来没想到顾岛担心这个,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顾兄弟你就放心好了,肯定卖得完。就算有剩余的,我和你张大哥也绝不可能放到第二天卖。那种缺德事,咱可不干。”
张成福在一旁重重点头,就差指天发誓给顾岛看了。
顾岛见此放下心来,“行,那我明日就按25份的量做,还是那个时间你们来取。”
“好嘞。”说完张春来从怀里掏出一串铜板递过去。
顾岛低头一看吓了一跳,这一串铜板少说得有200文了,这是把明个浇头钱全给他了。
“嫂子,你这是——”
话没说完,就被张春来打断,“顾兄弟,嫂子也看出来,你是个实在人。以后就不付什么定金了,咱就定多少给多少。你也别跟嫂子推剧,嫂子知道你缺钱。”
张春来也是晌午从柳河那听了一耳朵,原来顾岛还有个生病的小夫郎。
家里有病人的滋味她清楚,当初她公爹身子不好时,家里的钱跟流水一样往外淌。要不是这几年靠着摊位攒了些家底,还真扛不住这么花。
再者,她都决定以后就从顾岛这里拿浇头了,也想在顾岛这提前卖个好。
顾岛猜出了几分张春来的心思,但心里依旧有些感动。不管张成福夫妻俩究竟有何目的,人家愿意信任他、帮助他,都让顾岛心里暖暖的。
“行,既然嫂子信任我,那我就收了。不过亲兄弟都得明算账,以后这浇头有个什么问题,嫂子尽管跟我说,不用跟我客气。”
张春来乐呵呵的,“顾兄弟的浇头怎会有问题,我夸都来不及呢。”
两人接着又唠了几句家常,这才不舍地从顾家离开。
人一走,顾岛喜滋滋拿着钱进了里屋。
屋内景尧早已将外面的情况听得一清二楚,见顾岛的浇头卖得好,他丝毫没觉得诧异,反倒一脸理所应当,甚至心情都跟着雀跃了几分。
“小尧,你看。”
顾岛走进屋内,将刚赚到手的一串铜板拿出来给景尧看。
他也没想到做浇头能赚这么多,都快赶上他接酒席了。
景尧看着这一串铜板心里也高兴,当即夸了两句,但又没忍住戏瘾发作。
“可惜我身子弱,帮不上夫君什么忙,还给夫君拖后腿。”
顾岛见不得他这么说自己,“小尧瞎说,你才不会拖后腿呢。等我下次去县城给你买身新衣穿,小尧穿上肯定好看。”
顾岛在脑海里想象景尧穿上新衣的模样,不由得脸颊一红。
景尧挑了挑眉,没想到顾岛竟会提出先给自己买衣服。能有件新衣,他自然不会拒绝,但嘴上说的却是。
“我不要,给夫君穿,我整日在家穿什么都行。”
顾岛低头看了看景尧身上的旧衣,那是原身留下来的,早已洗得泛白。
景尧比他高些,肩膀也宽些,穿这件衣服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可就是这么不合适的一身衣衫,景尧却从未有半分怨言。如今好不容易赚了点钱,反倒惦记着他。
顾岛心下感动,抓着景尧肩膀的手微微紧了紧。
“我不缺,给小尧买。”
景尧:“夫君对我真好。”
顾岛面颊微红,低低嗯了一声。
两人很是温存了一阵,顾岛这才拿着钱出了门,准备再去买点鸡杂。这次他要多买些,放锅里慢慢卤着,那样做出来的鸡杂才是真的香。
他背着背篓朝外走,刚走到村口,就见原本早已离去的张成福夫妻俩,正在村口的大树下跟人唠嗑。
两人不知谈到了什么,笑得满脸褶子。
见顾岛出来,张春来急忙闭了嘴,扭身激动地冲他招了招手。
“顾兄弟,你怎么出来了。”随后注意到顾岛身后的背篓,“是不是要进城,我送你。”
有车坐自然没有走着去的道理,顾岛忙点头答应下来,三两下上了张春来的驴车。
车上顾岛问两人,“怎么现在才走。”
张春来笑笑,没好意思说自己听了大妈几句恭维,嘴一秃噜就把自己在县城摆摊卖面,顾岛给自己供浇头的事情说了。
还格外吹嘘了自己生意有多好,顾岛的浇头有多受欢迎。
生怕顾岛嫌她大嘴巴,她讪讪地打起了哈哈,“你们村的婶子们还挺和善的,没忍住就多聊了两句,我也好久没回村了。”
和善?
原谅顾岛实在没办法把这个词,跟村口那几位大娘联系起来。
那几位大娘顾岛虽不知叫什么,但顾岛从未从她们那里得到一点好脸色,每次瞧见他都是横眉冷对的。
甚至还带着点暗暗的防备,好像顾岛下一秒就要从她们身上偷点什么。
顾岛清楚这都是原身留下的债,但心里还是不免有些不舒服。不过他不打算跟张春来说这些,便跳过这个话题,转头聊起了别的。
等几人坐着驴车摇摇晃晃出了村口的大路,逐渐看不见身影后,柳村村口一下吵翻了天。
常做在村口的几位老太太都是村里的老人,最嫌弃不上进的后生,所以平日里最厌烦的就是顾岛。
可刚刚听那两口子说,顾岛不仅在村里接席面,还跟县城人做起了生意。给人家提供什么浇头,一天能赚上百文。
上百文是个什么概念,他们村最能干的后生,每天为了卖货天不亮就往县城赶,天彻底黑了才挑着扁担回来,一天也就赚这么多。
这顾岛,咋恁大的能耐呀。
不过几位老太太转念一想,顾岛那厨艺,还真说不定。
而且那小两口还说了,现在摊子生意好得不得了,以后只会越赚越多,那顾岛……
几位老太太摇摇头,都不敢往下想了。纷纷找借口告辞,准备回去跟自己家里人好好唠唠这事。以后对待顾岛,怕是不能跟以前一样喽。
不一会儿,在村头老太太的助力下,顾岛一天能赚上百文的消息就像长了脚一般在村里不胫而走。
还有人言之凿凿地说,顾岛马上跟他爹一样,要回县城开饭馆了。
等顾岛回村时,就发现村里人对他的态度……热情得不像话。
之前对他都是爱搭不理,甚至躲着他走。
现在……不管是熟的还是不熟的,只要看见他远远就扬起一张笑脸,乐呵呵地跟他打招呼,还亲切地喊他小岛。
顾岛满头雾水,但出于礼貌,还是友好地给了回应。
导致顾岛一路回来,脸都有些笑僵了。
到家后顾岛连背篓都没来得及卸,就直奔景尧的房间。
“看看,这件衣服怎么样。”
顾岛从身前的包裹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件水绿色的衣衫,虽然袖口的兰花缝得有些粗糙,但料子却是很好的。
景尧瞧着心里欢喜,当即披在身上给顾岛看,“怎么样?”
“好看的,果然很适合小尧。”
这件衣服是顾岛进店第一眼就瞧上的,虽然价钱有些贵,但一想景尧穿上的样子,顾岛还是狠心买了。
现在只觉得自己真没选错,景尧果然喜欢,而且穿上的样子……也甚是好看。
将景尧本就白皙的皮肤,衬得像玉一般。
“夫君对我真好,这衣服肯定不便宜吧。”
“没有,不贵的,一点也不贵,小尧喜欢就好。”
既然如此,景尧就毫不客气地收了。
离开景尧房间,顾岛将买来的鸡杂清理干净下进卤水中。
接着又去柳婶子家买了一些新鲜菜,为明日炒制素浇头做准备。
一切做好,天也黑了下来,顾岛简单收拾了一番就回房歇息了。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顾岛就从床上爬了起来。
总共50份浇头炒起来倒是简单,但前面备菜却是个费时间的活。为了能在张成福来之前将浇头全部做好,顾岛不得不更早起床准备。
好在总算是赶上了,将张成福两口子送走,天也才大亮。想着还早些,顾岛干脆又回去睡了个回笼觉,没想到这一觉竟睡到了日上三竿。
醒来就见景尧正坐在他床边,手里捧着半个窝头,一连哀怨地瞧着他。
“夫君,你醒了。”说一句,瞧一眼自己手里那又凉又硬的窝头,好像生怕顾岛看不见似的。
顾岛有些被可爱到了,但紧接着又有些心虚。
“不好意思,我起晚了,你怎么没喊我。”
景尧想说我怎么没喊了,我嗓子都要喊哑了,但顾岛一点反应都没。他都恨不得将顾岛一脚踹下床,让他立刻给自己做饭去。
可看着顾岛那薄得都露棉絮的破被褥、摇摇晃晃的木床和渗风的窗户,到底没下这个狠手。
有钱给他买新衣服,怎么不知道给自己买件新被子呢。
景尧难得起了点愧疚的心思,最后默默去了厨房,拿了个干窝头啃了起来。
喜欢点个收藏吧,感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进账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