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ALL肖春生】春生何处暗周游 > 第4章 [段磊x肖春生]一眼一生(4)

第4章 [段磊x肖春生]一眼一生(4)

肖春生在野战医院的恢复期比预想的要长。弹片虽然取出来了,但腿部的神经损伤需要长时间的复健。段磊只要有空就会来医院看他,有时带来几本被翻旧的书,有时只是一小包在驻地附近摘的野莓。

这天下午,段磊来的时候神色有些异样。他坐在病床边,帮肖春生削着苹果,久久没有说话。

“有任务?”肖春生敏锐地问。

段磊摇摇头,把削好的苹果递给他:“连队接到命令,下周开始分批撤回原驻地。”

这是个好消息,意味着前线战事告一段落。但肖春生注意到段磊眼中没有喜悦,反而有一丝沉重。

“我的伤...”肖春生突然明白了。

“医生说你还不能长途行军。”段磊的声音很低,“要先留在这里休养,等下一批再撤。”

病房里陷入沉默。他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前线的野战医院很快就会缩减规模,重伤员将被转移到后方的军区医院。而段磊所在的连队,将回到千里之外的云南驻地。

“多久?”肖春生轻声问。

段磊避开他的目光:“可能...要几个月。”

窗外传来伤兵们练习走路的脚步声,夹杂着康复训练的号子声。肖春生看着自己还打着石膏的腿,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种无力感。

“还记得我们在山洞里说的话吗?”段磊突然问。

肖春生点点头:“每一句都记得。”

“那就好好养伤。”段磊握住他的手,“我会在驻地等你。无论多久。”

那一刻,肖春生在他的眼睛里看到了某种坚定的东西,像黑夜里的灯塔,照亮了前方未知的路。

——

分别的日子来得很快。

撤军前一晚,段磊请了假来医院陪肖春生。他们并肩坐在医院后院的石凳上,看着远山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模糊。

“这个给你。”段磊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子,“我问护士要的。想我的时候,可以写信。”

肖春生接过笔记本,封面上还留着段磊的体温。他翻开第一页,看见上面工整地写着一个地址——段磊在云南驻地的通信地址。

“我会每天给你写信。”肖春生说。

“不行,”段磊笑了,“邮递员会累坏的。”

夜色渐深,医院的灯光次第亮起。在这个离别的夜晚,他们说了很多话,关于未来,关于梦想,关于战争结束后想要过的生活。

“等你的伤好了,我们一起去昆明。”段磊说,“听说那里的冬天很暖和,不会让你的腿疼。”

“然后呢?”

“然后...”段磊望着星空,“我们可以申请一起退伍。我外公在上海有些老关系,也许我们可以做点小生意。”

肖春生靠在他肩上,轻声说:“我想继续读书。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上大学。”

“那就去考。”段磊毫不犹豫地说,“我供你。”

这句话说得那么自然,仿佛是天经地义的事。肖春生感觉眼眶发热,幸好夜色掩盖了他的失态。

熄灯号响起的时候,段磊不得不离开了。他们在医院门口告别,握手的时间比应有的长了那么几秒。

“明天我就不来送你了。”肖春生说。

段磊明白他的意思——他怕自己忍不住会失态。

“照顾好自己。”段磊最后说,然后转身走进夜色。

肖春生站在原地,直到那个背影完全消失在黑暗中。他低头看着手里的笔记本,第一页的右下角,段磊用极小的字写了一行诗: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撤军的那天,肖春生还是偷偷去了送行的地方。他躲在人群后面,看着段磊全副武装地登上军车。段磊似乎在寻找什么,目光在人群中扫过,最终定格在他的方向。

隔着涌动的人潮,他们的目光相遇了。段磊对他轻轻点头,然后抬手敬了一个军礼。肖春生立正,回了一个同样标准的军礼。

这是他们之间最后的告别。

军车缓缓启动,扬起漫天尘土。肖春生站在原地,直到最后一辆车消失在道路尽头。

回到医院时,护士递给他一封信。信封上没有署名,但他一眼就认出了那是段磊的字迹。

“春生:

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我已经在路上了。有些话当着你的面说不出口,只好写下来。

那天在山洞里,我说喜欢你不是一时冲动。从新兵连第一次看见你,你就像一束光,照进了我灰暗的人生。

我知道这条路不容易,但我不后悔。等战争彻底结束,等你的伤好了,我们可以去一个没人认识我们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答应我,好好做复健,按时吃饭,不要熬夜。我会每天给你写信。

等我。

段磊

1981年3月15日”

信很短,肖春生却反复读了很多遍。最后,他把信小心地折好,放进贴身的衣袋里。

——

接下来的日子单调而漫长。肖春生开始了艰苦的复健训练。每天清晨,他扶着墙壁一点点练习走路;每天下午,他坚持做腿部按摩,尽管每一次都疼得满头大汗。

一周后,他收到了段磊的第一封信。信是从途中一个兵站寄出的,字迹有些潦草,显然是在颠簸的车上写的。

“春生:

我们已经走了三天,路况很差,车颠得厉害。同车的战友都在晕车,只有我还在坚持给你写信。

昨晚宿营时,我看见了一片特别美的星空,比我们在前线看到的还要明亮。我想起你说过,每一颗星星都是一个军人的灵魂。那么今晚,一定有很多灵魂在守护着我们。

你的腿好点了吗?记得按时换药,不要急着做太剧烈的运动。

想你。

段磊

1981年3月22日”

肖春生立刻写了回信。他告诉段磊自己的复健进展,告诉他医院里发生的趣事,告诉他昨晚梦见他们一起在什刹海滑冰。但他没有告诉段磊,深夜腿疼得睡不着时,他是靠着读那封信熬过来的。

这样的通信成了他们之间唯一的联系。段磊的信时快时慢,有时一周能收到两封,有时半个月都没有消息。但肖春生从不担心,因为他知道,只要段磊安全,信就一定会来。

一个月后,肖春生终于可以不用拐杖独立行走了。他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写在信里,寄往那个已经烂熟于心的地址。

——

然而,意外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那是个闷热的下午,肖春生刚做完康复训练,护士突然急匆匆地找到他:“肖同志,政委请你过去一趟。”

政委的办公室里坐着一个陌生的军官,肩章显示他来自段磊所在的部队。

“肖春生同志,”政委的表情很严肃,“有件事要通知你。段磊同志所在的连队,在撤回途中遭遇了小股敌军的伏击。”

肖春生的心跳几乎停止:“他...”

“段磊同志平安无事。”政委赶紧说,“但他主动请缨,带领一个班的战士断后,为大部队撤离争取时间。现在...他们失去联系已经三天了。”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肖春生扶着桌子,才勉强站稳。

“搜救队已经派出去了。”那位陌生军官说,“我们一定会找到他们。”

肖春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病房的。他坐在床上,手里紧紧攥着段磊写来的最后一封信。信是五天前收到的,段磊在信里说,再有一周就能回到驻地了。

“等我回来。”信的最后一句话这样写道。

夜幕降临,肖春生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去找段磊。

——

这个决定在任何人看来都是疯狂的。一个腿伤刚愈的伤员,要独自前往还有战事的边境地区寻找失踪的战友。但肖春生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他找到那位来自段磊部队的军官,说明了自己的意图。

“这不可能。”军官断然拒绝,“太危险了。”

“我对那一带的地形很熟悉。”肖春生坚持道,“上次任务中,我和段磊在那里潜伏过一周。我知道哪些地方可以藏身,哪些地方可能有敌军。”

军官仍然摇头:“你的伤还没好利索,我不能让你去冒险。”

“如果换成是您的战友,您会怎么做?”肖春生直视着他的眼睛。

军官沉默了。

最终,在肖春生的坚持下,军官勉强同意让他随下一批搜救队出发,但必须听从指挥,不能擅自行动。

出发前的夜晚,肖春生把段磊写来的所有信件重新读了一遍。那些字迹各异的信纸,记录着他们分离后的每一天。有的信上沾着泥点,有的信纸已经磨损,但每一封都承载着同样的思念。

“一定要找到他。”肖春生对着夜空轻声说。

——

搜救队在天亮时分出发。肖春生穿着借来的军装,背着简单的行囊,坐在越野车的后座上。越靠近边境,路况越差,他的腿开始隐隐作痛,但他始终一言不发。

经过两天的颠簸,他们终于抵达了段磊失踪的区域。这里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搜救工作进展缓慢。

第三天,肖春生向队长提出了一个建议:“我知道这附近有一个山洞,是之前执行任务时发现的。如果段磊他们还活着,很可能会在那里休整。”

队长考虑片刻,同意分出一支小分队,由肖春生带路前往那个山洞。

密林中的路比记忆中更加难走。肖春生的腿伤在潮湿的天气中阵阵作痛,但他始终走在队伍最前面。随着距离山洞越来越近,他的心也跳得越来越快。

就在他们即将到达山洞时,前方突然传来了脚步声。小分队立刻隐蔽,肖春生屏住呼吸,紧紧盯着声音传来的方向。

首先出现的是一个衣衫褴褛的士兵,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当那个熟悉的身影终于出现在视野中时,肖春生几乎要叫出声来。

是段磊。他瘦了很多,军装破了好几处,但那双眼睛依然明亮。他正搀扶着一个受伤的战友,小心地在密林中穿行。

肖春生不顾一切地冲了出去。

“春生?”段磊愣住了,难以置信地看着突然出现在面前的人,“你怎么会在这里?”

肖春生没有回答,而是直接抱住了他。这个拥抱太过用力,两个人都踉跄了一下。

“你的信突然断了...”肖春生的声音有些哽咽,“我以为...”

段磊轻轻拍着他的背:“我没事。我们都没事。”

原来,段磊带领的断后小组成功拖住了敌军,为大部队撤离争取了时间。在撤退途中,他们救下了几个在更早的战斗中失散的战友。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他们在深山中迂回前行,直到今天才找到出路。

“这位是肖春生同志。”队长向其他队员介绍,“要不是他带路,我们可能还要找很久。”

段磊看着肖春生,眼睛里满是复杂的情绪:“你的腿...怎么能走这么远的路?”

“因为你在这里。”肖春生轻声说。

那一刻,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消失了。他们站在密林中,看着彼此的眼睛,千言万语都融在了这个重逢的目光里。

回程的路上,肖春生和段磊并肩坐在车后座。车辆的颠簸让他们的肩膀不时碰在一起,但这一次,他们没有避开。

“谢谢你来救我。”段磊低声说。

肖春生摇摇头:“是你先救了我的。”

在那个颠簸的车厢里,他们的手在毯子的遮盖下悄悄握在一起。前方的路还很长,但至少在这一刻,他们找到了彼此,这就够了。

远山如黛,夕阳如火。车辆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载着这些年轻的士兵,驶向和平的远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