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纪楚纶一向不参与吟诗作对的雅事,今日却也开了灵窍,每人各写了几句,楚琬一一看了,不管写多写少都夸好。
对楚绢的诗才,楚琬如今是不担心的,她在长公主宴会上、万般危急之下犹写出一首边关雪,在自家园子里该更容易写出来的。
果然不过半盏茶的工夫,楚绢便搁下了狼毫笔。楚琬轻移莲步至她身旁,只见宣纸上墨迹未干,首联便已让她眼前一亮。
楚琬轻声吟诵她写的诗:“百年老干生枯虬,一夜梨花绽仙葩——这两句以枯木逢春为喻,既合时令又暗含深意,单这两句就不同凡响了。”
“几月不联诗,绢妹妹的诗才果真又精进了。”楚琬含笑道,指尖轻轻抚过那端庄秀美的字迹。
然而当她的目光扫向紧接着的三、四句,却如遭雷击般僵在原地。那诗句分明在讽喻时弊,犀利直白,简直是将朝堂弊端捅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一口气骤然堵在喉间,楚琬的指尖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她飞快地浏览完后半首诗,一股寒意自脊背窜上后脑,她的脸色渐渐变得惨白如纸。
几乎是出于本能,楚琬一把抓起那张写满忤逆文字的宣纸,快步走向墙角那座烧得正旺的鎏金暖炉。
铜炉盖被她猛地掀开,随着“嗤啦”一声,那张浸透血泪的诗稿瞬间化作青烟。
楚绢呆呆地看着她把自己刚写的诗拿走,怔怔望着自己心血被付之一炬,这才如梦初醒,不解道:“姐姐怎么反应这般大?”
“此类文字,今后断不许再写!”
楚琬的声音冷如积年的寒冰,她甚至顾不上向目瞪口呆的楚纪、楚纶解释,拉着楚绢的手腕“噔噔噔”就跑上了楼梯。
把楚绢往二楼琴房一推,楚琬蓦地一个回马枪,飒飒地往二楼楼梯口一站,冷冷道:
“所有人都不许上来,更不许趴在楼梯口偷听。”
这话显然是说给楚纪楚纶的,因为婢女们懂规矩,更不敢冒犯主子。
——且这两个丫头已经迫不及待地趴在楼梯上,竖起四只小耳朵了。
随着楚琬一个凌厉的眼神,楚琬一个眼神示意,楼下的婢女们心领神会,连忙上前将好奇心旺盛的楚纪、楚纶“请”到了一楼的会客室。厚重的雕花木门砰地一声关上,将所有窥探的可能都隔绝在外。
“琬姐姐这是何意?”楚绢被她这严阵以待的态度搞得一头雾水,“那诗不好,绢儿以后不写就是了。”
“你写的不是不好,是太好了!”楚琬一把攥住楚绢微凉的手指,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楚绢:?
更疑惑了。
“但是这种诗不能乱写,”楚琬话锋一转,严肃道:“你可知,这种讽喻诗万一流传到外面,会惹来多少祸事?不仅会给你招来杀身之祸,更会连累整个楚家!更别提你诗里那青衫僧,我一看就知道这是确有其人,这诗若是被人看去,被人知晓你与僧人私相授受,你的清誉还要不要了?”
楚绢如遭当头棒喝,后知后觉地明白此事的凶险,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她只当在自己家和姐妹们写写诗,总归无碍,却忘了隔墙有耳的传世真理。
偏她这首诗写得的确不差,若是在场姐妹们不像楚琬这么警惕,替她传唱几番,真不知道要闹出什么乱子。
楚绢不由暗忖,原本她自持灵魂是成年人,总以为自己比姐妹们成熟许多,今天才知,时代差异反映在思想上就是天堑鸿沟,她再聪明、再谨慎,终究不如原装古人的楚琬想的周到。
彻底想明白,楚绢朝着楚琬一福身,心服口服:“此次是绢儿鲁莽了,多谢琬姐姐提点教导。”
楚琬见她听劝,紧绷的脸色终于稍微缓和,松了一口气。
她轻叹一声:“也罢,是我说不拘什么句子,只要想出来了便写,终究我也有几分责任。只是我实在没想到你会写出这么一首诗来——“
话锋一转,楚琬蹙眉问道:“你为何会突发如此感慨?可是遇到了什么变故,或是在外面见了什么、听了什么,所以有感而发?”
“瞒不过姐姐,”楚绢幽幽一叹,似是下定了决心,“先是我在长公主府讲经会上重逢了壶州的慧通禅师,我父亲与他私交甚笃,我想着难得有缘,便做主替我父亲请了他来府。今早他的徒弟来回信,正与我碰见,他便将一路上所见跟我说了——官道旁随处可见冻饿而死的尸体,真真是人间炼狱一般。”
“竟有这样的事。”楚琬听得一惊,下意识捏紧了手中绢帕。
楚绢继续道:“我便与我父亲说了此事,得知今年的确有灾情上报,朝廷却并未当一回事。”
楚琬明了:“所以你心里有怨?”
“我心里是怒!明明雪灾就发生在京畿之地,官道旁遍地是灾民的尸体,甚至就有人死在京城城墙外!”
说着说着,楚绢的眼眶就红了:“前几天我还隐瞒身份去过一趟慈护堂,里面的人有吃有穿,度日无虞,一墙之隔的地方却……”
“你能体察民情至此,实属难得。”良久,楚琬轻声叹道,眼中既有赞许又有忧虑。
她既欣喜妹妹有一颗正义之心,又忧虑她这样古道热肠,今后在官场上还不知道要受多少磋磨。
她抬手,轻轻地抚摸过妹妹乌黑的头发:“绢儿长大了,对世间万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只是有些话,自己心里清楚就好,最多最多,可以和你父亲说一两句,旁的人万不可让他们听闻。”
“对琬姐姐也要这样吗?”
楚琬肃然了一张脸,“对所有姐妹都是如此。隔墙有耳的道理,绢儿务必谨记在心。”
“唔……”楚绢低头,“绢儿明白了。”
“好了,说这么多,她们在楼下该等急了。”楚琬笑着说,脸色稍霁,放在楚绢脑袋上的手顺势拍了拍她的肩膀。
“咱们下楼去吧,回头楚纪楚纶她们要是问起来,你只管糊弄过去就是。我会敲打几个婢女,让她们切勿外传。”
楚绢“嗯”了一声,跟在楚琬身后下楼。
闹这么一出,她心里忧国忧民的心思稍微淡了淡,如何自保的念头占了上风。
楚琬说的话并不中听,她之所以那么快就被说服,归根结底还是她自己心里也有一样的忧虑——这件事固然正义,可是一旦行差蹈错,恐怕会伤及自身,甚至殃及父亲和楚家。
她必须得再计划得更周全些……
回到楼下,就见楚纪和楚纶在房间里玩起了楚琬的琴——她两个一向不通音律,却对这大件的乐器起了兴,拿着书摊开插在琴弦之间,兴致勃勃地搭起了纸房子。
楚琬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古琴和古书被糟蹋得没样了,气得一佛出窍、二佛升天,不顾体统地朝二人大吼:“都给我住手!”
楚纪和楚纶自知闯祸,见正主来了,“啊!”地大叫一声就往两边跑去,几个婢女阻拦不得,竟被她们瞅准了机会跑出了房门!
楚琬气得头晕眼花,忙吩咐婢女去追:“天寒地冻的,跑摔了她俩可怎么是好!”
形势一片混乱,楚绢和赤芍、碧桃她们也加入到逮人大军里,一群人折腾了小半个时辰,才堪堪在天仙邀月园中的假山山洞里寻到两个双胞胎。
彼时两个小家伙冻得鼻尖通红,正紧紧抱在一起互相取暖,睡得昏昏沉沉。
楚琬见她两个形态如此可怜,叹了口气,又急又怒的心放在肚子里,火气消了大半。
“罢、罢,这两个冤家,我只求她俩安安生生长到成人便托了福了!”
楚绢听说人终于找到了,忙回去取了大氅和棉衣,把两人紧紧裹住,让婢女们将她两个抱回了枕石堂。
回去后,又是烧姜汤、又是请大夫,折腾到夜里才安生下来。
中途焦明珰嘱咐婢女来探问过一次,回去回禀:“八小姐跟九小姐先在听潮阁闯了祸,怕二小姐罚她们,所以慌慌张张跑了出去,身上也没穿厚衣服,在假山上藏着的时候生生冻了小半个时辰。找回来时已经发起高烧,神志不清的,我瞧着算不上好。”
焦明珰深叹一口气,揉了揉眉心:“偏偏是节后这时候出事儿——也罢,好歹不是节中节前正忙的时候。你取了我的腰牌,先从外面请两个大夫给她俩诊治,再从公中支些治小儿风寒的药材备下,等大夫写了方子即刻熬上。等熬过今晚,许是无虞了。”
婢女“哎”了一声,下去办事。
楚绢一直陪到半夜,等双胞胎喝了药又闷在被子里发出汗,身上的温度降下去了才回院子安歇。
她心里有愧疚,总觉得是因为自己那首诗害得楚琬不得不封闭消息,所以才阴差阳错让三人起了龃龉,又害得双胞胎跑出去冻出病来。
因此无论楚琬怎么劝她,她都一定要亲力亲为地在旁边侍疾,一直到双胞胎病情消退才敢松一口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