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南阳公主哈哈笑道:“快起来吧!以你的才智,已经超过我了,我也就和你开开玩笑而已,哪敢收你为徒!”
“不,徒儿愚昧,但是好学!”
众人听了,轰然而笑。
“师父还要出题否?”
“不出了,只出一题,足于看出你的才学!但为师觉得,除了你所说的几个强敌之外,刘邦也是荆州的强敌才对,你为何不提刘邦?”
张良言道:“师父说的没错,刘邦也是荆州强敌,但徒儿以为,刘邦在两年之内都荆州没有威胁。”
“何以见得?”
张良继续言道:“刘邦在巴蜀,发展非常迅猛,并且让韩信拿下了益州,论实力也可和荆州抗衡,但是……”
“但是刘邦的出川之路只有两条,一条是走蜀道,跨秦岭,从汉中向荆州进犯。”
“还有一条,就是从益州出兵中原,经过黔地,先占领文州,才能向我荆州进犯。”
扶苏接话道:“对,刘邦想出兵中原,只有这两条路。”
张良又言道:“刘邦走蜀道,蜀道难行,我们只要破坏栈道,刘邦至少要一年才能修好。”
“过了蜀道,还有秦岭和汉中两道屏障,才能到达荆州。”
“假如刘邦从益州出兵,走黔地占文州这条路就更难了,黔地十万大山,大军的后勤难于保障……”
“综上所述,两年之内,我们无须考虑刘邦的威胁!这些就是我对目前局势的分析!”
扶苏不由得给张良鼓掌,议事大厅爆发一阵赞扬的掌声。
“张良,现任命你为军中参军,你就留在我身边,做一个谋士吧!”
张良大喜过望,他想当一个谋士的愿望终于实现。
“谢殿下!”张良一下跪下向扶苏磕头。
“快快请起!”
从议事厅出来,残剑带着张良和李瑁给他们俩安排住处。
在经过一个拐角处时,对面有几个追逐打闹女子,从拐角处突然冲了出来,其中一个正好和张良撞了一个满怀。
那女子急忙后退几步,抬头看着张良。
残剑朝那几个女子道:“李琳、倩男,你们几个怎么莽莽撞撞的?”
撞人的正是李琳,她并没有正面回答残剑的话。
“残剑哥,他是谁呀?”
没等残剑说话,张良答道:“在下张良,刚才撞了姑娘,对不起啊!”
李琳目不转睛地盯着张良看:“没事,你是新来的?”
“是的,刚刚从会稽来!”
“你是会稽人?”
“不,在下颍川人氏!”
“哦,我叫李琳,认识你很高兴!”
张良一愣,问道:“李琳,是不是三川李由的妹妹?”
李琳也是一愣,问:“是啊!你咋知道我是李由的妹妹呢?”
张良躬身道:“久仰大名啊!李姑娘一人智斗狼群的故事,已经传为佳话,令在下深深的敬佩!”
李琳咯咯笑道:“不就杀一只狼嘛,小菜一碟!”
李琳和张良说话之际,一旁的飞雪、姜百合、刘倩男三人,也在偷偷观察这张良,完全忽视了在张良身边的李瑁。
“这人怎么长得那么俊?”
“清清爽爽的,看着赏心悦目啊!”
有资料表明,女人花痴,是男人的六倍,只是女人比较收敛,又受到传统道德观的束缚,没有表现出本性而已。
“你过来担任何职?”李琳问。
张良答:“在殿下帐前任参军!”
“哇!好厉害啊,一来就任参军,残剑哥,他的官是不是比你还大?”
残剑嘿嘿笑道:“是的,比我的官还大!”
张良急忙言道:“你们别听残剑兄忽悠,他是吏部侍郎,正三品呢,比我大多了!”
姜百合问:“参军是几品啊?”
张良道:“参军是九品!”
“九品啊!这么小?”
古代参军官职的大小并不固定,军队中各部都可以设参军一职,参军也就是参谋,这要看在谁的帐下效力。
在扶苏帐下任参军,官职可不小,仅次于萧何和南阳公主。
张良不是一个张扬的人,在别人面前总是很谦虚。
“初来乍到,以后请各位多多关照!”
“行啊,没事来找我们一起玩!”
几个女子一阵风飘然而去。
残剑刚把张良和李瑁送到住处,扶苏和南阳公主也跟了过来。
“最近这里的住房极为紧张,两位暂且住在一起,等过几日调整后再安排。”
“不用再调整,我和李兄住一屋,晚上还可以下棋消遣。”
“张参军喜欢下棋?可否对弈一局?”
张良急忙言道:“棋艺不好,恐殿下见笑!”
“来来来!房间让他们收拾,你我来上一局。”
扶苏喜欢下棋,但公务繁忙很久没下了,今日难得清闲,就在张良房中对弈了两局。
“小时候我经常和李由下棋,李由的棋艺也非常精湛,深得李斯的指点,我棋艺不如他。”
说起李由,张良的话题便不在棋局上。
“殿下,李由在江陵打造战船,就是针对我荆州的,他要么有进攻荆州的企图,要么就是防备我荆州。”
扶苏言道:“李由进犯荆州的可能性很小,可能是防备我荆州吧!”
张良道:“李由防备我荆州,说明他并不把我荆州当盟友,我们也必须有所回应,这就是两国的外交手段。”
“那以张参军之见,我们如何回应?”
“江陵在江北,我们的夷陵在江南,两地隔江而望,我们也要在夷陵布下水军战船,谨防江北李由。”
扶苏笑道:“张参军可能多虑了,李由乃我小时候挚友,其帐下的谋士西子铭,和我交情甚厚,三川暂时对我们荆州不构成威胁。”
张良听见扶苏这样一说,也就不再坚持自己的建议,两人继续下棋。
忽然,独孤剑神色匆匆从外面进来,走到扶苏身边低声道:“殿下,琅琊郡有人来了!”
扶苏一惊,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
“那人在哪儿?快带他进来!”
“喏!”
琅琊郡,远在青州,离荆州两千多里。
王贲在秦灭六国中,立下不朽功勋,先后率大军大败燕、赵、齐楚等国。
嬴政一统六国之后,王贲深知功高盖主,于是选择急流勇退。
功成名就,退回故里才是唯一保全自己的办法。
于是,王贲解甲归田,回到故里琅琊。
王氏家族早在西周时期,就是有名的名门望族,从西周到西晋,再到大明时期。
琅琊王氏,屹立近两千年不倒。
在这近两千年中,琅琊王氏出了九十二位宰相,六百多文人雅士。
可见琅琊王氏家族的基因之强大。
不一会,独孤剑将来人带到。
“你从琅琊来?出何事故?”
“禀殿下!王贲老将军身故!小人特千里而来报丧!”
“啊?”
扶苏听说琅琊有人来了,心里已猜出七八分,现在终于证实,扶苏的老丈人王贲过世了。
“月如可知此消息?”
独孤剑言道:“不敢禀告主母,特请殿下定夺!”
“我知道了,先带这位兄弟下去用餐吧!”
“喏!”
独孤剑把来人带下去后,心里在思考要不要把此事告诉王月如。
南阳公主言道:“殿下,主母父亲病故,这事不能隐瞒啊!”
扶苏言道:“月如要是知道家父过世,肯定会千里奔丧,可路途太过遥远,我怎能放心?”
从荆州到青州,要经过燕国、赵国和齐国地盘,还要从李由、章邯、江东项氏以及田儋所控制的区域进过。
这一路上的危险可想而知。
但王月如家中老父亲病故,也不能瞒着她。
南阳公主言道:“是啊!主母身份特殊,要是路上暴露了身份,后果不堪设想,要不叫主母不要回去?”
“此事我们不好作主,也不能违背月如的意愿,她如果执意要回去奔丧,我只能让她回去了!”
扶苏起身道:“我现在就过去告诉她!”
扶苏走在前面,南阳公主和萧何等人也在后面跟着。
不用想都知道,王月如得知老父亲病故,肯定放声大哭,南阳公主她们想过去安慰她。
王月如看见扶苏过来,本来还挺高兴的,但看到扶苏神色不对,后面一大帮人也跟着来了,于是诧异不已。
“殿下,发生了何事?”
“月如,刚刚从琅琊来了个人……说令尊大人……”
王月如一听,神色一下变了,泪水一下夺眶而出。
“我父亲他怎么了?”
“令尊大人过世了!”
王月如一听,哇的一声大哭。
“主母节哀顺变!”
南阳公主等人急忙上前宽慰,王月如哭了半天才缓过神来。
“我要回去!现在就走!”
“月如,琅琊离此两千多里,山高路远,你能不能……”
“殿下,你不要拦我,就算万里之遥,我也应该回去啊!”
“好!我去安排一下!”
扶苏不再劝王月如,吩咐人把残剑、飞雪、判官、罗刹等人叫了过来。
“残剑!判官!”
“在!”
“你等带上一百个大内高手,乔装打扮,轻装从简,护卫王月如回琅琊!”
残剑和判官答道:“喏!我等立刻去准备!”
残剑精挑了一百个武功最好的大内高手,又选了一百匹汗血宝马,乔装打扮后,站在外面等候出发。
王月如女扮男装,从屋里走了出来。
南阳公主和阿尔娜公主,以及姜百合和李薇等人,立刻围了上来,和王月如说一些保重和道别的话。
扶苏和萧何则走到残剑面前。
“残剑,此去路途遥远,要千万当心!”
萧何也对残剑言道:“残剑,你等务必保护好主母,不能有半点差池,更不能暴露了身份!”
“殿下和军师请放心,我等肝脑涂地,也要保护主母安全到达。”
扶苏拍了拍残剑的肩膀,这个举动带着信任和重托。
“走吧!”
残剑朝众人一挥手:“上马!”
判官和飞雪以及一百个大内高手,飞身上了马背。
王月如朝扶苏走了过来,扶苏伸开手臂,轻轻的给王月如一个拥抱,王月如的泪水再次涌出。
“你几时回来?”
“我也许三个月,也许三年!我要给家父守墓三个月或者三年!”
“怎么要那么久?三个月就回来,好吗?”
扶苏用手轻轻地为王月如擦去脸上的泪痕,这时他才觉得,平时对这个女人关心得太少。
扶苏的内心涌起一股愧疚,想到她一走就是三年,扶苏有千般的不舍。
“殿下,家父在世时,我做女儿的不能在跟前尽孝,现在家父过世了,女儿为家父守墓三年,也理所应当。”
扶苏听了,眼泪也涌了出来。
“好!一路上保重!”
“你送我出去吧!陪我走一段!”
王月如并没有上马,而是和扶苏缓缓步行,扶苏知道她还有话想对扶苏说。
“殿下,阿尔娜不远万里而来不容易,希望你对她好一点!”
“月如,今天我们不说这个!”
“不,我要说,是我用计把阿尔娜骗来,我不能害她一生,你要对她好点,我最多三年就回来!”
“到了琅琊之后,我就让残剑他们先回来,你这里正是用人之际,不能让残剑他们等我三年。”
扶苏言道:“不,我已经叮嘱残剑,你不回来他们决不回来。”
王月如没有再说什么,上了马,在残剑等人的簇拥下,一百多匹马出了荆州城。
只见王月如抖动马绳,绝尘而去。
……
陈胜被车夫杀死之后,张楚国彻底灭亡。
章邯率兵北上攻打魏国,魏国刚刚复国不久,势力薄弱,根本不是章邯的骊山军对手。
章邯一举攻下魏国都城大梁,魏国国君往北而逃,请求齐国的田儋来救援。
《史记》记载:田儋者,狄人也,弟田荣,田横,皆豪,宗强,能得人。
意思就是说,田儋的兄弟很多,都是齐国贵族,家族势力强大,深得齐国民心。
为人仗义的田儋,二话不说,就亲率十五万大军,南下救魏。
行至淮水,与章邯遭遇。
“禀主帅,田儋大军在离此二十里扎下营寨,与我军对峙!”
探马汇报军情之后,章邯对帐下诸将言道:“没想到魏国的援军来得这么快,田儋可真是个仗义之人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