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京都,又是好一场忙碌。
薛蟠先是将带来的货物送到铺子里,又跟着家人前去打扫好的房舍落脚。
到宅子里歇了没一会儿,薛蟠赶紧亲自书写拜帖,令小厮送往姨爹家贾府。
因妹妹宝钗孤身在京,虽是在京都置有房舍,却也恐有人生事,又逢舅舅王子腾升了外省去,于是便投姨爹家住着。
第二日,薛蟠带着英莲前往贾府拜见。宝钗早早便等着了,听得家人传报,喜得带了丫鬟接出大厅,将薛蟠等接了进去。
兄妹多时不见,自是悲喜交集。宝钗问候路途辛苦,薛蟠则忧心妹妹宫中差事。
如此好一番互相劝慰后,英莲也上前见了礼,宝钗自是急忙回礼。
又说了一阵,宝钗引薛蟠等前去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合家都见过了,又治席接风。
此前成婚在金陵,贾府只贾琏前来贺喜,此番也算是英莲这个新媳妇头回见这许多亲友。
席间,贾母听闻英莲同黛玉的缘分,甚是感叹,又见二人亲热,便放她们聊去。
虽是书信来往不断,却也多年未见,小姊妹自是欢喜。两人携手到了潇湘馆坐下,你看看我,我瞅瞅你,真真是看不够。
就这么看了许久,紫娟进来见了,扑哧一乐,逗趣道,房里立了两个泥人,不动弹也不说话的。
两人这才也跟着笑了,开始打开话茬。
英莲说着离别后去了外祖家,十分辛苦,幸得鲁师父相助,方才能在淮安落脚,后又遇着了大爷,虽是吵闹多磨,如今却也算过得不错。
黛玉则道离别之后来了贾府,日常过得简单无聊,不过是自己胡乱看些书,倒是大姐姐省亲后姐妹们进了园子住,又起了诗社,热闹许多。
聊着聊着,两人开始忍不住落泪,一别数年,再见早已物是人非。
英莲感慨过去之苦,又恐如今行动坐卧不合礼数,得亲友笑话。
黛玉则哭自己迷茫的日后,不久前二姐姐迎春的婚事可谓前车之鉴,还记得初结诗社时大家吟诗做东道,何等热闹,二姐姐又是最个懦弱的人,向来不会和人拌嘴,偏偏遇到这样没心不晓事的人。眼看着自己身子不牢,年岁也渐渐大了,与宝玉之事,老太太舅母却也一直不曾提起。倒不如父母在时,早早定了婚姻。
不然,黛玉转念一想,若是别处定了婚姻,又怎能够如宝玉般人材心地,反倒不如此时,尚有可图之机。
两人如此哭笑一场,心中苦闷不安倒是消散了许多。
时日不早了,薛蟠令丫鬟前来通报,两人只好恋恋不舍地道别。英莲只道大爷将在京都待上一阵子,倒也还有相见的机会。黛玉自是点头应了。
可惜,英莲身为当家主母,又是头次来京都,人情来往皆不可少,每日里忙得脚不沾地,再没寻到机会与黛玉私下见面。
转眼间数月过去,薛蟠等需得返程,贾府众人自是要为其践行,只可怜英莲遥遥与黛玉道别,垂泪离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