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子抬起头,脸颊红扑扑的,举起手机给我看:“怎么样?瑞拉。”
我正要回应,礼堂那扇厚重的大门再次被人从外面推开。高大的身影逆着光出现在门口。
山本穿着一身利落的运动服,额发被汗水微微濡湿,肩上搭着毛巾,手里拎着那个标志性的黑色长包。
“哟!打扰了!”他声音爽朗的一如既往,目光精准地落在我身上,带着惯常的笑意,又一一向在场的人问好,“木村学姐,宫野学长,笹川,瑞拉。练习结束了吗?”
“山本?”木村学姐有些意外,“棒球社训练这么早结束?”
“啊,不是,”山本笑着摇摇头,大步走进来,带着阳光和运动后的热气,自然地停在我面前。“我是来找瑞拉的。”他晃了晃手里的包,“我们之前说好的——‘特别训练’。”
啊,本来想假装忘记的。
我露出个微笑——左手臂还在隐隐作痛,看他训练还好,如果想让我上场那实在没法奉陪。
京子好奇地眨了眨眼:“特别训练?”
“嗯!”山本点点头,语气带着点兴奋,“是老爹新琢磨出来的击球训练方法,据说对提升反应速度和瞬间判断力特别有效。我想着瑞拉运动神经那么好,可能会感兴趣?而且……”他顿了顿,笑容更深了些,“上次在鬼屋就觉得瑞拉观察力超强,说不定这种训练也能玩出花样来。”
他是说他那个前sha手父亲研究出来的训练方法?
我顿时来了兴趣,笑眯眯的看向他:“好啊,去哪里训练?”
清澈的水流自竹管悄然滑下,注入斜架起的竹筒。竹筒半满时一声“咔哒”一声清脆叩响,水花迸溅,筒身轻轻叩在下方石上,惊得几只麻雀从丛中飞起,振翅声清晰可闻,继而消失于墙外。
山本选择的训练场地是他家的后院——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毕竟短信里他说是棒球社的特别训练,我还以为场地会选在学校,没想到兜兜转转最后又把我带回了他家里。
庭院不大,却俨然是精心雕琢出的。小径蜿蜒,由几块粗粝的石块随意铺成,石缝间钻出深绿浅绿的苔痕。
就在我四处环顾时,山本利落地拉开了长包拉链。取出的不是惯用的金属球棒,而是一根打磨得光滑油亮、带着天然竹节纹理的特制竹棒。
我把山本刚刚给我倒的热茶放在一旁,上手握了一下。
长度和握感接近标准球棒,但更轻,韧性也更强。
“老爹管这个叫‘心眼之训’。”山本接过我递回的竹棒,随意地在空中虚挥两下,破空声轻而迅捷。他脸上的开朗稍微收敛,换上一种近乎肃穆的专注。“核心分为三步——‘看清’,‘预判’,‘一击’。”
他走到旁边一块相对空旷的地方,开始详细解释训练方法。
“首先是‘止水凝神’。”
他指向旁边,那里有一个固定在架子上的大竹筒,细小的水流如同银线般持续滴落,正下方放着一个巴掌大的浅口陶碗。
“要求是站在几步外,保持打击姿势,双眼不能死盯着水滴,得用‘心眼’去感觉水流下落的节奏、轨迹和碗的位置,”他示范性地站定,目光似乎放空,但整个人的状态却异常集中,“在水滴即将落入碗中的前一刻,凭感知做出一个快、准、轻、静的‘切’的动作,模拟击中目标。不能碰碗,不能干扰水流。练的是绝对的专注和捕捉瞬间契机的预判。”
他演示了一次,竹棒尖端在离碗沿几厘米的地方迅捷划过,几乎无声无息,而就在他动作完成的刹那,一滴水精准地落入碗中,发出清脆的“叮咚”声。
我看的专注,听的也清楚。
精准、无声、毫厘不差。这与其说是棒球训练,不如说是某种古老的感知与控制力的修行。
他父亲教的东西,果然带着某方面的影子。
“接着是‘观叶识风’,”山本指向稍远处一个可调节高度的支架,顶端有个类似鼓风机的装置,旁边放着一筐干燥、轻薄的枯叶,“启动后,叶子会乱飞。训练者需要完全无视这些干扰。”
他上前启动装置,枯叶立刻被吹得漫天飞舞,轨迹毫无规律。“然后,在飞舞的叶子里,快速锁定并判断出其中一片特定叶子的最终落点。”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我跟随他的视线在纷飞的落叶中扫视,锁定了一片边缘焦黑的枯叶。
“在它即将触地的瞬间,”他手腕一抖,竹棒精准地点在那片叶子的中心,力道控制得极好,叶子只是轻轻一颤,并未碎裂,“用‘刺’或‘点’的动作命中目标。这练的是在混乱动态中锁定唯一目标、排除干扰的定力。”
找到叶子不难,击中也不难,难的是如何控制力道,让这样轻薄的枯叶不裂开。这份对力量极致入微的掌控,已经超越了棒球的范畴。我不由得轻轻抿起了唇,认真打量起眼前的人。他敏锐的直觉,看来不仅仅是性格使然。
“最后是核心,‘心眼击球’,”他指向一个看起来结构紧凑、但明显经过特殊改造的棒球发球机,“这台机器会发射变速、变轨、变球种的球。”
他自顾自的调整了一下机器,“发射间隔完全随机,可能连发,也可能等好几秒。球路会在发射瞬间被内部扰流板干扰,产生微小但难以预测的偏移。更麻烦的是,”他从旁边一个小筐里拿出一个看起来和普通棒球无异的球,“这种‘乱心球’,里面填充了细沙,重心分布不均,飞行中轨迹会因为自身旋转和重心变化产生二次甚至三次的飘忽摆动。”
他站到打击区,面对发球机,神情完全沉静下来。“要求是放弃用眼睛死死‘盯球’的习惯。眼睛的作用是开阔视野,将发球机想象成人,捕捉整体和球离手瞬间的姿态。”
他深吸一口气,“将前面训练的‘感知’与‘预判’用上。结合机器启动的声音、球弹出的微小声响、以及球离开发射口最初几毫秒的飞行姿态——这是唯一相对稳定的信息点。在脑中瞬间构建球可能的轨迹模型,把变速、变轨、变球种的所有可能性都算进去。”
他话音刚落,发球机毫无预兆地“嗡”一声,一颗球激射而出,初速不快,但刚飞出不远,轨迹就诡异地向右下微微一沉。
山本的身体在球离开发射口的瞬间就进入了微调状态,像绷紧的弓弦。他没有等球飞到眼前,就在那颗球轨迹产生第一次诡异下沉的节点,身体如同被触发般的动了。
我辨认出了他的动作借鉴了剑道中“后发先至”的精髓,幅度极小,速度快得几乎带出残影。不像棒球手的挥棒——更像武士的居合斩。
他手中的竹棒带着坚韧的弹性,“啪”一声脆响,精准地拦截在球下沉路径的“前方”,干净利落地将这颗轨迹飘忽的球击飞出去。
预判、反应、速度、控制力、瞬间决策……在此时完美融合。
这一刻,我清晰的意识到眼前人有着强大天赋。
他父亲教给他的,绝不仅仅是棒球。
而这份天赋,如果用在另一条路上,会相当可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