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宴臣并非对范宁在警局的出现毫无疑虑。
那位被称为“明姨”的妇女是烈士家属,却对执法机构表现出明显的不信任;范宁与她之间那种紧绷的相处模式;还有她处理此事时展现出的老练与无奈——每一个细节都有可深究之处。
但成年人的相处之道让他选择了沉默。他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往与界限,如果范宁不愿主动提及,他也不会越界追问,这是他能给到的最大的尊重。
而对范宁而言,明姨的事情来得太快,以及这两日与孟宴臣相处时积累的纷乱心绪,打得她有点措手不及。她需要时间和空间来捋捋清。也不是没考虑过像往常般给孟宴臣发一句玩笑式的感谢,谢谢他在警局恰到好处的沉默与配合。然而字斟句酌半晌,又觉得这样的刻意反而落了下乘。
她也清楚地知道——如果她不提,他大概率永远不会主动问起。于是接下来的几天,范宁几乎是以一种回避的姿态,将自己完全投入到了“竹语”项目的投资研究中。沈家进场之后新产品的市场调研、原有产品替换供应链后的整合风险评估……冰冷而确切的信息和数字让她感觉踏实,而之前交代周明做的事情也渐显成效,行业大v博文评论区里竹语的名字被频繁提起,公众开始自发性对产品成分表进行解析,果然,与难以捉摸的人际关系相比,还是纯粹的事业更加让人快乐。
至于孟宴臣本人这个突然闯入她计划中的“变量”,她决定暂且搁置。不过,对孟家和付闻樱那边的“存在感经营”,她并未松懈。朋友圈里适时出现几张深夜加班的照片,或是看似随意分享的行业洞察——当然,仅对特定人选可见。
正当她在办公室里摩拳擦掌,准备听取周明关于“竹语花暮”口红加工厂的暗访进展时,沉寂一周的对话窗口突然跳动。
是孟宴臣发来的消息。
一张肖亦骁与林莹的合影率先映入眼帘。
紧随其后的是一条语音。范宁指尖微顿,选择了转文字。
「范总怎么样。我可是按二位指示特意拜访过了。说实话,要不是老孟提前打过招呼,我还真有点心动。不过你得留神,这位林总胃口不小,你这意向书还没签呢,她就已经把你当准投资人拿来给我画饼了。」
这一周的刻意回避,孟宴臣定然有所察觉,如今这条带着合作意味的信息,既是公事公办,也是一个恰到好处的台阶。
她唇角微弯,接住这份默契。指尖在屏幕上轻点,录下一条语气轻快的语音:“感谢肖总百忙之中拨冗考察!”顺手缀上一个玫瑰玫瑰抱拳感谢的表情包。
这条回复,既接了公事,也悄然翻过了此前数日沉默的那一页。
紧接着,孟宴臣的文字消息简洁抵达:「今晚有空吗?要不到镜界,听老肖详细说说。」
范宁没多犹豫:「好。」
放下手机,她对周明颔首:“开始吧,说说花暮工厂的发现。”
“我们接触到了一位老员工。他原本是种植‘赤焰菊’的农户,曾因种植技术出色被评为示范家庭,还被请去各村分享经验。当时他与政府特派的种植专家合作,一度被作为典型宣传。”周明翻看着笔记,“但奇怪的是,合作开展不久后,他们家就停止了种植,将土地承包出去,随后他便进了这家工厂,一直工作至今。”
范宁微微挑眉:“所以,那位种植专家到底‘帮’他们做了什么?”
“我们查到了当时的新闻报道,说是通过技术改良,大幅提升了赤焰菊的产量和品相,全村都因此受益。他们家后来把土地外包给其他村民还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听到这里,范宁已经隐约猜到了真相。如果她没想错,那所谓的“品种改良”很可能导致花卉的某些特性发生了变化,虽然提升了农业价值,却无法达到“竹语”对原料的使用标准。对当地农业或许是好事,但对花暮的产品线却成了灾难。而工厂方面为了利益,干脆舍弃了天然原料,转向了化工合成。
“证据呢?”
“目前只拿到一段对话录音和一些现场照片。核心加工车间我们的人进不去,暂时无法获取关键证据。”
范宁沉吟片刻,抬眼看向周明:“去准备一些似是而非的‘线索’,最好配有照片,必要的时候我要诈胡。”
“明白。”
竹语的供应链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一击即中。还得适时控好舆论,否则反而会伤及品牌价值本身。她指尖轻叩桌面,“质检那边有什么进展?”
“暂时没有明确的上级线索。但查到林莹的前男友在知识产权科工作。”
“啧,”范宁轻笑,“林莹这个人,倒是够活。”这样的人若能收为己用,倒不失为一尾激活团队的“鲶鱼”。
“继续查,我要拿到能牵制林莹的筹码。”
“明白。”
到了晚上,镜界酒吧流光溢彩。肖亦骁早已在入口处等候,脸上带着藏不住的得意。
范宁将手中精致的酒盒递上:“一点谢礼,感谢肖大老板出手相助。”
肖亦骁接过酒盒,眼底顿时漾开惊喜:“珍藏版单一麦芽!今晚必须开了助兴!”
范宁步入卡座时,孟宴臣已端坐其中,三人简单寒暄后便切入正题,但基本上都是范宁和肖亦骁在聊,孟宴臣只是在一旁淡淡地听着。
肖亦骁不仅将白日拜访的场景描绘得活色生香,更展示了林莹提供的竹语内部资料。范宁翻阅时眉梢微挑——基础信息与她此前考察所得基本吻合,但利润数据竟又凭空上浮了三成。她轻晃着酒杯失笑:“看来林总觉得,我们脸上都写着‘人傻钱多’?”
“我全程没提国坤,只说是孟总引荐。林莹当时眼睛就亮了,可后续每句话都在暗示我单独注资。”肖亦骁仰头饮尽杯中酒,“反正我感觉这个人野心不小,而且……有点急于求成的现实。”
“但这样的人,同样很懂得审时度势。”范宁淡淡补充。
这时肖亦骁的几位熟客过来打招呼,他起身朝二人举杯:“行,我的部分完成了,接下来你们继续聊,我先失陪了。”肖亦骁端着酒杯起身去应酬,卡座里只剩下他们二人。
“怎么样,一切都好吧。”孟宴臣率先开口。这话问得含糊,但范宁听得明白。他关心的并非竹语的进展,而是几天前派出所里那段未及深谈的插曲。
“都好,谢谢关心。”她答得真诚,却无意展开,只用一个浅浅的笑意将话题轻轻带过。
她随即说起周明调查到的情况,语气渐渐凝重:“说实话,质检这条线或许可以拜托沈家,他们的门路肯定比我们广。但合作还没开始就先欠人情,后续谈判会非常被动。”她揉了揉眉心,难得流露出几分真实的困扰,“这事不是做不成,但能成到几分,我说不好。”
她继续分析,“时间紧迫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要如何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瓦解林莹和苏青之间的信任。毕竟离间计,人人都会用。”
“范孟两家好事将近?”孟宴臣忽然问。
范宁一怔,随即失笑:“不至于吧?用这种消息做烟雾弹,是不是太兴师动众了?”
“不涉及集团层面,”他平静地注视着她,“只是你我的状态。”
“人逢喜事精神爽,所以爱当散财童子的那种?”范宁立刻会意,眼底闪过狡黠的光,“倒也不是不行。”
“这样她们对我们投资竞争的关注自然会减弱,矛盾焦点就会加强到林、苏二人理念不合的本质上。”
既已达成共识,范宁便不再犹豫。她举杯相敬:“那就谢了。时间点的把握很关键,麻烦小孟总配合演出了。”
“荣幸至极。”他举杯回应,眼底闪过笑意。
接下来的两周,范宁单方面精心编排的戏码悄然上演。孟总的办公室陆续收到三束寓意不同的鲜花和四份精心搭配的“爱心外卖”;范宁的团队则享受了整整一周由“神秘人士”包揽的下午茶。舆论在悄然发酵,直到某个工作日的午后,范宁再次坐在竹语总部的会议室里——这一次,坐在她对面的林莹,虽然与她是初次见面,但眼神里已带着一种了然于胸的暧昧笑意。
“其实我有些意外,”范宁率先开口,姿态谦逊,“本质上是我个人想投资,之前去请教孟总,没想到他会托朋友来谈。”她越是刻意撇清,林莹嘴角那抹“我懂”的笑意就越深,愈发认定范孟二人关系匪浅。
面对范宁,林莹再次搬出对肖亦骁那套说辞,描绘着宏大的蓝图。范宁也不急躁,顺着她的话题迂回,言语间仿佛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直到她状似无意地提起:“不过,我之前和苏总聊时,听她分享的发展方向似乎与您的有些微不同。我比较担心,如果我加入后,三方意见均衡虽好,但会不会反而影响决策效率?”
林莹立刻保证:“范总放心,我和苏青共同创业,目标一致,都希望公司能快速发展。”
“可是孟宴臣说了,”范宁用恰好能被林莹听清的音量,仿佛自言自语地低语,“口头协议……最不保险了。”
见范宁有所迟疑,林莹当即表态:“范总,请您一定放心,我会尽快给您看到实质的、满意的答复。”
不知林莹后续对苏青施予了怎样的压力,第二天,范宁就收到了苏青的秘密邀约,地点定在一家位置偏僻的咖啡馆。
“苏总,好久不见。”范宁落座,开门见山,“我昨天刚和林总谈完,对于收购后的发展规划,您这边是否有新的补充?”
苏青仿佛下了极大的决心,深吸一口气,开始坦白:
“我们最初的理念,是坚持草本萃取。这个是我们大三获得创业比赛第一名获得启动奖金的时候就说好的,我们老家盛产一种名为‘赤焰菊’的花,天然色素上色极佳,那年主题刚好是文化自信和乡村振兴,林莹很擅长讲故事,我们就决定用这个来做核心竞争点,可以说,花暮口红是我们真正做出来的第一款产品。但后来政府推广改良的二代品种,虽然产量高了,但提取出的颜色完全变了。我们尝试过推出二代产品,却引来老客户大量投诉,销量骤降。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寻求化工合成,将颜色调整回原来的样子。”她强调,“但也仅仅是为了复刻这个颜色而已。”
她推过来一张纸条:“这是合作化工厂的地址,您派人一查便知。”
范宁佯装初次听闻,面露惊讶:“原来如此……这确实解释了为何相比同业,你们的利润空间如此可观。当然,林总的品牌运营能力也非常出色,这也是吸引我的重要原因。”
听到范宁再次称赞林莹,苏青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脱口而出:“但产品力才是根本!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万一将来都暴雷怎么办?”
“‘都’会暴雷吗?”,范宁精准捕捉到她的用字。
苏青意识到失言,连忙掩饰:“我只是打个比方。”
“那么,苏总,”范宁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您有解决方案吗?您心里是渴望新投资的,对吗?可您却主动向我揭露产品链的核心风险,难道不怕把我吓跑吗?”
“您……您不是背靠国坤吗?”苏青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孤注一掷的期望,“您一定有办法解决的。”
范宁闻言,几乎要气笑,她深吸一口气,心想这戏算是演到位了。她开始面不改色地编:“正因为我背后是国坤,我才更需要对投资负责。我不能仅凭您的一面之词就做决定,我需要实质性的东西——那种能在与林莹谈判时,让她无可辩驳的筹码。”
苏青咬了咬牙,仿佛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从包深处拿出一个U盘,推到范宁面前。
“我不知道这里面的东西,能帮到范总多少。但请您……务必慎重考虑与林莹的合作。”
比想象地收获得多啊,“好的,我会认真评估。谢谢您的信任。”范宁挑了挑眉,收下了U盘。
“拜托您了。”苏青起身,向她深深鞠了一躬。看着这位研发合伙人宛若壮士断腕的姿态,范宁心中有点复杂。
“不觉得太理想主义了吗?苏青。”当晚,范宁在家中对孟宴臣开着免提吐槽。
语音通话那头传来孟宴臣低低的笑声:“你也很理想主义。”他顿了顿,“这也想赢,那也想赢。”
有的时候我也想写纯纯的感情线,但竹语投资的整个过程也是两人对彼此真正为人处事认知的过程。因为有了在商场上的认同和信任,才会有之后婚姻的交付与合作。 两个经受过社会打磨、都把感情看得很重的成年人,交心不易,请大家给多点耐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开始演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