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追完《秦始皇》全剧的人不多,但这个被开拍时年仅10岁的姜昭辰刻画得入木三分的少年天子角色,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话题度。
身处圈内的人,即使不想蹭热度,也要小心避雷,因此对各类新闻热点都十分关注。哪怕本人没有注意到,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也会帮忙提醒。
正在筹拍电影《绣春刀》的导演路阳,就是这样发现了姜昭辰这支帝角潜力股。
路阳兼任导演和编剧,剧本早在2010年就已经写好,但由于题材冷门,迟迟拉不到投资。直到他12年底忽悠来了主演张震,这才吸引到中影三千万的投资。
不过这对精益求精打磨作品的良心剧组来说,还是杯水车薪。为了省钱,拍摄周期被压缩到70天,工作量也因此飙升至行业平均水平的数倍。
虽然剧组捉襟见肘,可是如果不请大牌明星主演、没有票房号召力,就没人肯投资,路阳自己心里也没底。
请完几位主角,留给配角的预算就所剩无几了,可他又不想放低标准。
特别是崇祯皇帝一角,不管是历史上的地位,还是片中权力核心的身份,都需要一个能镇得住场的演员。而且这时崇祯刚登基,才16岁,演员的年龄也要向他靠拢。但这两个要求根本就是矛盾的、反人类的,就好比要求一个应届毕业生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一样离谱。
这些日子,路阳一直在四处寻觅,可结果总是不尽人意:年轻的气场不够,撑不起来;气场足的,年纪又太大。
没想到在无聊刷视频时,找到了合适的人选。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路阳先是无意中刷到了小嬴政的配乐剪辑,对此惊叹不已,又看了相关推荐的原声cut,看完后兴致勃勃地点开评论,翻到一条热评调侃姜昭辰这是暑假蹭实习经历来了。
他受好奇心驱使,又去搜宣传通稿,里面介绍说姜昭辰是零片酬出演,导演承诺的报酬是提供演技和摄影指导,还从剧组里调派专人教他马术。
路阳看到这里,眼都亮了——这简直是他的天选崇祯帝啊!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吗?他也会!这些他都有!他这里还能教刀法呢!长刀、砍刀、双刀、雁翎刀,还有长矛、弩机、西洋剑,任君挑选。不行就再来一套没有男人能拒绝的飞鱼服!
对了,姜昭辰是不是还会写歌来着?一事不烦二主,主题曲也找他写好了!
《绣春刀》是一部古装悬疑动作电影,讲述的是明末锦衣卫中三个结拜兄弟,因崇祯皇帝翦除魏忠贤一党的行动,而走到了命运交叉口的故事。
影片的叙事节奏有别于传统武侠片,打斗环节主要由特写和快剪构成,风格凌厉冷峻,冲击力十足。
片中的三个小人物深陷官场阴谋,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因此在刀光剑影之外,更有言语交锋,每句台词都富有深意。
另外,尽管该片的基调肃穆悲凉,但也有不少金句和调节性的笑点。比如“看你们仨混成那德行,一准不是阉党”和后来火遍全网的“这个人可是我的挚爱亲朋、手足兄弟啊,得加钱”等等,令人惊喜。
三年磨一剑,虽然宣发不足、票房不高,但它还是凭借口碑逆袭,成为武打片影视史上又一部经典之作。
姜昭辰客串的戏份很少,就是崇祯扮作大臣亲自提审三兄弟中的老大卢剑星,卢剑星把两个弟弟摘出去,将罪责全部揽在自己身上这一段。台词只有9句,但凭借他出色的发挥,也成了电影的华彩部分之一。
深夜,卢剑星被五花大绑,押进一座大殿,按跪在地上。
卢剑星小心翼翼地抬起头来,只见殿内灯火通明,巨大的铜雕盘龙前坐着一位俊眼修眉、目光锐利的大人,一身绯红官袍上用黄、绿、赤、紫四色织成云鹤花锦,腰间佩玉带。他下意识地分析品级——这是一品大员的常服。
卢剑星不由得走起了神:我区区一个六品百户,若非捅了天大的篓子,又岂能越这许多级,得见权贵呢?
主座上的人缓缓开口,声音清冽,一股压迫感却扑面而来,沉在殿中每个人的心上:“卢剑星。”
卢剑星回过神来:“小人卢剑星,见过大人。”
崇祯:“卢剑星,是不是你放走了魏忠贤?”
卢剑星:“是。”
崇祯:“为什么?”
卢剑星已有赴死的决心,不打算吐露更多内情供人剖析,于是缄口不言。
崇祯心中自有答案,也没有继续追问。无非就是贪财、怕死,或两者皆有。他厌憎地垂眸:“那魏忠贤身在何处啊?”
卢剑星:“小人不知。”
崇祯早知他是个炮灰一样的小人物,不知道魏忠贤的动向很正常,本也不抱希望,只是随口一问。不过他还要确认最后一件事——不需要具体的答案,只需要坚定的态度:“谁指使你的?”
卢剑星斩钉截铁地回答:“无人指使,无人同谋,卢剑星一人所为。”
崇祯满意地摆了摆手。侍卫会意,立刻把人拖了下去。
一直侍立在旁的内阁大学士韩旷等他们都退下之后才开口:“陛下,莫不如把卢剑星交给臣下细细审问,必能查出其他阉党。”
崇祯轻轻瞥了他一眼:“朕已经杀了几百人。就连袁崇焕也给魏阉修过生祠,你连他也想杀吗?你想让朕身边无人可用?”
韩旷惶恐地低下头,他虽问心无愧,但这位君主的多疑可是出了名的:“臣万死不敢。”
崇祯将视线转向窗外,淡漠的神情里透出一丝杀伐决断:“不要让卢剑星再咬出其他人来,杀。”
韩旷顺从地弯腰拱手:“臣懂了。”
又被骗进来了
套路,全是套路
不是,一个戏份就一分半的小配角,还给他做单独的人物海报干嘛啊?!
当然是为了把我们骗进电影院里啦!(开朗
太缺德了,预告海报把他放在反派团C位上,我还以为他是大Boss呢
虽然但是,人家确实是大Boss
花絮里昭昭舞刀那一段多好看啊,怎么光给他文戏呢?
他这角色怎么加武戏啊?崇祯大战魏忠贤?
哈哈哈哈,我迟早被网友笑死
预告片最可恶!先行、热血、悬疑、爱情、剧情、终极,一共7个版本,除了爱情版全出镜了,还剪了好几秒,搞得他戏份很重一样!
被骗了,好气!不过看在这是昭昭首次触电的份上,还是支持一下吧
别气了,气给魔鬼留余地,换个角度想,你要是拍到了昭昭,能忍住不炫吗?
这倒也是
也不能完全算骗吧,可以看大屏的昭昭哎!
电影本身也值这个票价
我就不一样了,我是觉得主题曲很好听才去看的
昭昭这首歌火到打开了自己的OST市场,从那以后就有好多人找他写OST
何止,说他开启了OST时代也不为过吧
毕竟在中国有国民度,在海外也人气爆棚,请他自带流量,性价比超高
有的歌甚至比剧还火
词曲质量真的很高,这么多年也不过时
而且还很贴合剧情
毕竟他还是演员嘛
多栖艺人就是顶
恭喜姜昭辰首部电影票房破五亿![撒花]
按照调研的比例算,他一个人撑起了将近四亿票房
牛的,以后的资源要飞升了吧
虽然穿的不是龙袍,但也盖不住他通身的贵气
他真的像杀过几百人一样,我隔着屏幕都害怕了
最是无情帝王家啊,杀了几百人眼都不带眨的,不再杀也只是担心无人可用
他不杀人,别人就要杀他了。他父皇在位才一个月就死了,他皇兄在位7年又死了,3个儿子还全部夭折,傻子都知道不正常了
袁崇焕又是谁?突然提他干嘛?好突兀啊
袁崇焕是献上五年平辽之策、给崇祯画饼的抗清名将。他是文臣出身,本该与阉党势不两立,可就连他也公然谄媚阉党头目魏忠贤,侧面衬托出魏忠贤势力之大,以及此时官场之腐朽。而崇祯明知这一切,还得忍着继续用他,暗示大明已经穷途末路,“无人可用”了
首先,这几句解释了为什么明明是三个人的任务出了岔子,最后却只处决一个。另外,这也可以看作是背景铺垫。袁崇焕为什么讨好魏忠贤?因为朝堂黑暗,人相倾轧。袁督师这样屡立战功的清流大官都躲不开党争的漩涡,那风评极差又毫无建树的底层锦衣卫更是命如草芥,能被人轻易地碾碎
我觉得这里也是皇权与相权的博弈,也许内阁真的只是想查清余党,但谁又敢保证他不会造假污蔑政敌、排除异己呢?所以崇祯只杀到最后的实际责任人,不取信口供,不牵连更多
武将毫无地位,投靠文臣;文臣欺上瞒下,投靠阉党;阉党**弄权,无法无天;锦衣卫作为皇帝手里的刀,也已经砍不了他想砍的人……可以说是无力回天了
这都不是一手烂牌的问题了,连牌都是假的
有好牌他也不会打啊,明朝的藩王都是往废里养的,父兄也死得很突然,根本没人教他帝王心术,别人是越努力越幸运,他是越努力越悲惨
崇祯年间正好处于小冰河时期,从他登基那一年就开始连年大旱,然后洪灾、雪灾、蝗灾、地震、瘟疫一样不落,农民起义、满清入寇就没停过
历代级的天灾** 内忧外患
满清入关以后天灾又没了,老倒霉蛋了
有很多官员劝他迁都南京,他不愿意。最后李自成攻入京城,他在煤山上自缢,遗诏上还写着:“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谁看了不说一声惨
好惨的昭昭,啊不,好惨的崇祯
分析了一大顿,你们这些颜控就知道心疼你们昭昭,这电影里面最惨的明明是倒霉三兄弟吧?
其实这一段对剧情无关紧要,但是整部电影印象最深的还是这一段,真奇怪
是因为角色反转吧,原本我真以为是个大官来审案呢,没想到竟然是皇帝扮的
就电影来说,他演得挺好;就历史来说,他演得不行。这个崇祯帝给人的感觉不太像要吊死在老歪脖子树上,反倒像是可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我倒觉得他挺像个王朝没落到千疮百孔,所以殚精竭虑、疑神疑鬼的末代皇帝
崇祯皇帝本来就毁誉参半的,他这么演没毛病
姜昭辰两世中国人,在央音求学的时间也最长,很擅长古风。有既定剧情,填词有了主题和指向性,也比凭空想象更容易,他在拍摄间隙就写完录好了主题曲。
歌名是《无情画》。歌词沿主角的爱情线展开,将电影中出现过的许多意象融入其中,风格诗意哀婉。
昨夜心头牵挂,今朝眼底繁花
曾是惊鸿照影,情根难拔
孤山独听雨下,寒夜里把酒当茶
相思何处可寄?笛声夜风苍崖
流水空山落霞,你的身影如画
幽幽空林失色,心乱如麻
我早已经丢盔卸甲
只想生生世世
在你的耳畔悄悄说情话
愿为你放下万千的荣华
和你携手走天涯
从青丝一路到白发
不忍将满地残花踏
相逢离散俱没入泥沙
奈何桥畔不饮孟婆茶
刻在心上是你的最美年华
杀青之后,姜昭辰向路导讨要他的飞鱼服,路导直接开摆:“没钱了,真没钱了,后期字幕都没钱找人做。这衣服太贵了,我们还要用呢,你就拍拍照算了。”
太抠了,姜昭辰心中腹诽。他不仅友情客串、写主题曲,还投了不少钱,结果连一套戏服都要不出来。
不过这钱省了,也是花在刀刃上,用来提升电影质感的。姜昭辰拿耍赖的导演没办法,只好穿着自己的官服和借来的飞鱼服,跟主创人员拍了几张合影,又拿各式刀剑过足了瘾,这才飞回韩国去了。
姜昭辰本以为录完主题曲、拍完自己的戏份就算完事了。哪承想剧组连他自娱自乐的羊毛都要薅,在宣发期间把他舞刀弄剑的视频当花絮发出去了,气得他连夜转发揭露真相:“虚假宣传,我在片里根本就没有打戏!”
他不说还好,这么一说,吃瓜群众反而更好奇了——网传他被一套飞鱼服骗去演了皇帝,剧照却是官袍,花絮又是飞鱼服,最后飞鱼服还没拿到手,纯纯的冤种。这位到底演的什么啊?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大家纷纷买票进场围观,又贡献了不少票房。
虽然完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但不知内情的专家学者还以为这是事先设计好的营销策略,甚至把它列入了经典案例之中,属实是照着答案出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类似的情况越来越多。但谁也想不到姜昭辰是重生来的,都以为是他眼光卓绝、手腕了得、背景通天。还有些迷信的,觉得他长成这样还运势逆天,肯定是锦鲤修成仙,更不能得罪了。这引发了连锁反应:越是业内人士,越不相信圈里有什么巧合,不可避免地逐渐迪化。
姜昭辰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反正也碍不着什么,干脆摆烂,不解释了。
昭昭:自从学会摆烂之后,日子就好过多了。
《绣春刀》原本的主题曲不太好听,借用一下《双世宠妃》的片头曲
酷狗音乐有升降调功能,女声降调就能变男声,男声太低沉也可以升调,更接近昭昭的少年音
在酷狗做了个同名歌单,欢迎大家给我推荐好歌~
14年OST:4首
1.《绣春刀》主题曲:《无情画》
2.《古剑奇谭》主题曲:《剑伤》
3.《卫子夫》主题曲:《江山背后》
4.《美人制造》片尾曲:《听》
OST,全称Original Sound Track,意为“影视原声”。
如今唱片行业衰落,OST能和影视作品方分摊成本,因此制作预算和宣发力度都远超大部分原创专辑。
主题曲、片头曲、片尾曲、插曲,都属于OST。
主题曲就是Theme Music,片头曲简称OP(Opening Song),片尾曲简称ED(Ending Song)。
片头曲跟片尾曲都是主题曲,片头曲是正主题曲,片尾曲是副主题曲。如果一部剧仅有主题曲,那就兼任片头片尾曲。
片头曲的作用是引出贯穿整个故事的主题,有概括作用。
随着剧情不断深入发展,还需要一个或多个贴近剧情发展的副主题曲,所以片尾曲通常会比片头曲多。
插曲,顾名思义,就是穿插在影视作品中烘托氛围的乐曲,数量不限,也可以是纯音乐。
TMI:
《绣春刀》第二部,路导就是用飞鱼服忽悠张译来演的。
杀青之后,记者问他:“你之前承诺送他一套飞鱼服和绣春刀,兑现了吗?”
路导:“那个绝对是忽悠他的,要忽悠他来拍这个电影,怎么可能送他,很贵的这个衣服。不会送给他的,我们自己还要留着呢。”
雷佳音则是听说片里能噶张译的腰子,二话不说就进组了,从导演到主演都非常缺德,哈哈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崇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