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三国志吴书]朝旭于江东 > 第136章 第十六回:请降

第136章 第十六回:请降

“是吗,曹操那边比我们还严重,建安七子都......”

三月,斥候从曹军带回情报,曹操四十万大军内部的伤寒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孙军,甚至被曹操带去随军的陈琳已经病逝(1),另一位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也开始有染上伤寒的迹象。

写出讨伐孙权的檄文的建安七子都死于这场伤寒,曹操爱惜人才,肯定不会随意地分配他们的住处,连他们都已经染上伤寒,其他人更是不用说。

“到底要死多少人才行。真的还要眼睁睁看着那么多人病死吗?”

朝旭用担忧的眼神看向孙权,听完斥候的汇报之后,孙权的双手在案上交叉在一起,顶着他垂落的脑袋。

这个35岁的年轻人,现在就要准备做出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决定之一。

“......父兄都还在世的时候,我总想着天塌下来有父亲在,之后父亲离世了,我又想,没事,还有长兄在。我们兄弟那么多,齐心协力总有办法。”孙权缓缓地说道,“转眼大家都离我而去了。曾经有个叫刘琬的人,给我们兄弟几个人看过相,他说只有我是大富大贵的长寿相(2)。父亲和哥哥都很开心。现在一想,活得比他们都长久,真的是好事吗?”

朝旭移动到他的身侧,她做不了什么事,更不可能左右他的决定,她能够做的,只有握住他的手,注视着他。

“活得久当然是好事。”她说,“我父亲现在六十多岁,很快就要七十岁,因为他活得久,他才能见到自己的孙子、孙女,才能见到江东在你的努力下又混乱转为内部的相对安定。你不想亲眼看到自己的孙子孙女,看到江东彻底太平,看到曹操再也不敢攻打我们、看到荆州彻底回到江东的怀抱,看到自己登上帝王之座,又看到我们的儿子成为能够继承帝王之位的人吗?”

“你说得对,我要去和子敬谈一些事情。”

“他现在还能……吗?”

“他不需要回复我,只要听我就就行。”孙权下定决心一般从地上起来,“对了,斥候拿来了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新写的诗,你有兴趣可以留在这里看看,如果你害怕在外面见到不舒服的场景的话。”

“回来再看也不迟。”朝旭摇摇头,“我来为你做准备。现在外面伤寒蔓延,回来的时候直接把外套交给随从用沸水清洗,再用艾叶和仓竹熏蒸(3)。千万不能让伤寒影响你的身体。”

“好,都听夫人的。”

再一次穿过那条充斥着病痛的长廊时,长廊上已经开始出现难以形容的臭味,连遮挡面容的布都无法将其彻底隔开。

朝旭在庐江城闻过这种味道。

那是腐烂的尸体的气味。

病死的人太多,停尸的地方已经安置不下,一些低级别、又没有身份的士兵被一车车拉出去,军队里的收尸人在外面挖了个坑,仅将他们身上可以识别身份的符牌取下,其他的衣物和碰过的物品全部堆在一起焚烧(4)。

滚滚浓烟连夜晚都不会消去。

尽管如此,被传染的士兵还是逐渐增加,死去的人的数量也在增加。

先前溺死的董袭将军的尸体一直被小心保存着,天气寒冷减缓了腐烂的速度,但持续下去终究不是办法。

“子敬,”孙权站在鲁肃的门前,门紧闭着,亲信挡在外面,不让他进入,“我决定和老头子议和,我听说他们来送药的司马朗(5)、被他器用的陈琳都相继病死,岸边驻守的士兵也都染了伤寒,无力对抗。如果我们没有伤寒,我一定会下令一鼓作气再一次烧光他们,但现在我们也有很多将士染病。你也是,公绩也是,甚至来送粮的公覆、我也听说他在返程路上染上伤寒。老头子低不下头议和,我来低这个头,就算要说投降也可以,随便后人怎么评价,我都需要为我的将士们做出选择了。你不必回答我,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的决定。”

屋内没有传来任何声音,亲信小声说了一句“我进去问问我家大人。”

随后快步进入屋内,一会儿又走了出来,他说:“我家大人说,您放手去做便是。”

“……好。”

孙权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但他没有揭穿,只是点点头,带着朝旭离开。

不仅是孙权,朝旭也察觉到了,亲信开门的一瞬间,从屋内传来了奇怪的味道。

鲁肃大概已经病死了,但是他不想让孙权因为他的病逝而分心,所以提前交代了亲信,要装成他还活着的样子,演到这一场战结束为止。

“至尊,夫人。”

“何事?”

回程路上,周泰从前方走来,像两人作揖行礼。

“凌将军病还没痊愈,就又跑回自己的军队,结果……”

“结果怎么了?”朝旭催促道。

“又倒下了。”

“病都没好为什么又要回去。”

“这……属下就不清楚了。”

这不是胡闹吗!本来只要静养一段时间就好了!朝旭很是着急,凌统毕竟是她独自救下的第一个人,对她而言有这方面的特殊意义。

“夫人,别急。”孙权拉住她的手,缓缓点头,“马上就要结束了。幼平。”

“在。”

“去找徐子明过来。”

徐子明,即徐详,孙权幕府中的一位兢兢业业工作的都尉,平日里朝旭与他没什么交集,更没怎么在私下打过照面,也就对他没什么记忆。

孙权又召集了现在还健康的将领们来到议事厅,光是看着空位,就能多少猜到眼下的情况。

“徐子明。”

“臣在。”

“我需要你作为使者前往曹操的大本营,会见曹操。”孙权冷静地说道,“我们不打了,重结姻亲(6)。”

“这算是投降吗?”

“随便那老头子怎么想,他反正也没力气再打过来。”孙权冷哼一声,“继续耗下去,他们四十万大军就要被伤寒吞没,他自身也难保,他对于这件事绝不会提出任何要求。”

“万一真的提什么要求......”

“放心,和上次一样,他就是好面子,不肯认输也不肯低这个头,给他个台阶他自己就下来了。说不准以后我们还要合作打刘备,以他的远见,绝对不会趁火打劫。”

孙权拍板,加上不少将领也都已经因为大规模伤寒、失去了战意,于是这件事就这样快速定了下来。

很快,徐详带回了好消息,曹操接受了他们的请降,没有提任何要求,只是在撤军前,留下了张辽、曹仁等人带兵驻守。

据说曹操退军后,剩下的几位幸存的建安七子也都因为这场伤寒相继离世(1),那位替荀彧写下讨伐孙权檄文的王粲、更是死于返程路上(7)。曹操退军后,这场伤寒的浩劫也被带回了北方,持续波及到各地(8)。

第二次正式的濡须口之战,就这样告一段落。

谁也没有占到好处。

只在历史书上留下了孙权请降、重结姻亲这一行字而已。

(注释1,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二十一·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瑀以十七年卒。幹、琳、玚、桢二十二年卒。)

(注释2,参考文献:《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琬语人曰:“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尔试识之。”)

(注释3,古人防疫基本上在网络上都能查到,这里仅选取一个。

参考资料:b站视频/古人如何用艾草防瘟疫?经验证明:艾是防疫大药,常用传染几率会更小!)

(注释4,参考资料/百度资料:古时候爆发传染病的时候,古代人是怎么应对的?)

(注释5,参考文献:《三国志 魏书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惇、臧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注释6:参考文献:《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

(注释7:参考文献: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二十一·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二十一·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

(注释8,论证:其实没有查到这个瘟疫是不是在这次对抗中爆发的,但又查到说是曹魏带来的。因为是百度资料,而且我也没找到可以作证的其他材料,所以暂时只是一种猜测。濡须口又是从前一年冬持续到这一年,认为是在这次对抗中才爆发也可以。

但不可否认的是,丁酉大疫对两边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孙权派出使者请降,请降可以理解为请求投降,也可以认为是请求各退一步。根据后文曹操也派出使者,并且没有要求孙权做什么事情来看,曹操应该也想走了,只是等个契机。

所以在一些网上资料里写孙权打不过曹操所以认输,应该是没有查过更多资料得出的错误结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6章 第十六回:请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春水摇摇晃

骄阳似我(下)

狩心游戏

如何饲养恶毒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