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府议事厅内,众人正沉浸在郭嘉预言应验的喜庆氛围内。
“奉孝果然料事如神,孙策当真死于刺客之手!”
“这下我们总算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对付袁绍了。”
“运往延津的粮草时间也卡得正合适,文则在前方也不必担心了。”
议事厅内众文武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言辞间皆是赞许和放松。
郭嘉微笑着点头,没多做答应,只是听着他们的话题终于引向如何策划坚守。
几天前,同样在这里,这群人还在讨论该如何分神对付孙策的奇袭。
当时听到郭嘉斩钉截铁地断言江东方面定然无忧,连贾诩和荀攸都不禁表示怀疑,荀彧也在劝曹操该如何分派守兵与粮草。
直到昨日曹操收到孙策确认死亡的消息,那紧绷的弦总算在今日松懈。
可面对这样的转变,郭嘉心中却无半分得意,唯有那无人知晓的苦涩,连同难言的泪水,在内心深处奔流。
就在他刚踏出司空府之际,门外候着的阿榆冲上来拉住他:“祭酒,夫人晕倒了!荀夫人正在家陪她呢!”
郭嘉心中一紧,大感不妙,二话不说便往家赶。
晕倒、荀夫人……她定然是从何处得知消息,去找荀维求证了。
这个时间,比自己预想的……要来得快太多了。
郭嘉的步子越走越急,司空府那虚假的欢庆如芒刺背,此刻终是焦燎着他的心头。
他到最后几乎是跑着踏进宅院,冲入卧室时,便见邓结正静静地靠在榻上,双眼木然地空视前方,了无生气。
荀维就坐榻边,听到他进门的声音,带着些怨怼开口:“祭酒倒是好算计,连这等至亲……”
郭嘉没等她说完,已几步跨至她跟前,在榻边跪下,拉起邓结的手。
荀维看着他全然不似自己所熟悉游刃有余的模样,此刻毫不掩饰心中的焦灼,那紧抿的唇、专注的眼,定然也听不见自己的声音,便噤了声。
她似是自嘲般地微微摇头,抚平下摆起身,正打算离开,却听阿榆在外大喊:“陈曹掾来了!”
陈群急匆匆地进门,荀维慢悠悠地踱至门口。
“走罢。”荀维冲他一抬手。
陈群停在门外,等她跟上。
荀维顿了顿脚步,还是忍不住回头道:“郭奉孝,即便知道这是为对方好……可隐瞒,终究伤人。”
她也不敢断言自己这话到底是为今天的邓结说的,还是为九年前的自己说的。
陈群拉过她的手,将她带离。
卧室内终于只剩他们二人。
空气沉甸甸地压着,谁都没有说话。
郭嘉小心翼翼地抚摸她的手背,调动自己的勇气开口:“说怿……是我……是我对不住你……”
邓结眼珠缓缓转动,视线落在他的双眸上,空洞而疲惫。
“我知道。”她缓缓开口,带着心里憔悴的漠然,淡淡地回应着,“不全是你的责任。阿兄……本就有意瞒我。死志早存,是我没早发现。”
她顿了顿,还是有些唏嘘,嘴角闪过一抹无奈的讥讽,“可你……从一开始就知道。整整五年,你也真能憋得住。”
“我不想你伤心……不希望你日日悬着心……”郭嘉不敢再看她的眼睛,只是紧了紧手上的力道。
“不想我伤心?现在这样……不是更伤心么?”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知道,我拦不住他,也改变不了你……这些,我都认了。只是伤心……伤心你们连这种事都要瞒我。他不愿给我家书,你……不愿给我祭奠的机会。”
说着,到底还是落下泪珠。
郭嘉咬着下唇,愧疚之感让他再难掩埋邓昭给他的那件帛书。
他从怀中取出,双手托着递到邓结面前:“元明兄……原让我烧了……可我总觉得会有这一天……”
邓结目光所及的是她熟悉的兄长书信方式。
尽管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邓结还是拼命地拭去,希望能尽快看清上面的每一个字。
这件信很长很长,是邓昭惯常烛下独坐的絮语。
开篇是江东烟雨,他说在虞翻身边这五年,对孙策的看法变得相当复杂。明知是血仇,可又不得不承认他的个人魅力。
那蓬勃的生命力、开朗的性格、广阔的胸襟,若非不共戴天之仇,他是当真便想就这么留在他身边。
提及陆语和慕儿,坦言起初并无成婚之念。
可正如郭嘉所言,虞翻怎能信一个没有牵挂的商人留在身边?
那场迎亲还是虞翻亲自主持的。他们甚至还在孙权身边发现了陆康的从孙陆议——当年围攻庐江时,这小公子还是陆语亲自将他从密道送出城去的。
因此陆议没有拆穿二人,反倒认下陆语是他族姐,让虞翻少了些猜忌。
陆语明知他死志,仍甘愿为他留于虞氏宗族做人质,生下儿子,起名“慕儿”。
他深知自己对她的亏欠,无以回报,只能将商队所得资财尽数留予。
他已妥善安排,不日便将陆语母子送回新野邓氏宗族,以绝自己后顾之忧。
若她将来愿意投奔许都自是最好,若不愿,再嫁亦是幸事。
接着再言江东所遇。
当年分别后回庐江重逢于吉,得知当年他们为山越安排的那个山村竟也遭受孙军屠戮,这为血仇上又添的一笔。
于吉同样恨意滔天,故他决意以身为祭,多年布局,高调挑衅孙策权威,制造军民矛盾,赌上自己的老命也要在孙策心中埋下恐惧的梦魇,只为增大他刺杀行动的胜算。
末了,是他的最终布局:已联络许贡旧部,以“为主复仇”之名行刺,将孙家的怒火锁死在内部,绝不牵连许都:
策欲袭许,然弟莫忧,兄必讨之,不死不休。
邓结捧着这件等了多年的家书,最后到手的竟是件遗书。
泪水早已浸湿衣襟,字字句句,皆是兄长的心路与托付。
“那他的尸身……”邓结虽然心中已有答案,还是抱着一丝幻想问出。
郭嘉沉重地垂下眼睫:“……丹徒山上……不知孙军……是否收敛……”
邓结痛苦地蜷起手指,深深嵌入掌心,自恨不能替兄收尸。
郭嘉心酸难当,解下腰间青玉双螭佩,放在邓结颤抖的手上,这是当年他二人从袁绍手下出逃时的情谊见证,邓昭以此认下郭嘉这个生死之交。
“用这个……立个灵位罢。”
邓结抚摸着两螭相对的纹路,脑中亦能想象到彼时邓昭解下玉佩赠予郭嘉时的豪情万丈。
“罢了……还是你戴着,我看到,能想起他来。”
邓结挣扎要起身,郭嘉立刻上前扶住。
两人合力,在后院老槐边的青石上,立上两方灵牌,一书“亡兄邓昭元明之位”,一书“于吉仙师之位”。
邓结翻出郭嘉未上过身的两件新衣,小心叠好,置于灵位前,权作“衣冠冢”。
二人并肩跪地,默默焚香。
袅袅青烟飘飘摇摇,带着他们无尽的哀思,融入暮色渐落的庭院中。
祭奠的余烬尚未完全燃灭,外头传来阿榆的呼唤:“祭酒,有传令!”
郭嘉出门接令:明日卯时点兵,开赴延津。
当他捏着简牍回后院时,邓结仍直直地跪着,那单薄的身影中仍透着她的倔强。
郭嘉默默上前,跪在她身边将灵位和新衣收起,放入备好的木匣中。
那传令简牍被邓结拾起。
“……这么快……你也要走了?”邓结干哑的声音中透着不舍。
郭嘉手按压在木匣的盖子上,没敢看她,轻轻点头。
邓结的手覆上他的手背,将冰凉的手指嵌入他的指缝间,紧紧地攥着。
“说怿?”
郭嘉回头对上她泪光闪动的双眸,那目光中混着哀伤、不舍、恳求与热烈,多的是郭嘉读不出的感情。
他从未见过她这般眼神,让他心口发紧。
未等回话,邓结已猛然倾身向前,双手捧住了他的脸颊,重重地吻住他的唇。
她的吻里尚带着咸涩的泪水味,一点点从试探、到强硬地加深这个吻,吸吮着他的气息。
“……不要丢下我一个人……”她退开些距离,抵着额头呢喃,温热的泪水汹涌而出。
郭嘉的心被她的呼唤揪得生疼,将她用力地揉进怀中,“这次与征讨吕布不同……乃孤注一掷……我实不能带你冒险。”
邓结的脸埋入他的脖颈,像只害怕自己被遗弃的猫一般,拼命地往他身上钻着、索取着,听着郭嘉断断续续地承诺:“你……你守着家,等我回来……不会……不会让你一个人的……”
邓结停下动作,揉着眼睛拭泪,仰头看他:“那……我便在这里等你?”
郭嘉轻喘着点头。
她偏头看了眼看那常棣艳艳,粉白娇嫩的花团就在眼前,散发着清甜而忧伤的香气。
她伸手轻轻折下一朵开得正盛的花,将那如同带着泪珠的常棣花轻轻含在唇齿之间。
透红的花瓣缀在她苍白的嘴唇上,显得更为娇嫩。那双被泪水洗过的眼眸,此刻闪着渴求的流光。
她轻轻将脸侧过,向他探身。
郭嘉的心忽地漏了一拍。
他读懂了那眼神中所有未言的话语,那是孤独的留者寻求生存的慰藉。
“……自然。”他回应着她的动作,手掌轻轻抚上背脊,“说了你在哪我在哪……”
话语落下的瞬间,那朵常棣飘然坠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