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林黛玉拜入师门后约莫一个多月的一个清爽的早晨,菩提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生,开讲大道。
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众人都见惯了他颠狂跃舞的样儿,觉得人态与猴态本来便有分别,都不作理会,唯有新来不久的黛玉觉得稀罕。
虽说坛下骚动,未免放诞无礼,可林黛玉素昔自认眼光不错,此时她眼中的孙悟空是个听懂了师父妙音、领悟了话中禅道、并为其而表露出喜悦的单纯求道者,一个不羁于表象的智慧灵物,他的身上有着新生儿才有的懵懂与外放。黛玉终于是被这只猴儿的性情,踊跃,和出众所吸引了。
菩提祖师注意到了黛玉看着孙悟空,本来似睁非睁的一双眼便直盯过来。黛玉却没有发觉,因此不理论。
待讲坛散了,祖师只留下林黛玉一个,问道:“你在班中,怎么心思不定,注意别处,不听我讲?”
黛玉听了,不觉红了脸,颇为不好意思地垂下眼睫,上前来施礼道:“弟子知错,原是觉得有趣,有些好奇,不知不觉误了听讲,还望师父原谅,弟子再不这样了。”
祖师早心软了,呵呵笑道:“也罢,情有可原。你错过了方才讲话,可知今日演法如何?”黛玉道:“弟子错过许多,只勉强记得一些。”
祖师便让林黛玉道来,不料她竟把今日说道讲禅的内容一字不落地复述出来,又在原话上再添新意,说得更加精炼有趣,当真是字字珠玉。
祖师欢喜不胜,连连点头道:“绛珠仙草甘露滋哺,天养地就,果真是资质不凡,”说着,又面露难色,“虽然当初赤瑕宫的甘露助力你修成人形,却也有些造成了拔苗助长,使你提前育成,骨肉未健,因此生来便娇体纤质,袭一身之病。你历劫已成,身为木居士,若不尽早修复弱体,恐难挑起治恶鬼、平迷津的大任。今后我开坛讲道,你若身体不适,不来也罢,如今重要的是修身。烂桃山上所结桃果皆是筑骨强体、助长修为之物,多吃多益。”黛玉连忙见礼拜谢。
林黛玉移步走出室内。不出时万事全休,一出门,那一众等在外面的师兄,勤蜂也似的跟来,上赶着劝慰她。
林黛玉一路谦逊有礼地问好,又保持着距离,十分推让,直直地望前走着,不曾停驻脚步,很快便撇下众人,回烂桃山去了。
孙悟空早已在山头上,攀上一株高大的桃树,舒眉展眼,远远地看见了一抹绛红色的玉影。
他摇动着尾巴从树头下来,飞跃到林黛玉面前,弄个把戏,扯出个唬人的怪脸,吓得她忙忙地踏着碎步退后,躲到旁边一株树干后面。
黛玉一颗心还兀自跳着,忽然听到猴子的嘻嘻笑声,才敢从树干后慢慢探出半张脸来,确认是他后,松口气,笑道:“原来是你,做什么要吓人家。”
孙悟空鼓掌笑了几回,才问道:“想什么,这么出神?我看师父特地留你问话,不知有何教诲?”黛玉走过来笑道:“师父说这山上的桃子好,叫大家可以都来吃。”
孙悟空笑道:“这还用说,早吃上了。”说着,当即从衣裳里拿了一个出来,先是在两手之间抛了几回,再往天空上抛,稳稳接住,才啃了一口。林黛玉也不说话,只是看着他,抿着嘴笑,跟在后面慢步。
悟空在草地上放纵地奔跑跳跃。遍地长着茸茸的细草。去年雪不大,草很短。塔松树很干净,叶片是蓝绿色的。黛玉走得乏了,藉草倚树,歪着身子歇息,静静地望着远方蹦蹦跳跳,时而上树寻果,时而下地看花的孙悟空。悟空的衣袖裤脚上都沾了松脂。
黛玉轻轻招手,悟空忙就跑去问道:“何事?”黛玉微笑道:“啰嗦什么,过来我瞧瞧罢。”悟空不解,只是依言近前来。黛玉再看了看,说道:“你上次做了双鞋,固然好了,只是该换身衣裳了,若是教那些师兄看见,必定又要报怨你,嫌恶你了。”
孙悟空自己也看了看身上,笑道:“好师妹,非是我不修边幅,这身衣裳原是我拜师之前,在海边剥了个渔夫的。那些捕鱼打雁、挖蛤淘盐的兄弟,为了劳作,穿得不免粗糙些,我穿习惯了,也不去麻烦别人。”说着,灵机一动,直言直语道:“与其绕远去求,不如把握眼前,望师妹不嫌烦扰,与我作一身新袍罢,永不忘恩!”
林黛玉道:“瞧着我心情,好时便作一身试试。”
在这样答话之后,悟空却分明看见,浮显在她那张压倒桃花的绝美面庞上的,是一抹最温柔,最丽,最虚弱,最具众美之荟萃的幻梦似的微笑,这在初出茅庐的悟空看来,无疑是未曾接触过的一种独属于姑娘的温存。而他却从未学习过相关的知识,全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又该如何去面对,他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一抹微笑,林黛玉是不可能对别人释放的。此情此景下,这个微笑只属于他和她本人。
孙悟空笑道:“我看你现在心情顶好。”
黛玉说道:“何以见得呢?”看着悟空欲言的模样,她起身,率先打断道:“走罢,快到饭时,该去打柴了。”
悟空喜不自胜,三两下就奔到前面去,一直奔到弯曲的绿茵茵的地平线那头,才回头招手叫她快些跟上。悟空始终不见她来,也听不到她的声音,登树眺望时,见她还在路上悠悠摇摇地走着,才知她并未修得甚么疾行飞跃之法。
他倒回去,摸着脸道:“不如就挑近些的地方打柴,省时省力。”
黛玉道:“你不必特地回来,我只是刚开始学,会的不多,所以现在不免慢吞些,迟早也能跟上你的。你这会子先到了,自去打柴,不必理我。”
悟空笑道:“我是好意来寻你,你就冷言冷语地赶人。”
“是赶猴。”
他们走过一段晶莹的草地,有时还能遇到小动物们为筑窝修巢所挖的洞,掩藏在一片草色下,若是黛玉不小心踩到,会踉跄着陷半只小腿进去,纱裙下摆沾上发亮的水渍。不过黛玉并未因此而扫兴,依然向前走了,与悟空打柴,能帮多少是多少。
忽然,她听到了斑鸠的声音:鹁咕咕——咕……鹁鸪咕——咕……
还未等她说什么,抱着柴火的悟空就先跳到她背后:“天将雨,鸠唤妇,今晚是要下雨哩!单声叫雨,双声叫晴,斑鸠的妻子要回来了。”话音刚落,黛玉又听到有声音了:咕……咕……果然是斑鸠的媳妇在应答。
黛玉的心此时已经被大自然生灵之间那天然的慕情所吸引了,以至于孙悟空以堪称吵闹的嗓门在旁边说话,她也不曾理会。
虽然这份斑鸠们的慕情是稚嫩的,无秩序人伦可谈的,甚至可以说是野蛮原始的,或者说一切未能开智的生物都是原始而简单的,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慕情,只有本能行为,但她也在不知不觉间爱上它们了。那份藏在树与草之间,偷偷地鸣叫着、释放着的可爱,正唤起她对与斑鸠以及其他生物们,包括对那些草木的欣赏与怜惜。
她不觉心有所感,想起了那句:“鹁鸪啼处却春风,宛如江南气候同”,一时又不免忆起江南来,心思早已飞远。
孙悟空盯着她那认真的模样:“不如咱们就去看看,去找那些鸟都藏在哪儿,看谁寻着的多。”
黛玉这才回头了,笑道:“听上去有趣!只是去打扰他们作乐,有些不忍。”
悟空道:“咱们不吵不闹,更不赶杀他们,只管看一眼就是了。”
黛玉点头道:“欣赏欣赏也就罢了。”
孙悟空性急,急纵身拉住她便走,林黛玉忙将他扯回来:“先把柴火放回去,等吃了饭再来不迟。”
“有鸠声的地方必定多雨,到时候恐怕下起雨来,不便行事,你又怕冷。”
“我确实受不得冷,但偏只喜欢雨后去看看花草。看草木挂满雨珠,虽是饱经风雨,却显得焕然一新了,再循声去观察那些鸟儿,凄凄凉凉的,凄凉得甜美,比什么都快乐。”
“凭师妹意思。”
两人趁着下雨前的当儿,漫步在桃山路上,不紧不慢地闲聊着。
也就是这时,孙悟空才知道,原来她之前下凡投胎到了一户姑苏人家,方才听到鸠声,她自然而然地便回忆起江南来。如此说来,他是彻头彻尾的天生地养,她却是有过父母亲人的。
提起上一世的父亲林如海与母亲贾敏,林黛玉有诉不尽的钦佩与怀念。在孙悟空面前,她可以正常地释放自己对亲情与童年的追忆,可以获得对自己这些情感的尊重,而这些正是在贾府的那十年里她最缺少的、最想要的、最珍贵的东西,所以她喜欢和孙悟空聊天说话。
在孙悟空的追问下,已经坦诚相告的林黛玉不禁问道:“那你呢?你从何而来?”孙悟空正想告知,不料她先笑道:“你莫说,我自有方法得知。”
悟空听了,也未多想,笑道:“诸位兄长都知道我的出身,你肯定早就向他们打听过了。”
黛玉冷笑道:“我不稀罕。”
说着,她略略弯下腰,像是面前有个低矮的小孩儿需要哄逗一般。当时便有一只玉色蝴蝶,迎风翩跹,一起一落地飞过来,停在她的手指上。她稍微侧过脸去,把那蝴蝶靠近耳旁,像是在倾听着什么,听了一会儿,点头道:“原来如此。”然后便将那玉蝶轻轻放走了,笑着看向他:“你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可对?”
孙悟空看在眼中,心里惊奇,笑道:“好!好妙招!”停了一停,又道:“师妹果然是君子如玉,我想这世间万物虽有许多不开智,不修为,却自有一段道气儿,若非纯洁君子,必不亲近,若是打杀毁坏,必有因果报应。”
林黛玉听了这话,忽然受惊一般,停下脚步,怔怔地望着他。悟空自觉不曾说错话,做错事,因此不解她为何这般神态。原本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接话得自然,此时也因为黛玉的失神而中断。
悟空秉持着玩闹的心态,陪她怔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嘻嘻地笑出声道:“师妹有些不爽快,我是个老实人,不晓得隐语,不理解暗示。你究竟怎么看着我不说话?”
黛玉这才回神,薄面带红,微腮飞霞,似泣非泣的双眼愈发地含情,愈发地像一双钻石般闪耀着情感与色彩了。过了一会儿,她似乎后悔了去用眼睛说话,要收住这双脉脉倾诉的眼睛,于是慢慢地低垂粉颈,别开眼神。然而,如同微微下弯的花茎一般的修长脖颈旁,与下颏线相接处的那片深黛色的阴影,正隐约地跃动着,仿佛在演绎她此时的心潮,透露出丰富的情绪。她脖颈的背面也铺洒着一层斑驳晶莹的树影。
林黛玉摸着自己一边的脸,终于再度微笑了,轻声细语地问道:“悟空,你觉得我像个什么人?果真的像是纯洁君子吗?”
孙悟空笑道:“我当你是为什么而苦恼,却问出这等话来!果真的,我是老实之言,真心地欣赏你,决无虚诈。”
黛玉放下了那只摸着脸的手,笑容中透出了释怀,复又迈出了步伐,一面悠然走着,一面说道:“大家都说我刻薄小性儿,行动恼人,每年每日不断地这样说。他们当面也说,背地也说,隐晦地说,直白地说,我做什么都要说,待着不做也要追着我说,一直这样,几乎十年。头一回有人像你这般欣赏我,不免有些意外。”
“谁这么说你?几乎十年,你必定受了天大的委屈!”
黛玉笑着摇头道:“都过去了。如今我已经有了新的知己朋友,新的生活,还有德高望重,对我予以重望的师父,过去的不如意,就忘了罢。”
在三星洞的这几年,就是些日常生活,小甜饼,还没有主线,没有任务,没有斗争,所以故事性上比较薄弱,最多写三四章就会结束了。
然后对于黛玉,简介里说完全没有别的红楼角色的戏份,但我细思一番,觉得还是可以适当交代一下,虽然戏份会很少,但并非不重要。
设定是黛玉还完泪,刚刚回归绛珠仙子身份,经过了那十七年的下凡投胎生活,她肯定有些地方会变化,有些地方依然不变。在【变】与【不变】之中,如何掌握一个度——既让她还是那个林黛玉,又让她不至于成为“都历劫一次了,回来都还没有成长变化吗”的桩子;既要以符合原著为目标,又得在此基础上,发挥出同人应该有的延伸和想象——这是需要一个细心的刻画的。所以,为了让黛玉身上所有的过渡都更加自然合理,适当衔接一下她上一世的故事是很必要的。
林黛玉善良真挚、思想充沛、灵动活跃、悲天悯人、惊才绝艳、一身傲骨,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既有身为木居士的孤标傲世、清冷超逸,又有压倒众人的亲和温柔、善解人意;既有成熟大家闺秀的高贵矜持、自尊自爱,又有天真单纯少女的调皮娇俏、幽默风趣……她的角色维度之丰富,无法言尽,描述她的细微变化绝对是非常有趣的,注定波涛汹涌。
可能这就是我觉得圣黛其实可以写成姐狗的原因,高岭之花和娇俏小妹,姐感和妹感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有时候我都羡慕薛宝琴、贾探春、史湘云这些人,黛玉比她们大,越到原著中后期,对这些妹妹就越是极尽包容亲切,无论对方怎么过分都只是一笑而过,绝不计较,友好相待,还把自己的床让给对方睡,一口一个妹妹,主动上去牵小妹妹们的手……
她什么都知道,别人是恶意还是善意她清楚得很,但她全部接纳,全部忍受,全部看开了,完全就是会摸着她们的头说“要听话哦”,会陪着玩小游戏还故意让着她们的温柔大姐姐啊!
猴哥还没有习成变化之法,现在还是矮矮的原皮状态,林妹妹把他当做需要呵护的小弟弟看,简直太正常了。我觉得黛玉会先喜欢上吧,猴哥前期还是一心求道的孩童呢,而黛玉历劫十七年,早就有了充沛、饱满、完整的情感,是比他成熟,比他先起跑的。
黛玉已经是姐感进化完全体(?)了,大圣还嫩着捏,要加油啊~
以及,可以翻原著里悟空在三星洞修行的那两章,这时候的猴哥真初出茅庐,从来没有自称过“老孙”,都是“我”或者谦称。虽然我也总是写着写着脑海里就出现猴子的声线,“俺老孙”三个字几欲码出,但还是再忍一会儿吧,hhhh
这次作话比较长,以后不会再说这么长的题外话了,阿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情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