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也震惊了。
潜心研究医术的他不曾想突然就在天幕上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一瞬儿间他甚至都没缓过神来。
身边的药童没忍住一声惊呼,“先生,这天幕在说您呢!”
华佗这才回过神,可再仔细一看天幕,却已然不见他们再提与“华佗”相关,从始都只一个名讳。
这天幕上乃后世之人,所提也是“东汉”,可华佗依旧不敢冒领,“莫要胡说,许是有后人与我同名也说不准。”
药童却并不这般想,“先生,这天幕都说了他是大汉人,我可没听说过大汉还有除了先生之外的一位呢。”
他不懂得“外科手术”是什么,可他就觉得应当是指先生的医术。
先生的医术,那可是很厉害的!
华佗一摸胡须,不曾再言。
·
【对的,关于猪的阉割技术最早可追溯至甲骨文记录及商朝,这个之前就说过了,我就不多赘述。不过“南劁北骟”嘛,属于地域和养殖习惯的差异,像南方多以猪、鸡、猫、狗这类体型较小的禽畜养殖为主,骟匠干的活计大家俗称“海棠活”;而北方则以骡、马、牛、羊、骆驼等体形较大的牲口为主,大家称为“圈子活”。而不论南方北方,骟匠在古代属于“搓捻行”这个行业,他们都奉行东汉的华佗为祖师爷。】
[一场秋雨一场寒:这是真的,我小时候跟着我爸去过一位骟匠家里,他家里就供着华佗,听说他有事没事就喜欢给华佗上炷香。]
[千秋入喉:华佗作为外科界的鼻祖,骟匠奉他为祖师也存在一定的医学联系。]
[相父我滴神:我怎么听说这阉割术就是华佗在游历期间教给弟子的啊,之后传了出去,华佗自然也就成了祖师爷。]
[牛马人:楼上,这明显就是传说啊,阉割技术有的时候华佗可能还在三生三世呢。]
[感谢苍天大老爷:楼上,我要笑死在你的评论里哈哈哈。]
[易水寒:这其实跟骟匠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也有关系吧,扯大旗嘛,大家都懂得,华佗作为东汉末年的神医,对外宣称是他的弟子,那派系出身就大不一样了。]
[你看我搭理你吗:笑死,这不就跟李唐皇室自称是李耳的后代一样嘛。]
[芳芬:正解!]
听不懂这个内涵的古代人们专心致志听八卦。这骟匠的事他们懂,毕竟好些人家买了猪崽都得请他们上门来给猪去势,他们供着祖师爷他们也知道,毕竟谁家还不给财神爷、土地公和老祖宗上炷香呢!不过说那骟匠的祖师爷是神医,这他们还真不知道嘞!
“这南方北方还分的这么细致呢。”
“这又是骡子又是马的,还有那见都没见过的骆驼,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养得下的。”
“这吃都得吃不少草料吧!”
“南方原来养猪狗鸡的多啊,瞧着确实没多大点,这肉够吃嘛。”
“不够吃多养些不就成了,那鸡还能下蛋哩!”
“也不知道南边什么样。”
“……”
南北之差距,对从未出过远门的古代人来说无疑是很新奇的,南方人想象不到北边的大雪与干冷、北方人也无法想象南边的炎热与潮湿。说书人讲的好听他们却没时间专门去听,如今倒是借着天幕涨了回见识。
东汉末年的人嗨了。神医啊!天幕指名道姓承认的神医,那不得赶紧交好,以后说不准还得依靠他救一命呢!
当即有不差权势钱财的人派人去请华佗,要赠他香车宝马、金银玉器,只求能在神医处挂名。
华佗本人也惊诧,之前尚且矜持有疑虑,如今这么一通看下来,天幕说的那人当真是他。
神医之名……
嘿嘿,说明他医术好、救人无数啊!
从医之人的心愿不就是如此么。
药童激动的语无伦次,“先生、是你,真的是您……”
华佗眼中含着笑,“莫要激动。”
·
汉家皇帝们脸色就不咋好看了,任凭哪个皇帝说自家国祚到头心情都得阴沉。
东汉末年?!
这就到末年了?!
一群不肖子孙!
“也不知道究竟是哪一辈的,因何就亡国了,只求天幕能仔细说说,到时不论都得避着些。”他们叹。
不肖子孙汉灵帝刘宏、汉少帝刘辩和汉献帝刘协三位:“……”
而唐朝皇帝们也:“……”
原本看热闹看的好好的,结果突然就提了他们,还是这种不清不楚的类嘲话语,就很让人头大!
祖先李崇乃他们李氏陇西房始祖,李崇又是老子之后裔,那尊老子为他们李唐皇室之先祖有何不可?!
这后人说话当真刁钻!
李唐皇室之人气煞不已,当即又吩咐人注意流言动向,务必要叫世人清楚个中缘由,老子为他们李家先祖乃事实,并非编造胡言之语!
温昕与直播间众人哪里知道就他们随口笑闹的一句话就叫李唐皇室众人纷纷破防了呢。
这会儿他们掰扯完了华佗,话题又重新拐回了阉割技术上。
[窗外雨很大:为什么叫“南劁北骟”啊,这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吗?]
开播时间久了,原本的粉丝和新观众都涌入不少,直播间这会儿热度不低,弹幕发的也不算慢,讨论的还算热烈。
温昕看到有些询问自然会回答。
【关于“南劁北骟”就是我刚刚简单讲过的那些,窗外雨很大你如果是问“劁”和“骟”这两个字的话,那是因为地域差异。“劁”字在南方语言里用的多,而“骟”字在北方语言里用的多,所以渐渐就形成了“南劁北骟”的状况,跟别的其实并没有太大关系,纯粹是语言习惯。】
[吃饱再减:原来是这样!]
[一曲肝肠断:原因原来这么简单么,我还以为有别的寓意呢。]
[醒来还是一场梦:同以为有别的含义。]
[窗外雨很大:懂了,谢谢主播!]
[惟元春也:其实很多词语、成语、谚语之类的话术都是跟当地语言相关,使用的人多了也就流传开了。]
[江南花开了:让我想起了北方人的“大妹子”哈哈哈哈!]
[流仙裙:别说了,在东北读了四年书,我现在说话都一股大碴子味儿。]
[哎呀呀:哈哈哈哈!]
直播间里的网友就跟整活似的纷纷说起南北方令人笑闹不已的称呼话术,看热闹的人笑的不行,弹幕里一连串都是哈哈哈。
甭管之前是什么心情的古代人们这下也禁不住笑开了。
“这天幕之人当真促狭有趣的很。”
“委实太好笑了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