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鸢推开车门,连脚都没迈出去,便又急忙退回来靠在座位上,把门拉上。
她歪头和驾驶座上同样动作的温无缺四目相对,两人同时牵牵嘴角,脱力地笑了。
午后2点,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比起刚关了空调的凉爽的车内,车外简直是个充满水蒸气的高温烤箱。
容鸢现在觉得,来逛刚开市的露天的农贸市场,也许不是一个好主意。
尤其她们刚刚在稍嫌漫长的等位后,吃上了一顿辣椒含量有点高的川菜。
川菜本身其实是有很多不辣的菜品,她们去地川菜馆,作为在异国他乡营业的中餐馆之一,客群以本地华人为主。这些人来自中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并不是都能吃辣,店家的菜单上,因此也准备了些兼容南北饮食,老少皆宜的国民家常菜。
可温无缺不干了,越看菜单眉头越紧,表示都来开出国的融合口味川菜馆了,如果吃“番茄炒蛋”、“蒜蓉时蔬”这种“安全菜”,完全没有冒险进店的意义。
容鸢很想反驳她,但转念一想Linda推荐这家店的目的,是让自己尝试舒适区以外的新口味,便点头同意了。
容鸢在国内也没吃过川菜,这家店味道正不正宗,她说不好。她只知道,店家的辣椒用得挺正宗的。
温无缺则是菜一上桌,看着那堆泛红的菜,就开始低头扒饭,试图逃避。
容鸢早猜到她会这样,喊她抬头,眼疾手快地夹了一大口夫妻肺片,怼到她嘴边。
温无缺左右转转眼珠,心不甘情不愿开口吃了,菜一进嘴不到2秒,她便捂着嘴去掏桌上的纸巾捂住鼻子。
隔着餐桌对面而坐的两个人,最终把这顿午饭吃成了惩罚游戏,扒着白米饭,互相喂对方辣菜,直吃得涕泗横流、满头大汗。
温无缺吃到后面,一边擤鼻涕,一边被辣得张嘴哈气,说自己好像真成了李十四。
容鸢只觉得自己口腔里有一挂鞭炮在响,不敢开口说话。
终结这顿惩罚游戏的是时间。Lance在1点左右给容鸢发了短信,提醒她1点30分,市场会准时开市。这个市场所在地是当地一个大型停车场,因为市场会占用掉大部分的车位,所以若想开车过去,最好趁午后刚开市,多数人还没下班的时候过去,可以抢到外围的空车位。
“跟金丝雀妹妹说,我谢谢她。”温无缺听到了短信内容,有气无力地表示。
两个人浑身燥热、嘴唇红肿,停止用餐后又休息了半个小时,分别去了厕所,才离开了川菜馆。万幸容鸢想起来温无缺玻璃肠子,提前交代店家务必减油,加上店里不止一个厕所,虽说她们吃相狼狈,至少没沦落到严重腹泻,和需要抢厕所的程度。
农贸市场所在的停车场离川菜馆并不远,温无缺成功抢占了所剩不多的车位,倒车入库、挂上驻车挡、拉起手刹、关掉空调、熄火,一气呵成,然后两个人就重复了三次开门又关门的动作,谁也不想下车。
两个人就这么干坐着,消耗着车内的冷气。
“大老板,你头靠过来点。”过去了大概有5分钟,温无缺深吸一口气,朝她招招手,示意她靠过去。
容鸢不明白她的意图,但还是朝驾驶座那边挨了挨。
温无缺从扶手箱里找了两个发圈,左手扶着她颈侧防止她乱动,右手则探进她头发里,帮她捋顺一头汗湿的长发,接着就这么仅用单手,灵巧地将她头发盘起来扎好。
闷热的颈后瞬间就凉快了,容鸢忍不住眨了眨眼,发觉车内残余的冷气威力还挺足的。她抬起手,不自然地抚着自己的肩颈,试图在温无缺注意到之前,将冒头的鸡皮疙瘩按回去。
温无缺满意地打量着自己的作品,才转回头将驾驶座遮阳板拉下来,对着内置的化妆镜专心致志地摆弄起她自己那头金发来。
温无缺对自己的仪容仪表一向讲究,私服的情况例外————至少去年夏天这时候,她们一同出门买菜,容鸢没见过她这么纠结发型。
等温无缺决定好了发型花式,车内的冷气也差不多散完了,两个人额上都沁出了一层薄汗。
容鸢从车门的储物格里掏出了自己之前放的一包湿巾,抽了一张,趁着帮温无缺擦汗,偷偷把温无缺弄得服帖的刘海又打乱了一点点,让几缕碎发垂在她光洁的脑门上。
“怎么?弄整齐点不好看吗?”温无无缺当然发现了,边问边抽了张新的湿巾,学她的样子,给她也擦了下额上的汗。
“也没有,就是觉得你刘海梳起来的时候,发际线好像有点太靠后了。”容鸢定定地看着她,看到她嘴角的弧线都僵硬了,才诚恳地说。
说罢,容鸢将擦过的湿巾丢进了车载垃圾斗里,推门下了车。温无缺急忙从扶手箱里掏了顶棒球帽戴上,也跟着推门出来了。
也多亏她们刚才为了弄头发,在车里闷了一会儿,现在出来,体感温度上的差异确实没方才那么大了。容鸢瞥了一眼挨着自己走的人,在思考温无缺是不是有意的。
温无缺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只扶了扶她绣了只比格犬图案的棒球帽,自顾自地说:“我发际线没退后,是上个月底理头发的时候,发型师给我打薄过头了。”
温无缺一到夏天就会把养了一冬天的长发剪成及肩长,再打薄,平时又习惯盘发和扎小马尾,刘海自然会因此稀薄些————谁这么弄头发,刘海都不会富裕,这是客观现象。
“嗯,下次你再过来的时候就养回来了。”容鸢淡道。
等吃午饭的时候,她们都有用手机在社交媒体上搜索了一圈,看了看网友发布的,关于这个农贸市场的视频。
市场入口处醒目的标牌和视频里看到的一样,除了上面表示年份的小字外,样式和颜色都别无二致。
场地里的景观,则像历年视频展现出来的一样,在五颜六色的帐篷下,琳琅满目的成堆农作物堆成了小山,置身其中的农户们,浑身散发着明朗的朝气。
这类集市的主要目的,是让生产者直接向消费者展示,和推销自己的产品。
作为生产者们的农户,既没有专业销售人员的话术技巧,也不若后者那么热忱,多数情况下,他们只是守在自己的果蔬后面,在两个人视线飘过去时,才扯开嗓门积极地介绍一下。
这个市场规模不算小,摊位都是先到先得,或者看农户心情挑选位置,所以不像她们平时喜欢逛的超市那样,严格按照产品种类分区。
这里的摊位犬牙交错,主要售卖甜玉米的摊位旁边,可能摆着冷冻好的牛肉,相邻的摊位主题又突兀地变成了各类手工枫糖浆……分布上没有明显规律。
意识到这一点的两个人,并排走着,视线随意在入口两边的摊位间逡巡,都不着急响应农户们的吆喝,只有在看到自己着实感兴趣的产品时,才伸手往旁边拉拉对方的衣角或是袖子,改道上前。
朝温无缺吆喝的农户要更多些,容鸢猜这主要是因为外貌的原因。
容鸢自己的五官特征也不那么像典型的华裔,但和温无缺比起来,还是能一眼被拿不准的本地人先果断扫进东亚裔群体。
至于温无缺,第一次在这边和她一起出门前,容鸢确实没有意识到她脸上的高加索人种特征,对外国人来说还挺明显的。毕竟她俩最早是在中国认识的,温无缺言谈举止和气质,和容鸢记忆里从小看到大的白人群体,差别很大。
温无缺连需要化妆的场合,妆容都不会特意往欧美流行的风格去靠拢。除了对那一头原生金发的自豪,这人并不会刻意去强调自己混血儿的身份。于是容鸢对这件事也就有些后知后觉。
这半年多来,她们总会遇到这样奇妙的场景。不管是商业街的推销人员,还是初到此地的外州游客,都倾向于掠过正宗本地人容鸢,转而优先询问看起来像本地人的温无缺。
温无缺总是眉毛一挑,直接用普通话回复自己听不懂,把容鸢推上去应付人。
实际上温无缺英语说得很流利,足以应付大多数场合的沟通需求。和容鸢在学校里接触过的有些东亚留学生们不同,她说英语没有特别注意使用书面语法,也没刻意去模仿一些被公认为正统的腔调,主打高效、实用。
今天她们的目的正是来买东西的,所以面对农户的主动招呼,温无缺没装听不懂。她听见了,会先扫一眼产品,再决定是礼貌摆手,还是上前详细询问关于商品的事。
这种市场没有像超市一样,提供大容量的手推车。有些农户会提供简易的纸袋给散客;需要以大家族为单位,大量购物的主妇会直接推来自备的手推车;其余的人就会像容鸢这样,单肩背着一个大号的无纺布袋子就来了。
温无缺后备箱里还有一个车载的保温箱,和几个小一点的无纺布袋子,是她们逛超市时候用的。因着不确定要买多少东西,她们没有着急都拿下来,反正车子就停在市场外围,有需要可以在市场和车位只见多跑两趟。
温无缺的意见是,先把在场30多个摊子都摸个底,熟悉下今天都有哪些产品,再结合她们的需求,挨个返回去找对应的摊位购物。容鸢对此表示赞同。
她们都是菜市场新鲜人,今天头一回逛,而温无缺至少挑菜上比她有经验。
逛第一圈的时候,温无缺和人聊得不少,而容鸢肩头还是轻飘飘的。
生产者直接销售的好处,就是她们彼此间不用比拼业绩、末位淘汰,没那么多勾心斗角,人人都对自家产品很有自信,并不介意潜在顾客走走看看、货比三家。
如果不算冰淇淋车和餐车,她们一圈下来连着小吃摊一共看到了37个摊子。快逛到底的时候,她们还见到了Lance和Magpie,买了一根新鲜法棍,和Magpie极力推荐的,她的烘焙坊使用的面粉。
那个麦农是一个腼腆的,约莫不到16岁的黑人小姑娘,她的父母还在地里,忙着给今年的冬小麦的收割工作结尾,兄弟姐妹则在自家的小磨坊里,按订单将存麦磨成面粉,这些人要等下半场客流量多起来时,才能赶来,暂时没有人给她帮忙。
小姑娘不擅长推销自家的产品,听到Magpie帮自己卖东西,急忙对后者投去感激的一瞥。
温无缺注意到了,推容鸢去和对方沟通,主要让小姑娘介绍下小麦品种,和对应的用途。
小姑娘听说她是自家老客户Magpie的学妹,还都是弃学从厨,也逐渐消除了紧张情绪,流畅地讲解起自家的产品来。
她们现在卖的面粉,有两款,都是用上一年收割的冬小麦新鲜磨制的。这批存麦分别属于硬红小麦和软白小麦,磨制出了高筋和低筋两种面粉。前者适合做意面和披萨,后者适合做糕点。
这批面粉的价格是比超市零售的面粉要贵的,而且容鸢本来只打算买低筋面粉回去做松饼用,Lance够了解她,二话不说劝她试试自家摊位的面包。
一早上新鲜出炉的面包,麦香浓郁,蓬松暄软,极大的熨帖了她们刚被辣椒摧残过一遍的胃袋。
吃了试吃的法包后,她们没有二选一的理由了,温无缺也赞成各买一袋,说是可以试试,帮容鸢做点意大利面屯着。
小麦农总算开张了,很是开心。
温无缺也很开心,买上东西以后,趁容鸢放松下来,便不再满足于只是并排走着,得寸进尺去牵容鸢的手。
说是牵手,实际上更像是温无缺单方面拉着她走。加上天气热,体温低如温无缺,手心也是热的,这样被拉着并没有很舒服。
小温总不会没和人牵手逛过街吧?容鸢脑海里冒出了一个自己都怀疑的想法。毕竟凭她们的相处,她很肯定温无缺至少谈过几次恋爱的。
她证实的方式也很简单,轻轻晃晃左手腕,让温无缺先放开她后,再主动以掌心相贴、手指交握的方式牵起对方的右手。
“我觉得,这样有点热。”容鸢若无其事向前走了一段以后,温无缺才出声点评。
“那松开?”容鸢看她肩膀紧绷的样子也觉得有些好笑,遂主动建议道。
“没事,我再适应一下。”温无缺立马否决,手上明显握紧了些。
“嗯。”容鸢应了一声,默认继续牵手的行为。
她想着,反正等温无缺嫌她身上太热,或者等遇到下一个需要买东西的摊子,她们总要自然而然会松开手的。
第一摊先买了面粉和面包的缘故,俩人考虑到整个购物流程预估的用时,和目前后备箱十分有限的存放条件,决定第一轮购物剩下的目标,索性都定为农副产品。
车子是停在露天停车场的,今天车位有限,她们没时间找避光的车位,料想经过太阳光直射,几个小时后,车内温度将高到,她们自己上车都仿佛会瞬间被蒸熟,更别提放在后备箱的东西。所以要分多次购物的情况下,就先买不容易短时间内就被高温弄变质的东西。
俩人牵着手,一路倒着逛回去,沿途选择了温无缺判断品质最好的摊位,购入了手工蜂蜜和枫糖浆,再去离她们停车位最近的水果摊位,分别购入了覆盆子酱和蓝莓酱。现在莓果类正应季,温无缺记起容鸢爱吃这个,又买了几盒新鲜的蓝莓。
“这个我拎着吧。”温无缺看了眼容鸢右肩上背的,一袋子瓶瓶罐罐和面粉,颇为遗憾地松开右手,用店家提供的纸袋将几盒蓝莓打包好,抱在怀里。
“按今天的温度来看,保温箱里准备的冰袋应该已经化了大半了,”回停车位的路上,容鸢努力忽视着,汗水不断顺着脸颊淌下的酥麻感,回忆着后备箱的情形,说,“还是应该直接去便利店买点冰袋,不然等等肉会变质。”
“停车场附近有一家,我等等去买一点。”温无缺也马上反应过来,说,“原来带出来的冰袋拿回去冻冻还能用,”
容鸢惊讶地看了她一眼,温无缺马上用开玩笑的语气说:“怎么?你还真当我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嘛?买冰袋不就是图它能重复利用嘛,不然我直接装点冰块了。”
“嗯,原来是觉得你消费习惯挺奢侈的,现在发现你也挺会省的。”容鸢诚恳地表达夸奖。
“我这种新型资本家,太节约了,对我的团队和员工来说可不是好事。”温无缺明显对这个夸奖很受用,理直气壮地说,“反正花钱能让自己省心,我就花,浪费钱也不会让我舒心,我也没必要浪费。我是会过日子的资本家。”
两个人谈笑间走回了停车的地方,绕到车尾打开了后备箱。
为了确保空间足够,早上她们就把第三排座椅提前放倒了,容鸢又在午饭前先整理过,现在后备箱的空间已经呈现出明晰的规划。
两人合力把购物袋里的农副产品,对应分装到车里原有的几个小购物袋里,其中装莓果的那个袋子,空余的空间就被她们用来塞保温箱里取出的4个凝胶冰袋。
温无缺车上配的这个保温箱,算是车载保温箱中的“爱马仕”了,价格约在500刀上下,长效保冷据说可达3天,和她那个没怎么用过的睡袋一样,是她以前过来出差,为了陪客户露营、钓鱼买的,方便用来存放冰酒。
冰袋取出来的时候只融化了一点,基本保存良好,就是保鲜效果已经开始打折扣。为了避免晚些要重复整理保温箱,她们决定先这样和莓果一起放着。好在莓果常温保存,也不会马上坏掉,这样的措施绰绰有余。
温无缺趁容鸢调整收纳的时候,去了停车场附近的便利店,买回来6个冻好的中号凝胶冰袋,先垫在了保温箱底,再盖好了盖子。
“这样就能撑很久了,东西买好点还是有用的。”温无缺还念念不忘刚才的话题。
她还趁机从便利店买了两瓶冰水,不是用来喝的,而是将冰水装进刚才的纸袋里,隔着纸袋,轮流贴到自己和容鸢脸颊上,降降温。
稍微捂凉了一点以后,她们就把水留在车上,关了后备箱,回去采购肉类了。
肉蛋奶类的食材,是可以用保温箱加冰袋保温的,这样在车内放一两个小时也不会马上坏掉,所以虽然常温下,这类食材比新鲜果蔬更容易变质,她们还是决定放在第二轮先采购。
走回市场的路上,两个人又回到了并排走的状态,谁也没有先伸出手。显然她们都更适应这样。
“我打算给十四改善一下伙食,让她吃点好肉,我宝贝女儿最近都热瘦了。按十四和我们两个人的食量,差不多一周买个15斤左右的肉就够了,少点也行,家里反正还有。如果酪农的肉,确实比超市里卖的好吃,下周我们可以再来下。我下周这时候还在。”温无缺嘴里念着购物计划,不忘再强调一次她这回的预留时间。
“嗯。你这次比之前待久一点,真好。”容鸢认真说。光是能把生活计划做到下周,她都觉得日程规划起来轻松了不少。
“我就知道你想我。”温无缺得意了。
“我昨晚说过的呀,我是想你。”容鸢无奈地说,“你真的需要一直确认吗?”
“我爱听啊。”温无缺转向她,抬起双手,用冰凉的掌心左右包夹住她的脸颊,挤了挤,说,“不仅在床上爱听。”
容鸢翻了翻白眼,没好气地伸出手,屈起指节,推开她脑袋上棒球帽的帽檐,敲了敲她的额头,再猛地压下棒球帽遮掉了她的眼睛,说:“知道了,我们去买肉吧。”
温无缺的保温箱,如果纯装肉,放上40斤也没有问题,但她们考虑到自身加上十四,两人一狗在一周的正常食量,最终决定购买6斤本地的草饲牛肉碎,和4斤左右的鸡腿肉,又在同个摊位购入了2打鸡蛋。
这一轮购物结束得意外地快,这个摊位的酪农还很积极推销自家制作的奶酪,她们索性就在这个摊位又购入了2斤重的马苏里拉奶酪。
实际上温无缺是考虑过去另一个摊位买奶酪的,因为那边种类更全,她希望搭配意面用的时候,可以用多种奶酪增加风味层次。
不过时间已经接近下午4点,这个时间点不仅意味着天将慢慢开始凉爽起来,还意味着晚些时候,这个市场将迎来闭市前客流量最大的一个多小时。
容鸢不希望撞上人潮最多的时候,于是提议第二轮还是速战速决,温无缺采纳了她的建议。
温无缺也不想被购物耽搁太久,撞上本地交通的晚高峰。
匆匆在车载保温箱里安置好肉蛋奶后,温无缺主动又牵起容鸢的手————这次注意了牵手方式————加快脚步赶回了市场。
“我看你们这边甜玉米很好,这个十四也能吃,再来点番茄,你不是想吃番茄炒蛋嘛?我给你做。再买点羽衣甘蓝,青豆和胡萝卜。”温无缺一路念叨着待会儿要买的东西,赶着路。
“还有要记得防蚊虫的花草。”容鸢提醒她,说。
“噢对,金盏菊不能买了,我得想想换个什么。”温无缺的回答鸡同鸭讲。
时间来到下午4点,她们再度进入农贸市场的时候,原本冷清的市场多了很多小顾客,在冰淇淋车前排起了长队。
“奇怪,他们家里没有冰淇淋吗?而且怎么不去超市买,这边晒太阳多热啊?”温无缺盯着这些,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小孩,咕哝道。
实际上现在日头已经不如她们停车那会儿毒了,容鸢猜这些小孩原来应该是待在附近的家中,哪个树荫比较繁茂的公园,或者冷气充足的商场里,现在趁太阳不大了才跑来排队。
“冰淇淋车的冰淇淋,是不一样的。”容鸢看了眼小贩从窗口伸出的甜筒,轻声说。
“更甜?”温无缺问她。
“更甜,更难吃,添加剂也更多。”容鸢补充道。这些全是慕容延钊当初,发现李筠偷偷带她去吃冰淇淋车的甜筒,朝李筠嚷嚷的话。
容鸢后来怎么也想不起来,那个甜筒到底是什么味道。
温无缺听了她的话,却来劲了,拉着她排到了一群,最高的也就到她们腰线高度的小孩身后,轻描淡写地说:“我不信,我们排一个尝尝吧。”
“你肚子不痛了?”容鸢还记得温无缺吃完川菜,半死不活的样子。当然她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
她眯起眼睛观察温无缺的神色,猜测着这人怎么突然对冰淇淋车来了兴趣。
“我哪有那么脆弱?”温无缺嘴硬,否认道。
“小温总,如果你肚子痛的话,等等只能让我开车了。”容鸢差点无法从冰淇淋车嘈杂的配乐里听见自己的声音。
温无缺听得很清楚,扭头看着她笑了笑。
“嗯。”温无缺应得懒洋洋地,说,“反正先吃了再说呗。真玻璃肠子那也没办法。”
“其实我不爱吃冰淇淋。”容鸢又说。
队伍在逐渐缩短,温无缺牵着容鸢跟在后头,认真说:“你先记住这个到底是什么味道,再讨论喜不喜欢。”
”好。”容鸢悄悄握紧她们相牵的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