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英美娱]她有根鼓槌 > 第6章 第 6 章

第6章 第 6 章

7月的太阳已经开始毒辣起来了,利亚姆一边骑车,一边伸手擦了擦额头的汗。他往前望了望,一眼就看到了他的目标——那颗足有30米高的黑杨树。他只要一看到那处圆蓬蓬的树顶,他就知道阿普尔比家要到了,他骑车骑得更用力了。

帕克菲尔德大街两旁的各种椴木向着道路中间伸展着,在男孩的头顶撑出一片片阴凉。利亚姆骑过一棵刚刚好开花的椴木,花枝随风而动,恰巧一两片黄绿色的花瓣被抖落,悄无声息地落在了男孩的肩头。对此毫无察觉的他跳下了自行车,把车子推进了那处前门没锁的小院。

他刚把自行车放好,就冲到了房子门口,一边按着门铃,一边大喊:“安娜!”

又被叫做“安娜”的乔琳怒气冲冲地从楼上冲了下来,打开了房门:“利亚姆!我说了别这么叫我了!而且你喊的声音太大了,都要把我妈妈吵醒了!”

“抱歉!我以为你爸妈都去上班了呢!”利亚姆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他以为只有安娜一个人在家呢。

“我们放暑假,大学也放暑假呀!”乔琳一边说,一边突然发现了他肩膀上的花瓣,伸手要去掸,却被他误以为是要推他一下,躲了过去。

“哎呀!”她气呼呼地跺了一下脚,“你躲什么!”她捏起其中一片花瓣说:“瞧!”

利亚姆耸了下肩,笑着说:“乔,来吧,走吧,我们要迟到了!”

乔琳点点头,抓起自己的斜挎包,回头锁上门,就跟着利亚姆一起走了。他们说好了今天要一起去电影院。

利亚姆一边冲回自己的自行车旁边,一边忍不住抱怨:“女孩子真是麻烦!”

乔琳一边低头给自己的自行车开锁,一边怒瞪了他一眼:“你真讨厌!”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把乔琳惹怒了都会让利亚姆觉得很高兴,他得意洋洋地骑上了自行车,觉得自己这么远骑过来真是没白费力气。

他回头看到她也准备好了,两个人便开始往迪兹伯里边上的电影院骑去。今天那里有折扣活动,他们两个人买两张电影票刚好2.8磅,还能有一小份盐醋薯片和两瓶带吸管的瓶装可乐呢!利亚姆昨天一从朋友那儿听说这件事,就立刻打电话约乔琳一起去。

《夺宝奇兵》,他们来啦!

一想到报纸上大加赞扬的好莱坞大片,两个孩子骑得就更快了。

他们骑到了电影院门口,找到了合适的地方锁好车子,拿出两个人凑够的两英镑八十便士交到售票员手里,对方递给了他们两张电影票和一张零食代金券。拿着票,他们又去了卖爆米花和薯条的零食柜台,换来了一小盒还冒着热气的盐醋薯片以及两瓶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可乐。

利亚姆抱着薯片,拿着票,乔琳双手拿着两瓶可乐,等在排队检票的队列里。检票员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钟表,懒洋洋地解开了阻拦等待进场队伍的天鹅绒锁链,开始让排队的人们一个个通过。等乔琳和利亚姆路过他时,他只是看了一眼票,完全不在乎两个孩子是不是真的满8岁。

进入放映厅后,利亚姆敏捷地为他们两找到了合适的座位,可他在电影真的开演之前就抵不住诱惑,开始不停把薯片塞进他的嘴里。

“利亚姆,”乔琳拽了拽他的手腕,“在电影开始之前你就会吃光的!”

利亚姆不满地看了她一眼,撅起嘴,忍不住抱怨道:“可我肚子饿,我骑了很久的车去找你。”

“好吧,好吧,”乔琳叹了口气,“吃吧,我不吃了。”

“真的?”利亚姆睁大了双眼,“那就都是我的了!”

乔琳气鼓鼓地翻了个白眼,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是心甘情愿让给他的,她现在不仅很生气,还突然不想让给他了。

男孩子都是傻瓜!她气呼呼地咬着吸管,喝了一大口冰可乐。

银幕上的贴片广告终于放完了,随着头戴西部牛仔风的棕色软呢帽,身穿浅卡其色的游猎衬衫和工装裤,斜挎工具包的男主角印第安纳·琼斯出场,他挥鞭打掉敌人手枪的神奇风采瞬间征服了银幕外的两个孩子。

银幕上英勇的考古学家大显身手,同纳粹德国势力争夺神圣的宝物约柜,银幕外两个孩子可乐都忘记喝了,时不时跟着剧情发出惊讶的感叹声。屏幕上出现密集的蛇和蜘蛛的时候,两个小孩都吓得抓住了彼此,好不容易才挨过了这几幕。等他们看到反派的脸在银幕上融化掉后,他们更是惊讶地忘记了合上嘴巴,这实在是既吓人又刺激!

两个人走出电影院时都还在不停地讨论电影里的剧情,利亚姆觉得印第安纳·琼斯帅爆了,乔琳却在纠结故事的剧情。

“纳粹最后都是约柜的力量消灭的,那其实琼斯博士什么都不做也没关系啊,约柜会把他们都杀掉!”

利亚姆反驳道:“可琼斯博士又不知道!他总不能坐视纳粹把宝物拿走吧!”

两个人一边争执,一边走到了回收可口可乐玻璃瓶的柜台,换回了他们两的押金20便士。等他们走出电影院大门,刚好撞上了一帮利亚姆的小伙伴。

对方朝他招手说:“利亚姆,你想去踢球吗?”

利亚姆犹豫了一下,看了一眼乔琳说:“你想来看我们踢球吗?”

她倍感无聊地摇摇头说:“你去吧!我去找安吉拉!”

安吉拉家开着一间杂货店,就在这条街的尽头,是那种前面商店,后面住宅的格局。

利亚姆见状便耸耸肩说:“好吧,那我走了!”

说罢,一群男孩风风火火地走了。乔琳也去找她的自行车,刚刚开好锁,就听到了有人在叫她。

“乔?”

她一抬头,笑着朝来人招了招手,大喊道:“诺埃尔!”

他笑着走过来,疑惑地问:“你在这儿一个人干什么呢?”

“我刚刚跟利亚姆一起看完《夺宝奇兵》。他没告诉你吗?”

“没有。”诺埃尔皱了下眉,觉得这有点奇怪,但说实在的,虽然他跟利亚姆住在同一间卧室里,但是他们年纪相差太大,社交生活完全不重叠,他其实对利亚姆平时都在外面干什么不太了解。

他突然想起了这小子最近突然特别积极地要帮妈妈和保罗跑腿,原来是为了攒那点跑腿钱带女孩出来玩吗?跟乔?他总觉得这有点怪。

“那他人呢?”

“他刚刚碰到了那群圣伯纳德的孩子,他们去踢球了吧?”

“去哪儿踢?”

“我没问,雾巷公园?他们平时不都去那儿吗?”

“那你就一个人在这儿吗?”

“我要去找安吉拉!我可以把自行车放在她家店铺的后面!”

“好吧,我陪你走过去。”

乔琳推着车子,诺埃尔跟在她身旁,两个人向着安吉拉家的方向走去。

“诺埃尔,你在这儿干什么呢?你的朋友呢?”

“我在等我的女朋友,我们约好了在那儿见面。”

“欸,”乔琳好奇地睁大了眼睛,“我从没见过她呢!佩吉阿姨说她很可爱。”

“嗯,”诺埃尔点了下头,有点腼腆地笑了一下,“她是很可爱。”

乔琳有点疑惑地看着他,轻声问:“诺埃尔,女朋友和男朋友都是干什么的呢?你们平时都干什么呀?”

诺埃尔被这个问题搞得很尴尬,他该怎么告诉他纯洁的小妹妹关于男孩和女孩牵手、亲吻甚至互相抚摸之类的事呢,于是他抿着嘴,摇了摇头,低声说:“等你大了就知道了。”

乔琳对这个她都听烦了的回答翻了个白眼,不满地说:“你们总是这么说。什么时候才算是长大呀?”

诺埃尔笑了起来,摇头说:“等你去中学就知道了。”

她很可能会在那时候有第一个男朋友,他周围的女孩们大部分都是在那个时候有第一个男朋友的。

“中学,唉……”乔琳重重地叹了口气。

“怎么了?”

“我爸爸想让我去参加11 考试,你知道的,就是去文法学校的测试,可我的朋友都会去普通的综合中学。”

诺埃尔不惊讶约瑟夫叔叔想要乔琳去文法学校,毕竟他知道,跟他自己家这种全家凑不出几个念过书的贫穷爱尔兰移民家庭不同,阿普尔比夫妇都是很有声望的知识分子,就是在迪兹伯里这种很多人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中产社区,他们也比很多人家有地位。

但他还是奇怪地问:“可你不才8岁吗?11 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11岁才考试啊?至少也得10岁才去吧。”

“霍根小姐说我上课不听讲,总是捣乱,希望我早点毕业,”乔琳有点委屈地踢了一脚路边的石子,“爸爸正在跟校长先生商量这件事,他想让我提前毕业。”

这可真是个特别的烦恼!打小就学习困难,常常被老师杀鸡儆猴的问题学生诺埃尔头疼地挠了挠头,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乔琳的话。

他听说过乔琳上课捣乱的事,佩吉回家说乔太聪明了,觉得老师讲课太无聊,表现欲又太强,上课总是干别的,惹得其他同学都在看她,老师霍根小姐对她是又爱又恨,拿她完全没办法。谁能想到看起来这么可爱的小女孩是班上被罚站的主力呢?

不过罚站嘛,谁没被罚过呢?相比之下,诺埃尔一想到自己小时候被老师拧着耳朵留堂,长大后又常常被列为学校头号问题分子,一股心酸劲儿就涌上了心头,突然有点手痒想敲她头一下。

乔琳还在继续解释她的烦恼:“但是妈妈不同意,妈妈担心我跟那些比我大的孩子一起上学会被欺负。我已经够特别了。”

这点诺埃尔倒是很同意,她确实太特别了——美国人,红头发,非基督徒。人们只要一听她讲话就知道她的口音很特别,保留了基本的美国口音,却还带着学校学来的标准英音,既不够时髦,又不够接地气,走到哪儿都像是一个学校霸凌的移动活靶。他完全理解玛丽亚阿姨的担忧。也许她是应该去那些上等人去的文法学校,那里的孩子都有一口上等人口音,纪律也更严,她会更容易融入进去。

“你不想去,对吧?因为你舍不得你的朋友们?”

“嗯,”乔琳点点头,“除了你和利亚姆,安吉拉是我第一个真正的朋友呢。我之前从来没在一个地方住过这么长时间,我是说,除了洛杉矶和纽约,但那里的朋友我都不记得了,那是太小时候的事了。安吉拉不准备参加11 考试,她妈妈说她会去迪兹伯里东边的帕尔斯伍德中学读书。”

诺埃尔笑了,伸手摸了摸她的头说:“我不是你的朋友,傻瓜,你太小了,不能做我的朋友。你差不多就像是我妹妹。”

乔琳惊讶地挑了下眉:“这有什么区别吗?”

“朋友得喜欢彼此,”诺埃尔解释道,“但兄妹不需要。我们只要照顾彼此就行了。就像是我和利亚姆,我照顾他,但我不需要喜欢他。”

“但你喜欢他的呀!你也喜欢我的,对吧?”她急切地追问道。

诺埃尔笑着点了下头说:“对——我喜欢你的,你是我可爱的小妹妹。但你太小了,算不上是朋友。”

乔琳不服气地瞥了他一眼,气鼓鼓地说:“哼!等我再大一点,你就不会这么说了!你总是装成是大人的样子!”

诺埃尔大笑着耸耸肩,一脸不怕她反驳的样子。他觉得自己确实是个大人了,他再有一年就得从学校毕业了,像他的父辈和朋友的父辈那样找份工作,出卖劳力养活自己。汤米现在都不怎么敢对他动拳头了,他已经大到会还击了。

他们已经走到了安吉拉家的门口,安吉拉正在门前跳绳,一看到乔琳就兴奋地跑了过来。

“乔!”她又看向诺埃尔,红着脸向他打了个招呼:“诺埃尔!”

“安吉拉!”诺埃尔向着这个棕色头发的小女孩点头示意,转头对乔琳说:“那我走了。别太晚回家!”

“嗯嗯,拜拜!”乔琳随意地挥挥手,就拉着安吉拉一起去放自行车了,把诺埃尔丢在了原地。他耸耸肩,走进安吉拉家的杂货店买了一条薄荷糖。他含着糖,独自一个人回去继续等女朋友了。

在他走后,两个8岁小女孩却进行了一番他绝对想象不到的谈话。

“你跟圣伯纳德的利亚姆·盖勒格去看电影了?”安吉拉惊讶地睁大眼睛,“哇,你真胆大!”

“看电影怎么了?”乔琳疑惑地挠挠头,“又不是去废弃的房子探险,有什么可怕的?”

“可那些男孩——他们是伯纳奇的男孩,不是吗?”安吉拉有点结结巴巴地说,“我妈妈不让我跟伯纳奇的孩子们玩,他们住在议会庄园……”

“我们学校也有帕尔斯伍德和伯纳奇议会庄园的孩子啊?”乔琳皱起了眉,“我妈妈从没说过跟谁玩,不跟谁玩,她只是希望我们不要做过头的事。她不让我去废弃的房子和建筑工地,也不让我去那段废弃的铁路线!”

安吉拉觉得她说的也有道理,可她还是反驳道:“可利亚姆·盖勒格确实是个麻烦制造者啊!那些圣伯纳德孩子们都知道他,他跟其他人打架!”

乔琳耸耸肩说:“反正他又不会打我。利亚姆有点暴躁,但他其实没那么可怕的。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在一起玩了。”

“很小?”

“对啊,7岁的时候!”

两个8岁女孩一致同意7岁是很小,8岁就算是长大一点了。

“好吧,”安吉拉犹犹豫豫地说,“不过利亚姆是很可爱。他哥哥也很酷。”她一边说一边脸红。

乔琳有点惊讶地把手贴在了她脸上:“你怎么了?发烧了?”

“哎呀!不是!是太阳太晒了!”安吉拉翻了个白眼,她就知道乔琳不懂,班上的黛比都跟丹尼尔亲过嘴了,乔琳还不明白什么是男女朋友呢!

乔琳信以为真,顺势道:“那我们去餐厅买雪泥小狗吃吧!我想吃青苹果口味的!”

一听到买雪泥,安吉拉也兴奋起来:“等一下,我问我妈妈要一点零钱!”

等安吉拉一拿到钱,两个人就手拉手地跑去买雪泥了。在炎热的夏天,没什么能比一份冰凉凉的雪泥小狗更让人开心了!

至少在长大之前,乔琳会满足于一杯绿色的青苹果雪泥饮料,对那些她还不太懂的事情会如何影响她和她关心的人的未来一无所知。

她正在享受长大前的夏天。

乔琳和利亚姆能直接进电影院的原因是1981年《夺宝奇兵》上映时,英国电影审查局BBFC给出的评级是A,适用于成人和儿童。8岁刚好是那时可以单独进出电影院的最低年龄,但其实是否需要出示身份证件完全取决于电影院是否真的严格遵守BBFC的规定。这个旧评级系统后来改掉了,《夺宝奇兵》几次重映的时候,先后从PG(家长监督下的全年龄段观看)上升到12A(未满12岁必须由成人陪同)。这直接反映出了不同时期社会文化的变化,很有趣。

英国的中学教育体制经过很多次改革,总的来说可以总结为5-16岁是义务教育阶段(但乔琳这个时期是1988年教育改革法之前,所以离校年龄可以是15岁),英国学生会在小学教育阶段后分别升入不同系统的中学,这一般就认为是对不同资质的孩子的分流,会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社会角色(蓝领还是白领这种区别,上大学还是不上)。

中学阶段(11-15/16岁)通常分为普通现代中学和文法学校。

文法学校是过去英国精英教育制度的一种残留系统,这个文法指的是拉丁语文法,后来逐渐演变为强调以学术为导向的重点中学。70年代英国原本的三方教育体系被废除后,很多文法学校被迫转为了综合中学,跟普通公立一样了,有的彻底转为了选拔性的私立学校。但总体上文法学校就意味着这些学生都是以接受高等教育为目标的。

综合中学是政府资助的,因此录取学生的时候不能选拔学生,无论学生是什么阶层和成绩,都一视同仁招收。学生在学校上到16岁后意味着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可以参加GCSE考试(普通中等教育证书),然后毕业走人,选择去当学徒,去职业学院或者直接工作。如果还想继续读书,那就要去上类似高中的延伸教育阶段,比如只有高中部的Sixth Form College(第六学级学院)或者中学自己的第六学级,完成16-18岁的A-level课程,相当于大学预科性质的学习,然后去大学。

需要说明的是,英国的公立学校state school是政府资助的,而伊顿之类的公学是public school,所谓的“公”是说不限宗教和阶级的“公共”(但常常限制性别呵呵,毕竟是腐朽的英国,好的不一定继承,坏的全保留了),而不是“公立”的意思。公学肯定是私立学校。它们历史上往往是慈善学校,由贵族或者财团资助,最终变成了有钱人聚集的传统贵族学校。但公学因为往往资金充裕(有富人捐款之类的),所以常常有一部分拿奖学金的学生。公学好多都是寄宿制,有点像是没有魔法的霍格沃茨,把一群心智不成熟的富家子关在一起,内部等级秩序非常诡异。

但整体上英国的教育系统真的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的情况还各有不同,完全不统一,我主要是根据80年代英格兰的情况说的,跟现在的情况其实又有了很大差别。这算是个背景补充,后续我就不用在文中解释了。

太长不看(刻板印象版):文法学校和寄宿学校——有钱人和中产去的;普通高中——大家不一定上高中,初中会考结束就工作或者接受职业教育去了。

还有80年代的英国老师同样会体罚学生,这跟现在的情况区别很大。类似的每个学校总有一个老师丢黑板擦之类的东西特别准的故事他们也有……80年代他们也还是用黑板,后来90年代逐渐换成了白板。

作者有话说

第6章 夏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陨落的大师兄

春夜渡佛

逢春

贵妃娘娘千千岁

鬼怪游乐场[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