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油妈妈手里捏着带铃铛的御守出神,上面是手绣的鲤鱼,眼睛的部分甚至缀了米粒大的小珍珠。这样精致的作品出自高级巫女之手,价格不菲还很难买到。腋下的挎包随着她的动作发出些轻微的金属碰撞声,那是一套迷你铠甲。【1】
【这些,真的有用吗?说起来五月已经过去很久了,当时就应该弄好的......】
她觉得自己一定是被儿子吓到昏头了,才会打电话回老家问这些不着边的事情,又觉得准备周全些也没错。
【是不是应该问问公公、婆婆那边的传统呢?小杰毕竟姓‘夏油’,应该按那边的风俗来办也不一定。】
“诶呀,这不是夏油吗?最近都没怎么碰到过呢!”
身后忽然传来热情的招呼声。回头发现来人是住在同一町的“邻居”山田。【2】
虽然实际居住的距离比较远,对方年纪也要大上十岁。但因为她特别热爱社区事务,在夏油妈妈怀孕期间提供了不少帮助,所以两家的交往很深。
曾经很深。在小杰没有“变得奇怪”之前。
在孩子变得“叛逆”之后,新手母亲可谓操碎了心。
尤其在某一次小朋友的玩伴被家长带上门来说:“你家孩子弄伤人还毫不悔改,说什么从怪兽手里救人,但我家的孩子可是实实在在地流血了,后脑还撞了个大包啊!”
那家长并不好相处,不仅要求夏油家赔偿了远超所需的医药费,还坚持一个多月在小孩们玩闹的地方宣扬“夏油杰做的好事”。搞得小杰被同龄小孩孤立了很久,甚至出现了几个小男孩联手“维护正义”来“讨伐坏孩子”的情况。
若不是双方小孩就读的不是同一家幼稚园,恐怕小杰会被逼得转学。
之后夏油妈妈不知不觉就减少了个人的社交时间,用更多的精力来照顾孩子。更是格外拜托幼稚园的老师帮忙,狠心纠正孩子说谎的坏习惯。
【小孩子玩闹下手太重,或者说谎都可以慢慢教。但我真的很担心小杰会被故意伤害。】
当时的那对家长和山田太太是亲戚,理所当然地分润到了对方好人缘的荫蔽,故意挑拨的时候才有那么多人信。
因为自家理亏,闹大后也没见山田太太出面,夏油家便不好拿捏对方的态度。后来夏油妈妈的确有点绕着她走的。
现在看到对方热情地迎上来,她便紧张了一瞬,但很快便在对方毫无阴霾的欢快情绪中放松了下来。
“阿拉,听阿七说,小杰上幼稚园之后你就回公司上班了,果然再碰上你就很难呢。好几次远远见到想要搭话,你都脚步匆匆的。”
“真是抱歉。我竟然没注意到。”夏油妈妈赔笑道。
阿七就是当年的家长。两家送孩子上学的方向并不一致,不再去同一个小公园玩儿之后,很容易就彻底避开了。
“嘛,没关系。兼顾家庭和事业很辛苦吧?别看我只是在社区帮忙,实际上很能理解‘社会人’的为难呢。在友好的邻居中间工作都那样使人焦头烂额,何况公司啦。小杰呢?还好吗?”
山田太太连珠炮一样说了一堆,很期待得到回应:“春末的时候我路过公园,看到幼稚园的老师带着小孩们出来采风。有个小朋友长得和你好像,小大人一样,被老师拜托照看其他同学呢!”
听到孩子的日常总是开心的,尤其对方选择的还是这样生动的事件,夸奖就显得特别真心。
【山田太太还是这样真诚又热心的人呀。】
事情到底是怎样闹成那样的呢?
这样想着,夏油妈妈心中纠结,只一同慢慢交谈着向外走。
马上要走出神社时,山田太太速度越来越慢,最终犹豫着停下来,满脸为难道:“其实有一件事,想跟你道歉,就是阿七......我一直自诩公允,没想到竟然因为我让小杰受了委屈。还是前些天听人说起才知道。本想把你们约到一起说和,可已经过去那么久,总是要先看看你的意思。”
不是所有的矛盾都方便坐下来说开的。
夏友妈妈觉得儿子才是被慢待的,如果事情发生的时候就好好解决,出于维护孩子的心态她肯定愿意。但事到如今,小孩说不定已经忘记当时的事情了。再谈起来还要重新回忆起不愉快的经历,会不会是二次伤害呢?
但对方都这样诚恳了,直接拒绝以后也会变得难以相处。而且这附近的孩子都会升入同一家小学、中学......
【还是要在同一个社区生活的。总不能一直回避。】
她这样想着,有些不乐意,又无法真的拒绝。这一两年间,缺失了社区的帮助,很多小事情变得难过起来。也不是不能处理啦,但每次滞涩感好像都在提醒她“你的孩子有问题”。她渐渐觉得自己不如一开始那么坚定,有些迁怒儿子了。
余光中,神社的猴子雕像映入眼帘,那蒙在眼睛上的爪子终于让她下定了决心。【2】
“嘛,那下次的活动请务必叫上我呀。小杰马上要去小学了,我的自由时间也要多起来了,正合适去出一份力。”
见她这样回答,山田太太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忍不住握住她的手:“那真是太感谢了,欢迎欢迎!啊呀,是御守呀。”
掌心被什么柔软的东西硌了一下。水音铃被夏油妈妈捏热了。
山田太太叹口气:“哎,还是正经神社的东西精致的。看看这刺绣活灵活现。这样用心做出来的东西才会有法力的。那种自己搞出来的小教会都是骗钱的啦。”
“小教会?”
“哎,就是我家附近的啦。嗯,虽然离得不远,但划分上已经是另一个町了。不知道怎么想的,一家人忽然着魔了一样,突然把自家几岁的小孩关进玻璃笼子里让人来参拜......”
夏油妈妈听着对方的“科普”,眉头紧锁。
“哎,现在越闹越大,那边的负责人头疼得很,我也是被拜托帮忙想办法,才知道了这些。”
她正是在和别人吐槽隔壁町这件奇葩事的时候,有人说漏了嘴才知道阿七和夏油家的矛盾。
“所以小孩子说点怪话正常啦。重要的还是家长要好好处理。”山田太太这样结束了八卦,心有余悸地拍拍同伴的肩膀。
神社的神篱【3】向下投掷阴影和蝉鸣,耳边的声音变远,夏油妈妈的表情晦涩难明。
***
宇佐美宅院外,怀抱着幼儿的年轻父母多了起来。自从那个患有肺病的小孩“奇迹般”地好转之后,越来越多患有疑难杂症的小孩被带了过来。
年幼的孩子灵觉敏感,本身就容易被咒灵盯上;要么就是新手父母过于紧张,疑神疑鬼。
前者佑里会“驱赶坏狗狗”,效果立竿见影。后者出于心理放松也会有“孩子会好起来吧”的幻觉。两两相加竟然阴差阳错让宇佐美家的名声越传越远。短短半月便敛财近千万日元。
宇佐美爸爸数着现金,高兴地计划着换一座更大的房子。
【来参拜的人越来越多了,要有一座神殿才行!】
当然,作为运营者,他的办公室也要气派起来。
【租一座办公楼......不行,辛辛苦苦挣的钱怎么能留到那些吃老本的纨绔手里去!啊,果然最好还是自己买一座吗?但这样钱却不够用......
暑假结束后小鬼还会被强行送去上学,能举办活动的时间只剩下一个月了。这样的话......要怎样扩大单次参拜的范围呢?得想个好方法啊......】
于是,当夏油妈妈来到这个“家族神社”打探情况时,远远看到的便是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白光的玻璃屋,里面被晒得脸颊通红的幼童,周围痛哭跪拜的“信徒”,和刺耳鸣笛的急救车。
借着略高的地势,她清楚地看到一个全套西装的男人面目狰狞地拦在医护人员面前,不让他们靠近。
“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你们不能就这样打断!”
他被精致的套装闷出满头满脸的汗。打了厚厚定型啫喱的发丝全塌下来,硬戳戳地瘪塌歪斜着。
发丝银白的负责人气得嘴唇发抖:“你还知不知道那是你的女儿!这样高温的天气,你把她闷在玻璃柜子里,人是会死的你知道吗!这样吵的环境她都没反应,还不抢救人就没了!”
“你胡说!我的女儿是神子,有神的庇佑根本不会生病!”
【天啦!这个蠢婆子!】他心中暗骂。【佑里可是治病救人的神子,怎么能去医院!】
双方争执不下。
而在窄小的庭院中,跪拜的众人竟像中了邪一样对外面的争执充耳不闻,只是默默在几个壮汉的引导下加快了“参拜”的流程。
磕头,上贡,从玻璃屋的小口中伸手进去触碰昏迷的“神子”以祈福。
当一个身影摇晃的人扑到玻璃上,粗鲁地伸手去拉拽幼童的手臂时,他长长的衣袖卷起,露出长满红疮的皮肤。
一声惨烈的尖叫响起,木偶一样呆立在玻璃屋旁的女人疯了一样上前撞开了那人,飞快地掏出钥匙打开了暗锁,将孩子抱了出来。
她撞开一众上前拦截的人,披头散发地将佑里塞到救护车上,转身凶狠地冲着丈夫撕打:“滚开!你给我滚开!你要害死我的孩子!去死吧!去死!”
一片混乱。
当救护车带着陷入昏迷的孩子和癫狂的母亲离开后,人群围着宇佐美爸爸喧嚷。那个身患皮肤病的信徒用力拽着他的领子,要求归还他的贡金。
玻璃屋在冲撞间被砸碎,一地碎片量得刺眼。
夏油妈妈浑浑噩噩地回到家,上楼。看着门后安安静静用蜡笔涂抹小怪兽的儿子,心中不知是什么滋味。
【也好吧......这样也好。】
【1】5月5日男孩节时陈列的迷你铠甲,源自江户时代武家风俗,寓意"供奉守护神"来消除灾厄。带铃铛的御守也有消灾祈福的意思。
日本有三五七节(千岁节),是说这几个年纪的小孩很难成活,容易被神灵带走,所以每长大一岁要过节庆祝,悬挂鲤鱼旗摆放市人形之类的。
大概都有“神明大人,我们对孩子这样好就把他/留给我们吧”和“像人的东西可以替人挡灾”类似的祈愿吧?
【2】町:小规模的可以理解为我们这边的一个村子或者一个社区。少的大几百几千人,大的好像也有几万人能设更高一级别行政区的。
【3】三不猿:日本神社当中经常能看到三只猴子一组的雕像。它们半蹲着身体,一只用手捂住耳朵,一只捂住嘴巴,还有一只捂住眼睛,模样憨态可掬。这三只猴子是日本大名鼎鼎的“三不猿”,意取《论语》的“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视”。用于提醒人们为人处世中言行要严谨。
这里夏油妈妈是从造型上想到“事情太较真就没法进行下去的,有时候需要闭眼忍让一下”。
【3】神篱(ひもろぎ):特指参道两侧的树木列阵,构成连接人界与神域的通道??。户隐神社奥社参道两侧有400年树龄的杉树林。而在神社周围的大面积原始森林则被称为镇守之森(ちんじゅのもり)??,被视为神灵栖息的结界领域??。典型代表是京都下鸭神社内12.4万平方米的糺之森,其树木枯叶都禁止带出神社范围??。
(比较成熟且人员稳定的社区一般不会把冲突搞得特别僵硬。虽然有些时候,看上去发生冲突的双方中,有一方明显蒙受了损失。但是大家长期生活在一个地域,会有一种“其实我也不会每件事都能做好,到时候也需要别人来包容我”的温和感。交往过密的人际关系带来的,其实不只是“无**”的压力。其底色是互助互让的。
比如野蔷薇在老家的好朋友回忆起“初潮的时候邻居来送红豆饭,我才察觉到一种恶心”这件事。实际上更可能出于物资匮乏年代,群体对于特殊时期女孩子帮助的遗留。女孩子贫血啊,不方便劳动啊,因为害羞不愿意出门啊,由年长的女性送上食物是非常体贴的行为。只是随着物质极大发展,越来越像是侵犯**了。
被野蔷薇的村里人赶走的那个城里女孩,算是非常负面的事件。但对于相较之下过于贫弱的村里人,害怕是很正常的。城里人带来的消费习惯和生活习惯,的的确确会打破封闭村子的平衡。这种打破在村子没做好准备应对前,带来的冲击是很具有破坏性的。别的不说,野蔷薇就因为对城市的憧憬离开了家乡。在番外中也能看到,野蔷薇的妈妈在更早的时候就到了大城市谋生。但漫画中没有交代的是,被留在村子里的那个古板的,不希望野蔷薇上高专的奶奶要怎么办。城市的诱惑,让这位隐身了的老人失去了女儿之后,又失去了孙女。甚至于两个离开的后辈都没有要留在同一个城市或者经常联系的打算。
古板封闭自然是不利的,因为古板封闭而伤害他人更是错上加错。但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可能他们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这种无力最终有毁灭人的风险,就像菜菜子他们那个走上犯/罪道路的小村子。让人完全同情不起来。
只能说,好在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好人和坏人是共同存在的,一个普通人也会兼具“啊,不行啊”和“诶?这人竟然还有这样灵活的一面”两种情况。“人是复杂的”竟然不是一句纯消极的评价,因为复杂所以变好的机会还是蛮多的。
我在回老家的时候也会遇到非常多不舒适的“被侵犯**”的情况,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有时候会发现,他们打听我的消息不全是为了满足好奇心的。有些人会基于对我的了解来自愿向我家提供帮助。虽然大部分时候没啥用,而且也有出于“希望现在帮忙了以后这家在城里上班的孩子也能帮帮我”的想法。但很难说成是完全利己的超前投资。毕竟我帮不上忙的概率和他们一直没什么需要帮忙的概率更大。所以,现在在面对一些没有恶意的八卦的时候,我平静了很多,不想回答的就打哈哈绕过去,基本不会碰到刨根问底的情况。偶尔有太好奇的,还会有人帮着劝“你怎么那么好奇,小孩的事不要打听啦”这种。
那些我曾经觉得“生活无意义,只会瞎打听”的老人家们,落伍古板的老家规矩,变得越来越有积极的一面,越来越有生存智慧。甚至看到了一种匮乏时代,群体为了应对可能的困难,而提前付出、互帮互助的勇气。
只能说,一切所见均有来时路,而且很大可能是极具生命力和积极意义的。不妨更包容一点,然后自己着手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去引导一下。
嘛,可能有人觉得这种想法有些过于乐观,或者是我生活的环境太好。而自己生活中碰到奇葩人、事的概率太大。但实际上想一想,活着这回事,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吧?对于整个人类群体来说,我们也就这一两百年在过得越来越滋润。但要不是我们有了各种基础设施,各种科技爆发,活着超级难的。
自然给我们的,不过是一年熟不了几次的果实、随时可能坍塌的山洞、不处理就很大概率有毒的植物。活着就是要处理问题多过享受生活的。当然有条件没必要受罪啦。但这样一想,条件变好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一些东西改变的速度是很正常的,心态便能平和很多。平静地接受“挑战很多是个正常现象”,焦虑就会少很多,也更能想到接下来该怎么办。还是挺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吧?至少,实在疲于应付的时候,可以理直气壮地摆烂一会儿。因为——反正问题远大于我的能力,我能时不时地挣扎起来努力就很棒啦!能解决其中一部分的我更棒耶!简直是天才!
哎,我到底什么时候能把作者有话说里面讲的这些融合到我的文里面去呢?总觉得这种摆龙门阵很无聊,但我不会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0章 第 220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