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零年初的香港,仍被随处弥漫的浮躁而热烈的气息包裹着。股市在波动中攀升,霓虹灯牌比往年更早亮起,经济的腾飞带来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街头巷尾的录像厅和随处可见的拍摄片场,港产片经典的枪火与笑声昼夜不息。
一种属于世纪末的活力与不安,在维多利亚港的海风中交织,后来人将这时期称之为香港的黄金时代,电影领域更是如此。
也许,cloud cafe是这个沸腾的城市里最宁静的地方。
店里弥漫着烘焙豆子的甜香,电视机没有打开,小天地里一点儿杂音都没有。
待孟隔云将新拆封的曼特宁咖啡豆慢悠悠的手冲焖煮出来,把一杯刚冲好的成品推到周星驰面前时,他已经枕着手臂阖上双眼进入梦乡了。
见状,她笑了笑,没有选择叫醒他。
等到周星驰小憩醒来,孟隔云正靠着桌台入神的翻看着漫画,原本给自己准备的那杯咖啡在桌上见了底。
他懵了两秒,抬眼望向墙上的挂钟,揉着太阳穴,问道:“我才睡着半个小时,咖啡就没了吗?”
“我替你喝了,这段时间连轴拍戏,难得休息日,不需要提神,觉得疲倦就睡会儿。”
闻着咖啡的香气,再加上浅睡的半个钟,精神总算恢复了一点,他给自己倒了杯冷水,耸耸肩:“好吧,那我喝水。”
眼下还带着淡淡青影,突然密集起来的行程让周星驰哪怕是休息日也困乏,更何况还是能令身心都舒缓下来的她的小店。
去年年末《他来自江湖》大热,今年头一次演男主角的小成本文艺片《望夫成龙》于年前上映竟也拿到一千多万的票房,市场是很现实的,小演员的票房潜力被市场看到,片约自然就不会少,更何况还有TVB的本职工作在身,工作强度密度可见一般。
人虽疲惫,得益于事业的稳步上升,精气神却明亮许多。
电影她很喜欢,为此看了三遍,不过更重要的是,在片头看到了一个存在于记忆中的名字。孟隔云托着腮,若有所思问道:“那部电影的监制是刘镇伟对吧?”
“嗯,”周星驰随口应声,却见她唇角弯起溢出他看不懂的轻笑:“你笑什么呢?”
“没什么。”她摇头否认,只是笑容更甚。
“到底笑什么呢?告诉我。”他一把抓住她的手,不依不挠。
“真的没什么啦……只是感觉他很有才华,眼光也很独到,你以后不妨多多和他合作。”
周星驰皱眉狐疑,才华?他仔细回想一番,确定她之前没有看过刘镇伟制作的戏,而这部编导都不是他,从哪里判断他很有才华?
她又换了话题问:“他对你印象如何?”
一说到这他就忍不住挑眉,得意的不行:“当然好啦,去年的时候Jeff就说过十分欣赏我,未来会继续合作,这次票房超出预期,快的话下半年可能还有一部,他跟我透露过会是量身定制的剧本!”
“那就对了!”
“什么对了?”
“什么都对了。”她的久远的恍惚的确信的记忆,正与现实的宿命的进程相交织重叠,一点点的拼凑成型。
刘镇伟的才华当然是在后来的《大话西游》才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但此刻与周星驰的合作契合已初见端倪,像吴孟达也不是在《他来自江湖》中跟周星驰第一次合作,但唯有在这部剧里无厘头的表演方式和默契程度令她幻视后来香港影坛的“黄金搭档”,所以那可太对了。
等待着,等待着,看似等待无望,但你看,光明依稀,成名在望。
也就是说……酝酿已久的惊雷,已轰隆作响即将破开沉寂,属于他的时代,真的要来了。
“……如果今年没大戏,这部戏的票房会不会进年度前十呢?”
“这部没机会,下部也许有机会,今年如果能有一部进前十那可就……”
两人没头没脑的闲聊片刻,他又打了个呵欠,勉强提起的精神很快消耗,她看出他还是困。
“明天是不是又得拍戏了?你今天不该来的,回去好好休息吧。”
周星驰点点头表示认同,却是站起身,穿过走廊,往后面走去,掀起帘子,走过一段狭窄走廊,进到最里面的一个小房间,那是她的卧室。
“喂!”
呼喊不止步,孟隔云跟过去一看,果然见他侧身窝进她的小床上,拥着被子,睡得香甜。
“现在已经十点半啦,你中午要留这儿吃饭,还是我叫醒你回家去?”
“云吞面,谢谢。”
“……”
还真是一点儿也没跟她客气,把这儿当成他的专属休息补给站了。
……
周星驰的确越来越忙了。
做主演的机会肉眼可见的多了起来,虽然仍是小成本电影,但一天几组戏,倒是跟当红明星一样行程忙碌。
这天傍晚,好不容易从密集的拍摄中挤出一整晚的时间,他没有回家补觉,而是径直来到咖啡店,不由分说拉着正在店里搞卫生的孟隔云:“走,带你去看戏。”
“啊?”
“再不去看就要下映了。”主动替她关门大吉。
要知道,他其实几乎不在电影院看自己的电影,难以面对荧幕中被放大的自己,可这部票房大有超过上一部的架势,令他觉得很是欣喜。
只是这时的周星驰还不知道未来自己会到何等地位,还以为今年这几部连破千万的电影会是他的代表作。
“什么电影呀,有这么特殊?”孟隔云还一头雾水着呢,没头没脑就被他带着一路小跑了,到底什么电影值得他亲自带她去观赏。
“是合作演员特殊。”
“谁呀?”
“林俊贤呀!”周星驰扬了扬眉,嘴角噙着一丝难得一见的、带着点少年气的促狭:“我可记得你跟我讲过,觉得他很帅气很靓仔哦。”
他甚至还模仿着记忆中她当年的语气。
唯独孟隔云一脸茫然。
谁?
她就这么懵懵的被拽进了电影院,一起坐在角落位置,直到电影开场后不久的那张特写放大的脸出现在荧幕上,孟隔云才如梦初醒。
原来是他。
记忆的帷幕被轻轻拂开一角。当年他们训练班毕业,她曾经带着相机在他们公司附近为周星驰和梁朝伟拍毕业照留念,三人边拍照边闹腾的不亦乐乎,也就是那时候她远远瞥见了林俊贤。
所以她应该的确是下意识夸过他帅的,毕竟高大英俊的外形很有视觉冲击力,只是这随口感叹的一句她早已遗忘,却没想到被周星驰记到了现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她还真不是会对着帅哥犯花痴的人。
孟隔云盯着大银幕林俊贤那张脸被唤醒的久远记忆而恍然大悟的神情,在周星驰看来却又像是被帅到了,扯着嘴角不悦轻哼了一声。
可惜她已随着剧情推入而沉浸了进去,没有听到。
前半部分搞笑温馨,后半部分虐心的故事让这黑-帮基调的故事蒙上了一层厚重,剧情急转直下时,影厅里已没了欢笑声,各个神情悲哀。即使收尾伤感,总体仍是个很好的故事。
待电影结束,两人避开人潮,从电影院后门通道悄悄离开。
后门小径,灯光寥寥,无人窥探。
“真是不错。”
“你说林俊贤吗?”
“我说的是电影!你真当我是花痴呀?”孟隔云停下脚步,无奈失笑,“虽然他的确很帅,可我觉得你在电影里的魅力不比他差。”
“真的?”周星驰跟着停下了脚步。
她叹了口气,声音轻柔了下来:“当然是真的,你不比他差,你的魅力不在于外表,或者说,不止于外表。”
他静静凝望着她。
孟隔云顿了顿,直接上了手,双手捧着他的脸,目光也专注地描摹着他的五官轮廓:“你看呀,如此一张纯粹干净、没有攻击性的脸,却蕴含着独特的生命力和故事感,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生动到好像会发光,这不就是优秀演员的特质吗?”
“你天生就属于大银幕,你看不到吗?电影里的你,是在闪闪发光呀。观众们的笑声、啜泣声、以及连呼吸都屏住的专注……所有的反应,都是最好的证明。你的光芒,谁也盖不住,当出现在大荧幕中,周星驰,你就是最出色的那一个。”
他怔怔地站在原地,大楼中人潮的喧嚣仿佛在瞬间远去,耳边只剩下她清越而笃定的声音,和她眼中映出的、那个似乎连他自己都未曾完全看清的自己。
那是他吗?被她认真凝视的他,也是他渴望憧憬中的自己。
都已经是当上了电影绝对男主角,正处在事业上升期,怎么还对自己的外形不自信呢?明明大银幕上的他真的很有魅力好不好?要不然这些票房是冲着谁来的?
孟隔云以为他是跑龙套太久已经丧失了对自己的准确判断能力,于是绞尽脑汁的夸他鼓励他,帮他树立自信。
但,不对劲。
在她在苦恼着还能用什么语言怎么夸他的时候,抬眸却见他抿着唇笑的十分开心。
“你笑什么呢?”这次换她不依不挠要回答了。
戏剧的魅力不在于单一的外形,诚然这些也很重要。
这些年的配角龙套生涯令周星驰琢磨出了独属于自己的表演方法,即使是配角也都当成主角去诠释。如果自己的角色在原剧本里不够惹眼,那就努力通过表演方式去制造戏剧高光。
他确信自己的角色是有魅力的,他确信自己的演技能最大限度发挥出角色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角色的魅力根本来自于他自己。
即使是她,也不会对他全然了解看透。
他忍着笑:“我在想办法呢,还得再努力一点,再'闪闪发光'一些……”
……
不久后,当周星驰接下双男主戏的《咖喱辣椒》,得知搭档是张学友时,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身为张学友忠实歌迷的孟隔云,也第一时间跑去了咖啡店,告诉了她这一消息。
只是这次不再只是帮她要签名。
“一周后,我们电影的第一场戏会在尖沙咀拍,上午,是外景,张学友也会在,阿云,这可是近距离见你偶像最好的机会。”
明示让她来探班。
“啊啊啊啊……”
明示有效。
有内部人员的准确消息带到,孟隔云怎么可能不去?她甚至兴奋的早早关门闭店,早早的跑到围起来的拍摄现场附近,提前占据了有利位置,等待主角们的登场。
远远地,她看到了熟悉的拍摄阵仗。人群中心,是穿着戏服、已经进入拍摄状态的两大男主角。稳重斯文的咖喱,还有……叼着根烟,鼻孔朝天,张扬到不可一世的辣椒。
孟隔云的目光,起初的确牢牢锁在难得见真人一面的偶像张学友身上。然而,随着拍摄进行,镜头追逐着那两个在街头追逐打闹的身影,她的视线却像被无形的磁石牵引,渐渐偏移,最终牢牢定格在周星驰身上。
实在太耀眼了。
“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生动到好像会发光。”
不是作为朋友帮找自信的夸赞,而本来就是她眼中作为演员的他巨大的吸引力。
我这效率诶……
一不留神都拖到了凌晨……
望夫成龙、一本漫画闯天涯和咖喱辣椒都好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成名在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