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综]历史名人主角都来了我的岛 > 第17章 ①⑦

第17章 ①⑦

林黛玉目瞪口呆。

“温姐姐你说什么?”

温若急声重复,“这是上官婉儿,她也来岛上了。”

林黛玉看着几步外身穿襦裙的女子傻眼。

上官婉儿看到林黛玉也傻眼了。

对方穿着一身对襟天青色上衣,下边搭一条天水碧裙子,袖口衣襟裙摆处都用桃色绣线绣了或盛开或含苞的菡萏,绰约而秀美。

而她本人身段窈窕,尤那双眼睛特别吸引人,似露非露,彼时因震惊而稍稍瞪圆了些。

这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小娘子。上官婉儿想。与她想象中的厉鬼全然不同。

她还有一个很诗情画意的名字——

“婉儿,这是林黛玉林妹妹。”

黛玉。

不自觉地,上官婉儿心底的害怕散了不少,还细细打量起对方来。

两人目光相撞,也不知是默契还是对才女的欣赏,彼此间的那种防备突然就没了。

“林小娘子。”

“上官……姑娘。”

尴尬中,两道婉丽的声音响于客厅。

也许是在岛上见过太多神奇事,林黛玉率先回过神,她仔细望着这位原本活在史书典籍中的女子,心下回味着对方流传下来的诗句,随后笑了起来,“瞧姑娘稍长我些,便唤你姐姐可好?”

上官婉儿也回过神了,瞧见对方面上的一分俏皮,应声,“自然好。”

林黛玉上前握着上官婉儿的手。

上官婉儿手指蜷缩了下。

林黛玉不解。

上官婉儿面上笑,“无事。”

内心却很震惊——这林黛玉的手竟然是温热的?!

莫非她并非鬼?

可人死后不就是变成鬼吗?

不过温热的手总比冷冰冰的手舒服,也不叫人那般害怕。

便也没再躲。

林黛玉也不多问,只道:“想必上官姐姐心中定有许多疑惑罢。”

上官婉儿还未点头,温若就先急吼吼的说:“没错,就是有很多疑惑!林妹妹,你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武则天昨天才登基呢,结果婉儿今天就来了岛上!跟你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此话一出,林黛玉就明白温若在疑惑什么了。

确实,她二者的境况确不相同。

为何会如此?

“温姐姐也不知?”

“我知道什么啊。”温若顶着一张挂满问号的脸在屋里转了圈儿,眼神纠结不已,“我压根没想到今天早上起来能看到婉儿,明明我也没放漂流瓶啊!”

林黛玉上岛之前她买了漂流瓶扔到海里,所以第二天林黛玉出现的时候她虽然震惊但也很快想通了,可昨天和今天她什么都没做,上官婉儿怎么也来了?

林黛玉也知道漂流瓶是什么东西,毕竟温若后来跟她说过她上岛之前自己做过什么。

所以她此刻心中有了猜测,“或许并不需要温姐姐再买漂流瓶放走?”

“咦?”

温若豁然转身。

“是这样吗?”

林黛玉也不确定,“也许?”

“你们说的漂流瓶可是一个漂亮的瓶子?”温若和林黛玉面面相觑间,一直默默听着的上官婉儿突然插话问。

林黛玉先答:“正是。”

温若则接着问:“你也看到了?”

上官婉儿点头,细说当时的情况,“昨夜我歇下后不久便做了一个梦,梦中是茫茫大雾,我身处其中分辨不清,正不知如何是好之际有一个漂亮的瓶子出现了,它飘动着往前走,我想知它要到何处去便跟上了,等再回神时人便到了那座亭中。”

上官婉儿眼神朝外示意,显然指的是漂流亭,“我见岛上无人,便四处走了走,接着便遇到了温小娘子。”

林黛玉立刻说:“我也是这般!”

温若惊呼,“那你们两个遇到的情况就是一模一样啊。”

林黛玉说:“照梦看来,确实如此。”

温若不解。

那为什么一个是死后一个是生前呢?

念头一转,温若突然惊恐,这漂流岛总不会还能把活人抽离原本的世界吧?

如果真是这样,那它是善是恶?

温若纠结。

温若突然想到什么,看向林黛玉,“林妹妹,你熟读四书五经,不如给我们讲讲婉儿的经历吧。”

林黛玉惊讶。

上官婉儿也没想到她会这样提议。

温若看着上官婉儿,“婉儿,对于我和林妹妹来说,你可是史书中的人物,而林妹妹自小被当做男儿教养,史书都被她读遍了,你一生的经历她肯定也知道。现在你到了岛上就不可能再回去,难道不想知道你本来会经历哪些事情吗?”

自然想。

这个岛莫名出现,虽然看得出来这两位对她也都并无恶意,但该弄清楚的事还是应该弄清楚的。毕竟弄清楚之后她若能回去那也能有个参照、若是不能回去……那她也该听听自己原本该有的往后余生。

想到此处,上官婉儿便道:“那请林妹妹仔细同我们说说罢。”

对方本人既无异议,林黛玉便不再推脱,张开嘴娓娓道来。

·

于是,上官婉儿便从旁人口中听完了自己原本该有的一生。

她本宰相上官仪的孙女,却因祖父获罪随母入掖庭。后来得武后召见教考封才人,并侍奉其左右。待皇上驾崩新帝继位,武后自然便成了太后,再之后太后登基为皇,她依旧侍奉其左右,并为其处理百司奏表,权势日盛。

神龙元年,得朝臣支持的李唐皇室发动神龙政变,武皇被迫退位。唐中宗复辟,她被令专掌起草诏令,并封昭容。

之后,她斡旋于唐中宗、韦皇后与武三思之间,期间很得唐中宗和韦皇后信任、专秉内政,祖父上官仪一案也得以平反,祖父、父亲与母亲被追封。那时她还劝唐中宗广置昭文学士,盛引当朝词臣。她也曾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留下不少文章诗作。

再后来,朝政大权尽落韦皇后之手,她与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遗诏,欲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韦皇后为皇太后摄政,以平衡各方势力,然而当时的宰相等人更改诏书,劝韦后效仿武则天。听闻此事的李隆基便与太平公主商议,决定先下手为强,史上有名的唐隆政变发生了。

禁军攻入皇宫中时,她拿出曾经拟的圣旨出来证明自己站在李唐一方,却被忌惮太平公主势力的李隆基斩于旗下,以断太平公主一条臂膀。

最后,李隆基登基为皇,而她四十多年的岁月随神都的风一齐消散,终变成棺椁一具、埋于墓下。

“上官姐姐,你还好罢?”见上官婉儿怔怔的回不过神来,林黛玉颇为忧心地问。

上官婉儿轻轻动了下脑袋,幅度并不大,连发髻上的珠钗都没晃动一下,“无碍。”

林黛玉欲言又止,很担心。

温若则在思考林黛玉口中的上官婉儿跟自己知道的上官婉儿有何不同。她曾经听说,上官婉儿在史书中的评价并不是特别高,好的那一面都集中在文学造诣和诗作才华上,而在政坛方面的成就并没有被提到太多,史书上鲜少记载,直到上官婉儿的墓被挖掘,根据墓志铭上的记载才将她对朝政的影响公布出来,并称她为“巾帼宰相”。

她还听说,唐后有不少人骂她私生活混乱,与高宗、中宗、武三思、武则天的男宠等人都有纠缠,行为荒·淫。

当然,温若对此保持怀疑态度,毕竟有句话说的好——毁掉一个女人最好的做法就是造她黄·谣。身处那样波云诡谲的宫廷之中,一朝不慎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她又怎能不与那些男男女女有纠葛?毕竟利益纠葛也是纠葛啊,又不是但凡跟个男人认识就是私·通。

根据墓志铭的记载,可见史书上的记载对上官婉儿这个人有失偏颇。

想到这里,温若不由朝林黛玉看去,心想林妹妹也很温柔善良呀。

事实上,林黛玉只是不想说那些。

她自己有过寄人篱下的经历,便更明白那种身不由己的苦楚。

上官姐姐以罪人之孙入掖庭,可想而知那些年的不易。可即便在那样的境遇中,她却能熟读诗书、满腹经纶,长成连诸多男子都比不上的才女,可见其聪慧与坚韧。后来她更是在那后宫朝堂中步步为营,从罪女变成大权在握的第一女官,那得是何种心计与手段,说一句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也不为过,早已超过世间绝大多数人。

这样的能力叫她实在钦佩,她堵不住悠悠众口,可她为之心折。

如今上官姐姐不知未来,还来到这漂流岛上,与她有了从前从未想过的缘分,那她从心将之掩去便是。

“上官姐姐突然听闻那诸多事,心有所动委实正常,我先前也是这般。若姐姐有何疑惑,也可出言问我,我定无隐瞒。”

说完这句,林黛玉便也不再多言,只等上官婉儿自己想清楚。

温若看看上官婉儿又看看林黛玉,再扭头看看上官婉儿,突然就咧嘴笑了起来。

咦,这岛上有两位传说中的才女了诶!

实际上正史野史中对于上官婉儿的记载都有失偏颇,对于她在政坛上的贡献记载尤其少,一直到13年她的墓被挖掘,很多被历史隐藏的事才得以重见天日。文中林黛玉讲述中的事是我将史书与墓中事杂糅后写的,不单单只说她的才学,也叙述了作为一位女官、政客的影响。

以上,是我出于私心的私设[让我康康]

谢谢[害羞]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①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貂珰

橘涂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