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all盛阳]盛阳德,草木昌且繁 > 第12章 [薛易明x盛阳]与光同行(12)

第12章 [薛易明x盛阳]与光同行(12)

创意产业年度峰会前夕,薛易明接到了一通意外的电话。来电者是峰会主办方负责人周韵,语气急切地告诉他一个重要消息:原本预定在“新锐设计师对话”环节发言的嘉宾因病临时无法出席,组委会希望薛易明能代为邀请盛阳顶替。

“大家都想听听‘城市褶皱’设计师的见解。”周韵在电话里说,“而且我们都知道,他现在是陈启明老先生看重的人。”

薛易明敏锐地嗅到这话中隐含的信息——盛阳在业内的知名度正在迅速提升,甚至已经引起了峰会主办方的注意。他答应代为询问,但强调最终决定权在盛阳自己手中。

挂断电话后,薛易明没有立即联系盛阳。他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凝视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五味杂陈。

他为盛阳的快速成长感到骄傲,却也隐隐担忧。这个行业向来残酷,捧高踩低是常态。过早的曝光和关注,对还在成长中的盛阳而言,未必是好事。

最终,他还是拨通了盛阳的电话。

“峰会?”盛阳听起来有些惊讶,“我原本只是计划作为观众参加的。”

“这是个很好的机会。”薛易明尽量使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客观,“但压力也不小。‘新锐设计师对话’是峰会的重要环节,往年的发言者现在都已是行业的中坚力量。”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你觉得我应该接受吗?”

薛易明感到心头一暖。盛阳在征询他的意见,这个认知让他莫名愉悦。

“我认为你准备好了。”他最终说,“但你要知道,站上那个舞台意味着你将正式进入业界的视野,接受更多的审视,也可能面对更多的质疑。”

“就像陈老说的,艺术家需要经历。”盛阳轻声回应,“也许这就是我必须经历的一步。”

挂断电话后,薛易明让助理调出了近五年峰会的相关资料,特别是“新锐设计师对话”环节的录像和后续报道。他花了一整个下午研究往届发言者的表现和业界的反应模式。

傍晚,他带着整理好的资料来到盛阳的工作室。

“这些都是往届的案例。”他将U盘递给盛阳,“研究一下往届发言者的风格和现场反应,对你有帮助。”

盛阳接过U盘,眼中满是感激:“谢谢你,易明。我正愁不知道该从哪里准备起。”

薛易明环顾工作室,注意到角落里堆着的快餐盒和咖啡杯:“你该好好吃饭,盛阳。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盛阳不好意思地笑了:“最近太忙了,顾不上。”

“走吧,”薛易明拿起车钥匙,“带你去吃点像样的东西。我们可以边吃边讨论你的发言思路。”

他们去了常去的那家面馆。老板娘已经认识他们,热情地领他们到安静的位置。

“其实我有点紧张。”盛阳吃了一口面,坦白道,“往届的发言者都那么优秀,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达到那样的水准。”

薛易明注视着他:“记得陈老说的话吗?你需要找到自己的语言,而不是模仿别人。你的价值就在于你的独特性。”

“但行业期待的是成熟、系统的设计理念,而我还在探索阶段。”

“那就诚实地分享你的探索过程。”薛易明建议,“行业需要新鲜血液,需要不同的声音。你的真诚可能就是最有力的武器。”

晚餐后,他们回到工作室,一起梳理发言思路。薛易明凭借多年的行业经验,帮盛阳分析听众的期待和心理,建议他如何平衡个人风格与行业规范。

深夜十一点,初步的发言大纲终于完成。盛阳伸了个懒腰,脸上带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

“没有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准备这些。”他真诚地说。

薛易明注视着他在灯光下柔和的面容,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在胸中涌动。他想伸手触碰那张脸,想将这个人拥入怀中,但最终只是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

“不早了,你该休息了。”他说,“明天我们再细化内容。”

盛阳送他到门口,夜色中,他的眼睛格外明亮:“易明,我...”

他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微笑着说了句:“路上小心。”

峰会当天,薛易明提前到达会场。他选择了一个既能看清舞台又能观察全场反应的位置。会场内人头攒动,业界的重要人物几乎全部到场。

盛阳被安排在下午发言。薛易明注意到,在他之前发言的几位设计师都表现得极为自信,展示了成熟的作品集和系统的设计理念,获得了热烈的掌声。

中场休息时,薛易明在洗手间无意中听到了两个业内资深人士的对话。

“接下来是陈老新宠的环节?”一个略带嘲讽的声音说。

“年轻人运气好,得了陈老青睐就一步登天。”另一个声音回应,“就看他能不能担得起这份期待了。”

薛易明握紧了拳头,强压下介入的冲动。他知道,这就是行业的现实——捧得越高,可能摔得越重。

下半场开始,主持人介绍了盛阳的成就,特别提到了他受陈启明赏识的部分。薛易明注意到台下不少人交换了意味深长的眼神。

盛阳走上舞台。他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深色长裤,举止间还带着些许青涩,但眼神坚定。薛易明感到自己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各位前辈、同仁,下午好。”盛阳开口,声音清晰而平稳,“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不是成熟的设计理念,而是一个年轻设计师在探索路上的思考与困惑。”

开场白出乎众人意料,台下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盛阳没有使用华丽的PPT,而是展示了几张工作照和草图,包括那些被陈启明批评为“尚未找到自己语言”的作品。他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迷茫、尝试与失败。

“陈启明老师告诉我,艺术最终表达的是艺术家的灵魂。”盛阳的目光扫过全场,“而我认为,灵魂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我们经历、思考、成长的过程中不断重塑。我今天站在这里,不是作为一个已经找到答案的人,而是作为一个仍在寻找同路的探索者。”

薛易明专注地听着,被盛阳话语中的真诚与勇气深深打动。他看到台下原本抱着看好戏态度的人们,表情逐渐变得认真起来。

在发言的最后,盛阳展示了为峰会特别创作的一件小型装置作品——一个由破碎镜片组成的球体,内部有点点灯光透出。

“我们每个人都像是这些碎片,”他解释道,“看似破碎、不完美,但当我们以正确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就能折射出完整的光芒。艺术如此,行业亦如此。”

发言结束,会场陷入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薛易明看到之前那两位在洗手间议论盛阳的资深人士也在真诚地鼓掌,眼中带着赞许。

问答环节,有人提出了尖锐的问题:“你认为年轻设计师最缺乏的是什么?经验还是机会?”

盛阳思考片刻,答道:“我认为最缺乏的是勇气——敢于不完美的勇气,敢于展示真实过程的勇气,敢于在众声喧哗中坚持自己声音的勇气。”

又一个问题接踵而至:“你与薛易明先生的密切合作是否是你快速获得关注的原因之一?”

这个问题明显带有挑衅意味,全场顿时安静下来。薛易明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为盛阳捏了一把汗。

盛阳平静地注视着提问者:“我与薛易明先生的合作始于他对我作品的欣赏。这种欣赏建立在对艺术的共同尊重之上。在这个行业中,我们都会遇到赏识我们的人,重要的是我们是否配得上这份赏识,是否能用更好的作品来回应它。”

巧妙而得体的回答赢得了赞许的掌声。薛易明感到心中的石头落地,同时为盛阳的成熟应对感到骄傲。

峰会结束后,许多人围上前与盛阳交流。薛易明站在不远处,没有打扰。他看到盛阳从容地与各界人士交谈,态度不卑不亢,心中涌起一种复杂的情绪——这个年轻人已经羽翼渐丰,不再需要他的庇护。

“盛阳今天表现惊艳。”简冰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整个会场都在谈论他。”

薛易明微笑:“他一直有这个潜力。”

简冰注视着他:“你变了,老薛。如果是以前的你,现在一定会想办法把他牢牢控在手中。”

“人是会成长的,简冰。”薛易明轻声说,“有些东西,越是紧握,越是容易失去。”

晚宴上,薛易明选择了一个不显眼的座位,看着盛阳在人群中周旋。年轻人偶尔投来寻找的目光,与他对视时便露出安心的微笑。

晚宴进行到一半,薛易明收到盛阳的短信:“能到露台来一下吗?”

露台上夜风微凉,远离了宴会厅的喧嚣。盛阳倚在栏杆上,望着城市的夜景,侧脸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柔和。

“今天谢谢你。”听到薛易明的脚步声,盛阳轻声说。

“谢我什么?所有的成就都是你自己赢得的。”

盛阳转身面对他:“谢谢你让我有勇气做自己。在准备发言的过程中,我一度想模仿那些成功者的风格,是你提醒我保持真诚。”

薛易明注视着他在夜色中明亮的眼睛,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与满足。

“那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盛阳。勇气从来都在你心中,我只是帮你看到它。”

他们并肩站在露台上,望着脚下的城市灯火。远处,峰会晚宴的乐声隐约可闻,却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易明,”盛阳突然开口,声音很轻,“这些日子,我...”

他的话被突然打开的露台门打断。一个服务生探出头来:“盛先生,组委会在找您,颁奖环节即将开始。”

盛阳无奈地笑了笑:“我得回去了。”

薛易明点头:“去吧,这是属于你的时刻。”

看着盛阳离开的背影,薛易明感到心中有一种奇异的充实感。他意识到,自己对盛阳的感情已经超越了最初的吸引与占有欲,变成了一种更为深刻的情感——他真心为盛阳的成长感到高兴,即使那意味着他们之间的距离将会改变。

回到宴会厅,颁奖环节正在进行。薛易明站在人群后方,看着盛阳从组委会手中接过“年度最具潜力新锐设计师”奖杯。聚光灯下的年轻人自信从容,已初见大家风范。

获奖感言中,盛阳特别感谢了陈启明的指导和工作室伙伴的支持。最后,他的目光越过人群,与薛易明对视。

“我还要感谢那些在我探索道路上,给予我空间和信任的人。”他意味深长地说,“是你们让我明白,真正的支持不是塑造,而是陪伴成长。”

掌声雷动中,薛易明感到眼眶微微发热。他知道,这是盛阳对他最真诚的回应。

峰会结束后,薛易明站在酒店门口等待司机。夜色已深,初夏的晚风带着花香。

“需要送你一程吗?”盛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薛易明转身,看到年轻人拿着奖杯,眼中带着笑意。

“你的庆功宴呢?”薛易明问。

“溜出来了。”盛阳做了个鬼脸,“比起喧闹的庆祝,我更想安静地分享这个时刻。”

薛易明感到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被触动了。

司机将车开到面前,薛易明拉开车门:“走吧,我请你喝一杯,就我们两个。”

车内,两人都没有说话,却流动着一种舒适的默契。薛易明注视着窗外流逝的街灯,感到一种久违的平静。

在这一刻,他清楚地意识到,有些感情不需要言说,有些联结不需要确认。就像陈老说的,艺术表达的是灵魂;而人与人之间最深的联结,也发生在灵魂的层面。

他转头看向身边的盛阳,年轻人正专注地看着窗外的夜景,手中的奖杯在黑暗中微微发亮。

那道他曾经渴望握在手中的光,如今已自由地绽放。而薛易明发现,自己不再急于占有,而是满足于陪伴与见证。

因为真正的光,本就该照亮更广阔的天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我的18岁男房客

咸鱼暗卫打工日常